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献浩如烟海,如果不加以分类,人们在查找和阅读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按照什么标准来分类,分多少类型,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中国古代文献学家根据他们对古典文献内容及其学术性质的理解,做出了一些分类,形成了以《汉书·艺文志》为代表的六分法(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和以《隋书·经籍志》为代表的四分法(经史子集),今天,随着文献学学科的发展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学者们对文献的类型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分类标准和分法。历史文献可以按不同标准予以分类。
第二章典籍类别文献1、从物质技术形态表现形式分类,即从载体与印刷技术分类。1、典籍型、2、视听型3、机读型4、微缩型载体是文献的负载物,在各类载体的文献中,应用广泛而悠久的首推典籍型,文献的这种载体形式主要是纸张,反映知识信息的符号主要是文字。当然由于时代不同,典籍型文献的载体形式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这类文献首推5500年前流行于西亚和克里特岛的泥版文献。其次是问世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埃及纸草文献,中国最古老的文献甲骨文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唐宋以后的典籍型文献多指以纸为载体的印刷品,其中刻印、铅印、油印、胶印等形式较为流行。由于汉唐以后(特别是唐宋以后),纸在作为文献载体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故而近来有人把文献分为纸文献和非纸文献两大类。
视听型文献又称声像资料,它是近现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文献。这类文献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语言,当语言还仅仅是作为一般的口语时,只是具有时空局限的听觉符号,一旦人类掌握了记录和传输声音的先进手段后,语言作为记录知识的符号开始发挥出新的重要作用。例如录音磁带不仅随时可以录制和播放音乐,还可以服务于各类教学活动。至于录像磁带,则不仅可以听,还可以看到直观形象,效果更佳。机读型和微缩型文献也是现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文献。所谓机读文献就是指计算机可读性文献。它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通过编码和程序,把普通文献输入计算机,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上,需要时可以随意输出。所谓微缩型文献,是指以感光材料为载体,利用光学技术把文献压缩,存储于胶卷、胶片上,以供不时之需。2、从产生的时间先后分类,可以分为古代文献、近代文献和现代文献,具体到每一段,还可以划分出某某朝文献或某某期文献。3、从产生或内容涉及的地域看,可以区分为本国文献和外国文献,具体到不同国度,又可划出全国文献或地方文献。4、从记录的文字来区分,可以分为:汉语文献各种少数民族文献外文文献。
5、从文献记载的社会内容区分,可以分为文学、史学、哲学等等门类的文献,具体到学科内部,又可按内容或编纂体例区分为若干类别的文献。
6、从文献价值的高低来区分,可以分为:基本文献一般文献。7、从文献取材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者文献产生的方式为标准来区分,可以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等。
文献作者直接记录自己思想成果而产生的原始文献叫做一次文献,如个人论著、作品等;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整理加工后而产生的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等。三次文献是利用二次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分析、综合、研究而产生的文献,如综述、述评、研究动态、辞典、年鉴等等。8、如果按文献的传播形式来划分,则可分为独立文献和集合文献。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一本专著等等,开始通常都是以独立文献的面貌出现。为了便于保存和流通,人们把一些零散的独立文献编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别集、总集、丛书一类的集合文献。独立文献是文献的最基本形式,集合文献是对独立文献的加工、整理和按一定的体例重新编排。
9、历史学家认为,按载体和书写手段对文献进行分类,反映的是文献的外观形式。如果从文献的性质和作用来加以区分,则可以将文献分为记录、钞纂、编述与著作四大类。10、有的学者认为,要避免分类的重复,应该按照文献的编纂体裁来分类,他们把文献分为九类:理论著作、史书编著、典制政书、地理方志、图录表谱、档案文书、总集别集、丛书、类书等等。不同的分类方法,都能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文献的产生、发展及其特性。人类社会活动五彩缤纷,生活是七色阳光,文献记录丰富多采,内容和形式都极其复杂,所以有各种不同侧面的分类来揭示它的内容。古代典籍,大多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以下我们分别一一作以介绍。一、典籍文献综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的经学。儒家经学的基本典籍就是十三经。十三经按典籍内容分,可归入文、史、哲三类。《诗经》是文学总集;《春秋》、《左传》是系统的编年史,《尚书》是档案汇编,《仪礼》、《周礼》述典章制度,这五种可入史部。《易经》、《礼记》、《论语》、《孟子》、《孝经》等五种言性理,可入子部。《尔雅》是百科词典。在十三经中,孔子的《春秋》与三传紧密相配,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经部典籍文献:《十三经》
(1)、《周易》:即《易经》,简称《易》,本是卜筮的书,列为儒家经典以后,成为讲哲理的书,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由卦象、卦辞、爻辞组成,分上下两篇,上篇三十卦,下篇三十四卦。“传”又称“易大传”,共有七个部分,十篇,所以又称“十翼”,意为经之羽翼。
一《彖tuan传》(分上下篇),这是对卦辞的解释;二《象传》(分上下篇),这是对爻辞的解释。三《文言》,只有乾、坤两卦才有,其他的卦没有;《文言》是对乾坤两卦的卦爻辞的贯通解释;《彖传》、《象传》、《文言》一般流传本都附于相关经文之后。四《系辞》(分上下篇),五《说卦》,六《序卦》,七《杂卦》,后四者,在流传本中都独立成篇,列于全部经文之后。《系辞传》是《易经》的通论,它对于《易》的产生,《易》的哲理义蕴,《周易》中的基本概念(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产生及其内在关系都有深刻的解释。有人指出,周易哲学思想主要包含在《系辞传》中,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向来读《易传》,都认为《系辞》是最重要的。
《说卦传》,主要解释《易经》中的隐语,解释每卦所代表的物或事,即所谓每卦的象征。《序卦传》是解释卦序的
