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县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江源县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江源县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江源县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江源县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总论1.1项目建设意义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3年9月国家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提出了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要任务及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努力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工业集中区,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加强协调,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工作部署上确保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2005年,吉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机,根据全省实际,提出“县域突破”战略发展思路。为从根本上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实现全省经济由“快走”变“快跑”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着重提出要把工业集中区建设作为把握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目前,吉林省共有48家省级以上工业集中区,分布于全省9个市州的33个县(市、区),还有27个县(市、区)没有搭建产业集聚的平台(江源县就是其中一个)。省委、省政府针对全省工业集中区总量不够,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近一半的县(市、区)还没有省级工业集中区的实际,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一个工业集中区,按照工业集中区的模式运作,尽快实现产业聚集,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水平。江源县地处吉林省的东南部,行政隶属白山市,幅员面积1348km2。全县辖8个镇,60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白山市区通往其它县(市)的交通枢纽。近几年来,江源县始终坚持“工业立县”的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全面创业、整治环境为重点,上争下促,外引内培,通过上下内外各方面的努力,使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为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配合全省经济工作发展大局,江源县提出要在石人镇规划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区,并制定了《江源工业集中区“十一五”建设规划》,本项目为其起步区的基础设施一期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受白山市江源县工业集中区筹建委员会的委托,东北煤炭环境保护研究所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在对项目的街路状况及路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全面调查之后,收集有关资料,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经吉林省环境保护局以吉环建案[2005]139号文件对该方案批示了审核意见,根据该审核意见的要求及环评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各级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及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深表谢意。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10.28)。1.2.2相关文件及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通知》(1999年3月17日);(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6)国函[2001]196号《国务院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的批复》;(7)国发[2000]3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保纲要的通知》;(8)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9)国家环保局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大气、地面水环境)》和HJ/T2.4—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0)国家环保局HJ/T19-1997《环境污染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1998.06.01实施);(11)《江源县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12)吉林省环境保护局吉环建案[2004]139号《江源县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的审核意见》(2004年11月17日);(13)吉林省工程咨询科技公司编制的《江源县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9月);(14)《江源工业集中区“十一五”建设规划》;(15)《江源县200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16)《江源县“十一五”规划发展思路》;(17)《石人镇2004年度政府工作报告》;(18)《石人镇2005年1~8月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19)《石人镇总体规划说明书》。1.3评价目的1.3.1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工程概况分析及城市环境状况调查,掌握评价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了解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和区域环境存在的环保问题。1.3.2通过对拟建工程的工程分析,掌握工程的“三废”排放特征,确定污染源参数。1.3.3选用适当的模式和参数,预测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和营运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及防范措施。1.3.4通过对拟建工程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论述拟建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性。1.3.5通过实际评价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论述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为工程的设计及环境的管理提供依据。