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课件_第1页
免疫学复习课件_第2页
免疫学复习课件_第3页
免疫学复习课件_第4页
免疫学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免疫学

总复习绪论思考题:3、抗原的定义,抗原的基本特性,完全抗原和半抗原的概念。4、抗原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5、医学上常见抗原的种类,异嗜性抗原的概念,人类常见的同种异型抗原。1、免疫的概念2、免疫有哪三个功能。免疫学绪论与抗原免疫概念: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自身或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免疫的功能

1.免疫防御:机体识别和排除外源性抗原异物的能力。

—抗感染、抗移植物。低下—免疫缺陷;过高—超敏反应。2.免疫自稳: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受损的细胞,维持机体生理稳定的功能。功能失调—自身免疫性疾病。3.免疫监视:机体杀伤和清除在新陈代谢中发生突变的细胞,以防肿瘤的发生。低下—易患肿瘤。

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决定簇,其表现:

1、抗原(决定簇)只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2、抗原(决定簇)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1、病原生物及其产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

外毒素、类毒素等

2、动物免疫血清:动物源性抗毒素制剂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4、同种异型抗原:红细胞血型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

5、自身抗原:隐蔽的自身抗原、修饰的自身抗原

6、肿瘤抗原: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思考题:1、什么是抗体和免疫球蛋白?2、绘图方式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结构3、简述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4、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5、单克隆抗体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抗体(Antibody)-Ab:指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由两条相同的长链和两条相同的短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而成。免疫球蛋白分类:根据重链恒定区免疫原性不同把重链分为γ、α、μ、δ、ε,相应Ig分为IgG、IgA、IgM、IgD、IgE。2.IgM:分子量最大、出现最早、激活补体。

3.IgA:在黏膜发挥抗感染的主要抗体、经初乳传给婴儿、

调理作用(血清型)。4.IgD:是B细胞成熟的标志,构成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5.IgE:参与I型超敏反应。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1.特异性结合抗原;2.激活补体;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调理作用、ADCC作用、参与I型超敏反应);4.通过胎盘和黏膜;5.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由B淋巴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识别抗原分子上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此种抗体是由一个B淋巴杂交瘤细胞产生,因此称为单克隆抗体绘图简述Ig的结构标出重链、轻链,N端、C端,各功能区及各区功能免疫球蛋白G的分子结构思考题1、什么是补体?2、补体有几条激活途径?各自的主要激活物及激活起始点是什么?3、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有哪些?4、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教材27表3-1

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经典激活途径MBL途径旁路激活途径激活物质抗原-抗体MBL与病原体结合脂多糖、

(IgM/IgG)复合物酵母多糖等激活起始点C1C4C3参与补体成分C1-C9C2-C9C3、C5-C9、

B因子、D因子等

C3转化酶

C4b2bC4b2b

C3bBbC5转化酶

C4b2b3b

C4b2b3bC3bnBb作用参与特异性参与非特异性参与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免疫、在感染免疫、可被直急性期起重要接活化、在感作用染早期起重要作用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一)细胞溶解作用:形成攻膜复合体,溶解靶细胞。(二)调理作用:C3b、C4b(三)免疫黏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

C3b、C4b(四)介导炎症反应:

1、激肽作用:C2a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炎症充血。

2、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释放活性介质。

3、趋化作用:

C3a、C5a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五)免疫调节作用:C3、C3b对APC处理抗原、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等有一定调节作用。思考题1、什么是MHC与HLA?2、HLA的分布3、HLA的生物学功能HLA的生物学功能:

1、参与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2、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

3、参与T细胞的分化过程

4、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5、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的限制性)。

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时,只有当双方的MHC分子一致时,免疫应答才能发生。

Tc细胞与靶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受MHC-I类分子限制。

APC与TH细胞之间、TH细胞与B细胞之间作用时受

MHC-II类分子限制。思考题1、免疫系统的组成2、T、B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3、T细胞亚群所包括的细胞及作用4、单核吞噬细胞的主要作用5、细胞因子的概念及主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⑶促分裂原受体:植物血凝素(PHA)、刀豆蛋白A(Con-A)在体外能刺激T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该转化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T细胞的免疫功能。

⑷白细胞分化抗原: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称为分化抗原(CD抗原或CD分子)。CD3:CD4和CD8:

T细胞亚群:

