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7页共77页血缘关系与我国行政立法的变迁演讲范文血缘关系与我国行政立法的变迁演讲范文。【【摘要】:^p】::血缘关系是中国行政立法的重要根据,比拟中国古今的血缘行政立法,现行法在消除血缘行政特权方面有宏大的进步,但是在血缘任职回避、血缘受贿立法等方面,应充分汲取古代法之精华。【【关键词】:^p】::血缘行政立法任职回避受贿中图分类号:D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夏商周分封诸王,血缘是行政组织的依托,宗族是行政系统的主干。随着消费力的开展,社会交往的拓展,血缘关系在组织____和推动社会运转中的作用日益淡化。但是血缘关系在皇权制度、选官制度、行政制度、回避制度、反贪制度等行政立法方面,仍有着重要的地位。比拟古代与现行的血缘行政立法,既能窥见古代法的辉煌,也能觉察到现行法的缺乏。一、血缘与选官制度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大特色是孝悌为官。一个人对血缘亲属尊老爱幼,堪为楷模者,可以被选为官员。汉宣帝时“其令郡国举孝弟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1]“唐以孝著,为郎中令。”[2]官员不举孝是重罪,被选举者不就职也是重罪。“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3]西汉举孝廉约32000人,东汉约42000人。[4]孝悌为官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2、父祖为官,子孙亦可为官。行政官员血缘亲属有任职特权,在任官员的子孙根据血缘关系和父祖的品位,有免试担任行政职务的权利。唐代规定,皇亲国戚及五品以上官之子孙,可以凭父祖的官品获得做官的资格,五品可荫孙,三品以上可荫及曾孙,[5]李德裕与父祖三代荫叙为官即是证明。[6]3、血缘与行政处分有直接关系。有些行政处分因血缘而起,有些因血缘而轻重,有些因血缘而免除。例如,所任官名与父祖名同字或谐音,那么应辞职;假设老亲有疾病在身,又无人照顾,也必须辞职;在为父或母守丧期间也不能任公职。“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委亲之官;在父母丧,生子及娶妻;兄弟别籍异财,冒哀求仕;……免居所官。”[7]“诸庙享,知有缌麻以上丧,遣充执事者,笞五十;陪从者,笞三十。主司不知,勿论。”[8]官员不得随意役使部属,假设与部属有亲属关系,那么不受限制,“假设有吉凶,借使报监临者,不得过二十人,人不得过五日。其于亲属,虽过限及受馈、乞贷,皆勿论。”[9]唐律按血缘构建了户赋制度,一个直系血缘近亲群体为一户,家长是责任人,承担交征税役的责任,“诸脱户者,家长徒三年;无课役者,减二等。女户,又减三等。”[10]根据血缘选官、任官和行政处分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时代的产物,现行行政法彻底抛弃了这一封建特权立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重大进步。但是,现实中许多人没有认识到法律的这种时代精神,“裙带”意识严重,是人事领域____的重要根。二、血缘与行政任职回避血缘任职回避是中国古代行政立法的重要内容。明洪武元年规定:在两京,其父兄伯叔担任行政主管者,其弟男子侄不得担任监察之官;内外主管衙门及所属衙门中有系父子、兄弟、叔侄关系者,要回避;回避的原那么是依官阶以低就贵,[11]清代把任职回避的范围扩大到了祖孙关系、姐妹关系和姻亲关系,“京师中央各部、院尚书、侍郎以下,至翻译满语文的笔贴式以上,有嫡亲祖孙、父子、伯叔、兄弟之关系者,不得同时在同一衙署供职,令官阶低者回避。乾隆五十八年规定,母亲之父及兄弟,妻之父及兄弟,女婿、亲姐妹之子,都不得在同一衙门内为上下隶属之职。”"如有捏称宗族姻亲,择缺美恶者革职〔私罪〕。该上司自认姻族扶同捏报者,亦革职〔私罪〕。在外失于详查之出结官,降一级调用,在京查之出结官,降一级留用〔俱公罪〕。凡假借回避,有意择缺者,均照此例议处。"[12]我国还未制定系统的任职回避行政立法,*中央、国务院及人事部出台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立责任制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方法》:"第二条国家公务员有以下亲属关系之一的,必须按规定实行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四〕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第三条国家公务员凡有第二条所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____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审计、人事、财物等工作。""第四条〔二〕一般由职务较低一方回避;职务一样的,由任免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员的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第八条国家公务员办理任职手续前,应当如实向主管部门报告应回避的亲属关系,对隐瞒不报的,予以批评教育并调整工作。应回避的国家公务员,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应采取行政措施予以调整。""国家公务员从事公务活动时,应主动报告应回避的关系。对隐瞒不报的,予以批评教育,其中因未回避给公务造成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分。”[13]新近公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在讨论干部任免时,凡涉及与会人员本人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干部考察组成员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涉及其亲属的,本人必须回避。"此规定有利于抑制选拔环节中的“裙带”____。比拟古代与现行血缘任职回避立法,其根本一致的是:第一,现行行政法继承了古代法中任职回避的范围,三代以内的血亲都属回避的对象。第二,回避的方法是以低职回避高职。第三,对不遵守回避规定的行为,都给予处分。但是二者也有很大的差异:第一,现行法规定了公务回避的要求,古代法那么没有。第二,古代法对违犯回避规定的处分比现行法严厉,分革职查办和降级二种。现行法的制裁太轻,最重处分也只是开除,但现实中从未有一例因违犯回避规定而被开除公职的案例,违规本钱太低。而违规利益的丰厚,使敢于以身试法而高枕无忧者日多,这与今天的____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三,古代法中回避的职业范围包括一切公务,而现行法只涉及行政机关,排除了党务部门和司法机关,而前者是领导决策机关,后者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是社会的中枢,而血缘任职却无法律制止。第四,古代法的法律渊是较完备的行政法,现行法的法律渊是国务院和部门的暂行条例,法律效力层次较低,不利于对人事____的打击。三、行政官员血缘亲属受贿的立法近年来,全国特别是湖南的血亲曲线受贿案直线上升,一些领导干部唆使、纵容自己的血亲大肆收受贿赂,或者由血亲开公司、办实体,自己隐居幕后操纵,利用手中权利牟取暴利,马某某受贿案就是典型。法庭上检察机关指控马某某担任省交通厅副厅长期间,利用主管全省公路重点工程及担任厅招标领导小组成员的职务之便,伙同妹妹、女儿、女婿,帮助别人中标、分包工程和承担业务,为别人谋取利益,先后单独和共同收受个人和单位贿赂226.6万元。马某某本人虽然只单独受贿13万元,其它那么均为共同受贿,所受贿赃款大部分留存在他妹妹、女儿和女婿手里。对此,马辩称他不知妹妹和女儿等人收受钱财数额,无受贿成心,故不构成犯罪。控方认为,马某某明知妹妹和女儿等人要利用其职务为请托单位谋取利益,任由他的亲属向请托单位收取钱财,因此马某某与妹妹和女儿等人形成了其同受贿成心。[14]本案的特点是公务员与血亲精心筹划,曲线受贿,数额宏大,并企图躲避法律。马某某辩称,自己不知道妹妹和女儿等人等是否收了钱,收了多少钱,自己也没收到和保管钱物,因此就妹妹和女儿等人收受钱物的行为,与己无关,自己无受贿的成心,不构成受贿罪。控方驳辩说,马某某明知妹妹和女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收受请托单位和个人的贿赂,构成共同受贿的成心。笔者认为,虽然马某某对自己的行为心知肚明,在强大的政治攻势面前,不得不承受法律的制裁,但是从法律的严密性和法律的功能看,本案审理存在二个问题,首先是个直接问题:共同成心的指控不能成立。即使凭案情开展的一般规律,可以根本肯定马某某等人预谋曲线受贿,被告人后来也确实这样运作,但是控方假设没有举出被告等人如何筹划、如何分工、如何联络的详细事实,包括时间、地点、主体、客观方面等,就不能认定曲线受贿。从法理考虑,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成心,第一,要看行为人是否施行了行为,包括个人行为和共同行为;第二,要看行为人是否预见到自己行为的后果;第三,要看行为人是否积极追求或放任特定效果的发生;第四,假设是受贿的成心,还要看受贿人是否知道行贿人和行贿数额。从本案的法庭辩论看,假设控方不能提供其他证据,马某某可以作这样的辩护:就妹妹和女儿等收取财物的行为,我没有参与谋划,我不知道行贿人是谁,数额多少、恳求事项,没有占有妹妹和女儿等人收受的财物,因此,我既没有受贿的成心,也没有受贿的赃物,因此不构成共同受贿。其次是个间接问题:法律不能制裁马淇英等人的行为。假设马某某的辩护成功,妹妹和女儿等人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可能会作二种定性,其一是诈骗行为,其二是合法行为。在司法理论中,定为合法行为的居多,因为其行为可以理解为中介费、劳务费、无偿赠予等,假设碰上____的司法官,这正是徇私枉法的好时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类似的行为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告无罪释放,贿赂公行而无可奈何。