1.4评价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法令、标准和规范,符合江源县城市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坚持执行“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原则,在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时,注重变未端治理为生产前防治。贯彻(88)环建字第117号文件精神,在评价工作过程中尽量使用现有的有效资料,在评价工作中坚持科学、客观、公正和实用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开展评价工作。1.5环境质量功能分区根据江源县环境功能区划的有关规定,评价区域范围内环境空气功能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类区;拟建工程所在区域为居民、商业和工业混合区,噪声环境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道路交通两侧区域50m内为4类标准,50m以外为2类标准,工业园区为3类标准。1.6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评价等级(1)生态现状类型为城市用地、农田、荒地、空地,根据导则中关于非污染生态影响的规定,生态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2)施工期废气来自施工运输机械运行产生的污染物及施工扬尘,但排放量较少且持续时间较短,因此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3)根据该工程建设位置对地表水影响的可能性分析,地表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4)噪声评价工作等级根据评价技术导则确定为三级。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空气、噪声生态评价范围为各项工程沿线200m范围内;取土场、弃土场、料场等场地周围500m范围内;环境空气评价范围为整个工业区;噪声评价范围为道路两侧50m范围内。(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拟建项目所在实施区域与可能影响的辖区。1.7评价工作重点及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工作重点根据该拟建工程特点及区域环境状况,确定本次评价以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和污染防治措施及营运期对环境空气、声环境为评价重点,兼顾对公众参与、固体废物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1.7.2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目标(1)污染控制目标控制施工占地范围,降低由于施工而造成的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控制施工期的废气、噪声、废水的产生和排放;控制厂界噪声,确保污染源达标排放。(2)环境保护目标工程建设的内容主要为道路,以及相配套的给排水管网、电力工程,新建兴企路、宏远街2条干路位于石人镇南部约6.9km处,其生态环境以旱田、水田、荒地为主。道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单位。①地表水环境控制施工期和营运期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对项目所在地地表水的影响,保护受纳水体石人河Ⅲ水体不受影响。②环境空气控制施工期原料装卸、运输、管网填挖产生的扬尘,不对周围区域大气产生危害性影响,控制营运期产生的锅炉烟气,使其满足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Ⅱ时段标准,控制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尽量使用乙醇汽油,保护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二类区不受影响。③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评价范围内的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受明显影响,防止对周围土壤和现有土质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保持和保护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生态环境状况。④声环境保护道路两侧200m范围内的居民、医院、住宅环境敏感点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以及锅炉房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等,使区域内的声环境满足2类区标准要求。1.8评价标准及评价因子1.8.1环境空气(1)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拟建项目环境空气中的TSP、NO2、SO2等监测指标执行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1—1。表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摘录)单位:mg/Nm3级别污染物TSPNO2SO2二级1小时平均—0.240.50日平均0.300.120.15(2)排放标准本工程沥青烟采用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详见表1—2。表1—2沥青烟排放标准(摘录)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率(kg/hh)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m)二级排放标准沥青烟40(溶炼、浸涂涂)75(建筑搅拌)15200.180.30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明显的无组织织排放存在(3)评价因子本项目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为SO2、NO2和TSP;环境空气预测因子为SO2、烟尘;扬尘评价因子为TSP。1.8.2地表水环境(1)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受纳水体为石人河,根据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规定,石人河属于浑江上游支流,参照浑江在评价区域内—源头至江源县三岔子镇为Ⅲ类水体,故本环评建议其支流石人河执行Ⅲ类即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其中SS采用《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详见表1—3。表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序号参数Ⅲ类标准值标准来源1PH6—9GB3838-2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量标准》中ⅢⅢ类2CODcr≤203BOD5≤44DO≥55氨氮≤1.06SS<25《松花江水系环境境质量标准》中中Ⅲ类(2)排放标准拟建项目废水排放标准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排放标准,详见表1—4。表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单位:mg/L污染物类别CODcrBOD5SS氨氮二级标准值(后建建成)100207015(3)评价因子本项目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为pH、CODCR、BOD5、DO、SS、氨氮等6项。1.8.3声环境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噪声功能区划,本工程道路两侧50m内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4类标准,50m以外执行2类标准,工业园区执行3类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详见表1—5。