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人民哪些负担?农业税(田租)丁税、地税、户税;兵役、力役、杂役。商业税(市税、关税)人口税(户调、丁税)财产税(算缗、算车船)徭役(军役、力役、杂役)赋税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赋税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主要包括税和役。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马克思支持政权运行古代中国:农业社会,围绕农业、农民征收:赋役制度近现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现代关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个人所得税

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进;了解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实行。学习活动一: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国家以土地和人口为依据,向人民征收一定数量的田赋、人头税,征发徭役等,形成的基本制度被称为赋税制度。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赋役制度赋税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徭役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主要是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役。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丁税: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户税(调):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其它杂税兵役力役杂役本质: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奴役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自主学习】:根据时空定位图示,阅读教材P93-95页,梳理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010203田赋徭役秦:缴纳田产三分之二;(“收泰半之赋”)汉初:“与民休息”汉高祖:1/15;汉景帝:1/30更卒、正卒、戍卒赋税极重秦汉1.秦汉时期人头税秦:口赋;汉:口赋、算赋,财产税财产税汉朝征收材料:至今上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

——《史记•平准书》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材料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边鄙……先帝(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国家)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边费。县官(政府)鼓铸铁器……民用纯弊,割草不痛,盐铁价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除草)、土耰(碎土农具)、淡食,百姓疾苦之。——《盐铁论》因为匈奴的入侵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从汉武帝开始,汉朝的人头税发生了哪些变化?(1)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56岁以上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2)汉朝还征收财产税,例如,对车船征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对财产总额征收“税民资”,甚至农民饲养六畜都要缴税。1.秦汉时期田租较轻而人头税较重舍地而税人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汉末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土地兼并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民无力缴纳赋税,社会危机严重。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将无主土地收归国有,按人口分配土地,便利税收。以均田制为基础,隋唐实行了税制改革。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21-59岁男子租调制、租庸调制发展演变:北魏开始实行租调制;隋朝沿用并发展为租庸调制;唐朝前期租庸调制进一步发展。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纳绢代役。服徭役期间,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户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影响:①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促进了农业发展;②税收从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③保障了财政收入。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21-59岁男子安史之乱后,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失地农民的逃亡日益严重,均田制难以维系,租庸调所入几无。于是,唐朝政府不得不加强对户税和地税的征收。——黄师昭《杨炎“两税法”及其意义》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1)背景:(2)实施:(3)内容: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①量出为入②地税+户税③夏、秋两次纳税思考: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有什么变化?国家赋税总额各地数额地税户税田亩人丁、资产按人户收税→按土地收税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作用。材料“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作用。积极:(1)简化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5)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2)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3)“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4)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租庸调→户税、地税自耕农→贵族、官僚、商人以人丁为主→人丁和财产并重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2.隋唐时期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作用。消极:两税法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现象增多,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捐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社会矛盾加剧。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3.宋朝①税: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②役:除了征收类似唐朝的庸一样的代役金外,还派发各种徭役,扰民严重。附加税繁杂多变各种徭役扰民代役金王安石变法又称免役法,于熙宁四年颁布实施。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募役费用由当地主户按户等分担,称“免役钱”,原本免役的官户,僧道户等,也缴纳同样的钱,称“助役钱”。「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壤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有利于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生产时间,增加国家田赋收入。宋代土地政策是“不抑兼并”,导致土地买卖频繁,不利税收。北方:丁税、地税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南方:夏税、秋粮税粮之外有科差科差中国唐宋元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代徭税。相似于更赋、力庸。。征收内容有包银、俸钞、丝料、户钞。一般按户摊征,并视情况有所区别,其时,力役、职役仍与科差并征。4.元朝5.明朝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赋税分夏税、秋粮实物---米麦江南部分税粮折银送北京金花银一条鞭法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加。一条鞭法:合并赋役,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一起征收银两,同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5.明朝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说明一条鞭法的作用。材料: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办法,解除了无地农民劳役负担,提高了有田农民农耕积极性,稳定了农业生产。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给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明政府财政经济状况也有不少改善。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和意义》(1)简化手续,降低成本;(2)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发展;(3)政府对人民的控制进一步松弛;(4)促进工商业发展;(6)是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5)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材料:一条鞭法…但在另一方面,当时中国民间极度缺乏白银,流通的是铜钱,而官方两税收的是白银。民间只有在交税的时候才会将铜钱折算成银子,所以要在缴纳两税的时候集中向商人兑换,而商人借此将银价抬高。