《杂卦传》解释《易经》的其它问题。因此,在阅读《易经》是,应该把“经”与“传”配合起来,相互参证、前后疏解。,把“传”文与“经”文贯通起来。这部以八卦为基础成书于3200多年前周文王时代的卜筮之书,历来有“天下第一奇书”之说,在西汉时,备受世人重视,被誉为“群经之首”,唐代的宰相虞世南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对它的解说和论述竟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问:易学!而后,以易学为本源,衍生出复杂的易占之数!更有纳甲,八宫,五行,世应,爻辰,卦气,交感等等,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理论体系。说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一点不为过。
“周易”历来有“易更三圣”之说。一圣是伏羲。创八卦。二圣是周文王。把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并写了卦辞。三圣是孔子。写出易传,从而完成了易学体系。其实还有四圣,就是周公,他做了爻辞。每个圣人都有创新。而对于后世研究书籍,创新的就更多了。有关《易传》的作者、年代是学术界长期讨论不休的问题,一时很难统一起来。传统的看法,认为《易传》为孔子所作,这主是依据是: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辞》、《象》、《说卦》、《文言》。”2、《汉书·艺文志》也有关于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为之《彖》、《系辞》、《象》、《说卦》、《文言》之属十篇的说法。从《易传》的文字来看,有很多子曰的提法,看来,《易传》总是和孔子有某种关系。当然不能说《十翼》都是孔子所作。至于某一篇的作者是谁,是很难说清楚的。可能多数是孔子后学在战国时期所作。近年来台大哲学系的教授陈鼓应认为,《易传》的作者应为“道家”,这是值得注意的,从《易传》的思想内容看,可以肯定包含道家思想,可以说儒道兼而有之,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很难说是道家一家所作。《周易》的文化价值《周易》本身本是古代卜筮之书,它的基础是远古先民们推测吉凶的方法与经验的记录与积累。后来可能是由卜筮之官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升华、文饰而逐渐编纂起来的一部书。因此,它自然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包含着颇多怪奇迷离的隐语,但是,揭开这层神秘主义的面纱却可以从中看到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看到他们对天地万物、人生社会所作的哲理性构思和抽象,它不愧为中华民族先民们创造文明史的记录。它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第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伟大文化结晶。清代学者编撰的《四库全书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学,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至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易》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大典,它构成了中国早期理论化思想文化的最早渊源。春秋战国时期参加争鸣的百家,特别是后来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儒家和道家,都接受了它的影响。就中国文化精神方面来说,《周易》的文化价值与贡献表现在:1、积极向上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彖传》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亦”,“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自强不息、日新其德是中华民族五六千年文明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这种精神驱使中华儿女了无数次的外来侵略,保持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保存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所以,我们研究《周易》不但能进一步认识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还会有效地增强每位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激起奋发向上精神。2、富有深刻哲理的人生观、世界观。由于《周易》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可以被看做是观察、体验、反省人生与社会各种问题的百科全书。因此,它能对上自天文、日月、星辰、下至地理、人生祸福做出最高的理论概括和符合情理的预测。如《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寓意人生处于极高位,必有悔返。所以要谨慎行事,善于自控。如中国的哲学,皇帝自称“孤家”、“寡人”。
《乾卦》曰:“履霜,坚冰至”。这是揭示事物变化之理。《系辞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常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连刘备这样的一代枭雄临死前吩咐自己的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3、辨证直觉思维对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积极影响。《周易》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强调认识事物的变易异性、对立性,也就是说注重以悟性思维、直觉思维在对立与变易中去认知天人的变化。去预测人生的吉凶祸福,去把握自然与人生。《礼记》的《五经解》提到《易经》时说:“洁净精微,易之教也”,“洁净”包含了宗教的、哲学的含义,就是说学了《易经》这门学问,他心理的思想、情绪的波动,是非常清洁而宁静的。“精微”二字则是科学的,所以学易的人,是头脑非常冷静的,因此古人云:“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今有人讲:夜不读《易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这部典籍。首先要有科学的认识。不要一提到《易经》就联想到那些跑江湖的、算命的、看风水的、卜卦的江湖术士。其次不要专力研究《易经》。如果真把《易经》学通了,做人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孔子在研究《易经》以后,告诉我们对待《易经》应该“玩索而有得”。三易在了解《易经》的时候,中国人往往只注意到《易经集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周易》,是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做的结论,我们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甚至一切中国的文化,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源于这本书,都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事实上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一种叫《归藏易》,加上我们常说的《周易》,总称《三易》。关于《三易》史书也有明确的记载:《周礼·春官宗伯·大卜》:
“(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筮人》又云:
“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易经》与五行的生克《易经》中有综卦,说世界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有生、有克。实际上就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阴阳五行说。中国人常讲“恩生于害”。例如:父亲打儿子。俗话讲“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拿破仑)(恋爱)五行生克图尚书(2)、《尚书》:即《书经》,原称《书》,汉人以其古远而称《尚书》。是夏、商、周时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后来成为儒家宣扬二帝、三王及周公、孔子治道的圣典。《尚书》文体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六种。内容有所谓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为西汉初山东伏生所传,共28篇,西汉中期以后,又多次发现用周秦六国文字书写的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在汉朝未能立于学馆,以致西晋以后全部散失,现今只能看到它的篇目名称。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献上了一本据称是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共58篇,后据考证此书一半抄于今文《尚书》,一半纯属伪作,但由于传称孔安国作传,所以流传甚广,今天我们看到的《十三经注疏》本中的《尚书》,就是由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合并的。《尚书》最好的注本是清代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3)、《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凡305篇,古称《诗三百》,简称《诗》。《诗三百》经过孔子整理作为教本,战国时期成为儒家六经之一,称为《诗经》。从乐曲的品类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其中有少量贵族作品,反映古代风俗民情,又称《国风》,共160首。《雅》是宫廷和京畿一代的乐歌,主要是卿大夫贵族的献诗,反映政治得失,共105首。《雅》又分《大雅》(31首)、《小雅》(74首,其中有少量民歌)。《颂》是贵族在宗庙里祭神祭祖的乐歌,共40首。其中,《周颂》31首,《鲁颂》4首,《商颂》5首。《诗经》作品的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三种。赋为直接铺陈,比为比拟,兴为他物衬托起喻。诗句多为四字一句,隔句押韵。周礼(4)、《周礼》:原名《周官》,王莽时刘歆置博士,并改称《周礼》。这是一部记载政治制度的书。由战国时期的儒者以周王室及春秋各国的官制伪基础,并根据儒家的政治理论,设计了一套理想化的制度作为全书内容,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全书记载三百多种职官,并对其执掌作了介绍,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如实记录。旧说《周礼》为周公所作,经现代学者考证,认为是周王室东迁以后某氏所作。《周礼》所记大部分为西周旧制,同时也增入了作者自己的政治思想。全书六篇,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述,冬官全亡,汉儒以《考工记》补之。《周礼》保存了大量的古史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古制的重要典籍。仪礼(5)、《仪礼》:原名只称《礼》,汉代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称《礼经》,到了晋代才称《仪礼》。东周以前的古礼仪汇编,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古代礼仪的书,共17篇,是孔子纂辑用以教授弟子的一门重要课程,儒家六经之一。“礼”和“仪”有区别,“礼”是规则,“仪”是姿态仪容。《仪礼》是记载古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各项生活的具体仪节,不讲礼的意义。(6)、《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凡49篇。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西汉礼学家戴圣选编秦汉间孔门后学解经文字的一部礼学资料书,东汉郑玄作注,唐立为经。先秦礼学家传习《礼》的同时,也传授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这种资料叫做“记”,是对《礼》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和补充。《礼记》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之分。编订者分别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礼记》内容丰富而庞杂,有的专记某项礼节,有的着重记载孔子的言论。其中的《大学》、《中庸》为宋朱熹抽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现代研究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礼记》是一部必读书。《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个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思想资源。宋代的理学家选中《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把他们合称为“四书”,用来作为儒学的基础读物。《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7)、《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儒家经典《春秋》三传之一,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故称《左氏传》,省称《左传》。《左传》释经,突破了章句训诂的范围,广泛取材,补充了历史事实,使《春秋》成为可读之书。《左传》叙事完整,注意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历史要素,又以“君子曰”发议论,创立了史论。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8)、《公羊传》:解《春秋》微言大义的传。书成于汉景帝时,单行。《公羊传》用问答体逐层逐字解释《春秋》经文之书法议例,主旨有两个方面,一为大义,诛乱臣贼子,宣扬德义。一为微言,为后王立法,宣扬大一统。解释文字冗长空洞,不详史事,未必合乎《春秋》本旨。公羊学对中国政治史、学术思想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9)、《谷梁传》:解《春秋》大义为主的传,诛乱臣贼子以戒后世。战国时人谷梁赤口授相传,书成于汉景帝时,稍晚于《公羊传》单行。《谷梁传》解经体式与《公羊传》同出一源,然其只释大义,不释微言。《谷梁传》行文清新婉约,说理透彻,文章优于《公羊传》,逊于《左传》,影响远不及公羊、左氏二传。论语孔子(10)、《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少数弟子言行的书,十之八九为孔子语录,成书于战国时期。全书只有12000多字,分为20篇,486章。《论语》不仅是研究孔子、孔门弟子和早期儒家思想最直接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的必读书。(11)、《孝经》:儒家专讲孝道的典籍,全书仅1799字。是“十三经”中最短的一部,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基本内容是讲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等各类人如何行孝,由讲孝进而劝忠。