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作品分析大全_第1页
2023年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作品分析大全_第2页
2023年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作品分析大全_第3页
2023年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作品分析大全_第4页
2023年电大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作品分析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初次署笔名“鲁迅”。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旨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我认为,除了要注意鲁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旨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即对“吃人”(涉及“被吃”)这个循环的食物链的发现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反讽性。这种反讽性表现为作品开端部分的“识”作为全文的真正结尾,表白了狂人此时“病愈”——也就是不再疯狂,重新回到“大众”的队伍中了,因此,“到某地候补”去了。这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日记里所有的“吃人的人”正夹道欢迎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联想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的钱玄同来规劝自己从绍兴会馆里走出,寄托于醒转来的人们起来打破“铁屋子”,和自己答应“听将令”,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的“对希望的承诺”,鲁迅这篇小说乃至于他整个人文精神的起点和创作姿态事实上是“绝望”的。但绝望并没有使鲁迅走向虚无,而是更加绝决地战斗,表现出鲁迅式的韧性精神。联系到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妨可以读点残雪和余华。鲁迅关于“吃人”的主题仍在继续,鲁迅的血脉仍在流淌。《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继《骆驼祥子》之后又一部表现市民生活的长篇巨制。小说以沦陷后北平为背景,选取了西城一条小羊圈胡同作为“亡城”的缩影,以祁家一家四代的遭遇为中心,呈现了北平市民在日寇的铁蹄下一幅幅生活图像,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面和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卢沟桥的炮声并没有动摇祁老太爷“四世同堂”的惬意,他要做八十大寿的好梦。等到三孙瑞全投奔抗日后方,儿子天佑被敌伪折辱而死,二孙瑞丰被日本人杀死,敌伪疯狂掠夺粮食,小妞又被活活饿死,他才痛感到做亡国奴的悲哀。经历了惶惑、偷生、饥荒的痛苦折磨以后,他终于站起来捍卫人的尊严,民族的尊严。抗战期间,老舍先生不在北平,但凭着他厚实的生活积累,擅长表现北平市民生活的艺术经验,以巨大的生活容量完整地反映了抗战八年中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给北平的市民带来的深重劫难,深刻的揭露了侵略者的本质和民族败类的无耻,在反映抗战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在老舍创作中更是一块高耸的界碑。作品以“七。七”事变到日本投降八年间北平为背景,描写了沦陷后的祁家祖孙四代及周边几十户人家的平常生活,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活的市民群像,展示了国破城亡期间他们经受的心灵、肉体上的苦痛和屈辱,抒写一曲了北平市民的痛史、恨史、愤史。作品深刻的思想价值重要体现在令人沉痛的文化反思中。小说既紧扣剧烈的时代风云和战事变化,又细致地从历史文化的深层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了现代性的审阅和反省。作者把历史镜头焦距于北平市民的灵魂深处,让战争的烈火观照、考验国民的劣根性,不仅勾画了民族危难时刻的众生相,并且剖析了民族性格中的精神癌变:惶惑,在惶惑中偷生!流露出对孱弱甚至病态的国民性格和苟安保守的生活观念的批判意识,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反省的理性力量和爱国激情,显示了作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努力。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也是HYPERLINK""\t"_blank"中国现代文学中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品通过边区农村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的进步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锋利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烟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HYPERLINK""\t"_blank"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根据地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反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HYPERLINK""\t"_blank"兴风作浪,罗列罪名,HYPERLINK""\t"_blank"趁火打劫,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区长出面支持,通过一番斗争,惩办了流氓恶棍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表达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追求婚姻自主、向往美好生活的情侣,终于HYPERLINK""\t"_blank"如愿以偿。《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小说代表作,也是HYPERLINK""\t"_blank"解放区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塑造了三组各具特色的人物。A.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他们是解放区新时代农民的典范,他们“敢于斗争,重要表现掌握自己的命运”。譬如: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作童养媳时,小二黑模糊地说;“您乐意养,你就养若,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HYPERLINK""\t"_blank"个旧军官做续弦时,小芹坚决反对,并明确表达说:“我不管,谁收了人家的东西,谁跟人去”。两人在斗争中,自由恋爱结婚,反对封建迷信。小二黑原先也跟他爹二诸葛学些算卦之类的事,后来在事实面前逐渐清醒,开始厌恶,反对父亲的迷信行为。小芹也对她母亲的弄神行为不予理睬,反对恶势力。当恶势力金旺、兴旺运用被窃取的职权设下圈套,斗争小二黑和小芹时,他们毫不示弱,敢于面对面地以理抗争,并在党和民主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自身的旧思想和旧道德,树立了新的思想道德,新的思想愿望,最后取得了斗争的胜利。B.落后农民的典型;二诸葛、三仙姑。他们由于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既不明白自己受苦的根源,又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地位,便养成了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性格。二诸葛迷信思想报重,“HYPERLINK""\t"_blank"抬脚动手都要论一论阴阳八卦,看一看黄道黑道”;包办儿子的婚姻,给小二黑找了个八、九岁的童养媳;在恶势力的面前不分是非,软弱屈从,只会恳求“HYPERLINK""\t"_blank"恩典恩典”。三仙姑好吃懒做,用迷信唬弄人,装神弄鬼骗取钱财;包办婚姻,给小芹找了旧军官;心理“变态”,讲究不合时宜的穿戴打扮,对小二黑和小芹表现出一种极不正常的心理和感情。两个落后农民,他们的思想都与新的时代格格不入,但他们毕竟是受封建毒害的善良农民,他们的思想也是可以改造的。在作品的结尾,三仙姑改变了打扮撤去了香案,二诸葛也收起了八卦。C.封建恶势力的代表:金旺、兴旺。金旺兄弟运用农村新政权的稚嫩和农民的保守思想摄取了HYPERLINK""\t"_blank"基层政权的职位,为非作歹兴风作浪,调戏小芹,非法斗争和捆绑小二黑和小芹,把持乡村政权。但最终他们还是逃不出人民政权的处罚。HYPERLINK""编辑本段思想意义小二黑和小芹的胜利说明人民政权是人民实现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证。同时它也揭示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已经不只是他们个人的事情,他们斗争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除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消除封建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作品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个隐忧,那就是,基层政权有也许会被封建恶势力所把持。金旺和兴旺这两个形象说明:农村的基础政权中只有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才干造福于人民。但作品也同样表现了作者的某些农民意识,诸如对于三仙姑形象的丑化,特别是对她的穿着的嘲讽性描写,都显示了作者对女性的贬抑态度。HYPERLINK""编辑本段作品成就这部小说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作者学习了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的长处。这重要表现在:(1)在结构上,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性煮划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按照民间习俗,老百姓爱听故事晌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小说开头写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神仙,接着写小芹,再引出金旺兄弟,后写小芹的恋爱对象小二黑,然后矛盾爆发,出现了第六节(“斗争会”),第七节“三仙姑许亲”。而第八节“拿双”是矛盾的顶点,最后几节,由区政府出面支持新人物,处罚坏人,教育帮助落后。分章分节的形式,集中地叙述人物和事件,既构成了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又不破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结局,对前面的人物有所交待,又首尾呼应,导致结构的严密。特别是大结局的“大团圆”符合中国民间的喜剧欣赏习惯。戏剧性强,情节出现多次逆转。在人物塑造上,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显示性格;在情节开展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的心理。“不宜栽种”“恩典恩典”——二诸葛的迷信、迂腐。“米烂了”“看看仙姑”——泼、赖。三仙姑去区里见区长的言、行、打扮这—细节。在语言运用方面这部小说真正做到了大众化(群众化、口语化)不仅在人物对话上,并且在—般叙述的描写上,都是口语化的。(3)人物的类型化。将重要人物提成三类,分别灌注了三种具有抽象理论特性的观念。(4)山西的地方特色。语言的山西风味——对于三仙姑“下了霜的驴粪蛋”的比方;给人物起诨号的手法。具有浓重的淳朴的地方风味,又风趣有趣。