——《中国赋税史•张居正改革》商人借机剥削农民。6.清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役。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是清朝政府(雍正)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二月二十九日谕:“将直隶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丁,永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钱粮,但将实数另造清册具报。岂特有益于民,亦一盛事也。”五十二年(1713)万寿恩诏:“但据五十年(1711)丁册定为常额,续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四年(1726),奉旨“以各色丁粮均派入各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又匠价向系另征。

—「清]吴振棫:《养吉斋余录》卷16.清朝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材料:朕览各省督抚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加增之数尽行开报。今海宇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察明,另造册题报。——《清圣祖实录》卷249“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谕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必要性和进步性?必要性:丁银的存在导致赋役承担不均情况难以避免,社会矛盾激化,国家的财政收入受到影响。进步性:赋税负担趋于合理;提高了征税效率;利于防止隐匿人口的现象;彻底废除人头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思考: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1)征收标准:(2)赋役形式:(3)征收种类:(4)征收时间:人丁为主土地财产为主取消人头税;劳役地租实物地租

货币地租;繁杂简单;不定时定时;(6)重农抑商,对商品征收重税。两税法摊丁入亩两税法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两税法(5)人身依附关系:强→弱;必须役纳物代役;以“庸”为标志2005年12月29日,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经人大通过,向全国农民宣布,从2006年1月1日起依法彻底告别延续了两千六百年的田赋,并且还让国家反哺农业。学习活动二:中国关税制度的发展1.关税二、中国关税制度的发展(1)概念:海关代表国家,依据国家的关税政策、税法及进出口税则,对进出关境的物品征收的税,称为“关税”。(2)作用:①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②保护生产,调节经济;③增加财政收入。总之,关税不但对一国经济具有较强的保护功能,还有促进和支持作用。任务:梳理中国关税的发展历程。(3)关税的起源与演进1.关税①起源:古代中国《辞源》释义:“关:关口、关门。古设关于界上,以稽查行旅”。《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关: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周礼•地官》:司关,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司货贿之出入者,掌其治禁与其征厘”。军事功能财政功能关税国内关税国境关税:最早出现于西周近代国家形成国际贸易发展废止国内关税(1937中国废除)单一征收国境关税关税主权独立自主地制定本国关税制度的权力管理海关行政的权力独立处理关税收支的权力鄂君启铜节(3)关税的起源与演进1.关税②近代中国(1840-1949):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回收★鸦片战争后:★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中国失去了自主调整税率的权力:列强攫取协定关税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也长期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有何消极影响?民国初年,坐落于上海就将路外滩海关大楼前的赫德铜像。赫德,英国人,28岁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1861年起,代理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11月任海关总税务司。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仍挂总税务司的头衔。掌权长达45年。经济: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传统的经济遭到冲击;政治:破坏了国家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关税自主的主张。(3)关税的起源与演进1.关税②近代中国(1840-1949):关税自主权的丧失与回收★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4月-1948年5月)收回关税主权的努力宣布关税自主,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两项主要内容之一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日本也终于同意了《中日关税协议》评价: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宋子文,宋家长子,哈佛大学经济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3)关税的起源与演进1.关税③新中国成立后关税制度的发展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这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拥有了第一部独立自主、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关税税则。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强化了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国务院据此重新修订发布了关税条例,进一步完善了关税的基本制度。意义:①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②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③促进对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学习活动三: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2.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含义: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