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2215-2013 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是中国林业行业标准之一,主要针对落叶松枯梢病的检疫工作提供指导。该标准适用于对可能携带或感染落叶松枯梢病菌(如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查、鉴定以及处理的过程。其内容涵盖了从样品采集到结果报告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首先,在样品采集方面,标准详细规定了如何选取代表性样本,包括但不限于树木不同部位的选择方法和数量要求。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采样时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所取样本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其次,对于实验室检测部分,《LY/T 2215-2013》介绍了多种可用于诊断落叶松枯梢病的方法,比如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技术等,并对每种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说明。其中,形态学观察主要用于识别病原体特征;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则可以更准确地鉴定病原体种类,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再次,关于结果分析与判断,《LY/T 2215-2013》提出了明确的标准。根据检测结果的不同情况,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判定依据。同时,也提醒工作人员在得出最终结论前应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信息,以确保判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最后,该标准还涉及到了处理措施方面的指导。一旦确认存在落叶松枯梢病危害,就需要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来防止病情扩散。这包括但不限于疫区划定、隔离封锁、销毁受感染材料等手段。同时,也鼓励采用生物防治等环保型方法来进行综合治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10-17 颁布
  • 2014-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2215-2013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_第1页
LY/T 2215-2013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_第2页
LY/T 2215-2013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2215-2013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215—2013

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quarantineoflarchdiebackdisease

2013-10-17发布2014-01-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LY/T2215—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提出

(SAC/TC271/SC2)

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附录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A、B、C。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艳萍曹丽君牟智慧艾海涛高立军任利伟李飞许冰王丽方海涛

:、、、、、、、、、、

杨金铭王怀松

、。

LY/T2215—2013

落叶松枯梢病检疫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落叶松枯梢病的疫情调查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对落叶松枯梢病寄主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

落叶松枯梢病larchdiebackdisease

是落叶松人工林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病原菌Botryosphaerialaricina

,(Sawada)Y.Z.

属子囊菌亚门腔菌纲格孢腔菌目葡萄座腔菌

Shang,Ascomycotina、Loculoascomycetes,Pleosporales,

科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的一种真菌为国内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

Botryosphaeriaceae,,。

22

.

无疫情苗圃noepidemicnursery

是指无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苗圃

3检疫范围

落叶松枯梢病寄主植物的苗木幼树及带有枝梢的木材落叶松枯梢病主要寄主植物见附录

、。A.1。

分布范围见国家林业局定期公布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疫区

4疫情调查

41调查时间范围及内容

.、

感病症状显著期开始调查吉林省为每年月下旬苗圃地调查落叶松人工中幼龄林及未成林

,8。;、

造林地以林间自然界限或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为查看典型症状统计发病情况

,。,,

参照附录

A.2。

42调查方法

.

苗圃地调查圃地内全面进行病害调查

:。

林分调查按林分面积设置每2以下设块每块标准地面积为2采取对角线取样

:,20hm1;0.1hm,

法抽取样树株统计样株新梢数和新梢发病数

,20,。

43调查填表

.

将林分调查结果填入落叶松枯梢病标准地调查记录表见附录的表计算新梢被害率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