总之,《小二黑结婚》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形式。获得了群众的赞赏。——《金锁记》赏析以女性的观点审阅女人在大家庭衰微破败过程中的沉浮,以及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心理,是张爱玲的小说的关注点。作为一个来自旧家庭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真正了解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女人所受的处境,所受的压力,有来自旧家族内的冷漠的目光,有命运的拨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这就是中篇小说《金锁记》中套在姜公馆二奶奶七巧脖子上的枷锁。主题:中篇小说《金锁记》,一发表就被傅雷(迅雨)誉为“我们文坛最美丽的收获之一”。小说为现代文坛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性格极端的人物形象,探讨了一个正常的女性在情欲得不到满足及金钱的诱惑下,产生的性格畸变,是一部女性情欲研究的范本。艺术特色:①以平凡的男女婚恋为题材;以沪、港两地为背景;以高等华人为重要描写对象。②整体基调上有一种孤独感,形成说不尽的苍凉、流露出冷漠和“琐屑人生”的态度。③雅俗并存,融古今中外优秀传统于一炉,形成“亦洋亦古,非中非西”的特色。④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但意象的经营,象征手法的采用,色彩的渲染等,则较多借鉴西方文学,特别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总之,中外新旧文学的糅合,成为张爱玲小说的特殊风格。28.《金锁记》《金锁记》发表于1943年10月,收入《传奇》。小说讲述的是现代都市中的人性的扭曲和心理变态给人导致的悲剧。曹七巧原是乡下开麻油店的小户人家的女儿,她的哥嫂贪图荣华富贵想攀高枝,把她嫁到上海富室姜家,做了姜家的二奶奶。丈夫病入膏肓完全瘫在床上,七巧没有正常人的生活。为了继承丈夫可观的家财,七巧埋葬了正常人的情欲,守着活寡。丈夫死后,她自立门户,带着一双儿女牢牢地看守着自己用一生的幸福换来的财产。小叔子季泽运用七巧过去对他的感情来套七巧的财产,被识破骂走。她也看不得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幸福。她逼死儿媳,又断送了女儿的姻缘,最后在黄金枷锁的寒凉中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小说明显地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重要写七巧在姜家的生活,以丫环们对各房奶奶的议论、七巧与三少爷的纠缠最为有趣;后半部分重要写七巧在丈夫和婆婆先后去世,分家独居后的生活,是作品描写的重点,其中,又以七巧赶走旧日情人、破坏儿子长白的夫妻生活,以及搅散女儿长安的婚姻等最为精彩。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最初动笔于1944年秋冬之际的重庆,1946年终在上海完毕。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抱负,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承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寒夜》代表了巴金在小说写作上的最高艺术成就,特别是在心理描写上达成很高的境界。假如说,巴金在初期作品里经常直接向读者一泻无余地倾吐其奔放热情的话,那么,在后期作品中,他则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称赞托尔斯泰可以掌握“心灵的辩证法”,其实这句话也同样合用于巴金的《寒夜》。巴金在小说中紧扣人物的独特个性,较多地采用了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充足发掘和描写了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特别是经常抓住人物内心世界中两种对立的因素,从动态中加以剖析,写出它们的起伏消长。例如,对曾树生在赴兰州前夕内心“去”与“不去”两种心理因素,作者就写得真实、细腻、深刻,通过对人物内心两种心理因素反复碰撞的描写,把人物内心的痛苦表现得非常感《北京人》《北京人》重要描写一个旧中国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如何从过去“家运旺盛”的时代,逐步走向衰落以至于彻底崩溃的过程。围绕这一重要线索,作者安排了封建家庭内部的和外部的互相交织着的矛盾纠葛。在内部,作者着重地刻画了曾家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特别以曾皓漆棺材,卖棺材;曾文清、曾思懿和愫芳以及后一辈的曾霆和瑞贞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纠葛作为中心,回环交错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及其必然崩溃的死亡命运;在外部,一方面通过曾皓和暴发户杜家互相争夺棺材所展开的矛盾冲突,象征着它们垂死前的挣扎。同时通过研究人类学者袁任敢、袁圆父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封建阶级人物的对比,借袁任敢之口歌颂了“北京人”——原始社会的时代:“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说诈,没有危险,没有陷害……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吃人的礼教同文明,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北京人》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悲剧。一般说来,人们对现实的悲剧感受比较容易,而喜剧性却潜藏在现实深处;《北京人》正是把隐蔽于悲剧现象后面的喜剧性发掘出来了。对曾氏父子及江泰之类为封建贵族文化销蚀得毫无生命活力的这一群“多余人”做出了刻骨的嘲讽,揭示了封建文化本质的腐烂堕落及其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了三代“北京人”:象征原始生命活力的远古北京人,代表五四新文化的人类学家袁任敢和他的女儿袁圆,夹在两者之间是只剩下“生命空壳”的曾氏父子。从人类文化进化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制度必将被新的社会制度取代的历史发展趋势。作者笔下的人物塑造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形神毕肖,呼之欲出。如曾皓的卑鄙自私;曾思懿的险毒泼辣;曾文清的软弱妥协;愫芳的感伤抑郁;乃至江泰的穷愁潦倒,满腹牢骚等。《北京人》在艺术追求上,保持了一种安静、自然的叙事态度,不再刻意追求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和过于精致的戏剧化结构,而是于淡淡的叙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文化高度上的反省。因而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更为成熟,体现出曹禺日趋成熟的对戏剧艺术的驾驭能力。倾城之恋》写于1943年9月,收入《传奇》。这是一部香港式的“传奇”故事,白流苏是白公馆的六小姐,离婚已有七八年,被家人视作“天生的扫帚星”。前夫去世后,家人要她回去守空房,继承遗产,她当然不愿。此时,徐太太正好来为七小姐作媒,对方是华侨富商之子范柳原,同时也为流苏物色到一个对象,是在海关做事、有五个孩子的父亲。在白家倾巢而出为七小姐相亲时,由于只有流苏会跳舞,抢了七小姐的风头,也坏了七小姐的好事。事后,敌太太来请流苏陪自己去香港,流苏立即意识到是徐太太想牺牲自己一个不相干的穷亲戚来巴结范柳原,却决心用自己的前程“下注”:得到众人虎视眈眈的范柳原,出一口恶气。一到香港,柳原果然已在此等候多时。最后因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他们世故的婚姻。《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情感小说中写得最出彩的一篇。说它最出彩源于两点:其一是故事的传奇性。谈婚论嫁,男欢女爱本是人之常情。大凡婚姻一般规律皆是两心喜悦,由感生情,有情方嫁,秦晋百年;而此篇小说却写了一对本不会见面的男女阴差阳错见了面,又由于男女双方呕心沥血地做着恋爱游戏,一个是工于心计要嫁,一个是绞尽脑汁要玩;本不该成就的姻缘最后却因着战争与硝烟炸碎了双方的浮浅,撮合了患难与共的真情,成就了一段偶合的姻缘。这其中姻缘关系的因与果就像拉胡琴,没有内在的必然,只落在偶尔。不会见的,见了;不会成的,成了;奇了——《倾城之恋》!其二是小说叙述的视点与技巧的华丽。一般作家阐释爱情故事,叙述的视点都放在情感的忠贞,爱情的缠绵,结局的完美上,张爱玲却选择了表现人的爱情在客观环境中的无奈与无常上。正如张爱玲在小说结尾处写的那样:“但是在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叙述视点的传奇就必须得利于精炼的构思、华丽的描写。作品深刻地反映出乱世中的人情全然没有些许纯真,使人性得到稳定和规范的竟是险而又险的“传奇”力量,这部小说对人性冷漠的描写令人震慑,仿佛出自一个饱经沧桑的大家之手,其艺术之圆熟,语言之精美堪称中国现代爱情小说之精典。一半的篇幅在写调情,虽写得如此的典雅、风趣,也有人认为表面上珠光宝气,内里却是空空洞洞,美丽的对话,真真假假的游戏,好似六朝骈文,“华彩胜过了骨干”,文雅有余,深刻局限性。9.《回答》北岛的《回答》作于1976年清明前后,初刊于《今天》创刊号(1978年12月23日),后作为第一首公开发表的朦胧诗,刊载于《诗刊》1979年第3期。《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辞别的“宣言书”。北岛是带着对“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强烈的否认倾向进入诗坛的。他在小说《波动》里曾借主人公说过这样的话:“我喜欢诗,过去喜欢它美丽的一面,现在却喜欢它鞭挞生活和刺人心肠的一面。”诗人已经从顶礼膜拜、盲从苟合、随波逐流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他以怀疑、指控的态势切入与之格格不入的现实,表现他对生活的决绝的批判、否认和毫不妥协的反抗。他的诗集中地表现了一代人所特有的悲愤和沉思。《回答》是北岛最著名的诗作。这首诗对那个变异社会表达了怀疑和否认,诗人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生存的忧患,面对黑暗和荒唐,以挑战者的身份发出“我不相信”的回答,与此同时,在挑战和摧毁现存世界的声音背后,诗人从历史和未来之中捕获到希望和“转机”,《回答》一诗显示了北岛深沉、冷峻和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较强的现代主义特性。《叔叔的故事》《叔叔的故事》发表于《收获》1990年第6期。王安忆通过一年的封笔。在这部作品中完毕了叙事方式的巨大转变。王安忆以叙述的方式写了“我”与“叔叔”两代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观。“我”一边叙述“叔叔”的故事,一边予以拆解。《叔叔的故事》将“叔叔”的生活历程:右派——被发配到远方——结婚生子——回城——作家——生活放纵精神虚空,这个80年代的流行故事,变成了可以进行多种阐释的叙事范本。王安忆在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中完毕了创作形态的巨大变化,显现出充满主观色彩和议论的叙事模式。在这部实验性的小说中,王安忆完全打坏了曾经无条件接受的历史,将历史与现实均作为叙事的对象,认为它具有多种阐述的也许。作家反思叔叔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探讨“我”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和性格特性。以厚实的生活积累和理性结识,变经历写作为经验写作。在小说中作家致力于挖掘和表现人与生活的深层潜质,使得这篇小说无论是在精神探索的深刻性还是艺术创新的完美性上,都达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部小说中环境、人物、情节就象文字自身同样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这是王安忆实践自己小说抱负的一次积极的尝试。作家的小说创作技巧借助叙事者和当事人的时代差异而得以体现,因时代差异,作家营造了她的虚构的世界,而在这些明显的虚构痕迹中又隐藏着某些并非虚构的内容,那段的确存在的历史时期,那些言之凿凿的人物关系,那个几近完整的事件过程等等又始终在增长着这个虚构故事的可信性,在这篇小说中,王安忆完毕了对自我书写的一次故意义的挑战。红高梁一.童年视角

