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_第1页
2023年电大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_第2页
2023年电大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_第3页
2023年电大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_第4页
2023年电大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重点: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涉及个体也涉及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别人规定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映(“内隐的反映”即心理,“外显的反映”即行为)。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1、人的社会化2、自我3、社会认知4、社会态度(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三)群体心理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测法观测法一般分为一般观测法和参与观测法。参与观测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测法和隐蔽参与观测法。2.实验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3.调查法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陷重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也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陷更为明显。4.档案研究法提醒: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当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陷。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绪,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192023,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所以,192023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学习重点:第二章社会化一、定义【重点掌握】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取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P23)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故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P26)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盼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P38)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重点掌握】(P26-31)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重要涉及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1.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之间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2.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3.法律社会化:个体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法律社会化。三社会角色的分类【重点掌握】(P39-42)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的角色,需要对角色进行分类: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抱负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2.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通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限度的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4.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5.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6.根据角色的性别,可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角色的参与限度高低来进行分类。(注意,要理解每一种角色类型的意思)四、角色扮演、角色冲突的因素、类型及解决办法【重点掌握】重点阅读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的一下内容:二、角色扮演(P45-47)三-2、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类型、因素、解决办法)(P48-51)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P31-37)【掌握】影响社会化的因素重要有: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大众传媒3.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六、社会化的历程:(P23-26)【了解】个体的社会化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结束,它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进行。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这一历程划分为:1.儿童期社会化2.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3.成年期社会化4.再社会化学习重点:第三章自我一、定义【重点掌握】自我概念:又叫自我结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性的结识集合,它涉及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社会角色、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结识。(P57)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别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P59)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P61)自我美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美化,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高。(P66)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P67)二、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标志【重点掌握】(P54)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重要有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途径【重点掌握】(P57-59)1.自我概念的内容:个体对自己的结识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概念进行分类,以揭示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关于自我概念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2.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与别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结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重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1)重要别人的评价(2)别人的态度与反映(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4)社会比较四、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重点掌握】(P59)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业、年龄等相似的人进行比较。目前,费斯汀格的理论已被扩展。如伍德把社会比较的动机概括为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与自我提高四种;把社会比较的方向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很多研究已表白,当个体的目的和动机不同时,所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方式也不同。如自我美化的动机使个体倾向于与不如自己幸运、成功、幸福的人比较,即向下比较,以证明自己还不错;自我提高的动机常驱使人们与更成功的人比较,即向上比较,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五、影响自尊的因素【重点掌握】(P62-64)一个人自尊的高低,重要受三种信息的影响: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3.自己的内部标准。六、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P64-65)【重点掌握】自尊过高与过低都不好,形成较准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才是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更好地结识、评价自己,应当: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陷与成败;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3.确立适当的目的与盼望。