试举一个审结无罪的案例:甲为一私营原料消费企业主,为争取某大型国企购置自己的原料,以老乡名义资助该企业____乙之子丙注册的公司10万元。资助之初,甲乙没有提及原料之事,半年之后,甲以产品积压太多为理由,恳求乙帮助,乙暗示自己的采购科长丁与甲协商,甲成功地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该国企推销原料50吨,获取超额利润30万元。后由于原料积压变质,该国企损失近60万元。此事被侦查起诉后,甲、乙和丁都否认有行贿受贿行为,声称甲之资助完全是朋友行为,原料购置是正常业务关系,较高价格和企业损失是市场变化引起的,是经营风险的表达。审理结果是罪名不成立,乙无罪释放,当然乙之子丙也无共同受贿的成心。此案的作案手法比马案更为狡猾,从长计议,打擦边球,但本质一样,是利用血亲曲线受贿。此类案件的,智商较高,谋划周密,熟悉相关法律,利用血亲关系的亲密和稳定性,钻法律的空子,到达行贿和受贿的目的。此类现象,路人皆知,但是依刑法第382条、385条、393条、394条,不能认定有罪。为什么现行法律这样苍白无力?就是立法中有二个缺口,其一,立法要求控方承担血亲是否勾结的举证责任,事实上控方很难取证。其二,立法没有明确规定血亲取财是受贿,曲径通幽,暗渡陈仓。血亲曲线受贿,自古有之,比照现行法律,我国古代立法更行之有效,以唐律为例:“诸监临之官家人于所部有受财、乞物、借贷、役使、买卖有剩利之属,各减官人罪二等,官人知情与同罪,不知情者各减家人罪五等。"“非监临之官及家人有犯者,各减监临及家人罪一等”。[15]凡州、县、镇、戍、折冲府等判官以上,都是监临之官,一般指有领导职务之人,非监临之官指办事员,这些官吏的家人假设收受部下的财物,或向部下借债,或无偿使用部下的劳动,或与所管理部门交易时假公济私,都属犯罪行为;该官吏假设事前不知道家人的上述行为,也默认有罪,假设事前知道,那么按一般的受贿罪处分。唐明律根本一致,试举一个明代的案例:“宣德四年七月庚午,宥刘观死罪,谪其子辐辽东充军,令观随辐闲住。观为都御史,贪赃狼籍,……其子辐尤无状,与皑等相为表里,各道御史悉听指使。浙江奸民伍辰、顾宗淳等皆犯死罪,辐受其白金数百两,皑与观皆播弄得免死。辐之所得,盖与观等。辐贪淫狼愎,靡所不至。上初有闻,犹以旧臣曲容观,及史劾奏其父子,备得实状,然后发之。”[16]本案审理有它的法理根底:第一,血亲或家人收受部下财物,必有所应,必然告知官吏,受人之托,用人之财,必有所偏。事前不知,有失教之责,事前知道,有纵贪之恶,不能治家,怎能治国?不能正己,怎能正人?家人受财,官员的责任是不能推卸的。第二,假设要求控方承担事前是否知道的举证责任,那么是缘木求鱼,因为家人之间的交流往往对外有一定的封闭性和隐密性,不易取证。第三,官员和家人是利益共同体,案发后,家人为了保护该官吏,会不惜一切把责任揽到自己头上,以躲避法律制裁,以确保家庭的整体利益。第四,进步____的本钱,依托血缘或亲缘立法,对症下药,制度反腐,从体制上进一步堵塞____的通道。鉴于以上分析^p,可以肯定,血缘关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行政立法和刑事立法中要反映这种特殊性:首先,鉴于我国政治体制的特殊性,应把一切国家作人员视为公务员,制订一个标准全体公务员行为的标准性法律文件;其次,要坚决抑制人事任命和公务活动中的血缘因素的____,有针对性地制订预防血缘因素____的操作性条款;其三,在刑事法律中,应增加针对血缘因素行政____行为的制裁条款,对公务活动中的裙带行为和亲属共同受贿行为进展刑事制裁,进步血缘因素行政____的本钱。f132.【【参考文献】:^p】::[1]《汉书.宣帝纪》[M],《二十五史》[M]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出版,第389页。[2]《汉书.宣帝纪》[M],《二十五史》[M]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出版,第218页。[3]《汉书.宣帝纪》[M],《二十五史》[M]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出版,第383页。[4]黄留格著,《秦汉仕进制度》[M],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06页。[5]《旧唐书.职官一》[M]卷42,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1804页。[6]《旧唐书.李吉甫传》[M]卷148,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第1975年出版,第3992页。[7]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S]第20条,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57页。[8]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S]第20条,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190页。[9]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S]第20条,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225页。[10]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S]第20条,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231页。[11]徐溥等撰,《明会典.改调》[S]卷5,《四库全书》[M]第6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第151页。[12]《光绪会典事例》[S]卷47,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等编《中国历朝行政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835页。[13]国家人事部〔人发1996年第48号〕,《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方法》[S]〔1996年5月27日〕。怀化地区人事局编印,《人事政策法规新编》[S],第198页。[14]刘政,《湖南日报》2023年9月14日B3版:“家族____”警示录[N]。[15]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S]第20条,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第237页。[16]刘海年等著,《中国历代贪贿案件选注》[M],法律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49页。Abstract:ConsanguinityisimportancegistinadministrationlawmakinginChina,parewiththeconsanguinityandtheadministrationlawmakingbetweenancientandmodern,themodernlawgainagreatadvancementoneliminatingconsanguinityfranchiseofadministration,but,itisnotasgoodastheancientlawinblench,briberylawofconsanguinity,itbringonsomeholesoftheadministration.Keyword:consanguinity;administrationlawmaking;holdapostblench;bribery【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演讲稿阅读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考虑演讲范文杨明成一、建立统一的行政立法程序标准。目前,我国行政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虽多但根本上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程序标准得到解决。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含规章〕制定程序法,统一行政立法的程序形式。这不仅有助于标准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控制才能。目前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有关的条例。不过笔者认为,根本的行政程序形式包括行政立法的程序形式应当由法律规定。近年来,全国人大已经先后制定了行政处分法、行政复议法等单行行政程序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属于立法行为,其重要性远非详细行政行为所能比拟。制定行政立法程序规那么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制定详细行政行为的程序规那么。因此,由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制定程序规那么理所当然。二、建立严格的行政立法规划、审查制度。由于资有限,管理所需规那么甚多,而且每一项立法的开展都是一个过程,因此,根据轻重缓急制订立法规划意义重大。在美国,自里根政府开始就建立了旨在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进展事前控制的管制方案程序,克林顿总统执政时,进一步强化了方案机制。我国也应当建立行政立法的规划制度。一方面将立法规划分为年度方案、两年或者三年方案和五年方案。另一方面,严格方案制订的程序。首先,立法工程尤其是年度立法工程必须进展严格的必要性论证。