TH1:引起炎症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CD4+T亚群TH2:诱导B细胞增殖、分化、分泌抗体Tc:特异性杀伤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CD8+T亚群Ts:抑制免疫应答2.B淋巴细胞:B细胞的表面标志:细胞抗原受体、IgGFc受体、补体受体白细胞分化抗原:CD19、CD203.单核吞噬细胞

主要功能:⑴吞噬杀伤作用⑵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

⑶分泌调节⑷抗肿瘤4.NK(naturalkillercell)细胞:

主要功能:不需要抗原刺激,能定向杀伤与IgG结合的靶细胞,发挥ADCC作用。抗肿瘤及病毒感染的细胞。5.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

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以Ag-MHC复合物形式提呈给相应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细胞因子(cytokine-CK):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间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多肽类分子。主要生物学作用:免疫调节、抗感染和抗肿瘤、刺激造血功能、参与炎症反应。1、什么是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2、简述免疫应答的过程3、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5、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时,APC与T细胞、APC与靶细胞、TH细胞与B细胞之间促进细胞活化的协同刺激分子,并受到MHC几类分子限制思考题(三)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应1、抗感染作用

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病毒、真菌及某些寄生虫等。2、抗肿瘤作用

Tc可直接杀伤带相应抗原的肿瘤细胞,细胞免疫过程中释放的某些细胞因子(TNF、IFN)也有抗肿瘤作用。3、免疫损伤

可导致IV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抗原机体被APC摄取、加工、处理Ag肽+MHC-II提呈在APC表面被TH识别TH活化、增殖IL-12TH1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清除抗原Tc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释放穿孔素:靶细胞溶解释放丝氨酸蛋白酶(颗粒酶):靶细胞DNA断裂表达FasL结合靶细胞表面Fas:靶细胞凋亡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时: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B7和CD28、并受MHC-II类限制APC(靶细胞)与TC细胞相互作用:CD28和B7、并受MHC-I类限制TH细胞与B细胞相互作用:CD40L和CD40,并受到MHC-II类分子限制思考题2、简述III、IV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1、简述I、I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发生机制及常见疾病超敏反应超敏反应:机体再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以组织细胞损伤和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病理免疫应答I型超敏反应特点:

1、发作快(几秒到几十分钟),消退也快

2、主要由IgE介导

3、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要病变,一般无明显组织细胞损伤

4、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

1、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3、消化道过敏反应:多由食入鱼、虾、蟹、蛋、乳等引起

4、皮肤过敏反应:药物、食物等引起。湿疹、荨麻疹等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1、查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多用询问病史和做皮肤试验2、特异性脱敏和减敏治疗:脱敏治疗:对必须使用免疫血清而又过敏的病人,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减敏治疗:对一些已查明但却难以避免接触的、引起呼吸道、皮肤过敏反应的变应原,可采用小剂量、长间隔(一周左右)、逐渐增量、多次皮下注射变应原的方法。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G抗体,与IgE竞争结合变应原。3、药物治疗:用药物选择性地阻断或干扰过敏反应发生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阻止或减轻超敏反应的发生。Ⅱ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Ⅱ型超敏反应特点:1、主要由IgG、IgM介导2、抗原为细胞型(血细胞或组织细胞)3、主要通过补体、吞噬细胞、NK细胞三条途径损伤靶细胞。Ⅱ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1、输血反应:多见于异型之间输血引起2、新生儿溶血症:常见于母胎Rh血型不符引起3、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4、抗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和风湿性心肌炎:多见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5、肺出血—肾炎综合症6、甲状腺机能亢进(Graves病):特殊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Ⅱ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1、查明变应原,避免再接触2、新生儿溶血的预防:第一次分娩或流产后72小时内给母亲注射抗Rh的抗体,使其与进入母体内的胎儿的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结合,避免Rh抗原刺激母体产生IgG类抗体。3、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可缓解症状III型超敏反应特点:1、主要由IgG、IgM、IgA介导2、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是致病关键3、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是引起损伤的主要因素4、病变主要是引起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II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1、Arthus反应2、类Arthus反应(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1、血清病2、感染后肾小球肾炎3、类风湿性关节炎4、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III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IV型超敏反应特点:1、由T细胞介导,与抗体和补体无关2、反应发生较慢,再次接触变应原后24-72小时发生3、引起以单个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组织损伤为主的局部炎症反应4、无明显的个体差异IV型超敏反应临床常见疾病1、传染性超敏反应2、接触性皮炎3、移植排斥反应IV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四型超敏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病人多种类型同时存在,只是以某一型表现为主。如青霉素:常规剂量可引起过敏性休克(I型)长期应用可引起血细胞减少(II型)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造成病变(III型)皮肤局部涂抹可造成接触性皮炎(IV型)思考题试述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的定义及各自特点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IDD)

