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中考试说明的解读_第1页
高考备考中考试说明的解读_第2页
高考备考中考试说明的解读_第3页
高考备考中考试说明的解读_第4页
高考备考中考试说明的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高考历史考试说明的解读江西金太阳教育陈斌引子

一、整体解读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解读

三、“考试内容”的解读

结语

对湖南历史高考2011年抽样调查表明,学生的平均得分率为46%,在12个选择题和4个非选择题的设问中达到0.60难度标准的题目只有4个,得分率在40%以下的题目有5个题目,最低的得分率仅为19%。引子:历史老师看高考(以湖南考试为例)

1、感慨:历史该怎么教?就是学生把书全背下来,也不一定能做出正确答案。

2、感悟:不能要求命题者按我们的意图改变,必须是我们自己转变思想、态度,改革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高考。(一)《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定位及其与课标的关系

《考试大纲》主要是确定高考的内容与方向,只制订纲领性的原则与基本框架,它主要采用通史+专题体例,史实内容使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并取消行为动词,范围最为宽泛。

《考试说明》(考什么、怎么考)是以课标及大纲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而制订的重要文本,它采用大纲体例编写,其详细程度介于课标和大纲之间,是高三历史复习与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学什么,怎么学)是教师教学的范围,是教材编写、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的依据。与大纲及考试说明相比,其内容要求最为详细,并带有行为动词,对各级学习水平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一、整体解读(二)《考试说明》的地位

它适用于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的新课标高考省份的“考试大纲”,作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政府的行政意志,是指导新课标省份高考复习以及高考命题最主要的依据(权威性、强制性)。(三)《考试说明》的构成

1、关于考试性质:三方面内容

(1)考试定性:选拔性考试

(2)选拔标准:成绩、计划、全面衡量、择优

(3)一般要求:信度、效度、区分度、难度

2、关于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五方面内容(缺少难度一项)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及满分:150分钟300分。

(3)试卷结构及题型:

三大结构:选择题为Ⅰ卷,是三科的必考题;非选择

题为Ⅱ卷,Ⅱ卷又分为三科必考题和历

史地理选考题两大部分。

(4)分值比例:三科各100分。

(5)组卷方式:先选择后非选再选考;同一题型中同一

学科集中;同一学科中选易后难(尽量)

关于历史学科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选择题12题(24-35题,在三科中位置在最后),

每题4分共48分,呈现顺序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

世界近代、中国近代、世界现代、中国现代、科学

技术。与《考试说明》中考试范围的呈现基本一致。

(2)非选择必答题:40题25分,41题12分,共37分。

(3)选考题:选一-选四各一题,每题15分,考生只须

选择其中一题回答。

3、关于命题指导思想:四方面内容

(1)命题依据:初中历史课程基础;考纲;(新课标)。

(2)考核目标:基本历史知识、学科素养、学习潜力、

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

(3)命题取向:能力立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基本原则:不拘泥于教科书、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4、关于考核目标与要求:四方面内容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5、关于考试范围(以新课标历史全国卷为例)

2012年考点共166个(含选五、选六),不含两个选修为142个。

(1)必考考点:共85个。

中国史考点:50个;外国史:35个。

古代史考点:19个;近代史:23个;现代史:43个。

(2)选考考点:共有考点81个,不含选五、选六则有考点57个。

选一:9个;选二:14个;选三:18个

选四:16个;选五:7个;选六:17个

6、关于题型示例.DOC例题10年考试说明11年考试说明例408年宁夏28雅典民主政治10年全国新课标25柳宗元《封建论》例608年宁夏29清政府修筑铁路及封建等级思想的消极影响10年全国新课标35对甲午战争不同记载的认识例907年宁夏卷41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10年全国新课标47选修四评价曹操例1208年海南卷26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变迁10年全国新课标40明清江南手工业与英国工业发展及认识6、关于题型示例.DOC例题11年考试说明12年考试说明例1(08年海南24)毕加索的绘画特点

(11年海南21)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援助例4(10年宁夏25)柳宗元《封建论》(11年新课标全国24)周代历史对西汉政治的影响例9(09年宁夏35题)《史学原论》中关于史料学的含义(11年大纲全国19)华盛顿建筑与美国政治文化例12(07海南33)英国探险家与土著关于非洲探险的叙述(11年新课标全国41)关于西方崛起的两种观点二、“考核目标与要求”解读

1、获取和解读信息: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调动和运用知识:建立联系,正确迁移3、描述和阐释事物:史论结合,准确表述

4、论证和探讨问题:观点正确,层次分明1、获取和解读信息(读取信息)

从备考的角度来说,读取信息要求做三个方面的工作。PPT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理解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教会学生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教会学生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将有效信息提炼成完整、准确、合理的观点”。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

从备考的角度说,辨别历史就是要作以下三个工作。PPT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所学知识中哪些是历史现象、历史事实?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所学知识中哪些是历史解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辨别”所学知识中哪些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阐释历史:关注学科术语)

从备考的角度来说,重心要放在三项具体的能力上面。PPT全面、客观、清晰地叙述或概括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释和评价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个性特征的能力。认识和阐释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分析和说明历史事物含义、原因等的过程。对主要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其活动的阶段和规律客观、全面、辩证。4.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问题)从备考的角度来说,重心要放在三项具体的能力上面。PPT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独立地分析问题、论证问题的能力。批判地、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的能力。三、“考试内容”的解读1、考试范围:必考范围:三本必修教材(注意与初中内容的衔接:内容和体例方面)选考范围:选修四本书2、在考试内容方面,《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表述的不同课标:按专题体例编写,由两级子目组成;内容要求最为详细;带有行为动词,对各级学习水平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对高考命题的能力梯度会有制约。说明:按通史+专题即历史发展的时序这种体例编写,照搬考纲由两子目的构成方式,保证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没有行为动词,为命题在能力方面的发挥留出空间。《课程标准》举例:历史(Ⅰ)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试说明》举例: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级子目)(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二级子目)

宗法制分封制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三级子目)(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刺史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考试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

必考考点内容分布,如下表分期中国外国合计比例古代1631922%近代10132327%现代24194351%合计503585100%比例59%41%100%2009年考点分值分布,如下表分期中国外国合计比例古代2042430%近代481215%现代3784555%合计612081100%比例75%25%100%注:第35题为史科学试题,4分

2010年考点分值分布,如下表分期中国外国合计比例古代2442833%近代1620+134958%现代4489%合计444185100%比例52%48%100%注:第40题第(3)问为史学评价试题,13分,归到世界近代史中。2011年考点分值分布,如下表分期中国外国合计比例古代2743136%近代22163845%现代881619%合计572885100%比例67%33%100%近三年已考考点统计:xls4、考试内容变化与否对高考的影响(1)变化的影响:表述方式、内容增减、内容细化、布局调整(进行相关变化的说明)(2)不变的影响:命题稳定、要重点研究近年来的试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