其次,列入中期方案的工程通常应当是已经列入五年方案的工程,而列入年度方案的工程必须是已经列入中期方案的工程。最后,立法方案应当经过批准并应严格遵守。加强对法规规章草案的审查是对行政立法活动进展事中控制的重要措施。审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立法机关的法制部门对法规或者规章草案的初步审查,二是制定机关对法规或规章草案的审议。审查的重点应当包括法规规章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施行法规规章的本钱和效益,法规规章对企业或农民的经济影响,对就业、投资环境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特别应对法规规章的必要性进展详尽的审查,无论是在哪一个环节只要发现立法并非非常必要,都应当终止制订程序。三、树立本钱效益观念。管理是有本钱的,同时也会产生效益。假设施行一项管理所需的本钱或者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等于甚至大于所获得的效益,该项管理就不必要或者没有意义。因此,在行政立法时进展管理本钱与效益分析^p非常重要。美国联邦政府自尼克松总统开始就要求行政机关在起草法规时进展本钱效益分析^p。八十年代,总统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到达了空前的程度。根据当时的规定,联邦行政机关在拟定“重要”法规时必须进展管制影响分析^p,内容包括执行法规可能产生的效益以及谁受益;执行法规可能产生的本钱以及谁负担;法规产生的净效益预测以及关于可以到达大体一样目的的替代方案的说明。在我国似乎还很少在立法时对施行法规或者规章的本钱和效益进展分析^p。由于规章的制定不是建立在对其本钱和效益的定量分析^p根底上,因此,决策者在审议规章草案时往往不对立法的必要性作深化的审查,不对施行规章的本钱作出估量,也根本上不关心规章的施行可能产生的后果。于是,一些不必要甚至不良的规章出台了,即使必要的规章也由于没有解决好本钱问题而使其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应当将本钱效益观念引入行政立法并有相应的程序保障。四、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序权利。首先,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除的建议权。如今启动行政立法程序根本上属于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管理相对人没有要求制定、修改或者废除行政法规、规章的法定的程序权利。而现实生活中管理相对人要求制定、修改甚至废除某个标准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应当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发布、修改或废除行政法规或规章的程序权利。第二,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行政立法的实际参与权。为此,除例外情况行政机关应当公开发表法规或规章草案,让相对人通过向制定机关提交书面材料,参与制定机关举行的有关调查,出席有关的听证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第三,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恳求审查、撤销行政法规规章的程序权利。五、重视法律专家的作用。行政立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法律专家包括行政法专家参与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起草行政法规或者规章而言,法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理论经历的行政人员加上法律专家其中包括行政法专家可能才是一个最正确的组合。由这样的群体起草法规规章不仅能降低立法本钱,而且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行政立法程序中,法律专家参与法规或者规章的起草或者咨询法律专家应当作为强迫性程序规那么并有相应的保障。六、严格控制增加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负担。行政机关违法收费或者收费不合理的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这个问题之所以顽固地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程序方面的破绽特别值得注意。笔者认为假设从作为收费根据的标准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上加以控制,可以从根本上遏制上述现象。首先,行政机关制定含有增加行政管理相对人负担〔税收以及法律规定的负担除外〕的法规或者规章时,收费工程及其标准确实定应当与法规或者规章草案的起草和审查同步进展,要让立法者清楚该项立法到底包括哪些收费,收费多少,如何征收,用途如何,从而可以对收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加以评判,阻止违法和不合理的收费工程出台。第二,收费工程及其标准确实定原那么上应当举行公开听证会,让管理相对人有时机发表意见。在一个厉行法治的文明社会里,让人们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应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第三,收费工程及其标准应当作为法规或者规章的附那么或者附件一并承受审议,向社会公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机关非法或者不合理地增加管理相对人的负担。七、完善行政立法的监视机制。第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立法的监视机制。目前,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立法的监视制度由宪法第67条、第104条所规定,立法法第五章对此作了重申并稍有改进。但是这项制度难以发挥作用,因为上述规定,从实体方面看并不明确,从程序方面讲也不详细,缺少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当根据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重要性或者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程度分别规定提交人大常委会批准或者备案。提交批准的法案,人大可以批准、否决或者要求制定机关修改后再提出。提交备案的法规或者规章,假设严重违犯上位法,改用批准程序予以否决。违法程序不严重的,要求制定机关修改。第二,扩大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目前可以将规章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以后还可扩大。受规章影响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个人、团体或者单位都可以恳求对规章进展司法审查。法院对违犯上位法、非常不合理或者严重违犯法定立法程序的规章予以撤销。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地方规章的司法审查案件,____管辖部门规章的司法审查案件。〔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副教授〕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考虑唐律解读:血缘立法的经典/摘要:唐律是中华法系的经典,更是血缘立法的经典。唐律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有77条,涉及唐代行政、民事、婚姻、家庭、继承、刑事、诉讼等各个方面;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凡人、奴婢、良人、皇帝等也以血缘为根据确定,因此唐律的血缘特征是特别明显。血缘与唐律的亲密关系根置于唐代的自然经济构造、专制政治构造和亲尊文化构造,血缘关系透过家庭关系、消费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转化为法律关系。血缘与唐律的结合说明,血缘关系既是法律调整的对象,也是法律调整的根底。血缘关系与法律关系的融汇,是中华法系一大特色,研究血缘立法,是丰富社会法律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法律体系、创新中华法系的前提和根底。【【关键词】:^p】::唐律;血缘关系;自然经济;家庭;中华法系中图分类号:DF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唐律依血缘关系展开,血缘关系是唐律调整的主要社会关系唐律502条,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77条;其法律关系主体有家长、尊长、祖父母、父母、夫、妻、妾、嫡、庶、继、子、孙、伯、叔、兄弟、姊妹、外祖父母、袒免亲、慈母、亲、弟子、兄弟之子、同居、缌麻、小功、大功、期亲、斩衰、良人、部曲、奴婢、主司、官、里正、县令、府主、刺史、皇上、皇后、师、凡人等,相当一部分法律关系主体是直接以血缘关系主体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凡人"也是一个间接的血缘关系概念,因为"凡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或血缘较远;"部曲"、"奴婢"、"贱民"、"良民"等法律关系主体本质上也是按其血缘划分的;皇权也是根据血缘来行使的,皇帝声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是百姓的父母,"然王者居宸极之至尊,奉上天之宝命,同二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p.6)实际上帝位是依血缘获得的。