七、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P67-69)【重点掌握】我们并不是无时无刻都顾及别人如何看我们的,也不是和谁交往我们的表现方式都是同样的。也就是说,是否自我表现及如何表现,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1.个体所处的场合影响自我表现;2.个体的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3.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影响自我表现。八、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条件(P56)【掌握】九、自我美化的方法(P66-67)【掌握】十、自我概念的作用(P60)【了解】学习重点:第四章社会认知一、定义【重点掌握】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人之对象的外在特性,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P73)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P84)归因:是指人们从也许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因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P87)二、社会认知的特性【重点掌握】(P74)1.选择性。2.双向性。3.整体性。4.易出偏差性。三、印象形成过程中常出现的偏差,涉及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宽敞效应【重点掌握】(P81-83)在对别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偏差。以下是比较常见几种认知偏差形式:1.首因效应: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别人做判断。在认知过程中,个人尽管可以获得多种信息,但最终决定他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信息,其余信息则被忽略,也就是说,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首因效应的存在表白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对的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2.近因效应:最新得到的信息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叫做近因效应。3.晕轮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性时,就会推断他也会具有其他相似的,或互相关联的特性,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结辨认人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也许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孙权对庞统的结识)4.宽敞效应:在知觉别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的信息,但是却倾向于对别人做正性评价,这种现象叫做宽敞效应。人们之所以对别人做宽敞评价,也许因素是:(1)希望自己周边都是好人好事,这样会使自己感觉舒适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别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四、琼斯与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重点掌握】(P80)琼斯与戴维斯的“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别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相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相应的内在特质。(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盼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2)某人所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此理论用于解释印象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信息)五、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及其利弊【重点掌握】(P62-64)刻板印象的形成重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P84)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是可以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性。但其弊端也存在:一是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P85)六、归因理论的创始人、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型:(P88-89)【重点掌握】1.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2.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1)内在-外在(2)暂时-稳定3.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型:行为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七、基本归因错误及其产生的因素、自我服务归因偏差(P89-91)【重点掌握】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别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因素:(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更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加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会因素。2.自我服务归因偏差:是指让人们把功劳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八、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P75-77)【掌握】1.认知者的因素: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需要、认知者的情感状态。2.认知对象的因素:认知对象特性的显著性、认知对象印象管理的能力。3.认知情境的因素。(注意阅读图4-2)九、印象的作用(P85-86)【了解】1.影响对别人信息的选择与注意2.影响对信息的解释。3.影响对别人的盼望与行为方式。学习重点:第五章社会态度一、定义【重点掌握】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P94)态度改变:指的是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涉及方向上的改变和成都上的改变。(P111)偏见: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互相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自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P?)认知失调: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在互相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涉及思想、态度、信念和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P106)团队影响法:通过团队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而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P117)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P98)【重点掌握】1.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即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一种能被人们所意识到的态度,即通过自我反省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态度,而内隐态度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本段从定义的角度谈论)2.人的外显态度来自于道德性的规定和评价,事实上并非是人的内心真实态度的反映。(本段从态度性质的角度谈论)3.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当人们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去检索外线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本段从态度表现的角度谈论)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那些态度改变技术通常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其中,外显态度是通过问卷方法获得的,而内隐态度则是通过内隐联想测验等技术获得的。(本段从改变的角度谈论)三、态度的三种构成要素【重点掌握】(P95)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互相关联的。1.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2.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3.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映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四、个体态度习得的三种方式【重点掌握】(P103-104)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测学习三种方式实现的。