《孝经》在西汉文帝时列于学官,东汉时列为“经”。《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有人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邴疏。(12)、《尔雅》:是“十三经”中较特殊的典籍,实际上它本身不是“经”,其内容并无经义可言,只是一部古代训诂资料的汇编。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尔雅》共19篇,全文一万零九白个字,从它所涉及的文献和利用的制度、史实来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杂采几代诸家的训诂材料汇编起来的。此书在战国时期初具规模,汉代经典传注发达起来后,经过增补才成为现在的状况。《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使语言接近于官方规定的语言。《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保存了大量汉代以前的语汇、事物,对研究古文献、古汉语,以及古代社会有很大帮助。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经后人增益而成。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整理加工而成。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尔雅》3卷20篇。唐朝以后将它列入“经部”,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现存《尔雅》为19篇,与班固所说的20篇不同。有人认为这主要是分篇的方法不同,而清朝的宋翔凤则认为原来有一篇“序”失落造成的。《尔雅》被认为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是疏通包括五经在内的上古文献中词语古文的重要工具书。(13)、《孟子》: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记述孟轲言行或与时人、弟子互相问答的书,共7篇,主要内容是孟子语录。全书261章,以阐发仁政、性善为主旨。孟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命,《孟子》极力宣扬孔子的仁义学说,反对争利、争战,主张法尧舜,制井田,构建理想的政治蓝图,时人视为迂阔。但《孟子》提倡的“尚贤”、“薄赋”、“制民之产”等政治主张,以及“民贵君轻说”,是中国古代比较进步的思想。《孟子》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影响不亚于《论语》,在今天仍是一部有较大价值的古典著作。中国古代史籍发展概说从先秦到明清分四个时期来谈:1、先秦史籍(先秦时期,包括春秋、战国、秦,)是史籍的产生阶段。由于这个时期史籍较少,附庸于经部,有的史籍被尊为经籍。流传下来的有《尚书》、《逸周书》、《春秋》、《左传》、《国语》、《周礼》、《仪礼》、《世本》、《竹书纪年》、《战国策》等。先秦史籍内容庞杂,文字简疏,真伪并存。因此,使用先秦史籍,要参阅《考信录》、《古今伪书考》等辨伪书。2、两汉魏晋南北朝史籍。这个时期是史学和史籍成熟、独立和发展的时期。汉代以降,我国是学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一时期不仅编纂水平有所提高,史学理论有所发展,史籍数量也有大幅度增长,史学不仅从经部的附庸地位走出,而且成为一个大部类,列于四部中的第二位。首先是体裁的创新,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纪传体这一史学体例出现,标志着我国史学的成熟。先秦时期,编年体曾经称霸史坛而风行一时,秦代以后,诸侯割据、战乱不休的局面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疆域扩大,人口增多,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封建制度也日趋严密复杂,在新的形势下,封建统治者不仅需要历史文献宣扬文治武功,以垂训万世,更需要历史书籍总结前朝借鉴,以求统治的长治久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为代表的纪传体史籍应运而生,并长期领先于一尊地位。很明显,与先秦编年体相比,纪传体更能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它有纪、传以详治乱兴衰,可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又有表、志以详文化典章,可为统治者提供治世遗训,纪传体是中国古代史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史籍由萌芽起步到成熟发展阶段的一块天然的界碑,这一时期,史学家试图从不同方面反映中国历史,不仅出现了《三国志》那样反映政治历史的史书,也出现了像郦道元《水经注》那样反映历史地理的著作,不仅有“两汉书”那样反映中原王朝历史的,也有像常璩(qu)《华阳国志》一类反映地方历史的。
其次,史学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史学理论是史学家编纂历史文献的指导思想,因而,史学理论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史籍编纂水平。与先秦时期相比,这一时期史学理论有显著的进步。例如:为什么要编纂历史文献?这是一个非常简单、非常现实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先秦史学家并未直接答复。西汉以来,围绕这一问题的讨论日趋明朗。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申明,他著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但是“成一家之言”又是为了什么,依然没有明确作答。《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进一步指出,他写书的目的是“正一代之得失”。尽管范晔未能像他说的那样“正一代之得失”。但是,他是历史上明确揭示这一答案的第一人。又如,这一时期的史学家也比较注重史义,范晔之前的袁宏在编纂《后汉纪》时曾指出“今之史书,或非古人之心”,认为现代人研究古代历史,应当十分谨慎,若贸然从事,很可能违背历史。再者,历史文献的增多。除纪传体正史外,有别史几十种,有人物传记219种。专门的“谱学”和第一部类书《皇览》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不仅编纂前朝史籍,也注释传统文献。史注方面,注家蜂起。此外,史籍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秦汉以后,尤其是以社会动荡为特征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局最混乱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和无休止的战乱,使得中国历史文献迭遭劫难,损失巨大,然而这一时期的文献仍持续增长。晋人荀勖编纂《中经新簿》时,曾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共计29945卷,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文献十不存一,致使晋室南迁后,李充校书仅有3014卷。但到刘宋元嘉八年,经过百余年,待谢灵运编修《四部目录》时,著录于书目的已有64582卷之多。在著录的文献中,历史文献的增长相当明显。如:《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史籍,六艺略中有32种,诸子略中有2种,共34种。1384篇,如果除去其中西汉的史籍,则先秦史籍委实少得可怜,而西汉以降史籍猛增,至隋代时已达874部,16558卷。这一时期,史家辈出,竞相著述。