ﻫ《红高粱》一开头就是“我爷爷”、“我奶奶”,这事实上是拟定了两个内聚焦叙述视角,除此之外尚有“我”和我父亲“豆官”的视角,笔者认为这构成了一种“非聚焦视角”和“内聚焦”视角相融合的视角状态,使莫言叙述起来开阔、方便、自由,对于莫言这样语言一泻千里的作家来说正合适。那豆官的视角有什么作用和特殊之处呢?

ﻫ豆官的视角可以称为是“童年视角”。在作品中也有几处出现过“我”这个童年人物形象,但其占的比重小,大部分童年视角都来自豆官。这种童年视角也就是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是作家童年生活的链接,也就是说,豆官才是作家本人童年回忆的承载者,并且这种视角对于作品“神秘色彩”的构架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ﻫ一方面是豆官的独特感觉,独特怪异的视觉、嗅觉等,这些感觉不同于普通人的感觉,使读者感到怪异魔幻。

ﻫ比如“父亲看到弹头在月光中翻着筋斗飞行,缓慢得伸手就可以抓住。再比如,豆官的色彩感非常强烈,“他(王文义)的腮上,有一股深蓝色的东西在流动“;“他的脸肿胀得透亮,双眼成了两条隙缝,两道深绿色的光线,从他的眼缝里射出”;“绿色和红色的光线照射着父亲紧闭着的双眼”。深蓝色的血、绿色的光线,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也都是来自父亲的视角。这些丰富、绚丽的色彩构成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魔幻的现实。

另一方面,从豆官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时,带上了“泛灵论”色彩,即很多的无生命的事物有了灵性,最突出的体现是豆官眼里的高粱,比如“不知不觉,连成一体的雾海中就有些空洞出现,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湿的高粱在雾洞里忧悒地注视着我父亲,父亲也虔诚地望着他们”,“每穗高梁都是一个深红的成熟的面孔。所以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形成一个大度的思想”,“那四盘横断了道路的连环耙,锋利的齿尖朝着天,父亲想它们也一定等得不耐烦了”,这些生灵,让每个读者都感到魔幻。

ﻫ采用童年视角来构造魔幻色彩尚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更易于读者的理解。作品中的世界与读者的经验世界交集是很小的,假如想要读者较容易的接受,要借助于感觉,这些感觉是人类共同具有的。童年的父亲感觉丰富甚至泛滥,父亲的世界“是一个感官的世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用自己童年的感觉世界与文本去找寻交集。

ﻫ二.父亲形象

“在《透明的红萝卜》里,莫言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找到了自己——黑孩”,之后的其他很多孩子都是“黑孩身上无数毫毛的化身”,饥饿的黑孩、被拷打的小虎、吃铁的铁孩、小飞侠余一尺,这些小孩大都沉默、倔强、生命力顽强。他们与父亲之间常存在矛盾。但《红高粱家族》中的余豆官却有些不同。

ﻫ为什么余豆官这个孩子与“黑孩”有如此大的不同?探讨其因素,我们需要回到莫言的童年。小时候的莫言给家里老是带来麻烦,他与父亲的关系是很不好的。但是他有一位神奇的庄稼

活能手的三爷爷,少年莫言在三爷爷那里体会到很多的温情,除此之外尚有一位见过神仙下凡、狐狸拉尿的大爷爷,在《红高粱家族》,莫言把大爷爷、三爷爷身上的很多的故事,都堆放在“我爷爷”这个人物形象上。在生活中体会不到父爱的莫言,将自己的形象融入到我父亲(余豆官)身上,用文学的方法体验了一把他心目中的父爱,这是一种文学的补偿作用,也是文学的神奇所在。莫言童年生活的极度饥饿,甚至到了“吃煤”的地步,而余豆官却生活在富裕之家,不愁吃喝。这也是莫言从文学中获得的补偿。再往大的方面说,现代社会的人生命力是孱弱的,不敢去快意恩仇,不能去野合、抢劫,而在小说中莫言塑造的正是这样一群生命力旺盛的土匪。