上帝之子是虚,皇帝之子〔开国皇帝除外〕是实,唐律之目的首先是维护"龙"种的繁衍和特权,撩下神秘的重幕,最后看到的是血缘。因此应该把对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理解为血缘在唐律中的间接表达。(p.32~35)第一,血缘是享受特权的法定根据。不仅皇帝的直系血缘亲属享有特权,而且亲属的亲属也因血缘而享有特权,"皇后小功以上亲"犯死罪,要奏请皇帝,由皇帝格外开恩。较高级别的官吏也可以依血缘荫及亲属,假设亲属犯流罪以下,法定减一等处分,"诸七品以上之官及官爵得请者之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各从减一等之例。"七品以上官之亲属犯流以下之罪,不仅可以减等处分,而且还可以用财物赎罪,"假设官品得减者之祖父母、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孙,犯流罪以下,听赎。"(p.34)总之,皇亲国戚、高官显贵及其亲属因血缘关系,可通过议、请、减、赎而逃避法律的惩罚,同罪而异罚。第二,血缘关系是定罪量刑的标准。施行同样的行为,因行为对象与行为人的血缘关系不同,法律责任就不同,一是有罪,一是无罪。以揭露别人犯罪为例,"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p.432)"诸告期亲尊长、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虽得实,徒二年;""告大功尊长,各减一等;小功、缌麻,减二等;""其告事重者,减所告罪一等"(p.435),祖父母、父母犯了罪,或者有危害子孙本人的行为,子孙不得向官府揭露,告者一律处死,不告是子孙的法定义务。揭露其他有血缘关系的近亲属,即使所告情况属实,也属法律制止之列,也要依亲等处刑,可见告有重罪,不告无罪。但假设对与自己没有血缘的人,或血缘较远的人,知道其有犯罪行为,那么必须向官府揭露,不告有罪,"诸匪徒及杀人贼发,被害之家及同伍即告其主司。假设家人同伍单弱,比伍为告。当告而不告,一日杖六十。"(p.449)充分表达血缘是定罪根据的是对进犯皇权行为的处置。表现之一,假设亲属犯谋反、谋叛、谋大逆等罪,必须揭露,大义灭亲,揭露是法定义务,(56~61)"诸知谋反及谋大逆者,密告随近官司,不告者,绞。谋大逆、谋叛不告者,流二千里。知指斥乘舆及妖言不告者,各减本罪五等。"(p.427)表现之二,假设家人犯罪,不管其他家人是否知情、是否参与、是否首从和是否故失,只因罪者与家人有血缘关系,"除恶务尽",近亲要斩,远亲要流,物财没收,"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岁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姊妹假设部曲、田宅并没官,男夫年八十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者并免;伯叔父、兄弟之子皆流三千里,不限籍之同异。"(p.321)"诸谋叛者,绞。已上道者皆斩,妻子流三千里;假设率部众百人以上,父母、妻、子流三千里."(p.325),这就是根据血缘而形成的"缘坐"。第三,血缘关系是获得所有权的根据。唐律不成认家庭成员个体的民事主体资格及民事权利才能,以血缘为基准划分私人财产所有权,并由父亲行使。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制止子孙分割家产和分户居住,"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p.236)父母去世后三年内,仍不能析产分家,"诸居父母丧,生子及兄弟别籍、异财者,徒一年。"(p.236)对于家中的财产,晚辈不能私自处理,"诸同居卑幼,私辄用财者,十疋笞十"。(p.241)第四,血缘关系是婚姻成立的要件。婚姻大权由家长操纵,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告知家长并听从家长的意见,"诸卑幼在外,……未成者,听尊长,违者,杖一百。"(p.267)唐律规定,同姓不婚,良贱不婚,"诸同姓为婚者,各徒一年。缌麻以上,以奸论。"(p.262),"诸与奴娶良人女为妻者,徒一年半,女嫁,减一等。离之。"(p.269)"诸杂户不得与良人为婚,违者,杖一百。官户娶良人为妻者,亦如之。良人娶官户女者,加二等。即奴婢私嫁女与良人为妻者,准盗论;知情娶者,与同罪。各还正之。"(p.270)"假设婢有子及经放为良者,听为妾。"(p.256)第五,血缘关系是获得继承权的根据。(92~94)继承分财产继承、宗祧继承和爵位继承三类,而继承的一般规那么按血缘确定。财产继承的法定继承方式是诸子平均继承,继承人死亡的,由其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或转继承。"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p.241)没有生育的人,为了延续血脉,可以从同宗中过继收养,"无子者,听养同宗于昭穆相当者,"(p.237)假设收养下等人的子女为子孙,那么要受罚,"诸养杂户男为子孙者,徒一年半,女.杖一百"。(p.238)第六,血缘关系是的重要依托。(15~18)唐律按血缘构建了户赋制度,一个直系血缘近亲群体为一户,家长是责任人,承担交征税役的责任,"诸脱户者,家长徒三年;无课役者,减二等。女户,又减三等。"基层官员假设脱漏户口,也比照家长的责任,按血缘家长责任类推,表达了立法者对血缘的依赖和重视,"诸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假设知情者,各同家长法。……诸州县不觉脱漏者,县内十口笞三十,……假设知情者,各同里正法。"(p.231.233)唐律规定,官员的家属假设承受官员下属的物质利益,官员和家属要处分,"诸监临之官家人,于部有所受乞、借贷、役使、卖买有所剩利之属,各减官人罪二等;官人知情与同罪,不知情者各减家人罪五等。其在官非监临及家人有犯者,各减监临及监临家人一等。"(p.227)2血缘与唐代的经济构造:自然经济的绝对优势"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来理解,相反,它们根于事物的物质生活关系,"(p.82)那么首先应从唐代经济的"历史真实"中,去探求唐律血缘色彩浓重的根。唐代经济是一个什么景象?从经济构造看,唐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相对兴隆的时期,"唐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居停商,专以袭胡为业,资财百万,家有绫机五百张。"(p.1875)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唐代的商品经济已到达了很高的程度,从整个唐代的经济构造看,商品经济仍处于萌芽状态,因学术界多有定论,此不赘述,在这里我只引用一个已群众化的命题:农业居于绝对的优势,工商业仅仅是零星的点缀,在唐代,仍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他们靠自己家庭的帮助,在自己的田地上消费他们需要的几乎一切产品,只有一小部分必需品是用自己的剩余产品同外界交换来的,"(p.5)"广阔人民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必须通过商业才能获得的生活必需品为数不多。"(p.666)那么自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以下按产业类型来分析^p。小农业是唐代主要的产业,它的劳动力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纽带。管子曾这样描绘家庭消费的情形,"正月,令农始作,……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p.16)消费者的劳动伙伴总是并且都是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或儿女或父母,在翻地、下种、除草、施肥和收获的过程中,没有也不需要外人来帮助〔也许农忙时亲属间有简单的协作〕(p.9),也没有外人来分享一家的劳动成果〔租赋除外〕,新唐书载:瀛州良,"四世同居,族兄弟同产也,门内斗粟尺帛无所私(p.5579)"。几乎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出卖,也没有必要买多少东西回来;几乎一辈子没有分开那块土地,一辈子不分开这个村庄;一切关系在家庭中展开,一切矛盾在家庭中解决;血缘是组织家庭成员的纽带,也是解决家庭矛盾的依托。如此,根底的血缘群体也是根本的消费单位,血缘关系是根本的消费关系,需要法律加以调整的关系也主要是血缘关系。只要看看经历了千年开展后的今天,农村组织消费对血缘关系的依赖程度,就可以想象血缘关系在唐代农业消费中的重要作用。除小农业外,血缘关系也是组织手工业消费和商品经营的主要形式。唐代的手工业有三种形式,家庭副业、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作坊,前二者是手工业的主要形式,也采取家庭劳动的形式,唐代诗人袁高和柳宗元对制茶的家庭劳动有这样的描绘:"田辍耕农耒,采采实辛苦。一夫且当役,尽室皆同臻。""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p.3948),全家男女老少共同劳动。唐人元稹作《织妇词》,篇中有言:"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p.4607)说明拥有较高技术的手工纺织仍以家庭劳动为主;宣州诸葛氏的制笔业,是家庭消费、世代相传。(p.407)唐代的少数私营手工作坊,可能有较多员工,寿州刘是一个制茶作坊主,"与其徒二十人于寿州作茶"(p.160),这二十个徒弟不一定都是刘的亲属;但是绝大部分民营手工作坊,仍以家庭关系或家族关系为根底,组织消费经营,唐人李青是一个手工业作坊主,"家富于财,李为州里之豪氓,子孙及内外姻族近百数家,皆能游手射利于益都。"