表1—5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区域名称采用标准标准值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GB3096-993居民区2类6050工业园区3类6555道路两侧50m以以内4类7055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评价标准采用DB22/272-20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见表1—6。表1—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摘录)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灌桩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振捣棒、电锯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切切割机、电刨刨等65551.9评价方法本项目是江源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主要对工业集中区中的工业园区起步区36.8ha范围内部分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工程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含桥涵)及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供水管网工程、排水管网工程、电力线路工程、土地征用及拆迁等。根据拟建项目的特殊性,本次评价对噪声、环境空气采用模式预测法进行预测评价,对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地表水环境的评价采用调查和类比分析法。2.拟建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2.1江源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2.1.1基础设施现状江源工业集中区起步区目前基本无城市道路,只有在兴企路有不足1km的柏油村路,同时路况较差,不能满足通行能力。由于江源工业集中区起步区不断扩大,交通量也随之增加,现有道路不同程度的出现通行能力低,交通拥挤、车速过慢等现象。此外,路网存在道路功能不清晰、路网不成系统等问题。如兴企路不但是工业区的道路,也是通往附近村屯及农田的道路,同时还承担着瓦厂的货物及原材料的运输,导致道路通行效率低,基本为断头路,江源工业集中区起步区没有主干路。上述问题已制约了江源工业集中区起步区的发展,影响工业集中区起步区的交通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2.1.2主要环境问题现存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现有道路两侧未有绿化带,由于受车辆流量影响,道路两侧敏感点受影响较大。(2)道路质量标准低、路况差,车辆通过时汽车颠簸尘土飞扬,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3)降雨天气路况差,地段路面泥泞,给车辆和行人通行造成困难。(4)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生活污水、雨水随着地势外排,在道路未及时清扫情况下,形成泥水泡、臭水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质量。2.2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江源县工业集中区起步区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江源工业集中区位于白山市江源县石人镇石人河以南区域,总占地面积12.56km2,区域界定为:东起大石棚子村,西至原市煤矿,南起遥林村,北至后堡子村,总体呈树干枝叉型,规划设置五个功能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生活园区、生态园区和食品物流园区。本项目为其中的工业园区的起步区,规划占地面积100ha,本项目占地面积为8.67ha,拟建城市道路地理位置见图2—1。2.3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3.1道路工程交通量分析与预测根据工业集中区总体建设规划草案,2010年工业区居住人口将达到3万人,2020年将达到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将达到1万人。常住人口平均出行次数按3次/人.d计,流动人口平均出行次数按4次/人.d计,则2020年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出行次数分别为4380万人/a和1460万人/a。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必须加快速度,按城市道路总体规划逐步完善城市道路网,才能满足江源工业集中区的交通发展的需要,保证城市交通畅通。该工程建设区域范围为江源工业集中区,由可研报告可知,江源工业集中区远景路网交通预测结果详见表2—1。表2—1交通量增长情况一览表年份交通量(辆/昼夜夜)年份交通量(辆/昼夜夜)20052695120144383920062856820154603120073028220164787220083209920174978720093402520185177920103606620195385020113787020206500道路(桥涵)工程方案(1)建设规模道路(桥涵)工程量详见表2—2。表2—2道路(桥涵)工程概况一览表序号名称道路性质道路(桥涵)起止止点长度(m)规划红线宽度(mm)1兴企路干路榆木桥子街—宏远远街2510302宏远街干路老沈长线—兴企路路320303宏远桥连接宏远街与沈长长线6030合计2890(2)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工业集中区总体建设规划草案和道路交通量预测,结合本项目道路路线的地理位置和沿线地形情况,依据《城市道路与桥涵设计规范》以及平面、纵、横断面技术要求,确定道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道路等级:干路设计车速:40km/h设计轴载:BZZ—100设计年限:15年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路拱设计坡度:1.5%土基回弹模量:E≥20MPa行车视距:40~70m(3)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根据工业集中区地形、地势特点,地面纵坡在0.3%~1.5%之间。(4)道路横断面设计按照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的道路红线宽度进行横断面设计。断面形式、各组成部分尺寸应按照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行人的交通安全畅通。道路横断面形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其中:单幅路适用于路幅宽度在40m以下,交通量不是很大的道路;双幅路适用于郊区机动车多,非机动车少及车速要求高的道路;三幅路适用于路幅宽度在40m以上,非机动车多,交通量大,车辆速度要求高的道路;四幅路适用于大城市的快速路和近郊区的过境道路,能解决交通分向和分流,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矛盾。考虑近期和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综合考虑各种管线的平面及竖向位置。根据工业集中区所处位置、工业集中区的性质及规划所确定的道路红线宽度,本工程道路适宜的路幅断面型式为单幅路。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如下:兴企路和宏远街规划道路红线宽为30m,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混行车道宽16m,两侧人行道宽为2×7m。各道路横断面参数见表2—3。表2—3道路横断面一览表单位:m序号道路名称红线宽车行道人行道1兴企路30162×72宏远街30162×7(5)道路结构设计①路基工程工程区域内用地涉涉及农田征用用和房屋拆迁迁。路基均采采用自然放坡坡,填方路段段路基边坡采采用1∶1.5,挖方路段段路基边坡采采用1∶1。