综上,余豆官这个形象既承载着莫言的无数的童年记忆,同时也在一定限度上是对莫言童年缺失的父爱等的补偿。

读《在细雨中呼喊》这是描写少年成长过程的一本书。他从小对成长充满了恐惊。从他的眼里,我们可以看见60、70年代江南小镇和农村的变化。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极不和谐的家庭里,哥哥和弟弟欺负他,而他的父亲也一直认为他是个累赘。即使他被哥哥打了,他父亲还是不相信他。他从小就隔离与家庭之外,他与他的那个家只是在血缘上有联系,在感情方面他们就像陌生人同样。“我”6岁就被人送去收养,在孙荡我度过了我童年时比较幸福的日子。但是强壮的养父和多病的养母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最后极度压抑的养父被婚情断送了性命。而“我”也只能再度回到南门忍受孤独与寂寞。文章让读者站在外面冷静的看到了在艰难生活下人们的冷酷,自私甚至是残忍。生活贫穷下人们肆无忌惮地淡漠亲情,无视责任。父亲对祖父的自私,甚至都不要他吃个饱饭。而当祖父即将要死时父亲居然还快乐地四处宣传。而对“我”父亲甚至每次气愤就打我出气,让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一个父亲应有的爱。他让我们感觉他就是一个彻底的无赖。而“我”回到南门后遭遇了自己朋友的死去,然后他又获得了新的友情就是和孩子鲁鲁的友情。鲁鲁和我有相似的经历,他们都受人排挤,但是鲁鲁却又是幸福的,由于他有他母亲的爱。也许是他母亲的轻率与年轻的无知让他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她母亲为生活所破所从事的职业让他连最后的依靠都没有啦。但是他的确坚强的,他面对其他孩子的欺负历来都不会求饶,坚强的反抗,他脆弱的心灵只会在他那虚幻的哥哥面前显现出来,可见他内心也需要有一个成年人来保护他。他同时又是非常懂事的,这也是我最喜欢他的地方,他对母亲的打骂心甘情愿,从不嫉恨母亲。而当母亲进监狱时他又毫无畏惧地踏上了寻找母亲的路途,甚至固执地要和母亲住在一起。可见他是多么勇敢的孩子!但是他也是幸福的,由于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即使母亲打骂他可是他的母亲仍然爱他。他们都进最大也许保护对方,他们的生活拥有一种苦涩的幸福。但是他们仍然是幸福,痛并幸福着。这也是整部小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鲁鲁。这个坚强的孩子!在这本小说中最令我发指的是孙广才,也就是“我”的父亲。他一步步的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无赖,他把自己的亲人都当做自己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他残忍地想踢开他们。他在他妻子生前就已经和别的女人住在一起,可是在他即将走向死亡时,他却在黑夜的掩盖下一次次的走向他自己的亡妻。这部小说没有主角,每个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是任何人的赔垫。余华的这部小说回忆的是过去,即使在文中每个人的过去都不完美,甚至是充满了艰辛与屈辱,但是不管过去如何,在每个人的回忆中都会变成甜蜜与风趣的代名词。这就是每个人都喜欢回忆过去的因素。最喜欢的是余华的这句话:人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时,就会爱惜自己选择过去的权利,也许过去也是一笔美丽的财富。《在细雨中呼喊》(1991年)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80年代中期以来先锋小说实验的重要结晶。和余华初期的某些扑朔迷离、极端先锋的作品相比,这部作品显得更为平易近人。但这并不意味它减少了先锋性的指数。《在细雨中呼喊》类似于那种侧重内心体验的自传体心理小说,它以我的不规则的回忆为线索,不断回到少年、儿童时代,细密地叙述“我”的内心经历和体验。但是,它和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小说又有所不同。那种以恐惊为核心的内心风暴,很难说完全没有心理真实性,但是,真实与否却不会成为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那些大大小小的心灵经验似乎总是内蕴着一种强劲的隐喻性力量,使作品不断朝向一种更具高度与广度的哲学意味,直至到达人的生命悲剧。ﻫ

余华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先锋小说家。他几乎没有通过什么波折就进入了一种先锋性的创作状态,并一直坚守着一种先锋性的立场和姿态。《在细雨中呼喊》正是在他如鱼得水的第一个创作高潮之中完毕的。这部作品非常完整地体现了余华小说的先锋精神,那就是对于生命的存在悲剧的洞察。

先锋文学就是反抗稳固的理性文学的文学,他也许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对惯常的文学形式的放逐,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和世界建构性的理性力量的怀疑和否认,也就是对启蒙运动对人和世界的理性规划的颠覆。显然,余华的先锋性更趋向于后者。这种先锋性精神,在余华那里,体现为对平常经验的否认和对生命真实的强烈认同。ﻫ《在细雨中呼喊》所表达的就是令人恐惊的非理性的世界。但是,和此前的作品相比,它进行了一定限度的调整。就其对生命存在悲剧的表达而言,恐惊、孤独、苦难仍然是重要的对象,但是,余华不再摄取那些极端性的暴力和死亡的情节,而是以各种大大小小的不同的欲望为叙述对象,其中性欲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叙述方式上也变得柔和一些,不再剧烈地拒绝平常经验。各个章节的内部是一些相对容易接受的细节和心理体验,语言的陌生化限度也被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不至于让读者感到过于突兀。