(联想学习以古典条件作用理论问基础,强化学习以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为基础,而观测学习则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五、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重点掌握】(P105-111)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研究可以按照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而大体划分为如下五个类别,即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下面重要对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要点进行介绍:1.认知失调理论要点: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在互相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涉及思想、态度、信念和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根据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快乐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它认知保持一致;第二,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第三,增长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态,使本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2.功能理论: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由于这种态度可以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应当先了解态度可以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功能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态度重要具有四种功能:一是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二是自我防御的功能;三是结识的功能;四是价值表达的功能。3.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通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六、影响态度改变的说服效果的因素【重点掌握】(P111-116)影响题啊嘟改变的说服效果不仅与所采用的方法有关,还与多种因素有关。譬如在采用劝说宣传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发起者的特性、目的人群的特性、信息的特性和情景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七、态度改变的方法:(P111-118)【重点掌握】态度改变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队影响法、活动参与法。八、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P101-104)【掌握】态度的形成,重要受到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1、环境因素的影响:涉及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和团队的影响;2、个体的学习: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测学习而得以实现的。九、社会判断理论(P107-108)【掌握】社会判断理论是谢里夫和霍夫兰在1961年初次提出的。谢里夫认为个人的态度可以用一段区域来表达:接受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和拒绝的区域。个体判断新观点属于区域位置,属于自己态度中的可接受区域,就接受新观点,改变自己的态度;若新观点位于自己态度中的拒绝区域,就拒绝改变原有的态度;若新观点位于不明朗区域,自己原有的态度也会做出适当的变化。拥有较窄接受区域的个体,其态度较难改变;接受区域较为宽广的个体,其态度易于改变。当一种新观点与个体原有观点极为相似时,就会出现新观点被原有观点同化的现象,由此不一定引起态度改变;而当新观点与个体原有观点相差极大时,就会遭到个体的拒绝,也不会引起个体原有态度的改变。只有当新观点位于原有态度区域的不明朗区域时,其所具有的劝说作用才最大,因而才会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改变。十、态度与价值观和信念的区别与联系(P96)【了解】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观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然而这几个概念之间毕竟有着拟定的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团。1.态度与价值观:态度的核心是价值,因而态度受价值调节。人们对于某一种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价值。而价值观是比态度更广泛、更抽象的内在倾向,相应地,态度也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系统中心的核心价值,越是接近态度系统中的核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同时,价值观和态度之间又是互相支持的,价值观会被用做防卫和证实个体已经形成的态度,而态度的诸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价值观。2.态度与信念:信念分为生活信念和抱负信念,这两种信念均与态度保持有密切的联系。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学习重点:第六章人际关系一、定义:人际沟通:就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P121【重点掌握】爱情:广义的爱情,通常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连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密切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限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爱情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P143)【重点掌握】二、人际关系的特点(P122)【重点掌握】人际关系的第一个特点是个体性;人际关系的第二个特点是人际关系的可感性(直接性),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为人们所直接体验到,不通过第三者或中介,而是双方对于对方的直接感受,这样会增长真实性和可感性。人际关系的第三个特点是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活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P123)【重点掌握】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由舒茨于1958年提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有些人表现得不明显。这些需要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际需要,并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由于人们对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有积极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形式,因而形成了六种人际关系的取向。即下表所示:行为倾向需要积极被动包容积极与别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期待别人吸纳自己,退缩、孤独;支配喜欢控制别人,能运用权力;期待别人引导,乐意追随别人;情感对别人爱慕、友善、同情,积极对别人表达密切对别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别人对自己密切三、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P126-127)【重点掌握】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1.定向阶段;2.情感探索阶段;3.情感交流阶段;4.稳定交往阶段。四、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P128-134)【重点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重要涉及:1.熟悉;2.接近;3.相似;4.互补;5.吸引你的个人特性。人际吸引理论(P134-136)【重点掌握】人际吸引理论重要涉及社会互换理论和公平理论两种。社会互换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一方面并且最重要的是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础之上,即人们要选择最能使自己获利的别人,同时,为了得到收益又必须给予别人。当双方利益得到满足时,关系就发展起来了。假如实惠方得不到回报,或回报不被接受,那么双方之间就不会信任,关系的发展就会受阻。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并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派是否感到公平有关。只有双方奉献的成本和得到的回报是相同的,公关的关系才是最稳定最快乐的关系。过度受益和过度受损的关系中,交往双方对这种关系都感到不安,双方都有在关系中重建公平的动机。五、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P137-138)【重点掌握】保持良好人人际关系的原则重要涉及:1.互相性原则;2.互换性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平等原则。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P138-142)【重点掌握】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重要涉及:1.T小组训练法;2.角色扮演;3.合理运用良性心理效应。六、爱情三角理论(P144-145)【重点掌握】爱情三角理论由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所有爱情体验都涉及三个基本组成成分:密切、激情和承诺,这三个成分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每对情侣的情况因三成分各自的比例不同而各不相同。在这三种成分中,密切是爱情的情感成分,激情是爱情的动机成分,承诺是爱情的认知成分。根据三种成分在爱情中所占的不同比例,爱情三角论表现为七种形式,即:⑴喜欢、⑵迷恋的爱、⑶空洞的爱、⑷浪漫式的爱、⑸同伴式的爱、⑹虚幻的爱和⑺完美的爱。