定义: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组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的疾病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后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共同特点:1、易感染:对各种病原生物的易感性明显增加且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2、易发生恶性肿瘤:特别是细胞免疫缺陷者,比正常人高100-300倍。3、易发生自身免疫病:比正常人发病率高1000-10000倍4、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同成分的缺陷引起不同的疾病自身免疫病定义: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引起机体病理改变并出现临床症状的疾病。共同特点:1、患者血清中可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针对自身抗原的致敏淋巴细胞

2、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可作用于靶细胞,造成相应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和功能障碍。

3、实验动物中可复制出相似的病理模型,疾病可通过患病动物的血清或效应淋巴细胞被动转移。

4、病情转归与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有关。

5、常有反复发作和慢性迁延倾向,用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疗效。

6、有一定遗传倾向,女性较多见。思考题1、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定义、特点、及常用生物制剂。2、免疫学诊断的常用方法免疫学应用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式自然自动免疫: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获得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疫苗或类毒素后获得自然被动免疫:通过胎盘或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输入抗体类物质获得人工自动免疫1、定义:

给机体接种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2、特点:⑴免疫力出现较慢,1-4周。⑵免疫力维持时间较长,数月-数年。⑶多用于预防。3、常用生物制品⑴灭活疫苗(死疫苗):伤寒、乙脑、百日咳、霍乱、流感、狂犬病等。⑵减毒活疫苗:卡介苗、麻疹、风疹、脊髓灰质炎等。⑶类毒素: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⑷新型疫苗:①亚单位疫苗:乙肝亚单位疫苗②合成疫苗:⑸基因工程疫苗:①重组抗原疫苗:重组乙肝疫苗(HBsAg)、口蹄疫、莱姆病疫苗。②重组载体疫苗:痘类病毒疫苗,已用于甲肝、乙肝、麻疹的研制③DNA疫苗:④转基因植物疫苗:常用的植物有:番茄、马铃薯、香蕉等如:用马铃薯表达乙肝表面抗原已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人工被动免疫1、定义:给机体输入抗体类制剂,使其获得特异性免疫力。2、特点:⑴免疫力出现较快,立即出现

⑵维持时间较短,2-3周⑶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3、常用生物制品:抗毒素(破伤风、白喉抗毒素)、人丙种球蛋白、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比较常见的体液免疫检测法:(1)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①直接凝集反应:玻片法、试管法②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结合于载体微球表面,形成免疫微球,再与相应抗体进行结合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2)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琼脂扩散试验:①单向琼脂扩散试验:血清Ig、C3的测定。②双向琼脂扩散试验: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检测(3)免疫标记技术:

①免疫荧光技术:用异硫氰酸、罗丹明等荧光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来测抗体或抗原直接法、间接法

②免疫酶技术: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底物二氨基联苯胺—棕褐色ELISA法——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等

③放射免疫测定法:将放射性核素分析的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的测定技术抗原竞争法。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产物、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根据参与的细胞类型和效应机制不同分:

1、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应答的过程

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感应阶段):

抗原提呈细胞捕获、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后启动活化阶段。

2.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反应阶段):

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参与下,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效应T细胞和形成免疫记忆细胞的阶段。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作用;效应T细胞直接作用及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特异性细胞免疫作用的阶段。免疫应答的特点(1)特异性(2)记忆性(3)放大性(4)MHC限制性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特点

初次应答再次应答

潜伏期较长,1-2周较短,1-3天

抗体的滴度较低较高

抗体存在时间较短,数周较长,数年

抗体类型主要为IgM

以IgG为主

抗体的亲和力较低较高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抗原机体被APC摄取、加工、处理Ag肽+MHC-II

提呈在APC表面被TH识别

TH活化、增殖

IL-12

TH1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清除抗原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及生物学效应

Ag肽+MHC-II

抗原机体被APC摄取、加工、处理

被TH识别IL-4提呈在APC表面TH活化、增殖TH2

IL-1IL-2、4、5

增殖B浆细胞IgM辅助激活B细胞IL-2、4、6,IFN-γ

B浆细胞IgG

IL-5、TGF-β

B浆细胞Ig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