ﻫ暴力、死亡在《细雨》中仍然存在。但是,这种和初期创作完全一致的暴力和死亡,在《细雨》中已不占据中心的位置,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本能的性欲。父亲孙广才的形象是对平常经验中父亲形象的颠覆。他离别妻子几日就感到性欲难耐。他总是将家里有限的财物献给那个寡妇,并从寡妇身上获得欲望满足。不仅如此,他在替儿子孙光平相亲时候乘机调戏了那个姑娘,因而也破坏了儿子孙光平的婚事。后来他又调戏儿子的妻子,结果被儿子割去了一个耳朵。这种乱伦表白了欲望的强大,即使足够坚硬的家庭伦理观念,在这种欲望的冲击下,也变得无能为力。ﻫﻫﻫ试分析散文《我与地坛》。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所有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自身的问题:人该如何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体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测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涉及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这种在主线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就在这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史铁生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史铁生终于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这时所体现出的个人对苦难的承受已不再是偏狭的绝望,而呈现为对人类的整体存在的担当。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打听,也完毕了他为文的寄托。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而又内蕴着一种实在的激情。我们也就可以更深地体会到史铁生写《我与地坛》所体现出的个人心境的痛切之处以及他对自我所执的真正超越。《茶馆》掌柜王利发的形象分析。“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王利发贯穿全剧。他父亲死得早,二十多岁就独立应付生活,他懂得,“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顶要紧”,所以按着老辈儿留下来的老办法,认为“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岔子”。他天天满脸堆笑逢迎来自官僚权贵、外国势力、恶霸、地痞、特务、警察多方面的敲诈滋扰,他心地不坏,却由于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常劝茶客们“莫谈国事”。世间兵荒马乱,城区别的大茶馆都破产歇业了,他还苦撑着,时不时第想出些个小招数,抵挡街头商业全走背字儿的潮流,晚年,眼瞅着茶馆撑不下去了,他不嫌丢人,打算添女招待。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国民党党棍创办的“三皇道”要砸他的茶馆,特务们也来勒索,要他交出主线拿不出来的金条换老命,流氓们开办新式妓院,在当局怂恿下要霸占他的铺面……王利发一筹莫展,走到了人生尽头,这才明白,几十年来的小心谨慎苦撑苦熬,全算白饶,面对死的诱惑,他到底喊出了历来没敢喊出口的话:“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但是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王利发的这点儿心理危机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生活规定,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身份地位稍稍高于一般平民的小商人王利发,力求小康而不得,最后结局这样凄凉,生活在那个世道下面的贫苦市民,就更没指望了。王利发走到人生最后一站喊出来的几句话,也正是萦绕在社会底层小人物们心头的一致的困惑和愤懑。《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被西方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老舍在创作《茶馆》时就用了以人物塑造带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结构艺术。老舍所选取的是茶馆里的一些小人物,通过描写他们怎么活着和怎么死去的生命历程,来说明那些年代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茶馆是一个三教九流会面的地方,可以容纳五花八门的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出戏虽然只有三幕,可是却写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迁。在这些变迁里,政治问题是没有办法回避的。在解决这些小人物与剧情发展的关系方面,老舍采用了“重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方法,这符合茶馆社会的生活实际,也填补了因“断代”导致的空疏,加强了联系性。《茶馆》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当二德子在他面前撒野时,他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先摆出自己的威严;接着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显示了一次威风。二德子赔了不是,常四爷要他给评理,他不屑一顾:“我尚有事,再见!”显示出极度的傲慢。马五爷的洋奴形象,便在这三笔两笔之中立于纸上了。老舍在创作戏剧时,还注重运用对话来写人,力求做到“话到人到”、“开口就响”。他曾经坦言:“我没有写过杰出的小说,但是我写过小说。这对于我发明戏剧人物大有帮助。从小说的经验中,我得到两条有用的办法:第一是……第二是到了适当的地方必须叫人物开口说话;对话是人物性格最有力的说明书。”《茶馆》第一幕中庞太监与秦仲义的精彩舌战,很能体现出二人的性格特点。庞太监是一个当红的清府官僚,他的身份、地位以及阶级属性使他和维新派势不两立。因此他一上场便咄咄逼人,话里句句有刺,于假面恭维之中深藏敌视,体现了他虚伪狠毒、老奸巨滑的性格特点。秦仲义是一个维新党,但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不敢和庞太监发生正面冲突,他的话虽也具有讥讽,但却是处处赔着小心,体现了维新派懦弱畏葸的性格特性,同时也显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的社会气氛的悲凉!《茶馆》中戏剧性的营造多采用对照法。譬如,同是商人的王利发与秦仲义,同是旗人的常四爷与松二爷,同样从事非合法职业的唐铁嘴与刘麻子,同样卖儿卖女的康六与乡妇,形成同类间的对照;靠产业吃饭的秦二爷与靠清廷吃饭的庞太监,鸽子事件与卖牙签的老头,为吃饭而卖儿卖女的农民与为装点门面而娶妻的太监,形成异类间的对照。这种互相对照的写法使场面更加生活化,收到了笔少意多的效果。当然,《茶馆》里也写到了人与人的正面冲突,秦二爷与庞太监的斗嘴就很精彩。一个有财、一个有势,姿态都很高,话也说得高明,自始至终含而不发,又自始至终针锋相对,多么符合各自的身份、德性!而二德子与常四爷的交锋就直接得多,一个是不讲理的流氓,一个是血性的旗人,三言两语不和就动起了手脚。鲜明的人物性格,鲜活的人物形象,使矛盾冲突更加集中,情节结构更加紧凑。譬如,《茶馆》中写得最精彩的第一幕。第一幕共写了十个戏剧场景,用三条线索贯穿起来。第一条线索是以常四爷为中心,他和二德子、马五爷的冲突,揭示出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在戏的中段,常四爷因一句“大清国要完”的牢骚话带出与清廷走狗宋恩子、吴祥子的矛盾,被捕入狱。第二条线索以康顺子被卖为中心引发刘麻子与康六之间的“买——卖”矛盾,而这个矛盾又与后面进行的两家富人为一只鸽子的矛盾相映照,揭示出那个时代穷人不得不卖女度日,而富人却有闲为一只鸽子而大动干戈的不平等现象,引发出一位旁观的老人“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的感慨,这句感慨为后面的乡妇卖女埋下伏笔。围绕康顺子又带出买主庞太监与刘麻子发生“卖——买”之间的矛盾。第三条线索是以秦仲义为中心,他上场时和王利发的利害冲突将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展现出来,下场时又与庞太监发生冲突,又展现出清府守旧派和维新派争斗的戏剧场景。这三条线索发展到最后,又以在茶馆中下棋的茶客一句“将,你完了!”集中到一起,道出了这些场景所体现的那个时代要“完了”的共同主题,使情节显得集中紧凑。《茶馆》一共三幕,展示了从晚清末年到解放战争爆发前夕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历史变迁。全剧没有一个完整集中的事件,而是通过七十多个人物的舞台穿插,将繁杂的生活片段加以横向铺陈。第一幕说的是戊戌变法那一年的事。第二幕还是那个茶馆,时代可是变了——到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第三幕最惨,北京被日本军阀霸占了八年,老百姓非常痛苦,好容易盼到胜利,又来了国民党,日子照样不好过,这一幕又展现了国民党暴政统治下北平社会的种种矛盾。这种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让整部戏冲突不断,高潮迭起。由于剧情复杂,幕与幕之间又有一二十年的时间间隔,导致了《茶馆》中的矛盾与矛盾之间只能是“以各种矛盾的接触点和许多片段的生活面,通过王利发及其茶馆联系起来,形成类似蛛网般的组织”。这种结构使《茶馆》中的每一个矛盾都不也许贯串到底,而往往是一碰即离,三言两语便达成高潮,从而为下一个冲突的上场腾出了时间和空间。这种点面式的穿插结构,突破了舞台的限制,极大地拓宽了戏剧的表现领域。《茶馆》就是以“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观念为中心统率全局,每一幕都通过这个时代的各种人物的命运来揭示出社会的病症,将人物的命运和时代的命运结合在一起,使戏剧的情节有条不紊地在舞台上进行表现。因此,《茶馆》中的众多人物虽然语言、行动并不一致,但都是向“葬送三个时代”这个中心靠近,都是趋向于揭示社会的病根,使整部戏一气贯通,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组织情节结构的独特艺术方式,使老舍的戏剧反映的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生活化。欣赏剧本重要是看对话如何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冲突,《茶馆》常四爷与打手二德子发生了一场冲突中,马五爷开口三次,台词一共三十个字,却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茶馆》中的对话,都是“人物自己应当说的语言”,因此,人物性格区别非常鲜明。马五爷在《茶馆》中总共只说了三句话便塑造出这个吃洋教的恶霸形象。特别是第一句话说:“二德子,你威风啊!”此时此刻正是二德子逞凶之际,可以压住地痞二德子威风的马五爷该是多么霸气,多么威风啊!真是先声夺人!当二德子忙去请安时,他说:“有什么事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表现了他以所谓的文明人自居的傲气和虚伪。当常四爷要请他平理时说:“这位爷,您圣明,您给评评理!”马五爷却站立起来说:“我尚有事,再见!”拂袖而去,表现出他对没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的蔑视。话虽有三句却把一个靠吃洋教而摆威风、傲慢、虚伪的洋教徒形象栩栩如生的活画出来。通过旗人子弟常四爷和松二爷、打手二德子、茶馆的王掌柜、吃洋教的马五爷、等人物出场的头一次开口,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他们的性格特点来。

这正印证了老舍所说的:“我规定自己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轮廓来。”第一幕中庞太监和秦仲义的对话也非常精彩。双方唇枪舌剑,话中有话。庞太监气焰嚣张,语含杀机。秦仲义以软对硬,以守为攻,语含讥讽。表现了封建顽固派和维新派的各自身份特性和性格特点。方方和《风景》这篇小说的叙述者被设立为一名死者,即那个夭折的小儿子。由死者的视角来讲述生存的故事,显然是一种机智的安排,这使得作品中的生存景观看来异常的冷漠和残酷。由死者的观测所得出的结论,是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无比艰辛而凄惶:死者视角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种“陌生化”的叙述效果,使《风景》以一种极端强化的方式为我们还原出了赤裸裸的生存本相,由于这还原摈弃了以往意识形态内容的遮蔽,从而使得整个叙写充满了令人惊愕的新异和逼真感觉。

《风景》的所有笔墨都用于突现出生存自身的意义。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对其生存处境的应对方式来使生存意义得到明确无疑的显现。除了二哥和七哥之外,这个家庭中其余的成员全都疲于应付生存现状的种种沉重压力,在七哥的心目中,没有善与美或文明与理性的余地,他的所有为人原则只有一个基点,就是生存自身

无论是对于以上述及的那种冷酷的生存景象,还是对于七哥式的生存主义,方方在这篇小说中都没有显露出明显的观念评判倾向,这无疑透露出某种在当代文学中尚属新鲜的创作信息。《风景》以纯客观叙述来实录凡俗人生中的种种本相,以及揭示出生存自身的意义所在,这里显然舍弃了过去那些观念性的道德标准与情感认同,不动声色地使生存的观念,或说是一种民间的价值取向非常实在地突现出来。一定意义上,《风景》开拓出了一种写作的新空间,即处在社会底层的都市民间的生存世界。这种开拓性的写作改变了我们对于现实的结识,以及相应的导致主体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调整。依照民间的尺度,知识分子一方面应当反省主体意识的实在性,面对生存自身的严峻性,任何超越其上的思想意识往往都会显示出它的空幻与虚弱之处,以此结识为基础,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回到更主线的现实探求之中。就此而言,《风景》的文化意义正是在于使我们对生存自身恢复了应有的警醒与思考。

