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文化的作用》教学设计一、真题引路1.【2023年全国卷(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早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2023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关于治理黄河的号召、思路和战略,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千百万黄河儿女发扬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兴修水利,治沙治水,恢复生态,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分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设问属于原因类主观分析试题,知识范围为文化力量的知识,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本题时考生可先回忆文化力量的有关知识。接着对所给的材料要进行充分解读,从材料的表述中提炼出关键性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材料中,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
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习近平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可见,关于治理黄河的号召、思路和战略,为黄河治理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实践指南,故可以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角度进行分析;此外,根据材料的表述,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总结说明千万黄河儿女的做法也体现了文化的力量即可。2.【2023年全国卷(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23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答案】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分析】答好本题,首先要审设问,本题知识限定不明确,知识为文化生活知识,题目类型是评析类,问题指向评析“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进一步解读设问和材料,首先从知识层面,本题主要围绕的知识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从题型层面,本题的基本答题思路首先要肯定其合理之处,即文化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变化发展,然后要否定其不合理之处,而这个否定并不是一味否定,而是辩证否定,即传统村落会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面临困难,但因时而变地进行创造性保护和利用,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不会走向消亡。【技巧点拨】本题为评析类的题目,所以首先说明材料正确之处、合理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正确,或为什么要那样做。其次说明材料错误之处、不足之处是什么,或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错误,或还要怎么做。最后总体概括,从整体、全局高度对材料进行总结,指出应该怎样做,或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知识重构1、文化的一般作用2、文化的具体形式及作用(1)纵向上把握文化的作用(2)横向上把握文化的作用三、重难突破(一)全面认识文化的社会作用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提醒: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时政热词】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全面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人、对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四、强化训练1.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材料表明()①文化与经济能相互交融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这表明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③④符合题意;①②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2.“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礼》沿用了这条乡约,到了清朝,“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①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②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吃了吗”已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由此可见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人们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选①③。②④说法错误。答案选B。3.曾几何时,学会一门手艺就是一辈子吃饭的门路,祖先给我们留下无数让人惊叹的手艺,而随着时代发展,许多老手艺已经渐渐消失了,只留在记忆里,成为我们的眷恋和守望。我们依然眷恋和守望那些老手艺,是因为()①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物质载体之中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准备和必然结果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解析】①符合题意,我们依然眷恋和守望那些老手艺,是因为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③符合题意,老手艺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依然眷恋和守望那些老手艺,是因为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物质载体之中;④说法错误,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而不是必要准备和必然结果。答案选D。4.“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某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中意识到,抓住家风,就抓住了建设乡风文明的“牛鼻子”。据此,该地实施“万家好家风”建设,积极开展家风家训提炼征集、培育志愿队伍、打造教育阵地、开展典型评选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建设乡风文明需要 ()①借助一定载体,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②立足社会实践,承袭农村的传统文化③创新实践路径,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④加大文化宣传,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所以建设乡风文明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开展各种活动说明建设乡风文明需要创新实践路径,注重潜移默化的熏陶,①③正确。②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错误,我们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故本题选B。5.(变式训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黄河沿岸出现“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的状况,治理黄河势在必行。朱显谟院士是黄河治水的专家,在他看来,黄河之所以为“黄河”,主要原因在于位于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了心中“黄河清”的梦想,朱显谟先生从南方举家搬至广袤的黄土高原,为我国黄土高原治理与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大西北的青山绿水不懈奋斗了一生。荒郊野岭中的观测站条件异常艰苦,没有灶台、笼屉,他们自己动手做;没有电,就十几个人合用一台油灯;研究黄土高原50多年,朱显谟先后撰写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著有《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等专著。黄河精神是黄河文化的结晶,是一代代黄河人在长期的治黄工作中精神内涵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包括抗争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宽容精神。如今的黄河治理,不仅需要采取行政、科技、工程等手段,更需要发挥黄河文化的感召力和亲和力,以黄河文化感召当代的黄河治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网络安全服务及设备采购合同
- 《餐饮与文化》课件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音乐作品版权使用协议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协议(含详细股权分配)
- 《黄金培训资料介绍》课件
- 2024年度企业废弃物处理合同
- 2024年度膨润土产品售后服务与技术培训合同
- 大班说课稿课件
- 2023年钢增强塑料复合管资金需求报告
- 2024中国电信湖北襄阳保康分公司招聘1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信息技术 】计算机系统互联(第一课时)课件 2022-2023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 300t双柱油压机拆装方案
-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
-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课
- GB/T 6163-2011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 GB/T 6003.1-201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 GB/T 33417-2016过氧化氢气体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方法
- GB/T 13459-2008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
- GB/T 1231-199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拴、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 公益创投项目申报书
-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PPT课件(带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