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学习心得体会2篇_第1页
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学习心得体会2篇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学习心得体会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作贡献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湿地,也是“诗地”,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开篇描写出湿地的意境,在古人眼里,湿地充满了无限之美。湿地修复,刻不容缓,让我们行动起来,逐渐修复湿地往日的美景,一起追忆大美湿地中的“诗意”。从“湿地修复”中追忆“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的自然之美。湿地是生命之源,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湿地保护,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多个重要湿地生态区,为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目前,我国湿地面积有5635万公顷,占全球约4%。面对正在消失的湿地,我们要加强湿地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把更多重要湿地纳入自然保护地,健全合作机制平台,让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让其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从“湿地修复”中追忆“城在湖中城愈美,湖在城中湖更秀”的生活之美。伴水而居,枕水而眠,对中国人而言,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等功能性作用,还承载着传承千年的诗意情怀。从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到成为鸟类越冬“栖息天堂”的湖泊,湿地形成丰富的生态景观,提升了城市舒适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时强调:“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让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色空间。”常怀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湿地系统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从“湿地修复”中追忆“来去匆匆数月耳,湖山一角已沧桑”的文明之美。人类自古就有“逐水草而居”的习俗,依赖湿地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如长江、黄河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尼罗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埃及文明……但由于保护与利用矛盾加剧,有许多文明因为湿地的消失而消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以更加坚定有力地保护和修复举措,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机盎然的大美湿地。2023年2月2日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学习心得体会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从广西防城港红树林被誉为“海岸卫士”,到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成为“鸟类天堂”,再到全国湿地面积达5635万公顷,共有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1021处省级重要湿地,以及2200多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中国湿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提升了城市舒适度,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绿色惠民的攻坚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窗口期,要以湿地修复为出发点,“归零突破”、多点发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底,促进山水林田湖草城生命共同体协同发展。凝聚环境保护共识,落实行动“零拖延”。云南滇池湿地公园成为休闲旅游好去处,八步沙点沙成金获双赢,塞罕坝敢把荒原变林海,一个个生动案例凝聚着干部群众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齐抓共管环境建设的坚定决心。生态环境问题关系民生,干部群众既要当好建设者,还要当好守护者,积极参与美丽家园建设,落实全民绿色行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自发节约资源,善待自然生命,共同营造文明健康新风尚;还要注重提升人居环境,特别是针对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影响群众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的棘手问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推进生活配套以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用行动“零拖延”打造美丽“新环境”。严守环境执法底线,惩治违法“零容忍”。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国家出台《湿地保护法》,持续开展长江、太湖、洪泽湖、滨海等重要湿地修复治理,湿地等生态资源保护成为无人敢碰的“高压线”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已真正“长出牙齿”。当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党员干部要善用法律武器,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加快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健全环境纠纷预警机制和重大疑难案件会商机制,严厉打击湿地破坏、非法处置废旧电瓶、非法倾倒含酚废物、非法倾倒废油泥等环境违法犯罪案例,大力惩治污染环境、乱砍滥伐、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而构建生态治理法治大格局,实现环境破坏事件全方位打击、全链条发力、全过程监督;还要严格落实各级环保督察,紧盯黑臭水体、垃圾乱堆、噪音扰民等问题,办好群众生态环境信访件,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环境诉求,用“服务系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发展绿色产业链,突破惠民“零距离”。生态环境建设既要重视“生态美”又要提升“经济美”,实现绿色双赢。杭州西溪湿地是我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曲水寻梅”已成为游客每年旅游观景的好去处。杭州湿地修复经验启示大家,经济发展不仅要追求GDP,更要追求绿色GDP,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党员干部要结合环境优势下“绣花功夫”,例如挖掘城市湿地的研学课程、自然环境教育价值,发挥湿地文化功能;挖掘乡村田园特色,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