工程区域内地下水水位不高,路路基基本处于于干燥和中湿湿状态。对个个别不良地质质地段,可根根据土质情况况采用清淤换换填或掺入石石灰等措施进进行路基处理理,使土基强强度达到规范范要求。土基基必须保证密密实、均匀,路路槽底面土基基回弹模量值值应大于20MPa,地表为耕耕地地段应清清除表土,回回填土应符合合要求,施工工时要分层填填平,充分压压实,不得任任意混填,压压实厚度为20~25cm。路基压实标准采用用重型击实标标准,压实度度如下表所示示。路基范围围内管道沟槽槽回填土的压压实度不应低低于表2—4中填方要求求。表2—4路基压实实度表填挖类型深度范围(cm)压实度(%)干路支路填方0-809593>809390挖方0-309593②路面工程该地区冻结深度为为1.6~1.8m,路面设计计需考虑最小小防冻厚度。在在满足道路技技术要求前提提下,本着因因地制宜、就就地取材、便便于施工、节节约资金的原原则,选择路路面结构。道路常用的路面类类型有两种::一种为沥青青混凝土路面面,另一种为为水泥混凝土土路面。两种路面的优缺点点比较详见表表2—5。表2—5沥青混凝土土路面与水泥泥混凝土路面面优缺点比较较一览表优缺点路面类型优点缺点沥青混凝土路面(1)路面造价比比水泥混凝土土路面低;(2)路面属于弹弹性材料,对对超载不敏感感; (3)路面铺筑完完面层后,即即可开放交通通;(4)路面易于维维修和养护。(1)路面承载能能力和使用寿寿命没有水泥泥路面长;(2)水稳性和温温度稳定性不不如水泥路面面。水泥混凝土路面(1)路面刚度大大、强度高、板板体性能好,具具有较高的承承载能力和扩扩散荷载能力力;(2)水稳性和温温度稳定性好好,耐疲劳性性强,使用寿寿命长;(3)对油品及大大多数化学品品不敏感,有有较强的抗腐腐蚀性能;(4)正常条件下下,路面的养养护工作量和和养护费用均均比沥青路面面小。(1)路面接缝是是一薄弱环节节,一方面增增加了施工难难度,另一方方面施工养护护不当,易产产生错台和断断裂;(2)路面铺筑完完成后,不能能立即开放交交通,需要一一定的养生期期,路面破损损后修补不如如沥青路面方方便。综上所述,两种路路面各有优缺缺点,从当地地筑路材料来来源看,对于于工业集中区区所处地理位位置,采用哪哪种方案,都都需要汽车将将材料运进工工业集中区施施工现场,运运距基本相等等。从使用年年限看,水泥泥混凝土路面面,虽然一次次投资较高,但但使用年限是是沥青路面的的2倍,且维护护费较低。沥沥青路面虽然然一次性投资资较少,但设设计使用年限限短,且维护护费用较高。但但考虑工业集集中区属于城城市道路工程程,地下管线线较多,修筑筑水泥混凝土土路面不利于于各种管线的的维修,且已已建道路均为为沥青路面,修修水泥混凝土土路面不便与与旧路衔接,故故本工程推荐荐采用沥青混混凝土路面。③基层根据当地筑路材料料和近年工程程建设经验,路路面上基层选选用二灰碎石石,下基层选选用二灰土,这这两种半刚性性基层温度收收缩、干缩系系数小,刚度度比较适当,抗抗拉强度高,水水稳性与抗冻冻性好,而且且可以就地取取材,施工方方便。路面结构厚度设计计采用双圆垂垂直均布荷载载作用下的多多层弹性连续续体系理论计计算,以设计计弯沉值为路路面整体刚度度的设计指标标,对基层、底底基层进行弯弯拉应力计算算,并考虑抗抗冻要求,确确定路面结构构组合如下::1)混行车道路面结结构4cm中粒式沥青青混凝土AC-116Ⅰ6cm粗粒式沥青混混凝土AC-20Ⅰ20cm石灰、粉粉煤灰、碎石石(8:12:80)20cm石灰、粉粉煤灰、土(12:35:53)15cm石灰、土土(10:90)总厚度65cm2)人行步道8cm水泥混凝土彩彩色砖3cm水泥砂浆卧底底15cm水泥稳定定石屑(加入6%水泥)总厚度26cm(6)交通设施工程竣工后,要在在转弯、单行行线、交叉路路口等处合理理设置交通标标志牌(如::指示标志、禁禁令标志、警警告标志、引引路标志、运运行路线标志志等),在交交通量较大的的路段进行渠渠化,各方的的车道线要设设指示箭头,在在路口停车线线前3~5m及渐变段终终止处,必须须绘设。(7)照明工程道路照明工程以满满足城市夜间间交通要求、增增强城市街景景、美化环境境等为原则进进行设计。①照明线路采用铠装装直埋电缆,在在分车带内或或人行步道下下穿塑料管,埋埋深0.8m,穿路时采采用钢管保护护。②路灯控制采用光控控、时控、手手控相结合的的方式。③中性线每500mm做一次重复复接地,接地地体利用穿路路钢管,要求求接地电阻小小于10Ω。④灯杆采用金属六面面锥拔梢杆,内内外热镀锌,灯灯杆高度在8~12m之间,灯杆杆距离为40m。主要灯具具选型均采用用截光型或半半截光型,灯灯具选择高压压钠灯,功率率视情况选择择250W~400W。⑤道路亮度、照度执执行CIE标准。亮度度均匀度为00.35Lmmin/Laav,平均亮亮度1.0ccd/m2,平均照度15lx,照度均均匀度0.335Eminn/Eav。⑥路灯布置:采用双双侧双臂相对对排列方式布布置。⑦规模:采用双臂灯灯具142盏。设计总总容量约为50kW。工程范围围内设50kVA箱式变变压器1台,箱式变变压器外壳采采用茶色铝合合金装饰。⑧电源引自市政供电电线路。(8)绿化工程绿化以保护环境、改改善城市面貌貌和为居民提提供休息、娱娱乐场所等为为原则,对道道路人行步道道两侧等进行行绿化。充分分利用现有的的自然地形地地貌,选择河河流水系、地地势起伏不平平、高压线走走廊等不利于于房屋建设的的地方建设绿绿地。①绿化设计应在处理理好绿化与照照明、交通设设施、地上杆杆线、地下管管线等因素的的前提下,分分段合理种植植。在同一段段内的树种、形形态、高矮与与色彩不宜变变化过多,并并做到整齐规规则、和谐一一致。②在人行道两侧种植植果树、柳树树或白杨树。靠靠车行道一侧侧栽种低矮品品种灌木、草草皮、花卉,这这样既能防尘尘和隔音,又又不影响视线线,地面敷设设草皮、花卉卉并围以绿篱篱等。道路及照明、绿化化工程量详见见表2—6。表2—6道路工程程量统计表序号道路名称道路长度(m)车行道(m2)人行道(m2)绿化带(m2)路灯(盏)1兴企路2510401603012050201262宏远街3205120384064016合计283045280339605660142(9)桥涵工程桥型方案选择是本本着经济合理理、标准化、因因地制宜、就就地取材、方方便施工、降降低工程量、降降低路基高度度等原则,并并适当考虑美美观。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结构是目前前广为采用的的一种桥型,其其特点为:设设计简单、施施工容易、造造价较低。本本次设计拟选选用钢筋混凝凝土简支梁结结构。拟建宏远桥全长660m,宽度30m。洪水频率:1/30。①新建兴企路、宏远远街2条干路,合合计总长度2830m。车行道总总铺装面积452800m2,人行道总总铺装面积339600m2。②配套建设绿化、照照明等附属工工程,其中绿绿化面积5660mm2,路灯142盏。③新建1座宏远桥,总长660m。2.3.2给水水管网工程(1)设计原则供水水质、水量满满足集中工业业区建设要求求,管网布置置紧凑合理,符符合规划要求求。(2)水量预测根据工业区总体规规划建设草案案,2010年工业区规规划人口3万人,2020年规划人口5万人。预计2010年工业区工工业总产值达达到35亿元,2020年工业总产产值60亿元。规划2010年总需水水量为4.76万m3/d(其中居民民生活需水量量0.34万m3/d,工业需水水量3.80万m3/d,其它需水水量0.62万m3/d);2020年总需水量7.90万m3/d(其中居民民生活需水量量0.85万m3/d,工业需水水量6.00万m3/d,其它需水水量1.05万m3/d)。(3)水源根据工业区总体规规划建设草案案,工业区的的规划水源地地位于南部榆榆木桥子村。拟拟利用截潜坝坝拦蓄河水(石石人河),通通过渗水渠、泵泵房提水至河河道东岸山顶顶,经拟建的的净水厂(处处理能力1万m3/d)处理后自自压供应工业业区用水。(注注:净水厂不不计入本工程程。)(4)管线布置供水管网总长28890m,管径为DN300,消防水鹤2套。供水管道敷设距路路边石2.0m,管道埋深为为管中心距地地面2.0m。供水干管采用球墨墨铸铁管,接接口处采用柔柔性接口,材材料为橡胶圈圈。供水管网工程量详详见表2—7。表2—7供水管网网工程量统计计表序号道路名称DN300(m)消防水鹤(个)1兴企路251012宏远街3801合计289022.3.3排水管管网工程根据工业区总体规规划建设草案案,排水体制制采用雨、污污分流。生活活污水和工业业废水经污水水处理站处理理达标排放。(1)污水管网根据工业区排水工工程规划,园园区内拟建污污水处理厂一一座,位于工工业区西部,石石人河的下游游处,处理能能力为1万m3/d,负责工业业区内污水处处理。本工程程区域污水经经污水管网汇汇入该污水处处理厂进行处处理。(注::污水处理厂厂不计入本工工程)①排水量预测根据排水规划,近近期排水普及及率采用70%,远期排水水普及率采用用80%。根据多年年实际经验数数据,一般城城市排水量占占城市给水量量的75~85%。本工程根根据开发区的的实际情况,生生活用水排水水比例确定采采用85%,工业用水水排水比例采采用80%。规划2010年总排水水量为2.68万m3/d(其中生活活污水量0.20万m3/d,工业污水水量2.13万m3/d,其它污水水量0.35万m3/d);2020年总排水量5.09万m3/d(其中生活活污水量0.58万m3/d,工业污水水量3.84万m3/d,其它污水水量0.67万m3/d)。