景观生态学整理_第1页
景观生态学整理_第2页
景观生态学整理_第3页
景观生态学整理_第4页
景观生态学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景观、景观生态学及历史1、 景观的定义(狭义)在几十千米一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区域: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和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2、 景观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景观生态学:研究和改善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社会、经济过程相互关系的整合性交叉科学。3、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理论景观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理论(1)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空间关系。面积、形状和丰富度,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2) 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物质、能量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镶嵌体中的运动过程中。(3) 景观动态: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景观结构单元的组成部分、多样性、形状和空间格局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能量、物质和生物在分布于运动方面的差异。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如何影响各种生态过程。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主要概念一、格局、过程和尺度格局:是指空间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空间分布与配置,常见的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标准差=0随机分布:标准差=1聚集分布:标准差>12、 过程:是指生态过程,包括景观组成单元内部或不同景观组成单元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迁移转化过程的总称。包括植物的生理活动、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种群动态、群落演替、生物生产力等等。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过程,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过程的影响。格局 格局格局 格局3、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粒度:又可分为空间粒度和时间粒度。空间粒度(分辨率)指景观中最小可辨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时间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幅度: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持续范围或长度。尺度推绎:把一尺度上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它尺度上,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尺度上推:是把小尺度的信息转换为大尺度上的结果;尺度下推:是把大尺度的信息转换为小尺度上的结果。二、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是指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空间异质性是空间斑块性和空间梯度的综合反映。斑块性:强调斑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定性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梯度:沿某一方向景观特征(定量特征)有规律地逐渐变化的空间特征。三、干扰1、 干扰:是指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火烧)2、 胁迫:指不利环境对生物体新陈代谢或其它生理过程的直接影响。(十旱)3、 干扰由三方面组成:系统、事件、尺度域。4、 特定尺度上,干扰包括两类:离散性干扰、扩散性干扰。离散性干扰:是指造成有明显边界斑块的干扰(火烧后,针茅草原演变为羊草草原,形成明显斑块);扩散性干扰:增加系统整体异质性,但不造成明显边界斑块(轻、中度放牧下,造成群落内某些喜食物种高度的变化,但不形成明显斑块)。四、 景观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景观单元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斑块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斑块的数量、大小和形状;类型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性;格局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空间分布的多样性。五、 景观连接度景观连接度:是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是描述景观生态过程的参数,侧重于反映景观功能。根据度量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结构连接度描述景观的空间连续性,具有较低的生物相关性;功能连接度与生物及生态学过程密切相关。斑廊道太窄,生物无法通过,斑块1 块则存在结构连通性,而不存在功能连通性。 斑廊道足够宽,生物容易斑块】) 块]通过,则存在结构连通2性及功能连通性。不存在廊道,但斑块间存在基斑块1) 斑块a因交流。则结构连接度?功能连接度?六、景观边界生态过渡带:相邻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区。景观边界: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成为控制生物与非生物要素迁移的“半透膜”。