(p.232)有专家这样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劳动力组织形式:"中国城乡的独立手工业者是以家庭关系为根底,而不是以师徒关系为根底。"(p.2)古代商业经营,与农业消费和手工劳动比起来,其经营形式涉及的社会关系要广得多,要把商品卖出去,就必然要与家庭之外的人____,就必然超越血缘关系;但是一家店铺的从业人员往往是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类似于今天的个体工商户。有洪州胡氏,家有五子,"家稍充裕,家桑营赡,力渐丰足",命"子主船载麦,泝流诣州市。"(p.2794)还有一例:长安东市有一家专门出租驴作运输之用的店铺,父亲管店,小儿跟随客户到达目的地后,将驴牵回(p.2741)。手工作坊之间和商人之间没有欧洲式的行会,"长期以来,中国工商业者已经逐渐习惯于对中国政权的服从和依赖。除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协作关系外,他们难以承受任何自治结合体的制度约束。"](p.1)可见,在唐代的自然经济中,血缘关系是组织消费的主要形式,消费者也根本在血缘的区域内活动,血缘关系转化成了消费关系和生活关系。自然经济是唐律呈现血缘特征的最深层的根。为了简便,以上表述可以归结为一个公式:血缘关系+自然经济=家庭消费。三、血缘与唐代的政治构造:权利和义务划分的家国同构政治是经济的延伸,自然经济的消费方式产生了家长专制。家庭是一个根本的经济单位,而这个经济单位是由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组成的,要把这些人的思想、行为和利益协调起来,就必须有一个人在其中起组织管理作用,必须给他以权利和威严,足以使其别人服从和尊重。那么在这个家庭中谁能担当这个角色?他们可以按两种标准去选择,一是选择家庭中最有才能的人,这是社会生存法那么使然,一是选择家庭中血缘辈份最高的人,这是自然法那么使然。按第一个标准选择,结果之一是年富力强的父母或祖父母中选,因为他们有生活消费经历的优势和体力的优势;也可能是成年的儿女,因为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消费经历和更强的体力。但是在儿女中选择管理者,会引发一些新的矛盾,如几个儿女之间或第二代与第三代之间会争夺这个角色,况且人的才能是变化的,家庭就会卷入无休止的争夺状态,就不能到达最初组织消费的目的,因此第一个选择标准不可行。假设按第二个标准选择管理者,结果只有一个:父亲或母亲,因为尽管有三世或四世同堂,但每个人只有一个父亲和母亲;那么父母之间怎么选择?这个矛盾在父系氏族社会到来时就解决了,因为在主要依靠体力进展消费的时代,父亲作为男性有绝对的自然优势。按第二个标准既能防止第一标准的混乱,又能吸收其长处――对才能的看重,并且把这个标准建立在稳固的自然根底和社会根底之上。因为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所生,谁也不能回避,也不能选择,更不能否认,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同时每个人在生命的童年都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父母的养育是生命得以存在和壮大的前提,谁都有这么一段经历,谁也不能抹杀这段历史,总之是父母给予了生命,这是父亲获得管理权的最有力的根据,假设是多世同堂,父亲可能因年老昏花而对长子作某些授权,作为技术性的修正;并且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生命秩序也使家庭成员自觉服从这一标准,消费力程度的低下,单个的人是无法生存的,逐出家庭等于原始时代被逐出氏族或部落;生命的秩序使每个人先为人子后为人父,使每个人心甘情愿地排队等待生命历程中扮演下一个角色;并且父权使年老体弱的长者的赡养得到了保证。这样父亲的权利基于血缘和家庭生存、消费及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了。上节的公式可以修改:血缘关系+自然经济+家庭消费=父权。父亲为了有效地组织家庭消费,必须享有对家庭财产的支配权、对家庭成员的指挥权和惩戒权,因此唐律规定,一切财产归父亲所有,一切成员听从父亲命令。"诸子孙违犯教令供养有缺者,徒二年。"(p.437)父母在,子孙不得别籍异财,不得擅自处理家庭财产,不得咒骂、殴打父母,不得起诉父母,不得违犯教令,不得遗弃父母。更有甚者,在父母去世后的三年内,子女也不得欢歌笑语、分家立业、结婚生子和外出做官。父权出现了异化,子女权利被养育之恩冲淡了,而子女的服从义务被强化了,血缘关系成为家长专制的载体,"姚氏世推尊长公平者主家,子弟各任以事,专以一人守坟墓,虽度为僧,亦庐墓侧。早晚于堂上聚食,男子妇人各行列以坐,小儿席地,共食于木槽。饭罢,即锁厨门,无异爨者。男女衣服各一架,不分彼此。有子弟新娶,私市食以遗其妻,妻不受,纳于尊长,请杖之。"(p.187)国家的政治构造与家庭构造是否一样?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其一,"国之本在家"。既然国家治理的对象是众多的"家",那么,国家治理的目的也就是维护"家"的正常秩序。其二,国之本在族。"小家"之上有"大家",即宗族,按血缘和亲等"联宗收族",宗族即成为国与家的中间环节,宗族也是国家治理的对象,杨度有这样的阐述:"对于家族的犯罪,就是对国家的犯罪,国家须维持家族的制度,才能有所凭籍,以维持社会。"(p.165)第三,家和宗族相对于社会,是一个封闭的单位,家与家之间没有多少交往,"小农是一个广阔的群体,其成员生活在一样的条件下。但是彼此并不发生复杂的关系。他们的消费关系并不是使他们交往而是促使他们互相别离。……每一个农民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在直接消费着自己消费中的大部分产品,因此多半在自然交换中而不是在社会交换中获得自己借以维持生活的资料的,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群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群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州区。"(p.310)既然一个个家庭是单独存在的,不能自觉地互相依靠、互相制约,在洪涝灾害、外敌入侵等情况下,单个的家庭是无法生存的,就象在正常情况下单个的人无法生存一样。那么千千万万的小家庭需要一种凌驾于自己之上的管理者,负责水利兴修、维护治安、抵御外敌等事宜,也就是组织社会消费和社会生活。这个管理者是怎么产生的?选举是不可能的,因为家庭中的人不知道外面有多大,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外面的人怎么样;那么只有战争才能选出这个管理者,与猴王的产生过程相类似,"成者为王",这个"王"就是管理者,在周代称天子,在秦代以后称皇帝。这个皇帝假设能使小家庭安居乐业,就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一个好皇帝,就能继续他的统治,小农社会需要皇帝。但是皇帝不是选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是与暴力、威严、神秘相伴随的,能征服天下的人就能征服一个小家庭,因此单个小农家庭是无法与皇帝对抗的,也无法限制皇帝的权利,在这里,国家管理者的权利也出现了异化。因此国家的政治构造也是一元的集权的甚至是专制的。小农家庭的权利被淡化了,皇权被绝对化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p.315)由此可见,依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既是治国的对象,也是治国的依托,家是国的缩影,国是家的放大,国与家,既同构,又相通。家是按血缘关系来管理的,那么国也可按依血缘关系来治理。血缘关系在转化成消费关系的同时,也转化成了政治关系,这是唐律与血缘相结合的政治根底。这也可总结一个公式:血缘关系+自然经济+家庭消费+父权+族权=皇权。四、血缘与唐代的文化构造:亲亲尊尊的主流理念血缘与唐律的关系还可以从意识形态的层面去探究。自然经济是血缘文化产生的土壤,血缘文化的精华是亲亲尊尊,其理论形态称为"礼",其根本原那么是"三纲五常"。亲亲尊尊的价值取向是维持自然经济和专制政体的正常运转。亲亲尊尊与自然经济的内在关系是什么?首先自然经济需要亲其亲、尊其尊,抽象而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那么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那么不能不争。争那么乱,乱者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p.106)必须通过道德标准系统化,并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沉淀为人们的内心信念,才能定分止争;从家庭内部来说,"父子兄弟,非礼不定,"(p.46)通过礼治,"人人亲其亲,长其长,"(p.88)从思想意识的层面,去维护小农家庭,以稳定自然经济和专制政治。亲亲必然尊尊,长者为尊,不尊尊,就不会亲亲,亲与尊是相通的。尊与贵也相通,为贵者尊,可以移亲为尊,移孝为忠,这样礼可以"经国家,定社稷"。为了强化"礼"的作用,主流思想家还渲染"礼"的神秘色彩,"那么天之明,因地之性也,"(p.1079)目的是到达"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p.149)的境界,实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气氛,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天下大治。因此,亲亲尊尊为核心的"礼"是自然经济和专制政治的产物,是一种血缘文化的结晶。唐代是自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血缘文化当然会在唐代大行其道,也会深深地浸透于法律文化之中。在这里可以对前面的公式进展补充:血缘关系+自然经济+家庭消费+父权+族权+皇权=亲亲尊尊。