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市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市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市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市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市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历史高考备考热点之土地关系与土地政策中外历史上的土地关系与土地政策【热点追踪】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是在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信念,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的共同心愿,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知识整合】一、中国的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变迁

1、土地制度的演变:

◆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2000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②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③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

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土地兼并:

◆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①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②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二、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的变革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土地问题: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四有两无”的理想社会。◆分配问题: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实质:绝对平均主义,小农土地私有制◆评价: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以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天》废除封建地主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但这种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也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分田方案实施2、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不是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而是将地主土地逐步国有化),做到“家给人足”。◆性质:“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3、土地革命时期(1931年)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办法: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的有制。◆影响: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推动了革命的发展3、抗日战争时期双减双交政策◆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影响: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限制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4、解放战争时的土地改革◆内容:1947年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办法:中国共产党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的有分别的消灭封建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影响:①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有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极大的激发了农业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②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农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的保证三、中国现代农村土地政策的四次变革或调整1、新中国成初期:1950年初-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要求土地的愿望强烈;◆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属民主革命范畴,消灭封建剥削,土地所有权属农民个体,仍然是私有制)◆影响: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内容:开展农业生产合作化,建立合作社,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变农民土地私有为集体、国家公有。(属社会主义革命范畴,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消灭私有制,土地所有权变成公有)◆影响:①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3、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8年实行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影响:①大跃进片面强调生产发展高速度(属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调整超越生产力实际),农村经济走向高度集中。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4、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①过去的人民公社化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②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评价: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生产关系调整,土地所有权仍然是公有,经营权属农民个体);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属农村经济结构调整)。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5、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认识:①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②要从农村经济出发,实事求是③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④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四、世界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英国: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方式:开始于15世纪末;17世纪在资产阶级政府的公开支持下大规模的进行的消灭小农经济,建立了资本主义的大农、牧场的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体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影响:①圈地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圈地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一起充当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②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美国:1、南北内战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方式:规定美国公民只要交付1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一块相当于64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五年以上,即可成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影响:①使北方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很快扭转了战局,为北方战胜南方提供了基础。②满足了人民对于西部土地的需要,它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1933年罗斯福新政期间:对农业的调整,◆方式: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产量,由政府补偿。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影响:消除农业生产相对过剩,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促进了农业的复苏。※俄国:1、1861年在农奴制改革时期◆方式:规定废除农奴制,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时候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赎买,但贵族地主继续保留私有土地◆影响:①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但农奴不是无尝得到土地,改革不彻底;③解放农奴,赎买小块份地,小农经济落后。2、十月革命时期:苏俄颁布《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方式:1929-1933年苏联大规模引导农民参加集体农庄,个体小农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影响: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时期◆方式: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征收地税。承认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统一征收地税。◆影响:①从法律上保障了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但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③二战后,美国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造,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热点训练】一、选择题1.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A.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B.历史是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C.百家争鸣之下的必然结果D.西周土地买卖频繁,难以确认2.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而佃农的佃权,即土地经营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3.“土豪”是今年的网络流行语。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下列关于土地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B.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C.出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D.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生活有了保障年,孙中山在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部制订的《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案通过给予农场主一定的土地撂荒补贴,限制土地播种面积,减少粮食生产。对这一措施的实质认识正确的是A.将保护环境与限制农业生产结合B.减耕限产以便保障农民的利益C.提高美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D.国家干预经济以缓解经济危机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努力突破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表明A.我国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即将改变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过时C.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更新经营方式

D.农民即将失去土地的承包权二、综合题7.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农业,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6分)材料一: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哪一基本特征?其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材料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书·食货志》(2)基于材料二反映的现象,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材料三:中国掌握了某些基本的生活艺术时,西方仍然对此浑然不知。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打破这种平衡的是大工业的兴起……-----R.托尼《中国的土地和劳工》(3)材料三中“经济体制”指什么?打破这种平衡的“大工业”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又是如何打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平衡的?(10分)材料四: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4分)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解析】A。此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方法和史论、史观形成的依据的理解。结合题干设问的“客观原因”,可以分析得出对井田制的研究出现多重观点一方面是研究者的史观和立论依据的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西周历史过于久远,很难找到一致的证据来证实唯一观点。所以答案选择A。2.【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慢慢出现,土地的“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所反映的本质问题其实也就是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3.【解析】A。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依据史实“土地革命”出现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故A选项是错误的。4.【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土地国有后……”可知,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由此可得出B与题干相反,C符合题意;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并没有在土地经营的各环节予以干预,故A项错误;据材料“必能耕者然后授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