如:农牧交错带、草原化荒漠亚带、潮间带等。许多景观边界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第三章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重大论题范式:是科学群体所认可并共享的“大理论”。一、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1、 岛屿: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的岛屿指的是岛屿状生境。2、 主要内容:物种丰富度呈现随岛屿面积(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reston(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种一面积方程:S=cA(S:物种丰富度,A:面积,z值理论为0.263,常在0.18与0.35之间;c值得变化反映地理位置变化对种丰富度的影响。 最$=夺

3、种一面积曲线的三种假说:生境多样性假说:面积与生境多样性成正相关,因此,种丰富度与面积亦必然成正相关。被动取样假说:岛屿生物类群可看做是来自种源生物群落的子集或样本,因此,物种丰富度是取样面积和频度的函数。动态平衡理论:岛屿物种丰富度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绝两个过程。当迁入率与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丰富度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即虽然物种的组成在不断更新,但其丰富度数值保持相对不变。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迁入搜少强神间竞争越强距离效应 面租效应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迁入搜少强神间竞争越强距离效应 面租效应迁入率:是岛屿与大陆之间距离的函数,不同种在传播能力方面的差异导致距离大陆越远的岛屿的物种迁入率越小,称为“距离效应”。灭绝率:岛屿的面积越小,其灭绝率越大,称为“面积效应”。4:应用: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确定。面积每增加10倍,所含的物种数量成2的幕函数增加。SLOSS(Singlelargeorseveralsmallreserves)debateSimberloff和Abele:在许多情况下,总面积之和等于一个大保护区的几个小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保护区拥有较多的物种;不是所有的物种都需要相同的大保护区,许多物种在小保护区亦能存在。Diamond等人认为:①小保护区系统也许不能保护那些需要最小面积或最小种群存活的物种;②小保护区很难保护所有的营养级水平;③在一组小保护区中,绝灭速率较快;④保护区的破碎是不可逆的过程。二、复合种群理论1、复合种群:狭义:由经常局部性绝灭,但又重新定居而再生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所组成的种群。广义: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斑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斑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的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种群周转:局部生境斑块中生物个体全部消失,尔后又重新定居,如此反复的过程。

2、复合种群类型:类型定义特点经典复合种群许多大小和生态特征相似的生境斑块组成每个亚种群具有相同的绝灭速率,而整个系统的稳定必须来自斑块间的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交流,并且随生境斑块的数量变大而增加。斑块性种群由许多相互之间频繁个体或繁殖体交流的生境斑块组成的种群系统。局部灭绝在这类系统中十分罕见。非平衡态复合种群由于再定居过程很少或没有,从而使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斑块间生物个体或繁殖体的交换少,或根本没有,整个复合种群表现出单调下降的现象。大陆岛屿型复合种群少数很大的和许多很小的生境斑块所组成大斑块基本上不经历绝灭现象,小斑块种群频繁消失,但来自大斑块的个体或繁殖体将不断定居,使其得以持续。混合型复合种群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这些复合种群表现不同的结构特征。处于中心部分的斑块相互作用密切,而靠外围的斑块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弱,以至于局部种群灭绝率高。3、复合种群理论:复合种群的斑块占有率为:p=1-e/c (p:斑块占有率;c:定居系数;e:绝灭系数)斑块面积减小,则绝灭系数e增大,从而斑块占有率p下降;斑块密度减小,斑块间距离增大,则迁入率减小,即定居系数c降低,从而斑块占有率p下降。复合种群在平衡态时的斑块占有率应该随着生境斑块平均面积和斑块密度的减小而下降。4、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与复合种群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均是阐述的生物个体迁入并建立新的局部种群,以及局部种群的灭绝。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更注重格局研究,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物种的变化规律,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更有意义;复合种群理论更强调过程研究,是从种群水平上研究物种的消亡规律,侧重遗传多样性,对濒危物种的保护更有意义。不足:把景观简化为生境(斑块)和非生境(背景)的组合,而忽略了景观结构的其他特征。现实景观:复合种群动态和稳定性不仅与生境斑块的大小、质量和相互距离有关,还受基底异质性、廊道以及由各种景观单元组成的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的影响。三、渗透理论1、景观连接度:是指景观结构单元间的空间连续性程度(结构连接度)或指景观格局促进生态学过程在空间上的扩散能力(功能连接度)。2、临界阈现象:是指某一事件或过程(因变量)在影响因素或环境条件(自变量)达到一定程度(阈值)时突然地进入另外一种状态的情形。在渗透理论中,允许连通斑块出现的最小生境面积百分比称为渗透阈值或临界密度或临界概率。