七、人际关系的类型(P122)【掌握】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即⑴主从型、⑵合作型、⑶竞争型、⑷主从-竞争型、⑸主从-合作型、⑹竞争-合作型、⑺主从-合作-竞争型、⑻无规则型。八、文化对爱情观的影响(P147)【了解】(教材中本段文字太过简朴,且缺少层次,故略)九、密切关系解体的过程与体验(P147-152)【了解】参看下表:阶段序号阶段名称情感体验第一阶段发现问题挫折感、不快第二阶段暴露不满普遍是震惊、愤怒、伤痛,有时则是解脱第三阶段协商紧张、矛盾第四阶段转变疑虑、失落感第五阶段掩饰伤痛煎熬,在认知上清理感情,将感情的经历故事化学习重点:第七章利他行为一、定义:利他行为和利他行为的特性(P156)【重点掌握】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利他行为的特性:(1)以帮助别人为目的(2)不盼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3)自愿的(4)利他者也许会有所损失。二、利他行为的研究内容(P157)【重点掌握】社会心理学家对利他行为的研究重要包含以下内容:(1)一般的助人行为:人们在看到陌生人陷入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人行为。(2犯罪干预行为: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行为,这种行为一方面可以帮助受害人,另一方面能使犯罪人无法得逞或遭受处罚。(3)自我约束行为:个人约束自己不作出越轨的行为,这种行为通过克己的方式取得利他效果。(4)偿还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回报别人的恩惠或补偿别人曾经使别人蒙受的损失。(5)利他行为的后果、利他行为存在的依据、见死不救的因素等。三、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重点掌握】(P158-168)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重要涉及以下几个大的方面:一是利他行为的得失;二是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三是求助人的特点;四是环境和情景因素。四、旁观者效应及其解释(P164-165)【重点掌握】★当其别人存在时,人们不大也许去帮助别人,其别人越多,利他行为的也许性越小。拉坦内和达力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关于“旁观者效应”的解释,重要有:ﻫ一、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假如有其别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二、对模糊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别人的反映来对事件作出判断。三、评价焦急。假如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自己,就会按照别人期待、以可以被大家爱慕和接受的方式表现自己,避免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不成熟或很煞气,以减少社会贬低的发生,这种反映就是评价焦急。五、助人者和求助者的特点如何影响利他行为(P159-163)【重点掌握】(一)助人者的特但对利他行为的影响:1、人格: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中,助人者所具有的特定人格特质和能力可以使其更乐意帮助别人。但是,利他行为的产生由很多因素引起,人格特性在利他行为中只是起到某种中介的作用。2、助人者的性别特点:这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结论。布朗的研究结论是:女性不像男性那样爱帮助别人;而史密斯的研究结论是:女性更乐意保护受伤害的人。3、当时的心境:大量研究表白,心情好的时候,人们更乐意帮助别人,积极的心境可以增长利他行为的也许性。心情坏的时候,假如更多关注自身的需要,则减少助人的也许性,倘若助人可改善自己的心情,那么也会去帮助别人。(二)求助者的特点对利他行为的影响:1、是否值得别人帮助;2、是否受别人欢迎;3、性别的影响。六、利他行为的理论(P168-172)【掌握】利他行为的理论重要涉及:1、进化心理学的解释;2、社会互换理论的解释;3、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4、移情-利他假说。七、如何促进利他行为(P173)【了解】促进利他行为,重要通过(1)促进旁观者干预和(2)促进志愿者服务两种途径来实现。学习重点:第八章袭击行为一、定义:袭击行为的定义和种类【重点掌握】袭击行为的定义:就是违反了社会主流规范,有目的、故意图地伤害或试图伤害别人心理或身体状况及破坏其他目的的行为。这种伤害既涉及物质伤害,也涉及精神伤害。(P179)袭击行为的种类:(P180-181)根据袭击行为是否违反社会规范,可以分为反社会的袭击行为、亲社会的袭击行为和被认可的袭击行为;根据袭击方式不同可分为言语袭击和动作袭击;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工具性袭击行为和敌对性袭击行为。二、袭击行为的解释——本能论、挫折-袭击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重点掌握】★(一)本能论(P182)本能论重要涉及弗洛伊德的本能论和洛伦茨的习性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本能。生本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代表破坏性力量。人类的袭击行为就源于人类的死本能。袭击性力量迟早都需要得到释放,不然就会导致神经症。袭击性力量的释放,假如指向内部,就会折磨自己、摧残自己甚至自杀,若指向外部,就会表现为袭击、伤害别人。洛伦茨也认为袭击性是一种本能,当袭击的本能驱力在体内积蓄到一定水平,就必须转换为袭击能量释放出来,从而表现为袭击行为。假如适当的袭击目的长时间不出现,体内积聚的能量无法排泄,有机体就会陷入不安定状态,从而开始寻找其他目的。(二)挫折-袭击理论(P189)挫折-袭击理论有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和米勒于1939年提出。多拉德提出,人的袭击行为乃是由于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袭击是挫折的一种后果,袭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挫折的存在也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袭击。该理论认为:(1)袭击行为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2)克制袭击行为的力量与该袭击行为也许受到的预期处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3)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处罚越大,袭击行为发生的也许性越小;假如预期处罚一定,则挫折越大,袭击行为越也许发生。(三)社会学习理论(P19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挫折或愤怒情绪的唤起是袭击倾向增长的条件,但并非是必要条件。对于已经学习到采用袭击态度和袭击行为以对付令人不快处境的人来说,挫折就会引发袭击行为。当一个人耳闻目睹某种袭击行为时,他会把观测到的行为储存在记忆系统中,通过一段时间,若有类似刺激出现,他会将储存在记忆系统中的感觉经验取回而付诸行动。(以下灰色字体为扩充内容,非核心内容)班杜拉认为,个体从观测别人袭击行为到表现自己的袭击行为,需要三个必要条件:第一,有一个楷模表现袭击行为;第二,楷模的袭击行为被断定为“合理”的;第三,观测者在楷模表现袭击行为时必须在场。以上三者缺一不可。此外,还得有三项并非必要但却是充足的条件:第一观测者有足够的动机去注意楷模表现得袭击行为及当时的情境状况;第二楷模的反映必须存储于观测者的记忆系统之中;第三,观测者有能力作出所观测行为序列中的有关反映。三、消除和转移袭击行为的方法【重点掌握】(P198-204)★消除和转移袭击行为的常见方法,重要有:1、宣泄;2、习得的克制(涉及社会规范的克制、痛苦线索的克制、对报复的畏惧)3、置换(当个体遭受挫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进行直接还击时,个体就会以其他方式对另一目的表现出袭击行为。)4、培养同情心四、大众传播对袭击行为的影响(P195-196)【掌握】★心理学家李夫通过研究指出,小学生高年级学生观看暴力袭击的节目愈多,其袭击性态度就愈强。而心理学家菲斯吧哈与辛格的研究结论是,观看暴力节目有宣泄的效果,非但不会增长袭击倾向,反而还会减少一些袭击的行为表现。截至目前为止,观看暴力节目与人们的袭击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尚无定论。五、袭击的生理基础(P185-186)【掌握】重要从(1)激素与袭击(2)遗传与袭击(3)神经化学与袭击三个角度研究。六、文化与袭击行为(P197)【了解】文化对人们的袭击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文化中袭击性的限度表现出很大差异。譬如欧洲历史是从一个战争到另一个战争,而某些原始部落因崇尚合作和无袭击的伦理价值观,而较少表现袭击性。以色列集体农庄崇尚平等、分享和互助的伦理,所以农庄中培养的儿童,袭击性较少。此外,袭击性还和荣誉感文化相关,研究表白,来自崇尚荣誉文化的人,会有更强的袭击性心理倾向。学习重点:第九章社会影响一、定义【重点掌握】社会影响:是指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引起个人的信念、态度、情绪及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P207)社会促进: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若有其别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假如这一刺激促进活动的完毕,就称其为“社会促进”。(P207)社会克制: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若有其别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影响到他的活动,假如这一刺激克制活动的完毕,就称其为“社会克制”。(P207)社会堕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毕某种事情时,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独立完毕时解决多,个人的互动积极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懈怠。(P210)二、关于别人在场的理论解释——优势反映强化说(P209)【重点掌握】★优势反映强化说是别人在场的解释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动机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映可以很容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映会受到克制。所谓优势反映,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称纯熟,成为不假思考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假如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称纯熟的,或者是很简朴的机械动作,则别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加杰出。