例如:编修东汉史者就有12家,修三国历史的有16家,修晋史者有23家,修十六国史者有30家,修南北史者有22家,这些现象是先秦时期没有的。西汉以来,中国历史文献的编修之所以迅速成熟发展。一是有前人的借鉴;其次是自由竞争的学风。汉代以后,虽然间或出现过“一统”局面,但更多的是长时间的政治动荡,甚至是南北对峙,疆域分治,恰恰是在这一背景下,各国自设史官,自行修史,与此同时私家修史也蔚然成风;第三是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这一时期,纸的发明及广泛应用,将我国史籍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3、隋唐宋元史籍。这一时期是我国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唐宋两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籍数量的增长。隋代全国史籍总计不过874部,16558卷,但到了宋代,史籍猛增至两倍半,《宋史·艺文志》载:“凡史类二一四七部,四三一0九卷”。以“二十四史”为例,唐代完成了《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唐八史);五代后晋完成了《旧唐书》;宋代完成了《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元代完成了《宋史》、《辽史》、《金史》;四个王朝共计完成15部。二是史籍规模的扩大。这一时期无论编年、纪传,还是政书、类书,编纂规模都明显大于上一时期。以编年体为例,两汉以后,荀悦《汉纪》最富有代表性,然而此书仅有30卷,仅记西汉一代的历史,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294卷,记战国到五代末一千多年的历史。再以纪传体为例,这一时期不仅编纂出多部正史,而且规模惊人。众所周知,130卷的《史记》是隋唐以前所编纪传体的最大者,而隋唐以后,巨著频出。其中,《晋书》130卷,《宋史》496卷,以郑樵个人之力编纂的《通志》也有200卷。
政书类更是明显,隋唐以前的政书内容一般附见于纪传体史籍的书志部分,并且规模狭小。自唐代杜佑《通典》为起点,后世政书连续编纂,其中最著名的是杜佑《通典》、郑樵《通志》、马端林《文献通考》三书,号为“三通”。三书之中,《通典》、《通志》各为200卷,《文献通考》348卷。这一时期所编类书规模更为惊人,现存较早的一部类书是唐代虞世南的《北堂书钞》170卷,宋代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御览》1000卷,王钦若、杨亿等编纂的《册府元龟》也是1000卷,但字数却在《太平御览》史之上,分为31部,1104门,其规模远非昔日可比。三是编纂水平的提高。首先表现在创立了新的史学体裁。这一时期,除了传统的编年、纪传两大体裁外,又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型史籍。其中最突出的是史评体、政书体和纪事本末体。这三大史体的奠基人全都是这一时期的知名学者,他们分别是唐代人刘知几、杜佑,宋代人袁枢。此外,纪传体、方志体、纲目体、大型类书以及“三通”以外的会要、会典等各类体裁的新作也纷纷问世。其次是对编年体的改进。古代编年文献主要有两类,一是起居注和实录,一是传统编年文献。汉代以后、隋唐以前问世的这两类史籍,虽然都曾在社会上流传,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在学术界产生轰动,引起重大影响,而隋唐时期,这一局面发生了改变,首先是起居注和实录的改造,唐以前的起居注和实录,原始、粗糙,犹如流水账,唐代这类作品因出自令狐德芬、刘知几、吴竟、韩愈等名家之手,在编写过程中汲取了传统编年、纪传之长,文献质量大大提高。其次是传统编年史籍的东山再起。传统编年史籍,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仍然有新作不断问世,但与纪传体无法相比,明显处于衰微不振的局面,到了宋代,编年体再度活跃于史坛,而且盛况空前,推动编年体东山再起的关键人物是《资治通鉴》体的编者司马光,他在助手的配合下,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料,充分发挥卓越的史才,将编年史籍的撰修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他以年、月、日记述史事,克服了纪传体一事复见之弊,同时又用追叙法、并叙法等弥补了传统编年体事以年隔之短,此外,司马光还通过《通鉴考异》以分辨史料真伪,如此等等,都是以往编年体史籍所达不到的。
再者,总结前人经验;史学受到社会的重视。不断研究以往史学成就,经常总结前人编纂经验,这是我国史学家的一个优良传统。但是在隋唐以前,这方面的总结仅仅局限于一般文献中的一隅之地,从未有人以专著形式系统研究。至唐代,刘知几写出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对古代以往史学成就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探讨和总结,《史通》从史籍体裁入手,将以往史家分为六家、二体。六家是《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二体是编年体和纪传体。刘知几《史通》内容广泛,除历史编纂学方面的论述外,还有历史观、史学思想、史家修养、修史常识等等内容,是对唐代以前中国史学的第一次全面、系统、深刻的总结,也是唐代史学家编纂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鲜明标志。隋唐至宋元,史籍兴盛的原因:1、社会经济的繁荣。仅以垦田为例,据《通典食货》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国土地仅有827万顷,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激增至1900万顷,二十年后,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又猛增至5500万顷,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发展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2、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魏晋以来,长期实行的入仕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做官的唯一依据是门第和郡望,因而仕途和文化领域基本被门阀士族所垄断。隋文帝时废除了这一腐朽制度,隋炀帝时又开设进士科,以考试成绩取士,唐以后,以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不仅历代相沿,而且日益完善。科举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使得封建国家比较广泛地向地主阶级各阶层打开了入仕大门,从此,许多中下层的庶族地主子弟得以跻身于士流,获得了参政的机会。这对包括编纂史籍在内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3、官修史书制度的健全和巩固。中国古代官修史书萌芽于东汉,至北魏末年始设修史局,以鲜卑人谷纂和山伟负责,开大臣监修国史的先河,但总的来说,唐代以前是官修和私修并存的局面,为使国家牢牢控制编纂大权,隋文帝开皇三年诏示全国:“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唐太宗贞观三年,“于中书置秘书内省,以修五代史”。由姚思廉、李百药、令狐德芬、魏征等负责,并以房玄龄总领监修。唐代以后,官修史书、大臣监修的制度成为永制,代代相沿。4、由于重大的科学技术发明。在发明印刷术之前,编写史籍主要靠手工抄写,不仅费时,而且质量不佳,印刷术的发明,使这一原始落后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从此,中国史籍的编纂、出版和流通如虎添翼,日盛一日。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蓬勃发展起来。