3、影响渗透的其他因子斑块形状:同样的生境斑块面积,由于形状的不同,增加或者降低了斑块间的连接度(相邻斑块共用边界长度)。渗透物的活动能力:随着迁移能力增强,其实际的临界阈值也就越低。适宜生境面积减少四、 等级理论1、 等级: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等级中每个层次都是由不同的亚系统或整体元组成。整体元具有两面性,即相对其低层次表现出整体特征,而对其高层次又表现出从属组分的受制约特征。2、 等级系统分类:等级分类系统可分为巢式(包含型)和非巢式(非包含型)。巢式等级系统:高层次由低层次组成,相邻的2个层次间具有完全的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非巢式等级系统:高层次与低层次间不具备完全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3、 等级理论内容:(1) 等级系统中高层次的行为或过程常表现出大尺度、低频率、慢速度的特征;而低层次行为或过程,则表现出小尺度、高频率、快速度的特征(如植被变化)(2) 高层次对低层次有制约作用;低层次为高层次提供机制和功能。五、 斑块动态理论1、 斑块:是指任何与周围环境不同,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的地理单元。2、 斑块动态:斑块个体本身的状态变化(包括斑块个体在数量、类型及空间配置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斑块镶嵌体水平上的结果和功能的变化。3、 斑块动态理论: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过程,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过程的影响。斑块的个体行为和镶嵌体的综合特征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六、 等级斑块动态理论1、 生态系统是由斑块镶嵌体组成的巢氏等级系统。2、 系统动态是各尺度上动态的总体反映。3、 格局一过程一尺度观点。格局过程关系的研究必须在相应的时空尺度下开展。4、 非平衡观点。由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各等级均表现出非平衡态。5、 兼容机制与复合稳定性。低等级非平衡过程被整合到高等级稳定过程,且在高等级上表现出相对低等级更平衡的特征。第四章景观格局_、斑一廊道一底模式1、景观的结构单元:斑块、廊道、基底。二、斑块的类型及生态学效应1、斑块的定义:是指任何与周围环境不同,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的地理单元。2、斑块的类型:依据斑块的起源与成因可以划分为如下四种类型:类型定义特点举例环境资源斑块由于环境资源的空间异质性或镶嵌分布引起。存留时间长、周转率低。河岸林干扰斑块由于局部干扰而产生的。具最高的周转率、持续时间最短、消失最快。采伐后的森林,过度放牧形成的退化斑块残存斑块由包围着一小块未受十扰地区的大范围干扰造成的。具有较高的周转率。开垦后剩余的小块草地引进斑块人类将生物引进一个地区,就产生了引进斑块人为干扰果园、人类聚居地3、斑块的生态学效应:(1) 边缘效应: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环境条件、物种组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现象。边缘区的分类:固有边缘区: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成的边缘区。连续性强,过渡缓慢。如两种草原类型的过渡区、群落复合体的过渡区。诱导边缘区: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区,过渡显著。如森林、草原上开垦的农田。边缘效应对物种分布影响:内部种与边缘种。边缘环境异质性大,生境多样性高,物种丰富,充分占据生态位。(2) 斑块面积的生态学效应:小斑块边缘区面积比例大于大斑块边缘区面积比例;随着边缘面积增加,内部区面积增加的速度快于边缘区面积增加的速度。物种的多样性随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一般的情况总是大斑块比小斑块含的能量和养分丰富;针对同一个斑块,边缘单位的生物量也高于内部。(3) 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效应:LD-形状系数;L-斑块固边长度;A-斑块面积D=2守 比值越大说明该斑块周边越发达,边缘效应越显著。圆形斑块与长条形斑块的生态比较:形花指标内部长度底作三斑块内匿碍物生境导质性物种性寻食致成圆形小小少小大小4S大大大小大环状斑块:内部/边缘低,内部种少。如:草原上的蘑菇圈。半岛:指的是一个斑块中狭长的外延部分。鸟类、维管束植物减少。(4)斑块边界的生态学效应:1) 大多数自然斑块的边缘是曲折、和缓、复杂的,而人工斑块边缘多是平直、僵硬、简单的;2) 边缘曲折度和宽度共同决定景观中边缘生境的总量;3) 生物对平直边界的反映多为沿着边界方向运动,而弯曲边界促进生物穿越边界两侧的运动;4) 弯曲边界比平直边界的生态效益更高,可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野生动物活动;5) 具有凹陷和突出边缘的斑块,边缘的生境多样性高于平直边缘,边缘物种数较多,但内部种数低于平直边缘的斑块;6) 斑块的形状越曲折,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越强。三、 廊道的定义及功能1、 廊道: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是形状特化了的斑块。如:河流、公路、防护林等。2、 廊道的类型(1) 依据起源不同,可将廊道分为:环境资源廊道:由环境资源在空间上的异质性线;干扰廊道:由带状干扰所致,如铁路、动力线通道;残存廊道:由对周围基质的干扰所引起,如采伐森林留下的林带;种植廊道:人工种植而成,如防护林带。(2) 依据结构的不同,可将廊道分为:线状廊道:是一条很窄的带,植被类型基本上是边缘占优势。一般有7种:道路、铁路、堤堰、沟渠、输电线、草本或灌丝带、树篱;带状廊道:是一条很窄的带,但其宽度是可以造成一个内部环境,含有内部种,每个侧面都存在边缘效应。林带宽度与物种多样性:林带很窄时,边缘、内部种都很少,随宽度增加边缘、内部种均增加,但边缘种在宽度略增加时即迅速增加,而内部种则要在宽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增加,阈值一般为7-12米。总之,林带宽度增加,环境异质性增加,进而造成物种多样性增加。(3) 河流廊道:沿河流分布的,与周围本底不同的植被带。结构:河床边缘、漫滩、堤坝、岸上高地。3、 廊道的功能:景观分离和景观连接。四、 基底的定义及判定标准1、 基底的定义:景观中的背景地域。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2、 基底的判定标准:(1) 相对面积:采用相对面积作为第一判定标准,本底的面积超过现存其他类型景观元素的面积总和。