《风景》是新写实小说中最贴近自然主义方式的作品。描写凡俗人生,刻画粗鄙丑陋、野蛮冷酷的生存景象,这事实上原本就是左拉式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性,《风景》在这些方面都有着很浓的左拉味道。基于这种形式上的暗合,我们也许可以在更深在的艺术层面上来探讨新写实小说对于现实的还原,即是如左拉式的自然主义方式,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经验。由这种审美经验在人们心中激起的应合与广泛认同来看,《风景》在小说艺术上成功地增添了某种新质,从而使中国当代文学的艺术形态得到了新的丰富莫言和《红高粱》《红高粱》既是“寻根文学”的终结,也是“新时期”“新历史小说”家族小说的起源。其中透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物的历史边沿性都给新时期小说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红高粱》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在十八里坡的高粱地,不情愿出嫁的我奶奶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跟轿夫余占鳌野合,从此怀了“我爹”。在李大头死后,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前来抢走我奶奶,让我爷爷前往土匪窝讨回公道。后来我爷爷住进酒坊,由于在刚酿好的酒撒了一泡尿而酿成了好酒十八红。我爹九岁时,日本鬼子来犯,我爷爷率伙记们浴血日本鬼子,最后壮烈牺牲。小说歌颂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红高粱》是对完美自由的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1)红高粱是有爱恨情仇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山川草木、清风白云甚至溺尿都是有生命质感的。《红高粱家族》中,“我奶奶”从出嫁的那天起似乎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然而她却凭着坚强和果敢闯了过来,从而获得新生,获得了自己的爱情和事业;罗汉大叔面临酷刑自知没有生存的希望却并不绝望,仍然以自己的忍耐力与极刑斗争到底,他的英雄气概被后人传为佳话;“我爷爷”率领的非正规军队虽然抗日失败了,他的率性和他的辉煌业绩却被载入史册传为佳话,“使我们这些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这里,社会正统的伦理道德和是非观念失灵了,我们所感觉到的只有强盛的生命力量的震撼之美。(2)植物是有生命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但植物是有灵性有感觉的却是童话神话里和寓言中才有的事。然而在莫言笔下,植物的灵性和感觉却是那么的自然,丝毫不让人觉得突兀。红高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有喜怒哀乐,也会“肃然默立”、“感情激荡”,“向苍天呼吁”,它们同扎根于故乡的黑土地,已经与“我爷爷”、“我奶奶”融为一体,山川河流、蓝天白云、风雨雷电都是通灵的有感觉有感情的,河水也会愤怒从而给人施加处罚,也会因悲哀而呜咽。(3)死亡皆自然。文中对罗汉大叔被活剥皮的过程写到极致,将生命结束的瞬间无限拉长,把死亡过程自身酣畅淋漓地展示出来。描写酷刑并不一定代表作者受过或者执行过,而是靠着艺术想象虚构出的真实,其目的却是为了展示在极端情况下人的生命感觉和生命存在状态自身即生命自身,而不是聚焦于死亡的意义。在这里,莫言将人置于生命的临界点上加以考察,即将死亡“降格”到“物质—肉体”层面,“为肉体恢复名誉”,将“一切高级的、精神的、抱负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肉体层面、大地和身体的层面”,是对传统文学“死亡禁忌”的反拨,是对民间死亡观念的文学表现。在莫言的文学世界里,众生在成为中华儿女英勇不屈、顽强拼搏的精神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魂。莫言小说的重要人物往往不是那些由正统文明观念所认定的英雄式的所谓历史主体,而是那些被主流历史排斥在外的普通的人群。他们粗鲁、顽愚,与正统的文明沾不上边,往往还带有破坏性,然而正是这些不开化的非正统历史的边沿人物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量。《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89年5月,发表于1991年的《上海文学》第一期,是篇逾万字的抒情长文,分七章,文章以作者的经历为基础,叙述瘫痪之后的漫长年月里在北京地坛公园的观测、沉思、流连和感悟。这是一篇诚实、朴素的自我写实散文,坦荡荡面对内心世界的痛苦、怨愤、挣扎,让崇高与鄙琐、恐惊与欢欣的情感展露无余。敞开的内心世界里,作者的执着和思考是坦诚而深切的;流水般的文字里显现的是一个绝望生命的思想足迹,那份从容、宁静、高远让人感佩。深隽的情感,诗性的语言和哲学思辩色彩,是文章的魅力所在。王安忆与《叔叔的故事》《叔叔的故事》所重述的故事重要有三个:(1)“一个偏僻小镇的女学生,爱上一个摘帽右派”的故事;(2)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受难磨砺,成名超越的故事;(3)一个80年代知识分子在国外的故事。ﻫ王安忆没有改写这些故事的基本情节,她故意不在叙述的故事上标新立异,只是通过“重述”而改写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基本最庄严的也最落俗套的基本叙述格式。ﻫ在第一个故事中,“一个偏僻小镇的女学生,爱上一个摘帽右派的来自城市的老师”,这仿佛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伟大的爱情故事。亦如“旧俄时代十二月党人和妻子的故事”。但事实上,这个故事并不包含任何浪漫的成分,只是适应了最基本的生存的准则而已。于是,当这样一个看似浪漫的故事以叔叔的离婚而结束时,就免不了带上一丝悲怆的气氛。后来叔叔和妻子的生活以及夫妻生活的结晶——大宝所带来的种种使叔叔焦头烂额的问题逐渐剥离了这则感伤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的美丽的表象,看到了自身的屈服,限制和最深刻意义上的软弱。在这个故事中,作者的着力点有三个,一是妻子深夜解救叔叔;二是文革中叔叔和妻子共同患难;三是叔叔和儿子大宝的关系。ﻫ第一个着力点对妻子深夜解救叔叔的行为进行了叙述。其结果就是妻子彻底“降住了叔叔”。“叔叔一度成了妻子的大宝……他的一切,除了思想而外,全由妻子负责管理”这是叔叔一生辉煌中难以抹去的败笔。虽然他也为此爆发过,但爆发的结果却只能让其更加清醒地结识到,他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寄居在别人屋檐下的虫蚁而已。叔叔囚困在这样的牢笼中不能自拔。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段生活还是叔叔和妻子共同生活的日子中的幸福时光

第二个着力点将叔叔的形象推倒了没落的顶点。文革中的叔叔和妻子被共同推上了批判的舞台。在批斗会上,叔叔和妻子成了人海中两只漂浮的虫蚁,被提在一具土台上示众。

叔叔此时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他像一个小丑在示众。这与他日后庄严、崇高的形象怎么也挂不上钩。虽然叔叔和妻子已半年未见,但他却在审判台上极力避开妻子的目光。这样的夫妻相会太令人难堪无法忍受。然而,妻子对叔叔的忠诚却更加彰显出来。她视叔叔为自己的生命,不同的是,叔叔是视光荣为自己的生命。

从这两个着力点,我们不难看出,王安忆除了想剖析人性的自私、嬗变、为生存而无奈选择的一面之外,还希望通过这样的叙述来反映女人依靠丈夫而活,并以降服丈夫为最大目的的女性私人主义的实质。在这样的叙述背后,则是对男权的一种颠覆,是对男性“大自我”主义的批判。而这样的批判在第三个着力点——叔叔和儿子大宝的关系中显得更加明显

大宝不是叔叔想要的孩子。叔叔心中曾做过一个女孩的梦,这个梦却由于大宝的诞生而夭折了。于是叔叔从一开始就对大宝产生了敌意。大宝渐渐长大了,叔叔发现大宝的口音完全是和妻子、岳母同样,丝毫没有自己的影子,于是,叔叔更加认为大宝不是属于自己的,更不是自己想要的。叔叔不想对大宝尽责任,甚至一再追问“大宝究竟是谁的孩子”。他堂皇的自私显得是那样的突兀。

总之,小镇上那一段“做狗做猫做虫蚁”的历史,将叔叔的辉煌历史破坏殆尽。妻子也好,大宝也好,他们唯一的功能就是充当这段屈辱历史的见证人。而叔叔想要极力抹杀的也是这段历史。于是就有了第二个故事的叙述。ﻫ第二个故事中,以叔叔描写的一个右派青年的自杀的小说登场,勾勒出了叔叔潜意识里的“轮回辨证”思想。叔叔一直不相信劫难会永恒,他一直等待着苦尽甘来。祸福轮回、否极泰来的辨证思想根植于叔叔的世界观中。所以叔叔没有像他描写的小说中的那个右派青年那样自杀,他至多只有过自杀的念头。

在这个故事里,叔叔是想通过自己类似在碱水中煮三次,在血水中泡三次,在清水里浴三次的经历,获得古典主义的崇高体验。ﻫ在这个故事里,叔叔干了两件伟大的事:一是和妻子离婚;二是结识了两个女人。当然这两件伟大的事是叔叔超越成名后进行的。ﻫ离婚看起来是一种必然。叔叔觉得“婚姻非但没有像通常所说的分担他身上的屈辱和不幸,反而加剧了这屈辱和不幸。”所以他必须在他成名之后结束这段铭记其屈辱和不幸历史的婚姻,哪怕妻子对他有百般的恩惠。由于他不像妻子视自己的丈夫为生命,他视自己的光荣为生命。