相反,假如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纯熟的,或需要费脑筋的,别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三、从众、服从的概念,从众的因素及影响因素【重点掌握】从众: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用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P212)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规定的行为。(P218)从众的因素:从众行为产生的因素重要有两个,即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就是人们把别人视为指导行为的信息来源从而顺应其行为。规范性社会影响是由社会规范而引发的从众行为。(P215)从众的影响因素重要涉及:(P215)第一、群体规模;第二、群体的一致性;第三、群体的凝聚力;第四、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第五、时间因素;第六、刺激物的性质;第七、文化因素;第八、个人因素。四、去个性(体)化的含义(P226)及其产生的因素(P227)【重点掌握】★去个性化的含义:去个性化现象就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作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也叫去个性化行为。去个性化现象产生的因素:费斯汀格等人提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行为是不负责任的,由于他隐藏在群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被辨认出来。他们融于群体中,缺少个体的可辨别性,导致了不许进行某种行为的约束力减少。个体觉得融于群体中越深,去个性化就越厉害,约束力就减少得越甚。五、服从权威的实验及影响服从的因素(P218-221)【重点掌握】★服从权威的实验,即专栏“米尔格拉姆和服从权威实验”,具体实验,请同学们翻阅教材。影响服从的因素重要涉及:第一,命令者的权威;第二、别人支持与服从;第三、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性;第四、权威的靠近限度;第五、行为后果的反馈。六、社会堕化现象的理论解释(P211)【掌握】社会堕化行为的几种核心解释是:1、社会影响理论;2、评价的也许性理论;3、觉醒减少理论;4、努力的可缺省理论;5、努力的比较理论。七、暗示的特性、种类及影响暗示的因素(P223-225)【了解】暗示的特性:(P223)暗示是社会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即一个人对别人或团队的有目的的,但没有根据的影响。在暗示中实现信息传递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对信息的无批判的知觉为基础的。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信息,可以按沟通者的积极限度,分为告知、劝说和暗示。在这三种当中,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之下,通过语言、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别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按暗示的一定方式活动。暗示只规定受暗示者接受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接受暗示的人不会认为是在以自己的力量驱动判断力,而会进入某一种精神状态或采用某一行动。暗示的种类:(P223)按照暗示的方式,暗示可以分为语言暗示、行动暗示、表情暗示和符号暗示。按照暗示发出的来源,暗示可分为自我暗示和别人暗示。按照暗示的直接性,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和反暗示。(其中反暗示是指暗示者发出刺激后,却引起了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映。譬如,“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就是反暗示的例子)影响暗示的因素:(P224)暗示效果的大小,既受到主观因素影响,又受客观因素影响,其中涉及:第一暗示者的年龄和性别;第二、暗示者的心理状态;第三、暗示的情境;第四、暗示者的影响力;第五、暗示刺激的特点八、模仿的含义及影响模仿的因素【了解】模仿的含义(P221)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别人行为刺激的影响,仿照别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影响模仿的因素(P221)影响模仿的因素是十分广泛的,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第一、年龄因素;第二、地位因素;第三、类似特质。学习重点:第十章群体心理一、群体规范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重点掌握】群体规范:群体所确立的一套规定成员如何做的行为准则和标准就是群体规范。(P236)群体规范大体可以分为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一般的社会性规范和反社会的规范。(P236)群体规范重要有以下功能:(1)群体支柱的功能(2)评价准则的功能(3)对群体成员的约束功能。(P238)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重点掌握】★竞争与合作的关系(P239-240)在群体内,成员可以彼此以合作的方式互动,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为群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而协调行动。而竞争则是指每个人都在努力,以求达成自己获得高报酬而不给别人任何好处的互动方式。研究结果表白,合作解决问题的群体要比竞争解决问题的群体协调,合作群体成员比竞争群体成员更能采纳别人的意见,更能和谐相处。而竞争群体成员彼此很少沟通,观点反复,容易产生误解,成员间互相侵犯,心情压抑。研究表白,在一般情况下,竞争影响群体内人际关系的协调,破坏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成员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参见P240-241,总计5条)三、群体决策的功能,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重点掌握】群体决策的功能:(P246)群体决策具有以下积极功能:(1)减少偏见(2)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3)增强成员的责任感(4)提高执行决策的效率。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P247-249)群体思维(略、参见P247)群体极化(略、参见P249)四、偏见的含义及其与刻板印象和歧视的关系(P261)【重点掌握】★含义:偏见是指人们基于非客观、非真实的结识而对别人或其他群体产生的悲观态度和情绪倾向。关系: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强调的是态度结构中的情感成分,并特指其中悲观或负面情绪;歧视强调行为成分,指对某特定群体成员的负面行为;刻板印象只是我们简化世界的一种方式,即对某群人的概括化,并不一定是情绪性的,并且不一定会导致敌意行为。偏见和歧视通常一起发生,但两者没有必然的一致性。五、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的方法(P266-269)【重点掌握】★减少群体冲突和偏见,常用的方法有:1、消除刻板印象2、增长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3、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六、领导方式及其类型(P254-255)【重点掌握】领导方式又称领导风格,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时所采纳的行为方式和所表现的行为特性。领导者对群体成员所采用的控制方式不同,将导致群体内士气的差异。勒温等人以这种观点为指导,将群体领导方式分为(1)专制型领导(2)民主型领导(3)放任型领导三种类型。而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研究中心的李克特等人将领导方式分为(1)剥削式的集权领导(2)慈善式集权领导(3)协商式民主领导(4)参与式民主领导等四种类型。七、群体的含义与分类(P173)【掌握】群体是指那些成员之间互相依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P231)群体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群体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P232)八、对偏见根源的几种理论解释(P263-265)【掌握】社会心理学家们对偏见得以产生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样导致偏见的因素。而总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分类2、社会化3、偏见人格4、现实利益和冲突5、心理因素九、领导有效性的理论研究(P256-257)【了解】领导有效性的理论研究重要涉及:1、特质理论2、行为理论3、权变理论其中,特质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占主导地位,行为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盛行不衰的理论观点,当前领导领域的主导理论是权变理论。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社会行为: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的人们,对各种社会刺激所做的反映。2、文化:人类所发明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都是文化,文化不仅涉及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态度这类非物质的形式,也涉及了体现这些非物质文化意义的物质表现形式。3、人格:是在个体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典型的、稳定的反映模式(或行为方式)。4、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性的总和。二、填空1、社会行为具有(既有积极性又有受动性),(既有内因性又有外显形),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2、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涉及(社会环境)、(文化)和(人格)。