②污水管线布置本工程敷设d4000污水管线总总长度为2890m,设置直径1500mmm的砖砌圆形形污水检查井井73座,每隔约40m布设一座。污水管道采用钢筋筋混凝土管,接接口采用柔性性接口,排水水管道敷设距距路边石内2.0m,管道的埋埋设深度为1.5m以下。污水管网工程量详详见表2—8。表2—8污水管网网工程量统计计表序号道路名称d400(m)检查井(座)1兴企路2510632宏远街38010合计289073(2)雨水管线布置①设计原则按照开发区总体规规划中的排水水规划进行,并并符合《室外外排水设计规规范》(GBJ--14)及《公路工工程技术标准准》(JTJ--01)的有关规定定。新建道路的雨水管管道通过流干干管溢流口,排排入石人河内内。雨水管道道走向按照城城市地面自然然坡度进行纵纵向布置,减减少管道的埋埋深,减少管管道施工的土土方量,降低低工程造价。②技术指标:1)速度:V<5mm/秒;坡度:i=0.0003~0.010之间。2)设计重现期(PP):详见表2—9。表2—9设计降雨雨重现期参考考值表道路类别城市级别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广场中小城市(a)2~50.5~20.5~10.33~0.551~3③暴雨强度公式Q=qΨF式中:Q—雨雨水设计流量量(L/s)q—设计暴雨强度(LL/s·ha)Ψ—径流系数,本项目目采用Ψ=0.6F—汇水面积(ha))采用暴雨强度计算算公式为:1154×(11+0.71ggP)Q=t0.6式中:Q-设计计暴雨强度((L/s·ha)t—降雨历时(minn)t=t1+mt2,t1==10minn延缓系数m=2P-设计降雨重现期期(P=1年)根据汇水面积和暴暴雨强度计算算,确定各路路雨水管径。雨雨水管道采用用钢筋混凝土土管,接口采采用水泥砂浆浆抹带接口,管管道的埋设深深度1.5m以下。本工工程共敷设d600~d800雨水管线总总长度为2830m,汇集后排入石石人河内。设设置直径1500mmm圆形雨水检检查井57座(每隔约50m布设一座),位位于车行道和和经常启闭的的检查井采用用铸铁井盖座座。雨水管网工程量详详见表2—10。表2—10雨水管管线工程量统统计表序号道路名称d600(m)d800(m)检查井(座)1兴企路2510502宏远街3207合计3202510572.3.4供电电工程根据工业区总体建建设规划草案案,本项目电电力设施工程程内容主要包包括:(1)工业区电源来石石人镇66kV二次变电所所,位于起步步区东部,现现有变压器容容量为159200kVA。(2)在项目区域内新新建2座开闭所,高高压输电线路路电压等级为为10kV,转供容量量为1万kVA/座,主要负负责附近周边边企业及部门门的电力转供供及计量作用用。每座开闭闭所土建面积积均为100m2,砖混结构构,配套购置置高压配电柜柜及计量设备备。(3)沿新建道路路径径一侧架设电电力线路2890米,线路电电压等级为10kV,采用钢管管杆,电杆根根部与各种管管道及沟边保保持大于1.5m的距离,所所有线路主干干线电缆采用用铜芯YJV22型,各分分支线采用截截面降低1-2个等级。配配套架设电线线杆73根(每隔约40m布设一座)。本项目供电线路工工程量见下表表2—11。表2—11供电工程程量统计表序号道路名称10kV电缆线(m)备注1兴企路2510高空架设2宏远街380合计28902.3.5征地及及拆迁(1)征地为实施本项目,需需对建设用地地范围内的土土地进行征用用。根据项目目承办单位--江源县工业业集中区筹建建委员会意见见,本项目征征地范围为起起步区拟建兴兴企路以北区区域。该区域域土地基本分分为两大类,一一类为基本农农田(菜田和和耕地),一一类为其它用用地(包括基基本建设用地地、未利用地地等),总面面积为36.8hha。根据江源源县国土资源源局提供资料料,本工程占占地为8.67hha。(2)拆迁根据江源县国土资资源局统计,项项目征地范围围内居民较少少,仅有8户,均为林林子头三队蔬蔬菜种植户,建建筑面积约700m2。2.4工程总投资资及资金来源源本项目建设投资99499.227万元人民币币,其中静态态部分为9254..47万元,动态态部分(建设设期利息)为为244.880万元。资金来源:拟申请请银行贷款4000万元,其余5499..27万元为项目目承办单位自自筹解决。2.5工程实施进进度本项目计划建设期期为2年,具体实实施进度如下下:2.5.1项目准准备阶段(1)2005年9~110月,完成项项目可行性研研究报告编制制及批复工作作;(2)2005年10~~12月,完成场场地勘察工作作,开展项目目初步设计;;(3)2005年12月月~2006年3月,完成项项目施工图设设计工作,同同时落实项目目建设资金;;(4)2005年10月月~2006年4月,完成征征地、拆迁及及项目招标工工作。2.5.2施工阶阶段(1)2006年4月~~2007年7月,工程施施工;(2)2007年8月,工工程竣工,交交付使用。2.6拟建工程规规划用地分析析根据《江源县土地地利用总体规规划》,江源源县集山区、林林区、矿区于于一体,自然然资源十分丰丰富,发展潜潜力巨大。江江源工业集中中区位于石人人镇,规划总总占地面积为为12.566km2,区域界定定为:东起大大石棚子村,西西至原市煤矿矿,南起遥林林村,北至后后堡子村,总总体呈树干枝枝叉型,区域域内有石人镇镇的2个街道、12个村,人口3.2万人。人均建建设用地392.55m2/人。根据江源工业集中中区“十一五”建设规划预预测2010交通量将达达到8242辆/昼夜,因此此需增加道路路广场用地。按按国家标准人人均道路用地地应在7-15㎡之间,目目前工业区人人均道路用地地7.23㎡,接近国国家标准的下下限。道路广广场用地为6㎡,低于国国家规定标准准8-15㎡的下限指指标。人均工工业用地为15.2㎡,国家标标准为10-25㎡,江源人人均工业用地地比国家标准准上限少9.8㎡。本工程新建道路,就就是根据江源源工业集中区区“十一五”建设规划,以以工业集中区区为主,打通通一批城区街街道,通过实实施规划,加加大城区交通通路网密度,明明确道路级别别和功能,使使城市基础设设施逐步完善善。江源工业集中区土土地利用规划划江源工业集中区土土地利用规划划详见表2-12。表2-12江源工业集集中区土地利利用规划一览览表项目单位交通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金融、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合计规划用地km21.2182.6861.650.3682.5260.8482.2690.630.36512.562.6.2拟建工工程占地类型型及数量拟建项目永久占地地为工业集中中区在道路的的铺设及道路路下铺设给排排水等管线用用地,包括城城市道路用地地、民宅用地地、企业用地地、工业区已已规划未开发发的荒地、农农田等。拟建建工程永久占占地类型及占占地利用比例例见表2—13,临时占地地状况及占地地利用比例见见表2—14。表2—13永久占占地状况及占占地利用比例例序号征地类型面积(㎡)比例(%)1民宅用地7000.813荒地、空地4053046.754农田2960034.145基本建设用地1587018.30合计86700100表2—14临时时占地状况及及占地利用比比例序号占地类型占地用途(m2)面积(㎡)比例(%)弃土场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土场1荒地、空地200005000100003500020.92农田50000200050005700034.13其他用地3000030002340500007534045合计1000001000017340500001673401002.7拆迁工程及及安置措施(1)拆迁工程本项目主要拆迁涉涉及到兴企路路,拆迁内容容包括居民住住户宅院平房房、仓房、院院墙、大棚等等。经调查居居民拆迁户,主主要以平房、仓仓房、大棚为为主,本项目目拆迁工程量量详见表2—15。表2-15建建筑物拆迁量量一览表拆迁户姓名建筑物种类及数量量拆迁受影响情况建筑面积(m2)补偿金额(万元)砖瓦房(㎡)砖土房(㎡)砖仓房(㎡)敏感点类型拆迁户数波及人数张焕友7240居民131126.32郑国清7228居民141007.88孙明福90居民15908.1代安平7218居民14905.22王安生72居民13726.48王全富9040居民1413010.5潭效瑞6046居民131065.9合计324204172居民82670050(2)拆迁安置措施本工程引起的拆迁迁、安置工作作一般采取就就地安置的办办法,给搬迁迁居民办理回回迁手续或办办理正规搬迁迁证明,以便便村委会安排排就业,严格格贯彻并履行行拆迁安置政政策,对单位位和居民的补补偿采取经济济(货币)补补偿的原则。土地征用和拆迁安安置补偿,均均支付给受影影响地区的基基层行政单位位,并负责发发放给个人;;个人拥有的的房屋及其它它不能移动的的个人财产,因因征地被损害害的将根据当当地确定的价价格给予补偿偿,并直接支支付给个人。拆迁安置的政策采采取货币、实实物安置相结结合,本着自自愿的原则。①货币安置政策:拆拆迁户在镇区区购房,房屋屋类型、地点点、价格由县县拆迁公司统统一安排。②实物安置政策:本本着解决困难难群众的生活活居住条件的的原则,将各各户在原有面面积基础上增增加10m2,免收扩大大面积费。③其余的给予经济补补偿的居民动动员他们投亲亲靠友,或是是办理搬迁证证明,由当地地村委会办理理就业。