五、血缘与唐律的立法技术:治国同于治家既然唐代有血缘产生的土壤--自然经济,又构建了以血缘为根底的专制政治,以及以血缘为根底的尊亲主流文化,那么血缘根置于经济根底,浸透于制度形态和意识形态,可以说血缘无处不在,那么血缘在唐律中的浓抹重彩就是必然的了。从立法的技术层面看,血缘既是立法的依托,又是立法的调整对象,既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又是立法的详细条款。依血缘关系确立的一系列的法律关系主体,依血缘关系而尊贵而有特权,依血缘关系而卑贱而偷生,依血缘关系行使所有权,依血缘关系行使诉讼权,依血缘关系而成家立业,依血缘关系征税纳赋,依血缘关系定罪量刑,依血缘关系而获罪,依血缘关系而免罪。这是自然经济背景下,立法技术高度兴隆的表达,是统治经历的集合大成。为什么这么提?家国同基,家国同构,治国同于治家,朱元璋也不由感慨,"齐家治国,其理无二,"(p.1497)后人也能理解孟子在言大丈夫之志时,把"齐家"与"治国"、"平天下"递进而并列的理由了。最后的公式应是:血缘关系+自然经济+家庭消费+父权+族权+皇权+亲亲尊尊=唐律。唐律是中华法系的经典,已成定论;根据上述分析^p,也可以这样断言:唐律是血缘立法的经典。梅因说:"人类社会进步的运动,迄今为止,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p.97)肯定了人类逐步摆脱血缘关系的制约而走向独立自主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这并不否认血缘曾经孕育了人类自身、人类的生存方式和人类文明,也不否认血缘关系和血缘立法有它的历史正当性、历史进步性和科学性。今天,在中国这样一个尚不太"进步"的环境里,可能对血缘关系的依赖程度更高,它是确定权利义务的重要根据;在中华法系这样一个积累了深沉血缘文化底蕴的国度里,是否可借鉴唐律的血缘法律功能?事实上,今天中国人的血缘观念仍很强烈,中央电视台在采访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姜瑞峰时,姜谈到为什么自己反____的决心如此坚决,原因之一是想做官,为家争光,"一个姓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出一个好人还是坏人,这在每一个姓氏或家庭,是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说,我要为我的家乡,为我的家族争光。"在西化了的世界"唐人街",血缘的色彩仍然是那么显眼,"在西方各大都市中,凡有CHINATOWN,均可见林林总总的'宗亲会',而邻近必有的____街、朝鲜街,多的都是各类招牌的'商会'。"(p.2)在当今中国的、、、、和国际法中都有与血缘相关的规定,能否更加自觉和科学地利用血缘对法律调整的根底功能?笔者注意到了有些研究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学者,在关注中国传统法律、现代法律与血缘的关系,也看到有些学者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血缘、宗族与法律的关系(p.8)。那么研究唐律与血缘的关系,窥一斑而见全豹,对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创新中华法系,是有所裨益的。人类永远不能摆脱血缘关系,永远会关注血缘关系,永远要依赖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是一种与生俱来、不能选择、不能否认、饱含温情、维系家庭、稳定社会、繁衍人口、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是一种丰富的社会资,血缘关系今天仍然是重要的社会关系。笔者不揣冒昧,就血缘与法律的关系提出以下观点,请学术同仁指正:①血缘关系的自然性、普遍性、稳定性、功能性、利益性,决定了它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②血缘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法治资。法律本身不能创造组织,必须依赖现实社会的组织细胞;血缘关系是最自然的社会组织,有超稳定的自组织功能,这正是法律构建和运行的根底;并且利用血缘关系利益的关联性,可进步违法本钱,如唐律"监临之官家人乞借"的规定。③血缘关系的封闭性破坏法律关系的普适性。人们在遇到血缘圈内与圈外利益很难取舍的时候,一般人会优先选择圈内利益,而破坏法律关系。④血缘关系需要法律的调整。血缘关系是满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重要依靠,是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根据。利益所在,必有矛盾,并随血缘关系的广泛性而普遍存在。法律应该提供解决此类矛盾的方式。⑤发生在血缘关系中的法律关系,必须考虑血缘关系的特殊影响。既不能把一切法律关系血缘化,也不能在法律关系中把血缘关系虚无化。⑥血缘立法是中华法系的特色。如唐律规定,血亲近缘,同署论罪,防止了兄弟科、爷孙局的为难。宗族立法要抛弃,而血缘立法值得借鉴。(p.56~58)⑦血缘立法在其他法系中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如关于伪证犯罪,1994年《法国刑法典》、1976年《德国刑法典》、1975年《意大利刑法典》规定,知道近亲属犯罪而不揭露,成心匿隐自己亲属,为亲属作伪证,帮助亲属脱逃,都不能认定有罪。(p.78~83)⑧中国现行法律体系对血缘关系重视不够。宪法、民法通那么和刑法,共763条〔不包括解释和补充规定〕,其中只有11条直接考虑了血缘关系。(p.124~128)⑨应该建立血缘法学。从来没有一种社会关系象血缘关系那样,深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法学家应该自觉地探究血缘与法律关系的运动规律,法律工作者应该科学地运用这一规律。⑩血缘立法与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人本化趋势是一致的。以人为本,是人类智慧的共识。法律不能扼杀人的本性,而要促进人的全面开展。血缘关系承载了人们美妙的回忆和向往,法律不能漠然视之。唐律解读:血缘立法的经典一文由搜集整理,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考虑/杨明成一、建立统一的行政立法程序标准。目前,我国行政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虽多但根本上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程序标准得到解决。因此,建议全国人大制定规〔含规章〕制定程序法,统一行政立法的程序形式。这不仅有助于标准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控制才能。目前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有关的条例。不过笔者认为,根本的行政程序形式包括行政立法的程序形式应当由法律规定。近年来,全国人大已经先后制定了行政处分法、行政复议法等单行行政程序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属于立法行为,其重要性远非详细行政行为所能比拟。制定行政立法程序规那么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制定详细行政行为的程序规那么。因此,由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制定程序规那么理所当然。二、建立严格的行政立法规划、审查制度。由于资有限,管理所需规那么甚多,而且每一项立法的开展都是一个过程,因此,根据轻重缓急制订立法规划意义重大。在美国,自里根政府开始就建立了旨在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活动进展事前控制的管制方案程序,克林顿总统执政时,进一步强化了方案机制。我国也应当建立行政立法的规划制度。一方面将立法规划分为年度方案、两年或者三年方案和五年方案。另一方面,严格方案制订的程序。首先,立法工程尤其是年度立法工程必须进展严格的必要性论证。其次,列入中期方案的工程通常应当是已经列入五年方案的工程,而列入年度方案的工程必须是已经列入中期方案的工程。最后,立法方案应当经过批准并应严格遵守。加强对法规规章草案的审查是对行政立法活动进展事中控制的重要措施。审查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立法机关的法制部门对法规或者规章草案的初步审查,二是制定机关对法规或规章草案的审议。审查的重点应当包括法规规章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施行法规规章的本钱和效益,法规规章对企业或农民的经济影响,对就业、环境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特别应对法规规章的必要性进展详尽的审查,无论是在哪一个环节只要发现立法并非非常必要,都应当终止制订程序。三、树立本钱效益观念。管理是有本钱的,同时也会产生效益。假设施行一项管理所需的本钱或者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等于甚至大于所获得的效益,该项管理就不必要或者没有意义。因此,在行政立法时进展管理本钱与效益分析^p非常重要。美国联邦政府自尼克松总统开始就要求行政机关在起草法规时进展本钱效益分析^p。八十年代,总统对行政立法的控制到达了空前的程度。根据当时的规定,联邦行政机关在拟定“重要”法规时必须进展管制影响分析^p,内容包括执行法规可能产生的效益以及谁受益;执行法规可能产生的本钱以及谁负担;法规产生的净效益预测以及关于可以到达大体一样目的的替代方案的说明。在我国似乎还很少在立法时对施行法规或者规章的本钱和效益进展分析^p。由于规章的制定不是建立在对其本钱和效益的定量分析^p根底上,因此,决策者在审议规章草案时往往不对立法的必要性作深化的审查,不对施行规章的本钱作出估量,也根本上不关心规章的施行可能产生的后果。