(2) 连通性:确定基底的第二个标准,基底的连通性较其它景观要素都要高。(3) 控制强度:景观要素对景观动态的控制程度。第五章景观格局分析一、景观格局景观格局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多样性和空间配置。空间异质性是景观格局中最普遍的形式。(1) 分析方法:景观指数:斑块性数据。1) 斑块水平:分维数(一维、二维、三维)2) 类型、景观水平:分维数;多样性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聚集度指数等);空间统计:梯度性数据1) 空间自相关分析:在空间上,越靠近的事物或现象越相似。2) 半方差分析:计算不同尺度下的景观变异系数。(2)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景观格局分析中,其结果常随定义面积单元不同而差异的现象。第六章景观功能一、 景观功能景观的功能就是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以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通过大量的“流”,一种景观元素对另外一种景观元素施加与控制作用。二、 景观流的运动机制1、 通过景观的“流”: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2、 产生景观功能的5种媒介: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3、 关于景观要素间的流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是半透膜观点;如:边界1) 生态过渡带:相邻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区。2) 景观边界: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景观,成为控制生物与非生物要素迁移的“半透膜”。农牧交错带、潮间带等。许多景观边界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其二是关于源区和汇区的观点。如大陆一一岛屿型复合种群4、 影响三种“流”运动的力:扩散、物质流(物质沿能量梯度的运动、移动(消耗本身能量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其最主要的生态特征就是高度聚集性格局)。三、 景观格局对景观功能的影响景观格局通过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景观要素间的“流”,从而改变了景观功能。1、 斑块——基底的相互作用2、 斑块——斑块的相互作用动物中的特有种,可以从一个斑块中到另一个斑块中觅食,斑块中发生物种的局部灭绝时,可以由相邻斑块得到补充。3、 斑块——廊道的相互作用类似于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的流是物种流。4、 廊道——基底的相互作用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不但结构与功能不同,而且与围绕基底的相互作用也不同。大多数线状廊道作用方向都是从廊道到本底;廊道对基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隔离种群,限制流动。带状廊道与基底之间的流数量众多,是互相依赖的,这是由于边缘效应使带状廊道可以具备许多开阔区(核心区)的物种。河流创造了一种特殊生境,使河岸植被成为一中特殊的类型;另外,河岸植被对于维系良好的河流水文状况和水质起到重要作用。第七章景观生态分类一、 景观分类基本原则通过分类系统建立,全面反映一定区域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生态功能特征,以此作为景观生态评价和规划管理的基础。(1) 发生上有明显差异性:自然景观、人工景观;(2) 功能上相互关联:在一个系统内(3) 空间上相互邻接:(4) 相对一致性原则:(5) 等级性原则:二、 景观分类体系1景观要素:最小的等级构成成分,反映斑块尺度差异;2景观要素组:由一系列组成结构密切相关的景观要素构成,可以履行一定景观功,反映类型尺度差异;3景观单元:又称景观功能区,由功能上相关的多种景观要素组构成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单元,功能区差异性;景观簇:是多个相似景观功能区的有机结合,如农业景观簇、城市景观簇等景观系统:若干景观簇的有规律组合,如南京地区景观系统。三、 几种综合景观分类系统(1)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2) 景观性质分类:反映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景观、人工景观(3) 按照生态流的景观分类:根据能量、物质和信息将景观系统分类:自然景观、半自然景观、半农业景、农业景观、乡村景观、城郊景观、城市工业景观;4)根据人类影响强度的景观分类:根据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干扰程度,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热带雨林)、经营景观(林地、草地、耕作景观(农田、村庄、道路、水塘)、城郊景观(城镇和乡村)、城市景观;第七章 景观生态评价一、景观生态评价基本问题1、 景观评价基本含义景观评价:指根据特定程序,按照景观生态学有关原理,对景观的现状及可利用方案、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估过程;主要是对景观功能的综合认识;重视景观生态过程作为评价主要依据。2、 景观评价内容(1) 景观质量评价:评价景观的健康状况,对景观保护提出建议。包括景观稳定性与敏感性、持久性、景观抗性等景观自然属性的评价;(2) 景观适宜性评价:景观利用评价与方案优化,包括对景观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分析,结合特定景观功能需求,提出不同规划与管理方案优劣的评价过程;(3)景观生态功能评价:景观资产评估过程,是对景观质量、生产和生态价值评估,并且对景观功能进行价值评估;3、景观评价时空尺度景观评价严重依赖时空尺度,选择合适的尺度非常必要。(1) 空间尺度适宜空间尺度选择的依据:主要景观生态过程发生的范围与同步性;景观生态过程随空间尺度扩大而减弱;空间异质性是许多生态过程的直接原因;确定特定景观组织水平下的景观过程,并以景观过程发生的状况进行景观质量评价。不同组织水平下的景观指标选择和应用有所不同。(2) 时间尺度时间尺度在景观评价中往往被忽略,但时间对于了解景观的发展相当重要;短时间尺度的生态过程其影响范围较小,或比较局部。