4、明清时期,中国史籍在前期繁荣兴盛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迈进了又一个新的时期---总结研究时期。我国古代历史史籍自先秦开始编纂,经过历朝历代无数史家、学者前赴后继的努力,至封建社会后期早已是名副其实的浩如烟海了。但是,由于时代的久远和社会的变迁,特别是由于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界水火之灾,造成了史籍的大量散失灭绝,有幸留存下来的史籍中,也往往存在着或残、或缺、或难以阅读、或作伪不实等问题,所有这些,都有必要对自古以来的史籍进行一番认真的清理、总结和研究,于是,这一历史任务就落在明清史家和学者们的肩上,客观地说,明清时期也恰恰具备了完成这一任务的各种条件。首先私家藏书之风自宋代兴起后,明代蓬勃发展,清代达到鼎盛。明清两代知名藏书家多达千人,他们藏书动辄数万卷,甚至数十万卷,丰富的藏书为研究、总结史籍准备了物质条件。其次,明代以来出现了如胡应麟、徐光启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他们的博古倾向也为后来的考据之风开了先河。第三,明代中叶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滋生,西方利玛窦等一批传教士纷纷东来,西学渐入,这对开拓思路和改进研究方法也很有帮助。此外,这一时期文字狱屡屡发生,学者噤若寒蝉,一般不敢染指近现代史籍的撰修,这在客观上也是博古和考据之风兴起的原因。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明清学者开始对前代史籍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和总结,其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前无古人。总的来说,最主要、最辉煌的成就可以归纳为三大方面。
1、整理旧籍。这是明清学者,特别是清代学者的一个重要成就。简单来说,可概括为增、辑、考、改。增,即增补。如班昭为《汉书》补写“八表”及《天文志》南梁刘昭补《后汉书》“八志”宋代熊方也为《后汉书》补充了年表十六卷增补最多的则是清代学者,在王钟麒主编的《二十五史补编》中,补表补志者有四五十种之多,其中绝大部分为清人所作。如洪亮吉的《十六国疆域志》钱大昕的《补辽宋西夏金元史艺文志》郝懿行的《补宋书食货志》等等特别是著名史学家万斯同竟以一人之力补写了《历代史表》和《历代职官表》,上述补史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旧史的缺陷,极便后人研究、应用。辑,就是辑佚。古代史籍历经沧桑,残缺亡佚者极多,辑佚是从存世古籍中钩沉有关资料,重新组织编排,使之尽量恢复原书旧貌的一种重要手段。宋代开始有了辑佚,明代以来,辑佚作品日益增多,而大规模的辑佚则在清代,官方从《永乐大典》中就辑出佚书590种,收入《四库全书》的就有388种,存目者也有百余种。如《东观汉纪》、《旧五代史》、《宋会要》、《元朝秘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和《九章算术》等等。考,就是考证。它包括对史籍的注解、考释、校勘、订误等。清代学者在考证上用力极勤,范围极广,举凡经、史、子书,几乎无所不考。以考经为例,阮元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343卷、《皇清经解》1412卷王先谦《续皇清经解》1315卷徐乾学《通志堂经解》1781卷考史,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100卷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100卷赵翼的《二十二史札记》36卷王先谦的《汉书补注》100卷、《续汉书补注》30卷、《后汉书集解》130卷等等。改,就是改编旧籍。这一工作主要是基于世人学习和研究的需要,或在形式上改革旧籍体裁、体例,乃至疏通文字,或在内容上进行补充。改编之举,前代本已有之,如东汉荀悦改纪传体《汉书》为编年体《汉纪》,南宋袁枢改《资治通鉴》为《通鉴纪事本末》等,相比之下,有清一代的改编更为突出,用力更勤。如,有关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许多史籍记载或失之粗疏,或失之偏颇,清代人吴任臣摒弃《宋史》和新、旧《五代史》封建正统观念及民族偏见,为“十国”改写出《十国春秋》,不仅在体例上有所变化,史料上也有较多补充。又如对《元史》的改编,原来《元史》210卷是明代人宋濂等奉敕撰写,前后编修不及一年,由于时间仓促,不仅讹误极多,史料也极为单薄,例如像《元朝秘史》和耶律楚材《西游录》之类的重要史料也未加征引,是书一出,史学界哗然,以后学着遂不辞辛苦,重新搜集史料,掀起了一个改编元史的热潮,在这方面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明清时期邵远平的《元史类编》42卷,魏源的《元史新编》95卷,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等等,而成就最大者首推柯劭忞(min)《新元史》257卷,此书不仅订正了旧《元史》中的许多纰缪,还补充明清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外的研究资料。2、汇编新书。高压的文化专制政策,使得明清两代史学走向衰落。主要标志有二:一是很少有人写当代史,明代野史仅有数种;二是史籍质量下降,很少有史学上的创新。我们这里所说的新书,特指类书和丛书。汇编类书和丛书,明清以前已屡见不鲜,但就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内容之富,体例之精,则明清两代堪称其冠。类书
类书是采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将它们排比编次、以类相从,为人们提供检阅方便的一种工具书。由于类书博采各种资料以备检查之需,所以,我国古代类书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百科性的工具书,当然,它与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现代百科全书分类立条,在每一词目下编写成文,古代类书却不是撰作,而是将有关的原材料辑录一处,它只是一种分类的“资料汇编”,并非任何个人的专著。类书又与丛书不同,它不是若干著作的完整汇编,类书的编者往往打乱原著作的体例结构,仅就所选取的资料进行分类排比,而不是对原书的完整辑录,但是有些大型的类书由于大量选辑原著的内容,所以后人仍可利用类书“汇编”的性质,从中辑出亡佚的古书。类书虽然在形式上与字典、词书有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有不同,类书并不是单以解字释词、训诂音韵为目的,它所辑录的各类知识和事物要比字书广博的多,类书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已形成独立的文献,具有特殊的价值。类书的起源
类书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结果,随着各类知识的丰富,社会积累起来的书籍卷帙浩繁,人们苦于搜寻和翻检的困难,迫切需要一种汇聚各类知识、开卷即可利用的典籍,正如宋代章如愚在《山堂考索》的自序中所说:“文词浩瀚,汗牛充栋,或家藏人秘,月牖雪牕(窗)之下,一时欲得全书而遍览之亦艰巨哉!有能旁搜博采,类萃成帙,如聚药物于一笼,集材用于一场,任医师匠氏帙采择,则不费搜求而得效奢矣,其功顾不伟哉?”应该说,社会对于分类知识的需求,及其利用效率的提高,是类书典籍产生的根本原因。早在类书产生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分类编次内容的典籍。因此类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训诂词典《尔雅》,这部书的编撰很早,后经多人增补,最终完成于汉初经学家之手。全书按所释字词分十九类,其中如释天、释地、释丘、释山等等,虽然它并非类书,而是训诂语词的辞典,但它分门别类的体例,却为后来类书典籍所仿效。东汉至三国曹魏时期,文风嬗变,骈俪之词、排偶之文兴盛,文人撰述,崇尚驰骋华辞,讲究用典使事。于是抄集典故,排列偶句,以补记诵之不足,供临文时寻检,成为一般文士的普遍需要。这种注重辞藻、典故的时代风气,直接促成了类书的产生。