2.8原材料用量量及土石方量量木材均由各地购买买,水泥和沥沥青混凝土来来自石人水泥泥厂、预制件件厂、建材厂厂,有利于保保证施工期间间的材料供应应,施工场地地利用已征用用但未开工的的建筑用地或或拆迁后空地地就近解决,原原材料来源及及用量详见表表2—16。表2—16原辅材料料消耗一览表表路段红沙(m3)土方(m3)水泥(t)卵石(m3)沥青砼(m3)方砖(㎡)兴企路13200143008340118064030120宏远街800900580801303840宏远桥11001250105411011720合计151001645099741370781346802.8.2三场位置及及土石方量三场位位置(1)取土场取土场位于石人镇镇后堡子村,距距东大桥约1.5km,在石人镇镇东北侧,占占地面积为55.0万㎡,本次取取土量为1.65万m3,周围1000m内无居民区区等环境敏感感点,仅西侧侧出口为江源源县新型建筑筑材料有限责责任公司。该该取土场为江江源县页岩瓦瓦厂专用取土土场,目前,尚尚有土量为20万m3,能够满足足本项目取土土需要。另外外,石人镇计计划清理河道道,砂石来自自石人河河道道,距离东大大桥约1km,南北两侧侧为农田,北北侧为街路,距距离最近居民民约50m左右,其地地理位置详见见图2—4。(2)弃土场弃土场位于石人镇镇林子头村七七队内,江源源工业集中区区规划为工业业用地,现为为农田,同时时为塌陷区,距距离东大桥4km左右,距离离林子头村七七队约150m(林子头村村七队处于塌塌陷区内,政政府正在组织织计划搬迁),占占地面积10万㎡。地理位位置详见图22—1。(3)拌合场施工筑路时沥青混混凝土主要来来自江源县市市政公司拌合合场,该公司成立立于2000年,位于城城区东侧,占占地面积为3万㎡,距县县城约4km,距离东大大桥约12km,周边为荒荒地。其地理理位置详见图2—1。拌合场均采用先进进的拌合技术术,有效的控控制了沥青烟烟对环境空气气的影响,同同时还采用技技术较先进熟熟沥青工艺,目目前厂地周围围均为旱田和和荒地,附近近没有居民集集中区(方圆圆0.70kkm内基本没有有住户)。本本工程取弃土土场、砂石场场及道路现状状图片详见图图2—2。土石方方量本工程道路及配套套土石方工程程量详见表2—18,2—19。表2—18工工程主要原材材料消耗一览览表材料名称沥青混凝土(m33)河卵石(m3)生石灰(t)水泥(325#)(t)水泥(425#)(t)消耗量78113704931994.87979.2材料来源市政公司、预制件件厂石人河河道外地购进石人水泥厂石人水泥厂表2—19项项目土石方工工程预测量序号项目道路名称道路(万m3)给水管网(万m33)污水管网(万m33)雨水管网(万m33)供电管网(万m33)挖方填方弃土挖方填方弃土挖方填方弃土挖方填方弃土挖方填方弃土1兴企路3.942.960.980.750.710.041.000.960.041.130.970.160.010.0102宏远街1.150.630.520.100.090.020.0020.00203宏远桥0.800.650.150.010.0100.010.01合计5.494.241.650.860.810.051.131.080.051.271.090.180.0120.01202.9主要施工设设备本工程筑路施工和和管道敷设及及供电线路架架设过程中所所需要的主要要设备有履带带式推土机、履履带式单斗挖挖掘机、轮胎胎式装载机、平平地机、光轮轮压路机、汽汽车式起重机机、机动翻斗斗车、沥青混混凝土摊铺机机、手持式风风动凿岩机等等。2.10环境影响因因素识别本工程环境影响主主要是对生态态环境影响、声声环境、环境境空气、社会会环境、地表表水环境等的的影响,基础础设施建设不不同的工程行行为对环境因因素有不同的的影响。拟建工程位于江源源集中工业区区内,地势平平坦,由于工工程范围较大大,在施工道道路过程中,由由于土方的挖挖掘、运输、堆堆积等,筑路路原材料运输输产生的粉尘尘及复杂的施施工作业都带带来扬尘、噪噪声等环境污污染。挖方过过程中产生的的弃土在不利利气象条件下下易造成水土土流失。工程竣工后,道路路沿线将产生生汽车尾气污污染、噪声污污染。工程各阶段的环境境影响因素识识别见表2—20。表2—20环境影影响因素的矩矩阵筛选施工行为环境资源前期施工期运营期占地拆迁安置取弃土(渣)路基桥涵材料运输机械作业运输行驶绿化复垦桥涵边沟社会发展就业、劳务●○□□经济●□□旅游□□农业■□水力●●●○□□土地利用●□物质资源土质●■□□水土保持●●●□□□生态资源陆地植被■●■■□□□陆栖动物●■□□□生活质量声学环境●●●●●■□空气质量●●●●●■□居住■●□□□美学●●●●□□填表说明:□/○○:长期/短期影响;;涂黑/白:不利/有利影响;;空白:无相相互作用。依据环境影响因素素的矩阵筛选选,确定该项项目的环评主主要内容包括括:生态环境境评价、地表表水评价、环环境空气评价价、声环境评评价等,在施施工期的评价价重点是噪声声、生态环境境影响,营运运期的评价重重点是声环境境评价及环境境空气评价。根据工程建设和运运行的特点,在在对拟建工程程沿线踏勘的的基础上,结结合本工程地地区环境功能能及各环境因因子的重要性性和可能受影影响的程度,在在工程环境影影响分析的基基础上,从环环境要素方面面进行环境因因子的识别与与筛选,本工工程评价因子子筛选结果详详见表2—21。表2—21评价因子筛选选结果类型评价内容评价因子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产产业结构工程建设与社会发发展的关系资源利用开发运输居民生活质量居民收入、文化教教育、卫生基础设施路网、通讯征地、拆迁、再安安置公众意见生态动植物影响植被破坏、动物栖栖息地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量土壤类型占地类型声现状评价交通、工业噪声施工期评价机械设备噪声运行期评价交通噪声气现状评价CO、NO2、TTSP施工期评价TSP运行期评价CO、NO2、TTHC水现状评价PH、CODcrr、BOD5、SS、石油类类施工期评价CODcr、SSS、石油类运行期评价石油类2.11工程环境境影响因素分分析2.11.1施工工期(1)施工期原料运输输、堆放产生生的粉尘和扬扬尘;沥青拌拌合及路面铺铺设过程中的的沥青烟产生生的污染物对对环境空气将将产生不利影影响。(2)施工中各类施工工机械设备运运行和工程建建筑作业都产产生噪声,对对施工现场附附近的居民等等环境敏感点点产生影响。(3)在筑路、桥梁、给给排水管线、供供电架线建设设中将产生废废料和垃圾。(4)工程的施工增加加土地的裸露露面积,被雨雨水冲刷能造造成人为的水水土流失。(5)工程占地减少了了当地的农田田面积,破坏坏植被将影响响农业生产。(6)部分居民房屋拆拆迁,暂时会会对居民生活活带来一定影影响。2.11.2营运运期工程投入运营后,对对该地区的经经济发展和改改善当地居民民的生活质量量将产生积极极的影响。但但同时也会有有一些不利因因素,主要为为工业区道路路上行驶的机机动车辆排放放的尾气和产产生的噪声等等。2.12产污环节节及污染物排排放特征分析析2.12.1施工工期产污环节节及污染物排排放特征分析析(1)废气拟建工程施工期间间产生废气污污染物主要有有扬尘、沥青青烟和苯并芘芘。扬尘主要要产生于建筑筑材料的运输输和堆放过程程中;沥青加加热拌合过程程中以及路面面施工中会产产生沥青烟、苯苯并芘。拟建工程沥青混凝凝土拌和利用用现有江源县县市政建筑公公司的1台封闭式沥沥青拌和机。根根据类比调查查,国内采用用封闭式沥青青拌和机的废废气排放资料料显示,沥青青烟排放浓度度符合《大气气污染物综合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下风向100m处苯并芘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类比资料,吉吉林省内的道道路建设工程程施工现场产产生扬尘状况况见表2—22。表2—22施工现现场主要污染染物排放情况况下风向距离(m)1255080扬尘(mg/m33)3.7441.6300.7850.496由表2—22可见,施工现场在在下风向100m范围内,粉粉尘污染较严严重。(2)废水拟建工程在施工期期使用临时旱旱厕或泼地蒸蒸发,故无生生活污水排放放。(3)噪声施工期间,各类施施工机械设备备运行和工程程建筑作业过过程中将产生生噪声。路线线施工设备在在作业期间所所产生的噪声声值见表2—23。表2—23各种机机械设备的噪噪声值单位:dB(A)序号机械类型声源特点距离设备5m处噪噪声值1轮式装载机不稳态源902平地机流动不稳态源903振动式压路机流动不稳态源864双轮机流动不稳态源815三轮压路机流动不稳态源816轮胎压路机流动不稳态源767推土机流动不稳态源868轮胎式液压挖掘机机不稳态源849摊铺机流动不稳态源8710发电机固定稳态源9811卡车流动不稳态源9212混凝土搅拌机固定稳态源9113混凝土泵固定稳态源8514移动式吊车流动不稳态源96(4)固废物本项目在道路、桥桥梁、给排水水管线、供电电工程的建设设中将产生废废料和施工人人员的生活垃垃圾,生活垃垃圾年产生量量为5.0t/aa(平均60人,250天,0.3kgg/天人,废料0.5t//a),施工中中将随时收集集,统一处理理。(5)水土流失由于施工场地周围围建筑材料、工工程废土的堆堆放和给排水水管网的铺设设过程中,改改变了原有地地面现状,产产生的临时土土方或废土方方,在雨季或或大风天气情情况下,会产产生一定量的的水土流失。