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精品_第1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精品_第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精品_第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精品_第4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51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8分)读“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图”,完成1~3题。1.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A.减轻交通压力B.减少环境污染C.提高能源利用率 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2.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C.增加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3.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C.有害成分少 D.分布不平衡图2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2回答4~5题。4.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5.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A.国土面积大B.城市绿地面C.城市人口比重高D.科技发展水平高6.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7.图4为1987年与2023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

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

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8.右图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天然气、石油、水电和核电读右图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9~11题。9.该河流所处的气候类型区是:A.亚热带大陆西岸B.亚热带季风区C.温带季风区D.高寒地区10.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有两个汛期B.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补给C.年径流量大D.冬季断流是河流没补给11.关于流域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B.应以流域内人民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C.应以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为核心D.应以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核心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13题。

12.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13.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14~15题。14.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及汛期分别是:A.雨水、夏季B.冰雪融水、春季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15.塔里木河河水断流,对哪一河段的生态环境影响最大?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16~17题。

16.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17.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徽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者。完成18~19题。

18.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A.土层薄

B.降水变率大

C.坡度大

D.植被覆盖率低

19.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A.调节大气温度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大空气湿度

D.增加日照时数

二.读图综合题(共20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23年4月至202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21、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图中打点部分为我国暴雨洪水严重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1)图中最低温出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2)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气温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大。(3)图中的暴雨区中,受台风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__。我国北方暴雨区夏季的暴雨多是由__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造成的,与其他暴雨区相比,北方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所示的盛行风向表明,我国大陆位于_____________(天气系统)的西侧。051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答案一.选择题1~5:ADAAD6~10:DBBCA11~15:ABBCD16~19:CDCB4~5:【答案】4.A

5.D【试题立意】该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识图能力,两个国家,三个柱状图分别代表三个参数,题目不难,看懂图,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解题思路】第4题,问的是淡水产出效益和能源产出效益,对比美国和巴西的柱状图,很明显是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所以选择A。第5题,问的是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从图中可看出,美国土地产出效益大于巴西,而对比四个选项,土地的产出效益最关键的肯定是科技发展水平,所以选择D。6.【答案】D

【解析】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晴天的多少、降水量的多少无关,而与气温有关。,南方比北方气温高,有利于微生物的发酵,沼气发酵昀经济的温度条件是35℃【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新能源沼气开发利用的条件。7.【答案】B

【解析】该题关键是看清楚图,从1987年到2023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世界能源供应量也在增大,增长最多的是原油、煤及煤产品和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新能源(核电、太阳能、风能等)增长量小,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少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所占比例较小,即不正确的是B项。【考点定位】考查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1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相关举措的认识和理解。新能源车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可能依旧乃至更为严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主旨在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一般不直接表现出极大优越性。故选B。13.【答案】B

【解析】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对耕地的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增加、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大量排放。故选B。16.【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化的治理。沿海滩涂受到海洋的影响,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改选滩涂所种植的植物要耐盐碱。

1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盐碱地的治理方法。要缩短改选时间,就可以大量淡水冲洗土壤中的盐类物质,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淡水。1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先是增施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山坡地是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选C。

19.【答案】B

【解析】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对调节大气温度、增大空气湿度和增加日照时数没有影响。二.综合题20.【答案】(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命题立意】该题考查区域能源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的粮食问题,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巴西的甘蔗生产乙醇为背景,既考查了区域能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又关注了能源问题及其粮食安全问题。较易作答。【解题思路】(1)结合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