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知识精讲架构+备课精研精梳】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三、两极格局的瓦解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一、冷战与两极格局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概念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冷战两极格局两极格局指的是冷战时期,以美苏为中心,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及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与局面。一、冷战与两极格局2、冷战爆发的原因美国苏联国家利益国家战略意识形态直接因素全球扩张保障国家安全称霸世界,经济扩张在东欧建立安全带,恢复经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战结束,美苏失去反法西斯的合作基础根本原因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人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给美国国务院发出了一封很长的电报,扬言:“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齐世荣,张宏毅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这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1955年成立“华约”,对抗“北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地缘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4.冷战的形成表现及两极格局的形成3.序幕: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5.两极格局特点:不对称:美国>苏联不完全:有的国家处于两大阵营之外全面冷战,局部热战6.影响危害(1)世界分裂为两大对立阵营,双方剑拔弩张,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交织,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主要表现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2)世界被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分裂他国的做法(朝鲜半岛分裂、德国分裂),为日后埋下了祸根。客观作用(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2)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水平的提高。(3)在两大集团对峙的夹缝中,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如不结盟运动。1.冷战的发展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①1958—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修建柏林墙(2)表现古巴导弹危机(1)特点东西方关系既有缓和,也有激烈的冷战对抗。

第二次柏林危机1961年8月,民主德国人大量涌入西柏林,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间修筑柏林墙。美苏双方出动坦克部队在柏林墙两边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持续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于1989年11月10日拆除)。直到1961年十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宣布取消缔结对德和约的期限,美苏紧张对峙的局面才得以缓和,第二次柏林危机结束“古巴导弹危机”苏联为了扭转自己与美国在核对抗中的劣势地位,开始向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苏联从1962年开始向古巴部署中程弹道导弹,如果一旦完成,苏联能将美国大部分地区覆盖在其核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并且留给美国的预警时间不超过5分钟,苏联就能够在与美国的政治对抗中获得优势地位。欧洲共同体(1967年)欧洲联盟(1993年)经济组织政治、经济、军事联盟欧共体成立与发展2.多极力量的成长①西方阵营分化欧洲煤钢共同体(195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20世纪70年代,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欧洲联合的原因:①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②战后,欧洲各国实力削弱,国际地位下降,需要重振欧洲。③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④法德和解(关键),应对美、苏的威胁。2.多极力量的成长日本经济的“起飞”并积极寻求“政治大国”地位

进入80年代,日本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1981年7月,中曾根首相在他的故乡发表讲话时说:“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①西方阵营分化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逐渐分化,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时间日本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1952-1960年8.22.82.77.54.85.81961-1970年11.24.12.84.85.85.6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史料拓展】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要求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权性质与苏联统一。苏联还在东欧各国进行了无情的大清洗,将包括共产党著名领导人在内的几十万人清除出党,以保证苏联政治路线和外交政策的执行。▲匈牙利十月事件▲中苏关系恶化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

中苏关系的破裂▲波兰波兹南事件②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原因:苏联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2.多极力量的成长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逐渐瓦解。③中国崛起---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不结盟运动的标志④第三世界的兴起

南斯拉夫……1948年受到“情报局”不公正对待而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同时,因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敌视态度,其对外一直是“极端生硬的反资本主义”……探索独立自主过程中,亚非会议的基本思想和方向对其有很大启迪,产生了发展中国家联合的思想。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①1955年亚非会议,诞生了体现和平共处原则的“万隆精神”。②在万隆会议的基础上,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苏东关系破裂中苏关系破裂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④第三世界的兴起③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

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②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①西方阵营分化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2.多极力量的成长三.两极格局的瓦解

紧张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大搞军备竞赛,实施“战略防御计划”。1.美苏关系的演变

紧张→缓和缓和

1985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美苏签署《消除中程导弹条约》

▲德国统一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裁军取得重要进展:1987年,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1991年,两国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③苏联实行战略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星球大战计划2.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

1989,戈尔巴乔夫访华3.两极格局瓦解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解释】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它是东欧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三.两极格局的瓦解材料一: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先后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进行改革,不但没有突破这一模式,反而使国家陷入危机之中。材料二: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材料三:从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①历史(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②直接(主要):戈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③外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苏联解体(1991年)3.两极格局瓦解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三.两极格局的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4.当今世界格局美苏争霸结束了,美俄关系依然紧张;冷战结束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课堂探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有何影响?①美苏两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国际关系恶化。

②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局部“热战”,破坏世界和平。

③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④美苏双方争夺在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⑤促使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进行改革。各国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⑥面对美苏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并使其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两极对峙形成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至五十年代中期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既对抗又缓和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两极格局瓦解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裂变渐变剧变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冷战与两极格局概念背景美苏冷战的进程: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军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北约”与“华约”冷战的发展多极力量的成长特征表现缓和:美苏开展对话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西欧和日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东欧反苏、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美苏关系的演变:紧张与缓和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实现了正常化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影响课堂总结1.美国某学者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率先挑起了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D.北约组织的建立DA3.假如让你写一篇反映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专稿,需要确定一组关键词,请根据有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A.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B.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铁幕”演说、马歇尔计划、越南战争D.朝鲜战争、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4.在美苏冷战中,可喻之为苏联的“马歇尔计划”的行动是A.帮助东欧解放

B.成立华约组织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进驻朝鲜半岛5.1955年,苏联与东欧七国缔结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它的成立标志着A.冷战正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C.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两极格局瓦解BCC1.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角逐激烈,在美洲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对此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A.苏联首先向古巴运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