2.11.2营运运期产污环节节及污染物排排放特征(1)废气废气为道路运输车车辆产生尾气气及扬尘,详详见环境空气气预测篇章。(2)噪声噪声主要来源于行行驶在道路上上机动车辆的的噪声,详见见噪声预测篇篇章。3.区域环境质量量概况3.1自然环境概概况3.1.1地理理位置江源县位于吉林省省的东南部,白白山市区东北北部,地处北北纬41°48′54″~42°13′43″,东经126°222′35″~127°113′32″之间,东西西长69.7kkm,南北宽45.4kkm,幅员面积1348kkm2。县城距白白山市中心17km,东与抚松松县为邻,东东南部与临江江市接壤,西西北邻柳河县县,西南靠八八道江区,北北连靖宇县。全全县辖8个镇,60个行政村,总总人口27万,其中农农业人口6.6万人,占总总人口的24.4%。交通便利利,地理位置置优越,是白白山市区通往往其它县(市市)的交通枢枢纽。本项目场址位于江江源县南部(石石人河以南区区域),距县县城8km,距白山市市区12km。开发区内内有沈长公路路(正在建设设中,计划2005年年底通车车)通过,沿沿路东南行40km,可直抵鸭鸭绿江边的临临江口岸,西西行12km或沿石三线线公路北行8km可与鹤大线线(G201线)连通,并并有鸭大线铁铁路通过,沿沿石三线北行行5km,有通白铁铁路通过。开开发区依傍在在长白山脉的的老岭山下,区区内有3条河流通过过,周边青山山碧水,风景景秀丽。综合评价,建设场场址周围交通通便利,环境境状况良好。场址一带地形为丘陵,植被为次生阔叶林植被,复杂的碎屑岩分布区多已开垦为农田,生长有草本植物。详见地理位置图2—1。3.1.2气候、气气象江源县具有明显的的北温带大陆陆性季风气候候特征:夏季季温热多雨而而短促,冬季季寒冷干燥而而漫长,四季季分明,历年年平均气温4℃,最高气温37℃(1958年8月10日),年最最低气温-35℃(1959年1月9日),冰冻冻期193天,冰冻深深度最大为1.5m。主导风向为西南风风,平均频率率26%,最大风速12m/s,冬季静风风期较多,占占全年33%。年平均降水量10000mm,最大日降降水量104.33mm(1954年8月22日),每年7—8月份雨量较较为集中,约约占全年的46%。3.1.3地形、地地貌江源县位于长白山山腹地,市区区位于浑江河河谷冲积盆地地,构成两山山夹一川的窄窄谷地貌特征征,地貌类型型有河漫滩、一一级阶地和二二级阶地,市市区南面多山山,北为浑江江及漫滩平地地,再北亦多多山。地形变变化较大,海海拔在460—580m之间。江源县地处浑江上上游,南北两两侧山岭起伏伏,东西平坦坦平阔。江源县全县东高西西低,东靠老老岭山脉,最最高海拔1426m。依山傍水水,县驻地附附近是个小盆盆地,气候宜宜人,奇观异异景较多,引引人注目。江源县浑江水系流流域地层属新新生代地层,由由暗褐色沙质质粘土组成,项项目拟选厂地地为中硬场地地土,建筑场场地为二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江源县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Ⅵ度。3.1.4水文概概况浑江为鸭绿江水系系我国一侧最最大支流,其其干流发源于于老爷岭山脉脉西北侧,流流经大阳岔、三三岔子,三岔岔子以上为河河源区,西南南、西北、东东北三岔分别别发源于长白白山龙岗山脉脉的大板石岭岭、三长旗岭岭、枫叶岭,汇汇于三岔子镇镇后称为浑江江,市区北部部有浑江自东东向西流过,面面宽流缓,河河床落差较小小,在1—1.5‰之间,有六六条支流从南南、北两向汇汇入浑江,分分别为红土崖崖河、石人河河、金坑河、碱碱场沟河、大大青沟河、板板石沟河和库库仓沟河。江源县区有大小河河流50余条,10km以上河流17条,浑江流流域12条,主要靠靠雨水和雪水水补给,每年年12月至次年2月为最枯水水季节,年平平均流量每秒秒10m3,枯水量每每秒0.63mm3,洪水流量量为每秒500m3,境内地下下水因风化裂裂隙发育,基基本形成连续续的自由水面面,大气降水水是补给来源源,水文网发发育,地下水水循环排泄良良好,分布稳稳定,富水性性良好,一般般水质无色,透透明,无味,水水质良好。3.2社会环境概概况3.2.1江源县县社会概况江源县现辖县辖88个镇,60个行政村,总总人口27万,其中农农业人口6.6万人,占总总人口的24.4%。幅员面积1348kkm2,有汉、满满、回、朝鲜鲜、蒙古、锡锡伯等9个民族,县县政府驻地孙孙家堡子镇。江源县集山区、林林区、矿区于于一体,自然然资源十分丰丰富,发展潜潜力巨大。辖辖区内自然资资源主要有矿矿产、林产、野野生动植物、水水利、畜牧、旅旅游等六大资资源。全县有有林地面积5.4万ha,森林覆盖盖率达76%,是东北林林产品重点加加工开发区之之一;野生经经济动植物达达1200多种,主要要有梅花鹿、野野猪、狍子、天天麻、刺五加加、薇菜及各各种菌蘑等;;矿产资源已已发现27余种,主要要有煤、页岩岩土、石膏、铁铁、金、镁、铜铜、铅、硅石石、麦饭石、瓷瓷石等,其中中:已探明煤煤炭储量1275..6万吨,是全全国重点产煤煤县;页岩土土探明储量4600万吨,享有“东北瓦都”盛誉;石膏膏探明储量113.887万吨,居全全国之最。境境内有2大水系136条河流,水水质较好。全全县可供利用用草地面积3.6万ha,畜牧业发发展条件得天天独厚。旅游游资源丰富,景景色旖旎的枫枫叶岭、秀丽丽挺拔的棒槌槌峰、神秘莫莫测的干饭盆盆和世界著名名的大阳岔寒寒武—奥陶系地质质构造剖面保保护区等构成成了江源独特特的自然景观观和旅游景点点。江源县现有煤炭、建建材、医药、食食品加工业与与制造、饮料料制造、木材材加工、家具具制造、交通通运输等10多个行业。木木制品加工业业达到国际领领先水平。工业有煤炭、金属属、木材等十十几个行业,主主要产品有原原煤、中成药药等。有耕地2.14万万ha,农业人口口近7万。农作物物以玉米、大大豆为主,经经济作物主要要有人参、冻冻秋梨等。长林线铁路和鹤大大线国道并行行横贯其中,通通长线省级公公路在境内有有43km。江源县原原为三岔子区区,是白山市市一个区,1995年撤消三岔岔子区,设立立江源县,同同白山市城区区分离。野生经济植物有数数百种,有山山参、黄芪、王王麻、贝母、党党参、细辛等等数十种药用用植物、野生生动物主要有有金钱豹、黑黑熊、紫貂、狍狍子、野猪等等。石人镇社会概况根据石人镇20005年度政府工工作报告,2004年,石人镇镇社会各项事事业均取得较较快发展。全全年实现国内内生产总值57726万元,同比比增长30.4%,其中:农农业增加值8726万元,超出出当年下达计计划20.3%;工业增加加值29650万元,超计计划20.4%;民营企业业增加值28536万元,超计计划23%;农民人均均纯收入4329万元,超计计划19.2%;城镇居民民人均收入6490万元;财政政收入834万元,超计计划10%。近几年来,石人镇镇按照“江源率先崛崛起,石人超超前突破”的奋斗目标标,坚持“工业强镇,工工业立县”的思想,确确定了“巩固瓦都品品牌,打造工工业重镇,多多业并举,全全面发展,积积极实施建设设五大园区,构构筑七大产业业”的发展战略略。通过实施施五大园区建建设,经济和和社会各项事事业持续快速速发展。一是以瓦业为依托托,建设建陶陶工业园区,重重点发展琉璃璃瓦、釉面平平瓦、页岩瓦瓦、水泥、散散热器等产业业,产品不断断更新换代,产产业进一步做做大做强;二是以金矿、铁矿矿为依托,建建设矿业园区区,全面带动动透闪石、白白云岩、紫砂砂石、麦饭石石的开发;三是以林子头村绿绿色无公害蔬蔬菜保护开发发区为依托,建建设千亩无公公害蔬菜保护护园区,实施施林子头、车车站、小河口口村三村联动动开发,形成成产业规模,目目前已形成了了由16户菜民建成成的50亩无公害蔬蔬菜保护开发发区;四是以现有小城镇镇规模为依托托,建设高标标准、花园式式城镇园区;;五是以新沈长线白白临段公路为为依托,建设设以镇南五村村农业产业化化相配套的旅旅游园区。通通过沿山开发发、沿路开发发、沿沟开发发旅游业,全全面带动黑陶陶、仿真偶人人、麦饭石饮饮品等旅游产产业和餐饮业业的开发。通通过实施五大大园区建设,初初步形成了瓦瓦业、陶业、矿矿业、水业、旅旅游业、工艺艺制品和绿色色无公害蔬菜菜等七大产业业并进的新格格局。特别是是黑陶产业的的开发,在东东北独创了以以“黑”为代表的浑浑江新文化,并并报批了专利利。综上分析,江源县县及石人镇社社会及经济各各项指标均呈呈现持续增长长的良好势头头,稳定而良良好的发展环环境为本项目目的建设和发发展提供了有有力的保证。3.3环境空气质质量现状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状监测(1)监测点布设根据该项目建设位位置、气象条条件及评价等等级,共布设设5个环境空气气质量监测点点,监测点布布设见表3—1和图2—1。表3—1环境空气气质量监测点点布设情况监测点号测点名称说明1#石人镇镇政府门前前评价区域上风向2#白山市一瓦厂门前前兴企路起点3#大成瓦厂门前宏远街与兴企路交交汇处4#老联瓦厂门前宏远桥头5#大石棚村下风向(2)监测项目根据本项目废气污污染特征以及及该区域环境境空气质量状状况,监测项项目确定为TSP、SO2、NO2三项指标。(3)监测时间根据《环境影响评评价技术导则则》中有关规规定及本项目目的大气评价价级别,选择择非采暖期作作为监测时段段,时间为2005年9月24日至28日,共采样5天。(4)监测手段与频率率为了真实了解该项项目建设前项项目所在区域域环境空气质质量状况,客客观地评价项项目运行前后后环境空气质质量变化情况况,本次环评评中,我们特特委托江源县县环境监测站站严格按国家家环境保护总总局编制的《环环境监测技术术规范(第二二册:大气和和废气部分)》中中的有关规定定,对项目所所在区域三个个监测点位的的SO2、NO2和总悬浮颗颗粒物(TSP)三种污染染物进行监测测。