至于叔叔结识的那两个女人,则是分别从精神和肉体上满足了叔叔,让他可以体会到他作为一个男人的价值。ﻫ大姐无疑是叔叔悉心庇护的对象。叔叔和大姐的关系有一种冰清玉洁的味道。和大姐在一起,叔叔觉得从思想到灵魂都有一种质的提高。叔叔乐意只和大姐保持这样的“纯洁”的关系。这是对一个男人思想和智慧的认可。叔叔需要大姐,需要维持一个男人所谓的智慧才气。并且和大姐在一起,叔叔可以寻找到对破败婚姻与屈辱历史某种遗忘。

而对小米,则直接的多。叔叔只想从她身上找到一种肉欲的满足和快感。小米只是他发泄的对象。叔叔把小米当成了那个只存在于他梦想中的女儿的化身。叔叔对小米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态度就充足说明了小米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供叔叔发泄的工具。ﻫ照理,在这个故事的叙述中,叔叔应当是一个成功人士的典型。然而,在叙述中,“我”却在叔叔成功的背后,又叙述了别的故事。“我”在叔叔自认为成功的背后,又不厌其烦的一再将叔叔的“成功”一一崩溃。

从叔叔离婚来看,王安忆似乎是想通过离婚来构筑一个“恢复的女性意识”与“自私的男权观念”剧烈碰撞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对男权的解构。叔叔成为了一个有名的作家之后,便提出了离婚,而妻子也批准了,并说“人有难的时候,就应当帮一把;人要往高的地方去,就要放手。”让人体会到一种大义的豪迈。而叔叔的离婚却被众人当成了“桃色新闻”作为笑谈,更具有了一种讽刺意味。“离婚离得了女人,离得了儿子吗?”不管叔叔如何想掩盖那段小镇的历史,这段历史却总会不断跳跃出来,让叔叔一再打破自己所构筑的“崇高”的舞台。大宝在故事的最后出现并成为切断叔叔一切快乐的唯一因素就充足说明了这一点。

对于大姐和小米,叔叔也同样以失败告终。ﻫ叔叔爱大姐,也希望被大姐所爱。他在大姐面前极力伪装自己,认为这样就可以和大姐接近一点,结果反而离大姐越来越远了。结果最能理解他的大姐反成了与他最最陌生的人。ﻫ而大姐再神圣也是一个女人,也有七情六欲。但叔叔对她的情感的圣洁,竟使叔叔这个最爱她的人,成了最不能爱她的人了。ﻫ叔叔一直把大姐当成提高自己才智和精神境界的平台,他舍不得破坏这样的平台。所以,叔叔和大姐的关系看似纯洁,其实是功利和自私的产物。

两个人最后一次见面以两人发生关系而叔叔失败告终。叔叔的骄傲和自尊荡然无存,他连男人都做不成了。这个失败的夜晚,注定了叔叔和大姐各分东西的命运。

而叔叔和小米的接触过程中一直处在强势的地位。小米在与叔叔的交往中从女孩成长为女人。叔叔越来越老,小米却越来越年轻。终于有一夜,叔叔败下阵来了,叔叔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失败。他开始出现虐待小米的倾向,并开始找那些十分年轻的女孩子,力图挽回一个男人的自尊。最终,小米结婚了,叔叔和小米也终于结束了。ﻫ在这个故事中,“我”与叔叔的矛盾是最为剧烈的。“我”将叔叔的辉煌通过叙述一一崩溃,也将叔叔作为一个男人的自尊和自强通过叙述一一崩溃。王安忆通过第二个故事的重述力图呈现的是生命自身而不是生命的抚慰品。生命自身是充满痛苦和不可碰见性的,假如人们心里填塞满受难是为了身后赢得纪念碑的幻想,那么选择或无可选择的快乐和痛苦就会荡然无存,崇高也就无由产生。第二个故事的重述又一次呈现出男性英雄主义的虚幻。

第三个故事展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在文明选择和整和中的困境。叔叔随着名气的增大可以公费去国外旅游讲学了。他对自己的辉煌又有了一个重新的结识。在国外讲学的叔叔,把自己当成了成功知识分子的典范。他认为自己可以“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他与世界是相同的,他可以成就自我了。然而叔叔又错了。ﻫ叔叔旅行德国时,结识了一位德国的女孩,她作为了叔叔旅德的伴同和翻译。她以德国人惯有的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叔叔的好感;而她也被叔叔机智风趣锐利的语言所吸引。两人的相处十分融洽。叔叔觉得这一个德国女孩的友谊和理解就像一架桥梁,沟通了他和世界民族的关系。他已经融入了人类,而不是一个通过长期隔离而离群索居的孤独的中国人。ﻫ假如叔叔一直与德国女孩保持这样的关系,那么叔叔的快乐就会连续下去。但叔叔失态了。他想吻她却遭到了拒绝,拒绝使叔叔感到难堪,使他干脆对那个女孩动了粗。换来的是女孩的一计耳光。正是这计耳光,将叔叔打回了原形,使叔叔仿佛重新回到了过去,变成了那个小镇上晦气的自暴自弃的叔叔。

叔叔对文明的设想过于乐观,认为有中西方两个家园可以选择,而事实上现代知识分子的真实生存状态是:既是乡土中国文化的叛逆者,同时又无法进入异族的现代的西方现代文明。叔叔出国访问,陶醉在“走向世界”,“成为大师”的抱负梦境中。德国女孩的一计耳光使叔叔清醒地结识到罗曼史不也许在他们中间发生,并且终于结识到他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荒原弃儿。王安忆用女性的视角解构了叔叔的异国罗曼梦。ﻫ故事的最后以叔叔命运的真实展示——大宝的出现为结局。大宝与叔叔的冲突是叔叔将自己所构筑的辉煌与崇高彻底崩溃的直接因素。叔叔有一千一万个理由不愿见到大宝,由于大宝也是其屈辱历史的见证之一。而现在,大宝就这样出现在叔叔的生活里了,叔叔觉得整个人都被大宝所占据了。

叔叔企图使大宝屈服于自己,听命自己的安排,尽快离开自己,以摆脱这样生活的折磨。但叔叔失败了,虽然大宝卑微的像路边的野草,但却不愿听命于叔叔。叔叔最终激怒了大宝,大宝在深夜向叔叔挥起了刀子……ﻫ叔叔没有死在大宝的刀下,但叔叔再也不会快乐了……ﻫ结尾的讽刺和嘲揄使叔叔的辉煌的大厦轰然而倒。

《叔叔的故事中》清楚地回荡着两个声音:叔叔和“我”,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力量。叔叔的叙述试图从每次的受难中抽象出崇高的意义,而“我”的叙述则是在每一个神话背后还原出乌鸦吃腐肉的细节:灵魂对肉体的屈从;功利、计算的婚姻,堂皇的自私;做狗、猫、虫蚁的历史……“我”的女性话语在重述中逐渐颠覆了男权抱负主义和男性话语力量。使得叔叔每次“崇高形象”反倒更多了一丝反讽意味。这是其作为女权主义文本的一个显要的标志。

曾有论者提出,这部小说的意思是,通过一番情节的演绎后“终于揭开了叔叔不幸的根源,即在他光彩照人的形象之下,尚有着一个曾经丑陋的自我,而在他那得意辉煌的现在背后,还存在着一段卑贱屈辱的过去……”ﻫ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很多学者对这样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假如上述说法成立,则违反了作者一贯主张的“故事本位”叙述方式。王安忆在《叔叔的故事》的前言中写道:“《叔叔的故事》积累了我许多情感,我特别强调它是被我叙述出来的。我很满意这篇小说。”她还特别强调:“这是一个充满主观的故事,一反我以往客观写实的专长,这还是一个充满议论的故事,一反我向来注重细节的倾向。”

因此,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叔叔作为批判的对象,也不打算去揭露什么,而只是想好好叙述一个故事,与读者分享进入故事的快乐。

