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课时作业19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课时作业19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课时作业19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课时作业19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课时作业19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表是“2023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完成1~2题。国家储量百分比(%)产量百分比(%)消费量百分比(%)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1.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23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总储量越来越少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由表可知,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36%,但是产量却占世界的97%,这说明我国对稀土资源进行了过度开采。【答案】C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加大初级矿产品的出口,促进经济的发展B.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C.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加快其衰竭速度,今后应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答案】C读以下两区域图,完成3~4题。3.图中a和b两地的资源优势分别是()①a地热量和水资源丰富②b地光照和水资源丰富③a地热量和风能资源丰富④b地光照和风能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a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有热量优势,并且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b位于新疆,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强,同时图中显示b位于两山之间的山口位置,多大风天气,所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答案】D4.下列关于a、b两地共同能源资源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永续利用②发电量常年稳定③密度大,聚能容易④清洁,不排放温室气体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利用。两地共同的资源是风能资源,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但由于很不稳定、密集较小而导致开发利用难度大。【答案】A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完成5~6题。5.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利用。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是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最激烈的矛盾。【答案】D6.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B.人类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原因。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资源,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的剧增,需要更多的资源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与人类的错误认识有关,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答案】C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7~8题。7.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土地资源构成看该区域宜林资源占54%,宜农资源占12%;从土地利用结构图看,林地只占18%,耕地却占40%。这说明该区域耕地比重过大,植被覆盖率低,所以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B正确。【答案】B8.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答案】B自然资源虽然各具特色,但作为自然资源的整体,还具有一些共性特征。据此回答9~10题。9.赤道地区水资源比副热带地区丰富,说明了自然资源()A.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B.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C.数量有限D.生产潜力可不断扩大和提高【解析】水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但又具有地带性规律。赤道地区多雨,副热带地区少雨,导致水资源的地区差异。【答案】A10.荒漠地区降水稀少,导致动植物资源贫乏,说明了自然资源()A.分布的不平衡性B.数量的有限性C.资源之间的联系性D.利用的多用性【解析】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在各种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说明了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的联系性。【答案】C读下图,回答11~12题。11.有关渔业产量的叙述,与上图不相符的是()A.当捕鱼量达到C点时,鱼群就耗竭到无法再生产,无鱼可捕B.Ox表示与最大捕捞量相适应的最大资源再生量C.通过控制捕捞活动可以使渔业产量持续增长D.一旦捕捞活动越过x点,渔业产量将开始下降【解析】关键是理解图示的含义。读图理解图示内容的含义:OB段捕鱼量与再生量成正比,BC段成反比;x在纵坐标上表示最大每年再生量,y在横坐标上表示最大每年再生量前提下的最大捕鱼量。D选项中,x是再生量,y才是保证渔业产量持续的最大捕捞量。【答案】D12.我国已有许多湖区开始实行“冬季休渔”,其目的是()A.冬季太冷,鱼类很少B.为本区可持续发展采取的一项措施C.每年冬季有许多鱼类在此过冬,保护珍稀鱼类不至于减少D.冬季市场上鱼不好卖【解析】冬季休渔是为了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实现可持续利用。【答案】B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回答13~14题。13.关于图中曲线表示能源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曲线表示木柴B.②曲线表示煤炭C.③曲线表示石油D.④曲线表示天然气1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现阶段最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是天然气B.20世纪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C.目前世界主要能源是石油和煤炭D.石油所占比重将呈上升趋势13~14.【解析】工业革命以前,以生物能利用为主。18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后,煤炭的地位日益上升,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煤炭时代”。20世纪60年代初期,石油消费量超过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占优势地位;天然气燃烧发热量高,对环境污染小,发展前景广阔;从“石油安全”考虑,我国应“开源”与“节流”。【答案】二、综合题15.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6%。材料二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45种主要的矿产资源中,有十几种探明储量不能满足需要。材料三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水可以用于灌溉,还可以用于工业用水,还可以用于航运等。(1)材料一说明这三种资源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多选)()A.有限性B.整体性C.地域性D.无限性(2)材料二说明我国矿产资源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因而无论从现实还是长远看,都对我国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很大压力。(3)材料三说明水资源具有多用性,材料中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对落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题,我国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说明自然资源具有地域性,煤、耕地、水资源的数据可以看出具有有限性。第(2)题,材料二结合我国国情说明我国矿产资源的问题是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3)题,材料三的两组数据说明,我国不论农业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存在利用率低的问题,原因与我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有关。【答案】(1)AC(2)矿产资源相对短缺可持续发展(3)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16.石油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血液”,它既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也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近些年来,我国的石油进口量逐渐增加,分析图1和图2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1)~(4)题。(1)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动力B.自然资源可以不断开发利用,不会出现短缺问题C.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部分矿产的枯竭等,与人们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关系不大D.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严加保护,少利用或不利用(2)202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约为1993年的________倍。(3)简要说明近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特点。(4)从我国能源总量状况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构成中为什么以煤炭为主?【解析】由题目可获得以下主要信息:①自然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大,而人类生产活动也反过来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②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基本上呈递增的趋势。③自1993年至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最突出的是煤炭比重下降,石油、天然气等比重上升。第(1)题,自然资源是人类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如果对某些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导致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如矿产资源、水资源;正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才导致了部分矿产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