据《三国志魏书》和裴注的记载,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喜好文学,除了自己常有撰述外,又使儒臣王象等人搜集经传资料,随类相从,编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皇览》。《皇览》合四十部,部有数十篇,合八百余万字。这样卷帙庞大的类书,在印刷术发明之前,依靠传抄,要保存全书是很困难的,因此它流传到宋代时各种抄本、节录本皆已亡失。今所存者,有清人孙冯翼从各书引文中辑出的《皇览》佚文一卷,收入《问经堂丛书》;清人黄奭也辑有一卷,收在《汉学堂丛书》之中,两种辑本的内容大同小异。《皇览》虽然流传的时间不长,但它对类书的创造意义却是重大的,仅从《水经注》、颜师古的《汉书注》、《太平御览》等书对《皇览》的引文,也可看到《皇览》辑录众书、类属材料的特点,因此后来学者皆推它为类书之祖。如宋代学者王应麟曰“类事之书,始于《皇览》”。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提要》也认为“类书始于《皇览》”。《皇览》以后,古代类书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一批体例特殊的典籍群体,反映在目录书中也由归属它类到独立门类。第一部类书《皇览》出现之后,西晋《中经新簿》把它列入收录史书的丙部,到《隋书·经籍志》因类书兼采群籍,既非经史,也非子集,只好归入以庞杂而称的子部杂家类。《旧唐书·经籍志》编撰时,累世数量也渐增,因此将类书从杂家中独立出来,另立“类事”一项,北宋《崇文总目》又将“类事”改为“类书”,从此。类事之书称为“类书”,则为人们所沿用。类书的发展
类书的出现,适应了社会文化的需要,因此自《皇览》以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综观类书的发展轨迹,大抵唐以前类书偏重经传,兼采子集,取材范围较窄,编排方法也较简单。唐宋两代,类书的内容范围拓宽,作用多样化,编排体例也各有特点,类书典籍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明清之际,类书的数量猛增,几部具有代表性的类书,无论在内容、体例和功用等方面,都超越前代,达到高峰。(一)六朝类书的编撰:继《皇览》之后,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一批类书。早期类书的编辑,多以便于皇帝读书览古、施政借鉴为目的,故称之为“皇览”、“御览”。南北朝时编的几部类书,也多与皇帝有关。一部是南朝梁武帝即位之初诏修的《寿光书苑》,《隋书经籍志》载“《寿光书苑》二百卷,梁尚书左丞刘杳撰”。“寿光”以梁朝文阁寿光殿而得名。梁朝初,还出现了一部私编类书《类苑》,共120卷,由注释《世说新语》而闻名的刘孝标编撰,这两部类书流传不广,故后人利用不多,但从一些文献记载上可知《类苑》的水平要比《寿光书苑》高。唐代人杜宝《大业杂记》说:“梁主以隐士刘孝标撰《类苑》一百二十卷,自言天下之事,毕尽此书,无一物遗漏。梁武心不伏,即敕华林园学士七百余人,人撰一卷,其事类倍多于《类苑》”。这里所说的“华林园学士所撰”,即《华林遍略》,其编撰原委即因梁武帝欲以官修类书超越私修而成。《华林遍略》共七百卷,由徐勉领修,成书后不仅在南方流行,北方贵族士人也纷纷抄录求购。《华林遍略》对后来类书的编撰影响很大,北齐、隋所编类书,以至于唐初的《艺文类聚》,大多以其为蓝本,或利用吸收了它的内容。南北朝时另一部重要类书是北齐后主高纬时期官修的360卷《修文殿御览》,该书体例严谨,一直流传到北宋编纂《太平御览》时,许多类目仍参照了《修文殿御览》,这部类书与《华林遍略》今皆已不存在。隋代虽然享国不过三十余年,但却有《长洲玉镜》238卷,《编珠》4卷,《玄门宝海》120卷,《北堂书钞》173卷等类书问世。《长洲玉镜》、《玄门宝海》今已亡失。《编珠》现存一、两卷,虽已是残本,但仍不失为现有最早的古类书。《北堂书钞》为隋末唐初人虞世南所编,全书共分八十部,部下分类,共801类。原书经历代流传,已有不少残缺,清末孔广陶得旧本校刻,名为《影宋北堂书钞》160卷,但内容仅存19部。从今本内容可以看出《北堂书钞》仍属“叙事”形类书,其体例是在每一类目下将各书有关材料汇集起来,每一事摘出字句,句子字数多少不同,以大字标列,然后再用双行小字注出书名或列出原文,《北堂书钞》隋已散失不少内容,但仍有重要价值,据孔广陶统计,其引用隋以前古籍约八百多种,材料相当丰富,清代学者许多辑失、考据工作,独立用了此书。(二)唐宋类书的编纂:唐宋两代,是我国类书发展的重要时期,产生了一批至今还为人们所利用的重要类书。据现存类书和文献记载,唐代纂集的类书主要有唐高祖时命欧阳询等人编集的《艺文类聚》100卷;太宗时命高士廉等人编集的《文思博要》1200卷;高宗时命许敬宗编辑的《三教珠英》1300卷;玄宗时命徐坚等人编集的《初学记》30卷,此外,还有白居易编的《白氏六帖》30卷,杜嗣先编的《兔园册府》30卷,于立政编的《类林》10卷,刘赓的《稽瑞》一卷等,唐代类书已大部分亡失,今存者仅《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稽瑞》四部,其中又以《艺文类聚》和《初学记》比较有名。《艺文类聚》全书分四十七部,每部又分类目,共七百四十余类,其贡献在于扩大了类书辑录内容的范围,改变了唐以前类书偏重类事,不重采文、随意摘句的缺点,辑录材料事文并举,其体例是按类目编次,故事在前,诗文在后,所录故事,皆注书名,所采诗文,都注时代、作者和题目,并按不同文体用“诗”、“赋”、“赞”、“启”等字标明,如卷二十一“人部”五“交友”一段,先引《周易》、《大戴礼》、《论语》等书对友谊的论说,再引《孔丛书》、《后汉书》、《竹林七贤传》等书所记交友故事,最后辑录有关交友的诗文,这种援引严谨,典故、诗文并列的体例,为后来许多类书所继承,成为编集类书的一种重要形式,《艺文类聚》征引广博,引用各种书籍达1431种,它所保存的大批汉隋间词章名篇,为后世编集历代诗文总集所利用,其引用的大批史书、小说多数亡失,故成为后人考史和小说研究的重要史料。唐代开元年间成书的《初学记》虽不如《艺文类聚》规模大、资料博,但全书材料的剪裁、组织,却比《艺文类聚》更为精细巧妙。《初学记》全书分为23部,313类,所辑录的内容与《艺文类聚》一样,事文并举,每一类目内均分“叙事”、“事对”、“诗文”三部分,正文单行大字,注用双行小字。
如卷四“寒食”:[叙事]《荆楚岁时记》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事对]魏武令,周举书。(魏武帝《明罚令》曰……范晔《后汉书》曰:周举迁并州刺史……)[诗]李崇嗣《寒食诗》(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燃。…………)这一段的“叙事”,罗列有关寒食节起源及民俗材料;“事对”嫌概括出对偶,再辑录所概括的有关史事;最后是有关寒食节的诗文。括号内文字即类书中的小字注文。它的“叙事”不同于其他只是资料汇编的类书,而是将有关材料进行编排,使之前后连贯如一篇文章,另外,它的“事对”吸收了以前类书的特点,概括出偶句,以便读者作文时所利用。宋代类书编纂取材广泛,内容渊博,数量与种类均超过唐代,至今所存仍有三四十种,较著名的如官修《太平御览》一千卷;《册府元龟》一千卷;吴淑的《事类赋》30卷;王应麟《玉海》200卷等。其中《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并称宋初“四大书”。由于《太平广记》专收小说,《文苑英华》属诗文总集,故不以类书看待。《太平御览》初名《太平总类》,由李昉等十四人奉敕修撰,采集《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类书以及其他典籍而成,分55门,4558个子目,该书最大的特征以征引广博而著称,因此后人多据此校勘典籍、辑失古书、考证名物,史载该书征引书目1690多种,还不包括所引杂书和诗赋等。《太平御览》的内容也是典故事实与诗文并录,其体例是在类目下按时代先后排列材料,不再区分“叙事”或“诗文”等形式,也不作摘句或概括偶句,在辑录材料时注意保存古书的本来面目。由王钦若等人编集的《册府元龟》是奉宋真宗之命完成的,它与唐宋其他类书的内容与体例都不相同,其内容是专辑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按事类和人物分门编次,所取材料以“正史”为主,兼采经书、子书,不取小说和野史杂书,书中内容不仅是辑录它书的材料,编者也有撰述,全书分31部,1100多门,每部之前编者撰有“总序”,每门之前又有“小序”,用以概括议论本部本门的内容,《册府元龟》的卷数虽与《太平御览》相同,但篇幅却超过它的一倍,书中几乎概括了“二十四史”中前十七史,此外还保存了不少实录、诏书、奏议等史料,前人以为《册府元龟》的内容多见于正史,故不太重视,其实,正史在流传中已出现不少厥误,利用《册府元龟》的内容正可以用来补正今存史书。