于是,一些不必要甚至不良的规章出台了,即使必要的规章也由于没有解决好本钱问题而使其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应当将本钱效益观念引入行政立法并有相应的程序保障。四、赋予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的程序权利。首先,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制定、修改和废除的建议权。如今启动行政立法程序根本上属于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管理相对人没有要求制定、修改或者废除行政法规、规章的法定的程序权利。而现实生活中管理相对人要求制定、修改甚至废除某个标准的情形时有发生。因此应当赋予行政管理相对人要求发布、修改或废除行政法规或规章的程序权利。第二,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行政立法的实际参与权。为此,除例外情况行政机关应当公开发表法规或规章草案,让相对人通过向制定机关提交书面材料,参与制定机关举行的有关调查,出席有关的听证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第三,管理相对人应当享有恳求审查、撤销行政法规规章的程序权利。五、重视法律专家的作用。行政立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工作。法律专家包括行政法专家参与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起草行政法规或者规章而言,法制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理论经历的行政人员加上法律专家其中包括行政法专家可能才是一个最正确的组合。由这样的群体起草法规规章不仅能降低立法本钱,而且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行政立法程序中,法律专家参与法规或者规章的起草或者咨询法律专家应当作为强迫性程序规那么并有相应的保障。六、严格控制增加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负担。行政机关违法收费或者收费不合理的表现形式可谓五花八门。这个问题之所以顽固地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程序方面的破绽特别值得注意。笔者认为假设从作为收费根据的标准性文件的制定程序上加以控制,可以从根本上遏制上述现象。首先,行政机关制定含有增加行政管理相对人负担〔税收以及法律规定的负担除外〕的法规或者规章时,收费工程及其标准确实定应当与法规或者规章草案的起草和审查同步进展,要让立法者清楚该项立法到底包括哪些收费,收费多少,如何征收,用途如何,从而可以对收费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加以评判,阻止违法和不合理的收费工程出台。第二,收费工程及其标准确实定原那么上应当举行公开听证会,让管理相对人有时机发表意见。在一个厉行法治的文明社会里,让人们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应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第三,收费工程及其标准应当作为法规或者规章的附那么或者附件一并承受审议,向社会公布。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机关非法或者不合理地增加管理相对人的负担。七、完善行政立法的监视机制。第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立法的监视机制。目前,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立法的监视制度由第67条、第104条所规定,立法法第五章对此作了重申并稍有改进。但是这项制度难以发挥作用,因为上述规定,从实体方面看并不明确,从程序方面讲也不详细,缺少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应当根据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重要性或者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的程度分别规定提交人大常委会批准或者备案。提交批准的法案,人大可以批准、否决或者要求制定机关修改后再提出。提交备案的法规或者规章,假设严重违犯上位法,改用批准程序予以否决。违法程序不严重的,要求制定机关修改。第二,扩大法院司法审查的范围,目前可以将规章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以后还可扩大。受规章影响的利害关系人包括个人、团体或者单位都可以恳求对规章进展司法审查。法院对违犯上位法、非常不合理或者严重违犯法定立法程序的规章予以撤销。由高级人院管辖地方规章的司法审查案件,____管辖部门规章的司法审查案件。〔作者是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副教授〕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考虑一文由搜集整理,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我国信誉权立法诸问题研究兼谈律师信誉权立法保护演讲范文山东德衡律师事务所王中内容【【摘要】:^p】::信誉权具有财产权和人格权双重属性,这应是立法基点.通过考察我国与外国的信誉权立法现状,本文从三个方面立法提出自己观点:民事立法方面,建议不要在《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中规定,又四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行政立法方面,通过比拟可以得出当前信誉权立法重点,不是完善民法典信誉权规定而应是借信誉的行政立法大潮来完善信誉权立法;信誉权刑事立法可以借鉴著作权刑事立法。本文对信誉权立法中的难题解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从理论角度谈谈律师信誉权立法保护。【【关键词】:^p】::信誉权、双重属性、中国民法典、行政立法目录一、我国信誉权立法研究现状二、信誉权民事立法研究〔一〕不宜在《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理由〔二〕对信誉权在《中国民法典》立法设计的建议〔三〕信誉权外国立法与认定侵权的难题三、信誉权行政立法研究(一)当前信誉权行政立法特点(二)为什么信誉权立法要把行政信誉立法当作当前重点〔三〕信誉行政立法中对信誉权的立法保护建议四、信誉权刑事立法研究初探五、律师信誉权的立法保护一、我国信誉权立法研究现状我国对信誉权的立法,很明显是沿两条轨道进展的:一条是呼吁保护信誉权的立法,以《中国民法典*人格权发编*信誉权〔草案〕》为标志;另一条是通过信誉立法保护信誉权,这是社会主流,以政协委员提案和中国法学会商法年会将XX年中心议题定为信誉为突出标志。因此,当今情况下,单独片面研究信誉权的立法,而不考虑信誉的立法,就会失之偏颇,反之亦然。这应当是信誉、信誉权立法的出发点,也是本文立法研究的立脚点。我国信誉权立法研究,主要代表人物目前是杨立新、吴汉东两位教授。早期以杨立新的《论信誉权及其民法保护》为代表,近期以吴汉东的《论信誉权》为代表。另外还有苏号朋的《信誉权研究》和张新宝的《网上商业诽谤第一案:恒升诉王洪等侵权案评析》。当然也有在强调信誉立法战线中,提醒注意保护信誉权的江平教授等学者,但内容不详细。他们关于信誉权研究的主要观点之间的分歧是比拟明显的:在是否必要对信誉权立法存在对立观点;即使主张立法保护的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杨立新教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法编〔草案建议稿〕起草说明》提到:“对信誉权是否要规定,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信誉权是已经死亡的权利,不必加以规定,并举出《德国民法典》关于信誉权的规定,在日后并没有很好发挥作用的实例加以说明。另一种意见认为,信誉权是有必要加以规定的,因为这是关于民事主体的经济才能评价的权利,在市场经济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并举出我国____最近修订民法债编补充规定信誉权的实例加以说明。草案最终也没有规定信誉权。”在提供《中国民法典〔草案〕》学者稿中,王利明、杨立新负责的建议稿和梁慧星负责的建议稿都没有信誉权的规定。但人****工委建议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人格权编”中有信誉权的规定。目前主张立法保护信誉权成为主流观点。杨立新教授、吴汉东教授都主张对信誉权实行立法直接保护,但内部分歧却比拟大,前者主张信誉权属于人格权按照人格权法保护,并已经纳入《中国民法典〔草案〕》;后者和张新宝那么主张信誉权属于财产权应按照财产法保护。而另一条立法战线——随着全国信誉立法呼吁声音逐渐加大,目前涉及的信誉权法律条款也引起重视。信誉立法人士抱怨信誉权的民事立法缓慢进展阻碍了整个信誉行政立法进程。原因主要在于大家对信誉权的根本问题还存在较大分歧。期望本文有助于弥合这种分歧。本文分别从民事、行政、刑事立法四个方面展开,并以律师信誉权立法保护为应用范本。二、信誉权民事立法研究〔一〕不宜在《中国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根本理由将信誉权全部纳入人格权,这适宜吗?我认为,信誉权更具有财产权属性,原因有三:1、从理论中看:以美国为例,信誉是美国个人“第二身份证”,没有信誉,律师效劳都要关门。获诺贝尔奖的纳什教授因为精神病侵袭信誉崩溃,听到获奖消息的第一个反响说,“我希望诺贝尔奖可以进步我的信誉度,因为我实在是很需要一张信誉卡。”该事例鲜明了信誉权的财产权属性。有调查说明,兴隆国家信誉交易占90%,而我国仅占20%。从反面角度看,只需要列举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蒋正华在某论坛指出,我国每年因信誉缺失5855亿元,约占财政的收入37%,中国企业存在五大信誉危机:假、赖、骗、诈、欺。