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第二章平面向量 章末知识整合_第1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第二章平面向量 章末知识整合_第2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第二章平面向量 章末知识整合_第3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第二章平面向量 章末知识整合_第4页
高中数学苏教版第二章平面向量 章末知识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知识整合专题一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e1,e2是不共线的向量,已知向量eq\o(AB,\s\up13(→))=2e1+ke2,eq\o(CB,\s\up13(→))=e1+3e2,eq\o(CD,\s\up13(→))=2e1-e2,若A,B,D三点共线,求k的值.分析:因为A,B,D三点共线,所以存在λ∈R,使eq\o(AB,\s\up13(→))=λeq\o(BD,\s\up13(→)),可由已知条件表示出eq\o(BD,\s\up13(→)),由向量相等得到关于λ,k的方程组,求得k值.解:eq\o(BD,\s\up13(→))=eq\o(CD,\s\up13(→))-eq\o(CB,\s\up13(→))=e1-4e2.因为A,B,D三点共线,故存在λ∈R,使eq\o(AB,\s\up13(→))=λeq\o(BD,\s\up13(→)).所以2e1+ke2=λ(e1-4e2).解得k=-8.规律方法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的综合运算,通常叫作向量的线性运算,运用它们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可以解决三点共线、两线段平行、线段相等、求点的坐标等问题.利用向量的相等及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将向量问题实数化的根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以向量eq\o(OA,\s\up13(→))=a,eq\o(OB,\s\up13(→))=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DB,C为AB与OD的交点,eq\o(BM,\s\up13(→))=eq\f(1,3)eq\o(BC,\s\up13(→)),eq\o(CN,\s\up13(→))=eq\f(1,3)eq\o(CD,\s\up13(→)).若eq\o(MN,\s\up13(→))=λa+μb,求λ+μ的值.解:如图所示,eq\o(CD,\s\up13(→))=eq\f(1,2)eq\o(OD,\s\up13(→))=eq\f(1,2)(a+b),eq\o(CN,\s\up13(→))=eq\f(1,3)eq\o(CD,\s\up13(→))=eq\f(1,3)×eq\f(1,2)(a+b)=eq\f(1,6)(a+b),eq\o(BC,\s\up13(→))=eq\f(1,2)eq\o(BA,\s\up13(→))=eq\f(1,2)(a-b),eq\o(MC,\s\up13(→))=eq\f(2,3)eq\o(BC,\s\up13(→))=eq\f(1,3)(a-b),eq\o(MN,\s\up13(→))=eq\o(MC,\s\up13(→))+eq\o(CN,\s\up13(→))=eq\f(1,3)(a-b)+eq\f(1,6)(a+b)=eq\f(1,2)a-eq\f(1,6)b.又eq\o(MN,\s\up13(→))=λa+μb,由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λ=eq\f(1,2),μ=-eq\f(1,6).因此λ+μ=eq\f(1,2)-eq\f(1,6)=eq\f(1,3).专题二向量的坐标运算[例2]已知点O(0,0),A(1,2),B(4,5)及eq\o(OP,\s\up13(→))=eq\o(OA,\s\up13(→))+teq\o(AB,\s\up13(→)).(1)当t为何值时,P在x轴上?在y轴上?在第二象限?(2)四边形OABP能否成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相应的t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将eq\o(OP,\s\up13(→))的坐标用t表示出来,然后讨论eq\o(OP,\s\up13(→))的横、纵坐标.(2)若能成为平行四边形,则有eq\o(OA,\s\up13(→))=eq\o(PB,\s\up13(→)),解出t的值;若t无解,则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解:(1)因为eq\o(OA,\s\up13(→))=(1,2),eq\o(AB,\s\up13(→))=(3,3),所以eq\o(OP,\s\up13(→))=eq\o(OA,\s\up13(→))+teq\o(AB,\s\up13(→))=(1+3t,2+3t).若点P在x轴上,则2+3t=0,t=-eq\f(2,3);若点P在y轴上,则1+3t=0,t=-eq\f(1,3);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eq\b\lc\{(\a\vs4\al\co1(1+3t<0,,2+3t>0.))解得-eq\f(2,3)<t<-eq\f(1,3).(2)因为eq\o(OA,\s\up13(→))=(1,2),eq\o(PB,\s\up13(→))=eq\o(PO,\s\up13(→))+eq\o(OB,\s\up13(→))=(3-3t,3-3t),若四边形OABP为平行四边形,则eq\o(OA,\s\up13(→))=eq\o(PB,\s\up13(→)).又eq\b\lc\{(\a\vs4\al\co1(3-3t=1,,3-3t=2))无解,故四边形OABP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规律方法向量的坐标表示实际上就是向量的代数表示,引入向量的坐标表示,向量的运算完全化为代数运算,达到了数与形的统一.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主要可以解决求向量的坐标、向量的模,判断共线、平行等问题.[变式训练]已知点A(3,-4)与点B(-1,2),点P在直线AB上,且|eq\o(AP,\s\up13(→))|=2|eq\o(PB,\s\up13(→))|,求点P的坐标.解:设点P的坐标为(x,y),|eq\o(AP,\s\up13(→))|=2|eq\o(PB,\s\up13(→))|.