3、与社会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学科是(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4、层次性反映了社会心理学的结构特点,根据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我们把社会心理学分为(个体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群体行为)、(社会环境)四个研究层次。5、我国社会心理学界把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三、判断题1、由于影响社会心理的因素十分复杂,因此社会心理往往无规律可寻。×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所有人心理和行为的科学。×3、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对于社会环境的变化要缓慢得多,所以自然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比社会环境要大。×4、社会心理发展的每一步都从社会需要中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5、社会心理学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了“社会分析论”阶段,一个重要特性之一是社会心理学从定量实证转变为定性描述。×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正常人及其群体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正常人及其群体。正常人及其群体是相对于非正常人(如生理缺陷、心理变态者或精神病人)而言的,是指具有健康的生理素质、健康人格和正常心态的人。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活在特定社ﻭ会环境下的正常人及其群体。其三,研究社会行为的规律性。2、为什么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无论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还是理论体系来看,社会心理学都是一门独立学科。一方面,从研究对象看,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正常人及其群体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从它一产生,就拟定了其特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并具有完整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社会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独特存在价值的现代科学,除了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还在于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方法体系。其三,社会心理学发展出了一套有效地解释社会行为的理论。正因如此,我们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章社会化一、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2、同辈群体:也称伙伴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爱好、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3、“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盼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在雕塑一座少女雕象时倾注了自己的所有感情,这种热望感动了上帝,把雕象变成了真人与他结为伴侣。后来,心理学家把被盼望者向着盼望者所盼望的方向发展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结识和了解。涉及结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性以及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等。二、填空题1、社会化的功能涉及(传授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培养对的的人生价值观)、(培养社会角色)。2、除了生物学因素以外,影响人的社会化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期间的社会文化环境。其中涉及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职业背景)、(大众传播媒介)等。3、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提成(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4、自我意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5、自我意识的功能涉及(自我评价功能)、(自我情绪的体验功能)、(自我控制的功能)。6、埃里克逊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期、(童年期)、(学前期)、(学龄初期)、(青春期)、(成年初期)、(成年期)、(成熟期)。三、判断题1、现代学者认为,个体社会化就是指儿童期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2、软性规范重要指法律、法规、条例、命令、决定等由国家各级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或文献。(×)3、文明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是文化教化的结果,假如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断层,人就失去了社会文化教化,原始蒙昧和野蛮的自然属性就会复归。(√)4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是指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采用放任的态度,很少管教和约束。由于家长相信“树大自然直”的教育观念。(×5、自信心是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绪体验,涉及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与欺侮自己等。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社会规范有两类,一类是软性规范,一类是硬性规范,属于软性规范的涉及(ACE)。A、信念B、法律C、习惯与风俗D、法规与条例E、传统道德与伦理F、命令与决定2、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于社会化的重要性在于(AD)。A、童年期是人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B、它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儿童传授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C、不带有强制性,它往往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实现的D、童年期儿童对家庭的生理、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3、一般认为,同辈群体有以下特点(ACE)。A、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B、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课堂C、成员之间易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D、成员之间不容易产生心理认同感E、有自己的价值标准F、对成员的社会化带有强制性4、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约束,一个人态度并不是由别人的命令逼迫改变和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对自愿的基础上。自我控制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AB)。A、发动作用B、制止作用C、自尊心D、自信心5、按照埃里克逊的观点,童年期阶段是获得(A)。A、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和羞耻感的阶段B、基本信任感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阶段C、积极感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D、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课题?不仅青少年有社会化是问题,成年和老年人也需要不断地社会化。在人的生命的不同阶段人的社会化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任务。2、简述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文化对社会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它规范着人生纵向成长过程。文化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培养了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带给人们知识、技能和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并逐渐塑造了人的心理和性格。一个人只有对现有的文化规范的接纳、依从,在社会中才干顺利成长起来,并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周边世界中的一员。第二,它规范着人的横向社会地位。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义务、权利、职责以及别人对我们的行为的盼望都是由文化规范来规定的。特别是非正式交往更具有文化规范的特性。3、简述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对人的社会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它能使人有效地了解社会,增长知识,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化的“第二课堂”,而其中的电视更是成为联系千家万户的一条共同文化和知识的纽带。社会心理学家也注意到了大众传播特别是电视对社会化(特别是儿童社会化)的悲观作用。一方面是电视中的暴力节目影响儿童的侵犯行为。