(二)■景观评价指标及程序景观评椅雀序步蒸1、景观评价指标1生态过程指标(1) 完整性:生物完整性,用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种群密度、系统对人类影响的耐性等指标测定;也可用景观要素链(演替链)的完整性或景观功能单元链(森林、湿地)的完整性来衡量;(2) 破碎度:景观要素形状、大小、密度、空间格局等多种指标量化;(3) 敏感度与稳定性:生态系统本身属性特征及其种类组成与丰富度变化反映;(4) 恢复力与抗性:如洪水对河岸带植物群落的影响(5) 干扰指标:干扰类型、强度等评价、划分级别。2景观格局与动态指标(1) 演替与干扰:景观要素动态链代表景观动态特征(群落、生态系统演替动态),反映景观演替发生的速度与方向;(2) 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功能链变化;土地生产力水平(潜力)决定土地利用变化,反映景观适宜性;(3) 植被格局变化:植被覆盖度、破碎化程度、空间格局特征等时空变化反映;(4) 土壤性质变化: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反映景观植被过程变化;(5) 其它指标:景观优势度、邻接度、分离度等3生物指标:(1) 关键种(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起关键作用)评价:确定关键种,评价其在系统中的生态过程,如传粉、竟争、扩散等;(2) 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多度;计量并比较景观系统不同部分及其在历史上的变化情况反映景观质量;(3) 动物行为与资源可利用性评价:物种丰富度及其空间分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确定;(4) 其它标准:景观镶嵌性评价,包括斑块类型及其空间关系的镶嵌特征,如斑块空间排列的有序性、斑块功能的时序性及变化特征、景观粒级变化等水系和水质也是反映景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二、景观评价内容1、 景观健康评价景观健康研究关联了景观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体现了在各种干扰影响下景观自身调解的能力,即维持生态流(过程)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而景观具有的维持自身功能的能力即决定于系统景观结构的维持能力和抵抗力的强弱,又决定于外在各种干扰影响。为此,景观健康研究中,景观结构和格局特征非常重要,同时辨识和揭示驱动景观生态过程的自然、社会、经济和人类影响因素也非常必要。景观健康评价指标生态学指标:能量流动、营养循环变化、初级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稳定性、恢复力、调解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环境指标:生物物理指标(水质、土壤理化性质等),和人类活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社会经济指标:人类健康水平、区域经济可持续性、技术发展水平、公众环境意识和政府决策等。较小尺度景观健康评价采用生态学指标;较大区域景观健康评价采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整体性测定;重视人类活动影响,如压力/胁迫、环境和自然资源质量/状况;2、 景观适宜性评价:指景观相对于特定生态过程的适宜性水平。3、 景观价值评价:用货币单位对景观的自然价值与服务功能进行价值评估;价值评估主要通过对景观中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评价实现。4、 景观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包括人类直接或间接地从生态系统得到各种利益;主要包括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有用的物质和能量、接受或转化来自经济社会系统的废弃物,以及间接向人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清洁空气、水等舒适性资源)等。(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多种多样:自然生产、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调节水循环和物资循环、减缓旱涝灾害、改善土壤、净化环境、控制病虫害爆发等;第九章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一、景观生态规划的定义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对景观进行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对策及建议。(1)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涉及了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地理学、社会、政策、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2) 它建立在对景观自然环境特性、生态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3) 注重发挥当地景观资源与社会经济的优势和潜力,注重与相邻区域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4) 侧重于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组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和谐。二、 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1、 自然优先原则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森林、湖泊以及大的植被斑块等),维持自然景观的生态过程和功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在规划时应优先考虑。2、 持续性原则保证景观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3、 针对性原则对某一具体景观进行规划时,收集资料应有所侧重,针对特定的规划目的选取不同的分析指标,建立不同的评价和规划方法。4、 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靠不同生物学特性的植物配置来实现的,体现了环境资源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