当P在线段AB上时,eq\o(AP,\s\up13(→))=2eq\o(PB,\s\up13(→)).所以(x-3,y+4)=2(-1-x,2-y).所以eq\b\lc\{(\a\vs4\al\co1(x-3=-2-2x,,y+4=4-2y,))解得eq\b\lc\{(\a\vs4\al\co1(x=\f(1,3),,y=0.))所以点P的坐标为eq\b\lc\(\rc\)(\a\vs4\al\co1(\f(1,3),0)).当点P在线段AB延长线上时,eq\o(AP,\s\up13(→))=-2eq\o(PB,\s\up13(→)).所以(x-3,y+4)=-2(-1-x,2-y).所以eq\b\lc\{(\a\vs4\al\co1(x-3=2+2x,,y+4=-4+2y.))解得eq\b\lc\{(\a\vs4\al\co1(x=-5,,y=8.))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eq\b\lc\(\rc\)(\a\vs4\al\co1(\f(1,3),0))或(-5,8).专题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例3]设0<|a|≤2,且函数f(x)=cos2x-|a|sinx-|b|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4,且a与b的夹角为45°,求|a+b|.分析:要求|a+b|需知道|a|,|b|,故可利用函数的最值确立|a|,|b|的值.解:f(x)=1-sin2x-|a|sinx-|b|=-eq\b\lc\(\rc\)(\a\vs4\al\co1(sinx+\f(|a|,2)))eq\s\up12(2)+eq\f(|a|2,4)-|b|+1.因为0<|a|≤2,所以当sinx=-eq\f(|a|,2)时,eq\f(1,4)|a|2-|b|+1=0;当sinx=1时,-|a|-|b|=-4.由eq\b\lc\{(\a\vs4\al\co1(\f(1,4)|a|2-|b|+1=0,,-|a|-|b|=-4))⇒eq\b\lc\{(\a\vs4\al\co1(|a|=2,,|b|=2.))所以|a+b|2=8+4eq\r(2),即|a+b|=2eq\r(2+\r(2)).规律方法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向量的核心内容,通过向量的数量积考查向量的平行、垂直等关系,利用数量积可以计算向量的夹角、长度等.对数量积的正确理解及其性质的灵活应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2023·重庆卷)若非零向量a,b满足|a|=eq\f(2\r(2),3)|b|,且(a-b)⊥(3a+2b),则a与b的夹角为()\f(π,4)\f(π,2)\f(3π,4)D.π解析:因为(a-b)⊥(3a+2b)所以(a-b)·(3a+2b)=0,即3a2-a·b-2b因为|a|=eq\f(2\r(2),3)|b|,设〈a,b〉=θ,则3|a|2-|a|·|b|·cosθ-2|b|2=0,所以eq\f(8,3)|b|2-eq\f(2\r(2),3)|b|2·cosθ-2|b|2=0.所以cosθ=eq\f(\r(2),2).又因为0≤θ≤π,所以θ=eq\f(π,4).答案:A专题四平面向量的应用[例4]如图所示,以△ABC的两边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GF,ACDE,M为BC的中点,求证:AM⊥EF.分析:要证AM⊥EF,只需证明eq\o(AM,\s\up13(→))·eq\o(EF,\s\up13(→))=0.将eq\o(AM,\s\up13(→))用eq\o(AB,\s\up13(→)),eq\o(AC,\s\up13(→))表示,eq\o(EF,\s\up13(→))用eq\o(AE,\s\up13(→)),eq\o(AF,\s\up13(→))表示,然后通过向量运算证明.证明:因为M是BC的中点,所以eq\o(AM,\s\up13(→))=eq\f(1,2)(eq\o(AB,\s\up13(→))+eq\o(AC,\s\up13(→))),eq\o(EF,\s\up13(→))=eq\o(AF,\s\up13(→))-eq\o(AE,\s\up13(→)).所以eq\o(AM,\s\up13(→))·eq\o(EF,\s\up13(→))=eq\f(1,2)(eq\o(AB,\s\up13(→))+eq\o(AC,\s\up13(→)))·(eq\o(AF,\s\up13(→))-eq\o(AE,\s\up13(→)))=eq\f(1,2)(eq\o(AB,\s\up13(→))·eq\o(AF,\s\up13(→))+eq\o(AC,\s\up13(→))·eq\o(AF,\s\up13(→))-eq\o(AB,\s\up13(→))·eq\o(AE,\s\up13(→))-eq\o(AC,\s\up13(→))·eq\o(AE,\s\up13(→)))=eq\f(1,2)(0+eq\o(AC,\s\up13(→))·eq\o(AF,\s\up13(→))-eq\o(AB,\s\up13(→))·eq\o(AE,\s\up13(→))-0)=eq\f(1,2)(eq\o(AC,\s\up13(→))·eq\o(AF,\s\up13(→))-eq\o(AB,\s\up13(→))·eq\o(AE,\s\up13(→)))=eq\f(1,2)[|eq\o(AC,\s\up13(→))||eq\o(AB,\s\up13(→))|cos(90°+∠BAC)-|eq\o(AB,\s\up13(→))||eq\o(AC,\s\up13(→))|cos(90°+∠BAC)]=0,所以eq\o(AM,\s\up13(→))⊥eq\o(EF,\s\up13(→)),即AM⊥EF.规律方法平面向量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向量的加法运算和全等、平行、数乘向量和相似,距离、夹角和向量的数量积之间有密切联系,因此利用向量方法可以解决平面几何中的相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恰当地引入向量,通过向量运算,解释几何性质.二是在物理中的应用,主要解决力、位移、速度等问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运用向量的观点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在平面斜坐标xOy中.∠xOy=60°,平面上任一点P关于斜坐标系的坐标是这样定义的:若eq\o(OP,\s\up13(→))=xe1+ye2(其中e1,e2分别为与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点P的斜坐标为(x,y).(1)若点P的斜坐标为(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