其中造假低劣损失XX亿元,银行胜诉案件执行率只有15%,银行由于讨债直接损失每年约1800亿元,很多企业被迫采取现款交易导致增加财务费用每年有200亿元左右。这正反两个方面数字还缺乏以证明信誉权利在市场经济的经济属性吗?2、从法律性质上看,即使主张人格权的杨立新教授也认为,“信誉权具有明显的财产性”,“信誉利益在详细经济活动中,可以转化为财产利益”①。吴汉东教授主张:“信誉不是一种人格利益,而应归类于无形财产的范畴。”②按《德国民法典》第824条信誉权侵权认定的规定,信誉与“别人的生计或前途”联络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明信誉权的经济依赖的财产权属性。3、从立法目的看,成认信誉权的财产权性质,就可以适用财产权全部赔偿的原那么,更可以充分保障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我认为,吴汉东教授否认信誉权的人格权属性是不妥当的。实际上在吴汉东教授对信誉与信誉权定义——“笔者认为,法律上的信誉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偿付债务的才能而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和评价”中,他也成认人格“信赖”和“评价”的根本属性,而且说“是一种从一般人格权中别离出来的新型民事权利。”因此,否认信誉权的人格属性也是偏颇的。综上,我既不同意杨立新教授的“人格权说”观点,也不同意吴汉东教授的“财产权说”观点。我认为,信誉权具备人格权、财产权的双重属性。信誉权就象知识产权一样,是一种混合权利,更在于它给权利人和我们的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趋向〕。这一点是本文从民事、行政、刑事研究问题的基石。〔二〕对信誉权在《中国民法典》立法设计建议基于上文对于信誉权的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分析^p,假设把信誉权单纯列入人格权就会有失偏颇。所以将它要么转移到适宜位置,要么删除以免误解。第一方案,移植到“侵权责任”章中,作为侵权的一种方式,不必直接列明是人格权还是财产权或同具两种属性。这是最省事的选择。第二个方案,移植到“第一编民事权利”中,列在人身权条款后面知识产权条款前面,也能防止信誉权的法律属性争议。但该编因为属于原那么性规定,信誉权详细条文就要删除一部分。第三个方案,要对民法典权利体系动大手术。在财产权法〔物权法/合同法〕和人身权法〔人格权法/婚姻家庭继承法〕后面,设立兼具财产权人身权的“混合型权利”法——其他民事权利法:知识产权、信誉权、股份权、物业业主权等新型民事混合权利。图示财产权〔物权合同债权侵权债权〕人身权〔人格权身份权〕混合权利〔知识产权、信誉权、股权、社员权等〕这也解决了“知识产权法”在民法典体系的位置争议,还解决了股权、物业业主社员权等21世纪民法典新民事权利在民法典上的法律根据问题。同时,在该编最后一条规定:“本法典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民事权利,适用本法典总那么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典分那么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我认为这是个理想选择。第四个方案,也可以暂不在《中国民法典》中明文规定。因为信誉权不是没有法律规定就不成认的民事权利,只是“不是最正确的直接保护方式”;另外,可以留给单行行政法规、司法解释来保护。这是个无奈的选择。〔三〕外国立法比拟与认定侵权的难题1、大陆法系:在形式上,法典性有《德国民法典》第824条、____的《中华民国民法典》第432条、《奥地利民法典》第1330条ii、《希腊民法典》第920条和《葡萄牙民法典》第484条;专门立法有西班牙通过《个人声誉保护法》保护信誉权;没有规定通过一般条款保护的有比利时和法国;没有规定但通过法院判决成认的有意大利。可见不管是《法国民法典》、《____民法典》、《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越南民法典》,还是被认为是表达了法国人改进民法典愿望的蓝本的《埃塞俄比亚民法典》并没有信誉权规定。2、英美法系:英美法主要是通过商誉〔good〕判例精解④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8〕》,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第262页⑤史尚宽,《债法总论》,____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第148页⑥该详细资料见其机关和该部门网站网页。我国信誉权立法诸问题研究兼谈律师信誉权立法保护浅论生命法的特点及我国生命立法的问题与对策演讲范文刘长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上海200020〕内容提要:生命法是现代法律体系中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它具有综合性、伦理性、科技性、公益性和共损性以及预见性的特点。我国生命立法开展较为迅速,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p了生命法的根本特点及我国生命立法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p】::生命法;我国;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9238文献标识码:A生命法是伴随着人类现代生命科学的开展而逐步开展起来并于二战后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而兴起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1]其一经出现即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开展。据统计,到本世纪70年代,各国有关生命的立法已涉及包括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和药物治疗等〕、精神卫生、生育与人口、安乐死、环境保护、放射平安、器官移植、性病防治、人工授精等在内的20多个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生命法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其有别于其他部门立法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在我国,生命法就是指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以调整生命社会关系、保障人们的生命权益为目的的法律标准的总称。与我国其他部门立法相比,我国生命立法虽起步较晚,但其开展却极为迅速,目前,我国生命法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传染病防治、方案生育、卫生保健等许多领域,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因此,研究生命法的特点及我国生命立法现有的一些问题,并讨论完善我国生命法的途径和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生命法的特点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生命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一样,也具有法律的一般属性,即它决定和效劳于一定社会的经济根底,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由于它所调整的是围绕人们的生命安康问题而发生的各类社会关系,从而决定了其必然又具有某些自己的特征。详细说来,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性与其他部门立法相比,生命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说明:〔1〕就调整对象来看,生命法的调整对象是生命社会关系。而所谓生命社会关系,就是指因生命科技活动而发生,为促进生命科技的安康开展和保障人类生命的存在、安康与长寿而形成的各类社会关系。也就是说生命社会关系是由许多种社会关系共同构成的,是一种因生命科技活动而发生并几乎涉及到与人的生命活动相关的每个领域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关系。〔2〕由于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油市场供需分析-洞察分析
- 幼儿急疹预防接种策略-洞察分析
- 体育赛事数据分析-洞察分析
- 梯度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洞察分析
- 腺病与慢性疼痛关系-洞察分析
- 水电安装智能化产业链构建-洞察分析
- 网络博弈算法研究-洞察分析
- 消费者需求变化与竞争-洞察分析
- 疫苗研发与养殖动物免疫-洞察分析
- 水下油气管道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MOOC】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展厅展馆中控系统解决方案
- 级配碎石拌和站建设方案详细
- 水厂停水施工方案
- 实用型:公文写作常用词汇
- 石灰窑烘炉及开炉方案
- 复苏囊的使用PPT
- 教学论文】《自制教具应用于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教师职称评定】
- 串宫压运推算表
- GCMS基础和主要仪器介绍
- 《电力拖动与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