电视中出现“性”、“犯罪”、“死亡”、“吸毒”等内容对儿童的行为有着悲观影响。另一方面,电视影响家庭中的互相作用,减少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时间,从而消弱了家庭关系,间接影响社会化过程。此外,电视对儿童的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也有悲观影响。第三章社会角色一、名词解释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利、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盼望。2、先赋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3、角色扮演: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须有能力在不同的场合根据需要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社会心理学把个人具有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承担和表现角色的过程称为角色扮演。4、角色冲突: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或对立,妨碍角色扮演顺利进行的现象。5、性别角色:是由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盼望的品质特性。涉及男女两性所持的态度、人格特性和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二、填空题1、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把社会角色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2、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类化别人角色阶段)。3、社会角色的功能涉及(互动功能)、(规范功能)和(自我表现功能)。三、判断题1、角色的自我表现功能指角色具有制约、控制和规范个体行为的作用。(×)2、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社会角色称为自觉的角色。(×)3、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男女两性的行为及心理特性重要是天生的,是由他们的生理特性而决定的。(×)4、许多研究者认为男性在语言思维方面占有优势,而女性在空间辨认能力上占有优势。(×)5、农业文化比工业文化更具有使男女平等的文化基础。(×)四、选择题(单项)1、一个角色总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补充的角色称为(A)。A、角色丛B、角色规范C、角色互动2、一个人必须同时扮演多个的不同角色,但又缺少角色扮演能力,无法满足所有这些角色所提出的盼望,由此产生的角色冲突称为(A)。A、角色间冲突B、角色内冲突3、我们通常所说的“忠孝不能两全”是一种角色冲突,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A)。A、角色间冲突B、角色内冲突五、简答题1、简述产生角色冲突的因素。产生角色冲突的因素在于不同角色中具有各不相容的成分。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角色丛,在这个角色丛中,与这个角色发生交往和互动的其他角色对他都有着一定的角色盼望。当这些盼望彼此发生矛盾,或者角色伙伴对角色的盼望过多,以至于角色自身无法应付时,就产生了同一角色丛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2、如何理解性别角色的含义?一定的社会角色是和一定的社会盼望相联系的,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盼望的品质特性,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的地位,及其被社会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一方面,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人一出生就依据他的性别规定了他将成为一个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另一方面,性别角色的划分决定着某一个体的社会化取向。这种不同的社会化取向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的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导致男女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地位相适应的不同的心理内容和人格倾向。第三,性别角色是由社会为男女制定的一套行为规范——社会盼望,它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即将这些规范记忆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她在社会生活中就会自动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方式来结识、思考、行动,最终导致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3、简述荣格的男女同体理论的基本观点。4、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如何才干实现男女平等?第四章社会认知一、名词解释1、社会知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知觉反映,是人们对社会客体外在特性的整体性的主体反映。2、角色知觉:是指根据别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结识对方的地位,并根据对方的地位来推测他应遵从的行为,也涉及对自己的地位及行为规范的结识。3、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结识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4、第一印象作用:是指人们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语言、表情、姿态、身材、年龄以及服饰等方面对人的印象产生的影响。5、心理定势:是指在结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对知觉对象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映。二、填空题1、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和(封闭性原则)三个原则。2、一般认为社会知觉的类型涉及对别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角色知觉)和对(对人际关系的知觉)。3、一般认为社会印象有(具有间接性)、(综合性)和(固执性)等特点。4、印象的形成模式有(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强平均模式)。5、影响社会印象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重要涉及第一印象作用、(光环作用)、和(社会刻板印象作用)、(定势作用)。三、判断题1、人的外表与心理品质是无关的,任何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推测其心理活动的企图都是没有根据的。(×)2、社会印象则是对印象对象的直接反映。(×)3、在印象的形成模式中,专家们认为累加模式比平均模式更符合对别人形成印象的一般规律。(×)4、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任何品质都具有光环的作用。(×)5、心理学的研究表白,控制协调性动作比控制其他的非言语暗示要容易得多。(×)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人们在进行社会知觉时并不是对作用于主体的所有社会刺激都发生反映,而是把少数刺激作为社会知觉对象,把它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社会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A)。A、社会知觉的选择性B、社会知觉的主观性C、社会知觉的整体性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很多,就客观因素而言,重要涉及以下方面(ABCD)。A、知觉对象与背景的区别B、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C、对象的活动性D、事物的新奇性E、知觉者的需要、爱好F、知识经验、目的任务3、一般说社会角色的知觉对的与否的限度,与以(ACE)因素有关。A、对角色的社会期待的明确限度B、与知觉的主观性有关C、角色学习和经验的限度D、与个性倾向性有关E、环境及时代的变化4、在对别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由于对别人某些突出品质或特性的了解,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性的知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A)。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定势D、社会刻板效应五、简答题1、这样才干对的地结识自己?结识自己的方法与途径重要有:以人为镜,通过与别人比较来结识自己;通过自己的心理活动结识自己;通过自我测验来结识自己。2、第一印象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谈谈如何才干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尔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要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必须从穿着打扮、言行举止等每一件小事做起。第五章社会动机一、名词解释1、社会动机:是指不盼望任何回报的、无偿的关心、帮助别人的行为,其中涉及援助、救济、捐赠。2、利他行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成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行为的指向都是由动机所驱使的,也就是说,社会动机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行为活动的直接因素。3、冷漠行为:是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别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帮助时,却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4、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件的反映,在单个人时与同别人在一起时会有不同的表现。