清人刘文淇等曾以此书校勘《旧唐书》而颇有成效,今人陈垣利用此书补《魏书乐志》整整一页,这些都说明该书在校勘、辑失上的作用,但是,此书引文不注出处,则给读者增加了不少困难,这是在使用时必须注意的。宋人私编的类书也不少,其中王应麟的《玉海》,是专门为科举考试所做的,所以它的标门分类和辑录内容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多采有关典章制度和祥瑞等材料。全书分21部,240条类,书中既录纪事,也兼采诗文辞藻,除辑录其他典籍,也收其他类书的内容。凡采自其他类书的材料则只记题目,不抄原文,以免数量增多繁琐。(三)明清类书的编纂:明清两代,由于印刷业的不断发展,知识积淀越来越厚,典籍流传日益增多,查检事类掌故更为繁难,所以编纂类书更为实际所需要,明清两代官修类书以规模宏大见称,私修类书则以形式和用途多样见长,类书典籍的发展,在明清两代达到了最为繁荣的地步。中国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就是在这个时期编定的。《永乐大典》成书于明初,先后参加编写的有解绅、姚广孝、王景等2119位学者,全书共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约三亿七千万字。这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举世罕见的百科全书,该书“以《洪武正韵》为纲,每字之下,详列书名,或以一字一句分韵,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韵,或全录一书,以书名分韵。元以前之佚文秘典,往往全部收入,故能分门排纂,凑合成部,各自位书”。其收编范围由于贯彻明成祖“毋厌浩繁”的方针,内容极为广博,引用古今典籍达七八千种之多,其中辑录材料,常常是将原书整部、整篇或大段的抄录,为后世保存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至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500多种。由此可见这部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永乐大典》由于卷帙庞大,所以未能刻印刊行,最初存放在南京文渊阁中,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后,移入北京新建文渊阁,嘉靖三十六年,宫中大火,文渊阁因急救幸免,明嘉靖四十一年,命张居正等物色109人重抄《永乐大典》,规定每人每天抄一页,历时六年到隆庆元年抄成,完全仿正本装订,存于新建的皇史宬,史载正本可能在明清之际被毁。副本在雍正年间移储翰林院,其后,《永乐大典》在翰林院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一些翰林院官员懂其价值,便设法盗取(棉袍),到光绪年间,仅剩下不到五千册,光绪26年,翁同和到翰林院检查,只存800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翰林院被人放火焚烧,无数图书、书版包括《永乐大典》残存部分毁于一旦,少部分被外国使馆人员趁火打劫,抢掠而去。现国内收集残本730卷,已由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出版。《古今图书集成》也成于清代,由陈梦雷、蒋廷锡等编纂,全书正文有一万卷,目录四十卷,另附考证24卷,总计一亿六千万字,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全书分六汇编,32典,6109部,每部内又分汇考、总论、列传、艺文、纪事杂录以及外编诸项,全书资料宏富,编排得当,为后人学习和研究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丛书是将群书汇合为一,并冠以总名的一套书。中国古代丛书虽在南宋时已由俞鼎孙的《儒学警悟》开其端绪,但丛书获得较大规模的发展。则自明代始,影响大者如陈继儒的《宝颜堂秘籍》,程荣的《汉魏丛书》,毛晋的《十三经》、《十七史》等等,至清代,丛书的编纂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尽数量多,质量高,而且规模也日益增大。知名的例如《抱经堂丛书》、《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平津馆丛书》、《昭代丛书、《正谊堂丛书》、《知不足斋丛书》等等,规模最大的丛书则是《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由乾隆大帝亲自组织编写的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始修,历时15年完成。总编为纪昀。收书3503种,79337卷,总目录100卷,装成36304册。(动用四千余人,总字数为九亿九千七百余万。全书共230万页。)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内容极广泛,比同时代法国《狄德罗字典》的字数多10倍以上,与最大类书《永乐大典》相比,卷数相当于后者的3倍半。基本包括清乾隆以前我国古书中全部重要著作,起到保存和整理古籍的作用。但是,对于很多野史、逸闻及不合于正统思想的“离经叛道”的书籍来说,却是一次文化浩劫。《四库全书》的存放:北京皇宫内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奉天故宫的文溯阁,被称为内廷四阁(北四阁)四阁的名称大有文章,均与水有关,以文喻水,将浩瀚的文化典籍比作江河之水。水由“源”流出,汇合百川而成“渊”,若寻源必找渡口,这就是“津”;再由“津”而“溯”流而上,即可找到“源”。存放于内阁的《四库全书》专为御览,外人无缘得见。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与无损检测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刑法》课程教学大纲
- 仁爱英语单元、话题同步测试题-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出售杉木方木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电泳漆设备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土地转让合同范本
- 辽宁省七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云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 中国石油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2012年二
- 基于底盘测功机的纯电动汽车续航测试
- 质量总监考核表
- 台背填土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 JJF(电子)0036-2019 示波器电流探头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2020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防治专家共识课件
- 蓄水池防水施工方案
- 隧道的衬砌计算(85页清楚明了)
-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上册全册课件PPT
- Q∕GDW 10202-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
- CNAS-CL01:2018(ISO17025:2017)改版后实验室首次内审及管理评审资料汇总
- 护理不良事件-PPT课件
- 商业银行两地三中心数据容灾备份方案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