小说文本反映了作家对一个公共历史叙事的拆解过程。所谓“叔叔的故事”是一个历史叙事的浓缩形式,这个故事经王安忆以各种叙述手法拼合而成,最终暴露出了源自于几十年的历史遭遇、而存在于时代的精神现象中的一场皋大危机。ﻫ假如从文本形式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思想上的深刻探索正体现在作品的叙事方式之中:可以说重建世界观的工作对于王安忆而言,在主线上等同于探寻一种新的叙事方式。ﻫ《叔叔的故事》在叙事上具有的新奇特点,重要表现为它所内含的一个双层叙事文本,即这篇小说中的“故事”不仅仅是叔叔的故事,还应涉及叙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全过程。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叔叔的故事》是一篇后设小说。所谓后设小说,即元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它既沿用小说这种体裁的现实主义原则,同时又竭力破坏这些原则;它以彻底的自我观照形式,关注小说自身的虚构和记实的过程而非其结果。它的主线特点是编制故事的过程也出现在文本中,而它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打破它所讲述的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强化了叙述者的个人观点。

具体地看来,这篇小说在情节展开中大体具有两种新奇的叙述手段:一种是复数性叙述,即同一件事被叙述多次,而每次都有所不同;另一种是分析性虚构,即叙述者没有任何材料,完全通过他的主观分析来推导下一步的故事内容。

整篇小说就以这种拆解意义的方式叙述下去,最终要说明叔叔的那个警句:他究竟何以会发现自己不是幸运者。

王安忆始终坚信,“小说这玩意,从一开头起就要无中生有地编一个故事。”王安忆对故事的推崇,有着一种“为人生而艺术”的小说观。小说对故事的注重其实是借花献佛地显示它对于生命活动的依赖,由于故事其实也就是人的命运。在《叔叔的故事》里,也就是叔叔这个人物的一生经历。但作为主角的叔叔是一位与叙述者“我”同行的小说家这一点很重要。它表白了这部作品的“元小说”特性,也即这篇小说的故事不是一般地“表现”生活的,而是“思考”的存在。小说家的人生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通过表现这样一种人生故事,作品可以更直接的面对人生。在这个故事里,叙述者运用“我”和叔叔的职业特点发表关于艺术人生的见解,从而加强了这个文本“元小说”的性质。至此,王安忆的也达成了其创作手法转型的目的,也达成了对80年代以来小说叙述模式的颠覆与重建。《北京人》辅导《北京人》重要描写一个旧中国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如何从过去“家运旺盛”的时代,逐步走向衰落以至于彻底崩溃的过程。围绕这一重要线索,作者安排了封建家庭内部的和外部的互相交织着的矛盾纠葛。在内部,作者着重地刻画了曾家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特别以曾皓漆棺材,卖棺材;曾文清、曾思懿和愫芳以及后一辈的曾霆和瑞贞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纠葛作为中心,回环交错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及其必然崩溃的死亡命运;在外部,一方面通过曾皓和暴发户杜家互相争夺棺材所展开的矛盾冲突,象征着它们垂死前的挣扎。同时通过研究人类学者袁任敢、袁圆父女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封建阶级人物的对比,借袁任敢之口歌颂了“北京人”——原始社会的时代:“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说诈,没有危险,没有陷害……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吃人的礼教同文明,而他们是非常快活的”。《北京人》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悲剧。一般说来,人们对现实的悲剧感受比较容易,而喜剧性却潜藏在现实深处;《北京人》正是把隐蔽于悲剧现象后面的喜剧性发掘出来了。对曾氏父子及江泰之类为封建贵族文化销蚀得毫无生命活力的这一群“多余人”做出了刻骨的嘲讽,揭示了封建文化本质的腐烂堕落及其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曹禺在《北京人》中塑造了三代“北京人”:象征原始生命活力的远古北京人,代表五四新文化的人类学家袁任敢和他的女儿袁圆,夹在两者之间是只剩下“生命空壳”的曾氏父子。从人类文化进化的角度,反映了封建制度必将被新的社会制度取代的历史发展趋势。作者笔下的人物塑造鲜明生动,血肉丰满,形神毕肖,呼之欲出。如曾皓的卑鄙自私;曾思懿的险毒泼辣;曾文清的软弱妥协;愫芳的感伤抑郁;乃至江泰的穷愁潦倒,满腹牢骚等。《北京人》在艺术追求上,保持了一种安静、自然的叙事态度,不再刻意追求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和过于精致的戏剧化结构,而是于淡淡的叙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文化高度上的反省。因而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更为成熟,体现出曹禺日趋成熟的对戏剧艺术的驾驭能力。※为愫方说媒:这场各人怀着不同机谋、隐衷的“说嫁”,深刻而细致地表现了曾皓死拖活拉地要把愫方抓住不放的心思!他口口声声说不要想到他,要愫方想想自己,显得那样宽厚、慈爱,而内骨子里却是要愫方陪着他一同进棺材。他那里是在为愫方着想、为她找一条生路!这个快要进棺材的人,涎着老脸,显出年老失恃的心情,死抓住对方不放。他的每句话,对愫方都是恫吓、威压,是精神上的折磨、损伤,使她永远打消生的愿望,屈服于他,做他的奴隶。第二幕里,曾皓晚上出巡时与愫方的对话,他的那种不可告人的心思,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就是封建家庭的温情,家长的温和、宽厚、慈爱!这就是曾皓的思想感情的所有内容。

为愫方说媒这场欢写得曲折迂迥,错综复杂,紧张锋利。思懿当着曾皓、江泰把愫方的婚事提出来,颇显示了她的阴险和诡诈,但表面又是那么关心愫方,又很尊重公公。她要一箭双雕:既达成撵走愫方的目的,又打击了曾皓,撤掉他的“拐杖”。在众人面前,思懿这—着很厉害,非逼着曾皓表态不可。曾皓老奸巨滑,他深知大奶奶的厉害,他很怕她。如今,他再没有昔日那种号令的威严,采用强硬态度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就运用愫方的善良,坚持让愫方自己考虑决定。这样既不失其家长的尊严,又堵住思懿的嘴,暗中给思懿以狠狠还击,江泰是一片好心。他看不惯曾皓,也恨思懿。他赞成愫方出嫁,是要抱打不平。因此,他敢于直说,毫无顾忌。思懿怨恨曾皓,逼他的钱,出他的丑,但她毕竟是个儿媳妇,不敢公然地冒犯公公。因此,她是暗斗,表面上不失其礼。她恨江泰,但毕竟是客人,背后她能骂江泰,但也不愿撕破脸。曾皓明知思懿不怀好意,他反击了她,也决不失掉公公的身份。因此,这场戏既有明斗的火爆味又有暗斗的紧张性,又都是每个人物在这种特定情势下所采用的特定的表现方式。这样就把一个大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尔虞吾诈揭示得十分深刻,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从而得到展现。

思懿为愫方说媒,是她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使她处在空前的矛盾漩涡之中。当思懿当着曾皓、江泰的面提出这件婚事时,使她置身于极度的痛苦之中。看来是这三个人在那里争吵,而他们那些唇枪舌剑的斗争锋芒却都刺在愫方的心上。思懿是不怀好意的,想惜此把愫方弄走;曾皓是不乐意的,他死死地抓住愫方不放。曾皓一再说他活不多久了,暗示她不要考虑这门亲事,还说“不愿嫁的女儿,我不是也同样养吗?”明明是他耽误了愫方的婚事,而把愫方说成是“不愿嫁的女儿”,这叫一个老姑娘真是有苦难言了.而思懿却接过话说阴毒地说“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同样得养吗?”她又用“嫁不出去的女儿”来嘲弄愫方,无疑是向愫方的心头插上一刀。江泰是抱不平,他说“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好象愫方乐意服侍曾皓,甘心做曾皓的奴隶。虽说这种嘲讽是好意的,但同样刺痛愫方的心灵。但是她对这些怨鬼般的纠缠,恶毒的嘲讽和蔼意的讥刺,又都一起吞了下去。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没故意思啊!”愫方又以她惊人的忍耐和沉默把这些令人难以容忍的东西收纳起来。也许她心底的海洋已掀起波涛,可是她仍然不让它透露出来。这是一个极为坚韧的性格,但又是一个屈辱的容忍的性格。舒婷与《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