SO2、NO2采样频率为为每天6次,分别为02、07、10、14、19、21时,每次采采样时间不小小于45分钟,每日日采样时间不不小于18小时;TSP仅采日平均均样,每日采采样时间不小小于12小时。(5)监测结果根据江源县环境监监测站提供的的数据,统计计出各测点污污染物1小时、日均均浓度波动范范围,1小时、日均均值超标率及及最大超标倍倍数,详见表表3—2。表3—2评价区环环境空气质量量现状监测分分析统计结果果测点项目TSPSO2NO21#石人镇政府1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147—0..3120.083—0..1140.072—0..102超标率(%)0.04——最大超标倍数———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09—0..2440.087—0.11130.072—0..095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2#白山第一瓦厂1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02—0..3120.081—0.11150.071—0.0099超标率(%)0.04——最大超标倍数———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22—0..2730.085—0.11110.070—0..089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3#大成瓦厂1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13—0..2870.083—0..1050.065—0..091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36—0..2740.083—0..0960.073—0..086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4#老联瓦厂1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13—0..2910.059—0..0780.068—0..095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42—0..2840.064—0..0750.074—0..091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5#大石棚村1小时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198—0..2310.033—0..0670.038—0..060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日平均浓度值浓度范围(mg//Nm3)0.204—0..2190.039—0..0520.042—0..051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由表3—2可以看出,评价区区域5个监测点日日均浓度值均均不超标,但但1#、2#监测点的TSP瞬时超标外外(超标倍数数为0.04),说明项项目所在区域域受到一定的的TSP污染,但对对SO2、NO2有一定的环环境容量。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状评价(1)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数法,同时计计算污染物日日均值超标率率。数学表达达式如下:式中:Ii—第第i种污染物环环境质量指数数;Ci—第i种污染物的平均浓浓度,mg//Nm3;Co—第i种污染物环境质量量标准,mgg/Nm3。(2)评价标准选用GB3095—11996《环境空气气质量标准》中中二级标准,详详见表1—4。(3)评价结果与分析析根据监测分析结果果统计出日均均浓度平均值值,并计算各各点各污染物物的单项标准准指数,其结结果详见表3—3。表3—3评价区环境境空气现状评评价结果测点采样点项目TSPSO2NO21#石人镇政府日均浓度平均值(mg/Nm3)0.2190.0990.083单项标准指数0.7300.6600.6922#白山市第一瓦厂日均浓度平均值(mg/Nm3)0.2480.0970.081单项标准指数0.8270.6470.6753#大成瓦厂日均浓度平均值(mg/Nm3)0.2520.0900.078单项标准指数0.8400.6000.6504#老联瓦厂日均浓度平均值(mg/Nm3)0.2650.0680.084单项标准指数0.8800.4500.7005#大石棚村日均浓度平均值(mg/Nm3)0.2110.0470.048单项标准指数0.7030.3130.400由表3—3可以看出,TSPP、SO2、NO2的日均浓度度标准指数在在各点位均小小于1,5个监测点位位各污染物的的标准指数为为TSP>NOO2>SO2,说明评价价区域环境空空气对TSP、NO2环境容量较较小,而对SO2尚有一定的的环境容量。3.4地表水环境境质量现状监监测与评价本项目只有施工期期排放少量生生活污水,主主要以蒸发形形式外排,运运营后主要接接收各企业生生产生活污水水,通过下水水管网排入石石人河,因此此石人河是本本项目废水的的纳污水体,本本评价中对石石人河纳污河河段水质现状状进行监测评评价。3.4.1地表水水文概概况石人河是浑江的二二级支流,发发源于江源县县的老岭西麓麓,上游由多多条老岭西麓麓沟谷河流汇汇集而成,如如大石棚子河河、石清沟、榆榆木桥子河等等,流经大石石棚子镇、石石人镇等,在在大石人镇小小河口村附近近汇入红土崖崖河。全长约约26km左右,集集水面积0.4平方公里,河河道坡降为11.5‰。石人河径径流年内分配配极不均匀,汛汛期流量大,径径流量集中,冬冬季封冻期流流量小,每年年12-2月河流水面面封冻,形成成稳定的枯水水季节,其径径流量仅占年年总径流量的的1.29%;夏季(6-8月)为雨期期,径流最大大,约占年径径量总量的443.2%;秋季(9-11月)其径流流量占年总径径流量的288.66%。据据水文站多年年实测结果,平平均流量为2.6m3/s,最大流流量为105m3/s,最小流流量为0.11m3/s。冬季长长达三个多月月的稳定封冻冻枯水期,使使石人河对水水污染物的稀稀释自净能力力大大削弱。3.4.2地表水水水质现状监监测(1)监测断面的布设设根据本次地表水评评价级别,在在评价河段共共布设3个监测断面面,即1#大石棚村(对对照断面)、2#东大桥(削削减断面)、3#石人镇下游游进入浑江前前50m断面(控制断断面)。监测测断面布设情情况及具体位位置详见图2—1和表3—4。表3—4地表水监监测断面布设设情况监测点号测点名称说明1#大石棚村对照断面2#东大桥削减断面3#石人镇下游进入浑浑江前50m断面控制断面(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共选择66项指标:pH、DO、BOD5、CODcr、SS、氨氮。(3)监测时间江源县环境保护监监测站于2005年9月24日和25日对上述三三个断面水质质进行了现状状监测。(4)监测结果上述3个断面的监测结果果见表3—5。表3—5地表水水质质现状监测结结果单单位:mg//l(pH除外)水质参数监测断面1#(对照)2#(削减)3#(控制)pH值7.667.347.15DO6.495.424.62BOD52.702.953.37CODcr6.546.4816.35SS—312氨氮0.1360.1350.1493.4.4地表水水水质现状评评价(1)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现状评价采用用单项标准指指数法,其数数学模式如下下:Sij=Cij/CCo式中:Sij———单位项水质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指数;Ciij—第i种污染物监监测结果,mmg/l;Co—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准,mg/ll。pH的标准指数公式::pHj>7.0pHj≤7.0式中:SpH,jj—pH值的单项标标准指数;pHHj—j点pH值监测值;;pHsu—水质标准中中pH值上限;pHsd—水质标标准中pH值下限。DO的标准指数公式::DOj≥DOsDOj<DOs式中:SDO,jj—溶解氧的单单项指数;DOOf—饱和溶解氧氧浓度值,mmg/l;DOOj—j点溶解氧浓浓度值,mgg/l;DOOs—溶解氧的标标准浓度值,mg/l;T—水温,℃。当单项标准指数>>1时,表示该该水质参数所所表征的污染染物已满足不不了标准要求求,水体已受受到污染;反反之,则满足足标准要求。(2)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