由于别人在场,会克制个体的利他行为,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5、侵犯行为:凡是以伤害别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一种行为能否背叛定位侵犯行为,必须要注意两方面的情况,一是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二是个体内在的意图和动机。二、填空题1、社会动机是指(引起)、(维持)和(推动)个体活动以达成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2、一般认为利他行为有四个特性:第一,它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第二,(以有益于别人为目的),第三,(不附有任何盼望别人报答的愿望),第四,(利他者本人有所损失)。3、侵犯行为具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它是故意图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外显的行为),其三,(伤害别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其四,(是具有反社会性质的行为)。4、侵犯行为表现为各种各样的类型。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把侵犯分为语言侵犯和动作侵犯。根据侵犯行为的动机,我们还可以把侵犯行为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三、判断题1、在个体内存在的多种动机中,强度最大的动机称为主导动机或优势动机。√2、一种动机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行为也也许有不同的动机。√3、动机可认为个人行为提供动力,以使其维持自己的行为达成一定的目的。√4、动机使个体行为具有方向性。√5、一般情况下,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惜的方式对待儿童的时候,容易使儿童建立起一种利他的和助人的心理倾向。√6、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是模仿和强化的结果。×7、学习理论强调了挫折和侵犯之间的因果关系,认为只要一个人受了挫折,就必然会做出某种侵犯行为。×四、选择题(单项或多项)1、动机对行为具有的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ABC)。A、始动功能B、指向性功能C、强化功能D、动机的清楚度E、自我报偿功能F、动机的效能2、(E)行为不是利他行为。A、积极无偿地帮助帮别人带路B、路见不平,制止犯罪行为救助受害者C、克制自己,为使别人免受烟雾中有害物质的侵害而戒烟D、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E、为获得较多的利息,把钱借给别人F、在公共汽车上,把作为让给别人3、当有其别人在场时,个人的行为会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别人将如何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在众人面前处在尴尬地位,因而在行为上表现出踌躇不决的现象称为(A)。A、观众作用B、楷模作用C、责任分散作用五、简答题1、为什么说动机具有复杂性?一方面,动机和行为之间不是简朴的一一相应的关系。一方面,同一动机也许有不同的几种行为表现,另一方面,同一行为也也许有不同的动机。另一方面,个体的一种行为同时受到多种动机的支配。一般的说,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不是单纯由某种动机所引发,它总是由几个不同的动机共同作用而引发的,其中有一种动机起主导作用。第三,个体的语言、动机和行为往往是不一致的。就是指个体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动机和他内心的真实动机往往存在矛盾,即所谓“口是心非”现象。由于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别人无法直接观测到,而有时单纯从人的语言表述中判断其行为方向又是不准确的,这就需要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考虑行为的真正动机。2、社会心理学如何解释旁观冷漠行为?社会心理学从个人的人格特点和旁观者效应两个方面来解释旁观冷漠现象。如何培养利他行为?一方面要重视家庭、学校、社会舆论、大众传播媒介等在儿童初期社会化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教师是对儿童有较大影响的人,通过口头引导和以身作则,给儿童提供一种最真实的楷模。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得到积极强化时,他就会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悲观强化时,利他行为就会减少。在整个社会形成对利他行为进行积极强化的环境和局面。如何控制侵犯行为?一方面要建立公平的分派制度以减少挫折感。由于利益分派的不公平引起个体的挫折体验,进而导致侵犯行为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公平的利益分派机制,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挫折而引起的侵犯行为。另一方面,运用奖惩制度控制侵犯行为。对侵犯行为的处罚是必要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了畏惧处罚往往可以控制一个人的侵犯行为。但在运用处罚时既要讲究处罚的有效性,又不能过度地依赖处罚。其三,通过说服教育控制侵犯行为。说服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后果危害性的结识,说服教育是转变人的态度的重要手段,说服要及早进行,让儿童从小明辨是非,懂得侵犯行为对别人和自己的危害。说服时要提供受害者痛苦的线索,以引起同情心,从而克制侵犯行为。此外恰当的宣泄、控制暴力电视对控制侵犯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第六章社会态度一、名词解释1、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2、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改变:态度的形成指的是一种新的态度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一种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态度的改变指的是一种态度由旧向新的发展的过程,即旧的态度改变为新的态度的过程。3、态度的两极性:是指态度主体对事物往往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极端的态度。二、填空题1、一般说来,态度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因素构成。2、一般认为态度具有社会性(协调性)、(间接性)和(两极性)等基本特性。3、社会态度具有适应的心理功能,社会态度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和(自我表现的心理功能)。4、态度的改变有两种情况:一是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指(原有态度的强度发生变化但该态度的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另一种是不一致性改变,指(旧的态度转变为新态度(态度的方向发生了改变))。5平衡理论重点考察了P-O-X三者之间的两种关系,一种是P-O之间的(情感关系),另一种是P、O与X的(态度关系)。6、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因素涉及(社会因素)、(群体因素)、(宣传因素)、(个性特点)和(态度系统特性因素)。三、判断题1、人的态度是由先天本能决定的,如婴儿饿了会哭,给他好吃的和好玩的,他又会不久乐,这种反映就是态度。(×)2、情感指态度主体作用于态度对象的行为准备状态。(×)3、社会心理学学者通过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态度与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4、一般来说,长期行为比短期行为更容易与态度保持较高的一致性。(×)5、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越密切,在群体中的地位越高,越容易受群体的影响而形成有关的态度。(√)6、自尊心越强的人,态度越不容易转变。(√)7、幼小时形成的态度不容易改变。(√)8、心理学研究表白,引起中档限度恐怖的宣传最有助于态度的变化。(√)四、简答题1、用经验积累过程与群体规范制约过程解释态度的形成机制。在个体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后,当他再一次碰到某个社会事件时,他对这件事形成一定的态度的过程就是运用经验积累进行比较的心理过程。当某一社会事物刺激了人的感官后,个人内心过去已有的经验事实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使他把这件事和以前的事进行比较。假如发现这件事与过去的经验相同或者大同小异,就会以过去的经验看待当前的事物,并作为态度反映出来。群体规范起着约束群体成员行为的作用。作为群体的一个成员,都被盼望着遵循这个规范,任何违反规范的行为都将受到群体的排斥或袭击。使越轨者感到一定的群体压力,最后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者态度。2、从心理学角度讲,说服宣传要注意哪些问题?说服宣传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过度夸大事实真相会使人产生怀疑感和不信任感,过度缩小事实又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充足重视。特别要注意三点:一方面,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宣传必须使人们的内心产生压力或威胁感,使他们感觉到只能听从劝告转变态度以消除心理上的承担。另一方面,说服宣传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宣传方式。再次,说服宣传要逐步提出规定,循序渐进。第七章人际交往与社会沟通一、名词解释1、人际交往:是指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情感的过程。2、人际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爱好、情绪、感情与意向等等。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工具。3、人际交往空间:所谓人际交往空间乃是指交往过程中个体与别人在地理空间上保持的距离,也称人际距离。4、双向沟通:指的是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接受者,信息发出后,还要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的时候,发送者和反馈者还要进行多次反复交流,直到双方共同明确为止。5、人际距离:指的是交往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