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下)_第1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下)_第2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下)_第3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下)_第4页
外国文学史第二版马工程课件 第十章 20世纪文学(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20世纪文学(下)第一节概述一、20世纪下半期社会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影响世界历史的最重大的事件。战争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迅速进入冷战状态。战后世界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西方社会从五、六十年代开始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全球化成为时代特征。20世纪下半期文学受到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主要是受存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精神是解构一切崇尚中心、秩序、统一和总体结构的理性体系,追求多元、差异和不确定性。二、20世纪下半期主要文学思潮20世纪文学存在着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二战后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超越。后现代主义文学在经过二十年左右时间的发展之后,于70年代达到高潮。后现代主义对真实这一观念本身提出质疑,披露文本的虚构性,属于本体论范畴。后现代主义文学消解现代主义文学的主体性,小说人物只是符号或“影子”,缺乏现代主义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那种心理真实感和心灵的深度。后现代主义文学解构现代主义文学的真实观和主体性之后,其写作风格表现出两种趋向:一种从现代主义文学那里继承了碎片化、非线性叙述、拼贴等手法,具有更趋极端和激进的先锋实验性质;另一种则摒弃现代主义文学艰深的文学探索,表现出与大众文化合流的一面,许多作家力图打破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注重于写出通俗易懂、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作品。作为战后重要的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范围广泛,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等文学流派通常被归入后现代主义文学范畴。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盛行于20世纪中期的欧美各国。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张扬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下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新小说。新小说五十年代形成于法国。新小说作家都激烈反对传统,以各种探索来革新小说艺术。如,取消人物在小说中的中心地位;情节往往含混不清,甚至互相矛盾,难以确定,完全打乱传统小说中那种井然有序的结构;在语言、人称、视点上进行各种新颖的实验。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坛的文学流派。黑色幽默是阴郁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20世纪下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展,并出现新的特征。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演变对外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代风云变幻和世界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都为现实主义文学提供了新的题材。战后现实主义文学在内容上力求反映时代变革,而在艺术创作方面则注重形式的创新,呈现出多种形态。三、20世纪下半期各国文学概况(一)法国文学五十年代,法国戏剧舞台上出现了一种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同于传统的荒诞派戏剧。欧仁•尤奈斯库(1912—1994)被视为法国第一位荒诞派戏剧家,主要作品有《秃头歌女》(1950)、《椅子》(1951)、《犀牛》(1958)等。《秃头歌女》是一部完全谈不上情节性的戏剧,全部由荒诞无稽的人物和事件构成。人物形象是破碎的,缺少深刻的个性。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完整性的缺失,使得戏剧表现的重心从传统的讲究明确的逻辑意义和塑造典型形象转到了逻辑混乱、意义多解的层面。荒诞派戏剧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贝克特,他的《等待戈多》(1952)同样被视为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存在主义文学伴随着存在主义哲学的产生而产生,萨特、加缪和波伏瓦是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局外人》(1942)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默尔索的生活与死亡,他对一切都无所谓,与世无争。他对世界的漠然实际上是拒不接受社会强加给他的价值。阿尔贝·加缪加缪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人的自由、尊严和幸福问题,一直是他所关注的根本问题。新小说于五十年代崛起于法国,是战后法国文学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阿兰•罗伯-格里耶(1922—2008)是新小说的领袖和理论家,他的《橡皮》(1953)是一部为新小说开路的作品,具有侦探小说的轮廓,但结局则荒谬悖常。克洛德•西蒙是新小说的另一位代表作家,《弗兰德公路》(1960)奠定了他在20世纪法国文坛的地位。他于198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继新小说之后,法国文学表现出一种回归传统文学的倾向,创作手法和风格都趋向通俗化。勒克莱齐奥(1940—)的《诉讼笔录》(1963)、《沙漠》(1980)等作品表现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的《情人》(1984)回忆作者青年时代的初恋,充满异国情调。(二)英国文学1945年战争结束后,金斯利•艾米斯、约翰•韦恩、布莱恩—西利托等“愤怒的青年”作家在小说中表达了他们对英国社会现状的愤怒和不满。约翰•奥斯本(1929—1994)是“愤怒的青年”在戏剧界的代表人物,他的《愤怒的回顾》(1956)开创了战后英国戏剧创作的新局面。约翰·奥斯本哈罗德•品特(1930—2008)则以戏剧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日常生活,重新思考现实社会。他的《生日晚会》(1958)、《看管人》(1960)、《回家》(1965)是举世公认的佳作,具有鲜明的特征。在小说领域,威廉•戈尔丁(1911—1993)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代表作《蝇王》(1954)对人性善恶的根本问题的进行了探索,被认为是寓示人类生存状况的“寓言”和“神话”。战后女性小说家的队伍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迅速壮大,默多克、斯帕克、莱辛、拜厄特、德拉布尔和布鲁克娜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莱辛(1919—2013)被誉为是继伍尔夫之后英国最优秀的女性作家,她的成名作《野草在歌唱》(1950)讲述一位白人农场主的妻子被黑人男仆杀死的故事,反映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矛盾。在1979—1983年间,莱辛发表了一系列总名为《南船星系中的老人星座:历史档案》的“太空小说”,熔历史、科学、政治、神话、寓言于一体。莱辛于1999年获封为英国名誉勋爵,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三)俄苏文学20世纪下半期的俄苏社会经历了战后时期、“解冻”时期、发展与停滞时期,以及解体与新俄罗斯时期等不同阶段。五十年代初,苏联社会政治生活发生变化,文坛上创作思想空前活跃,很快形成了一股后来被称之为“解冻文学”的文学思潮。奥维奇金的《区里的日常生活》、爱伦堡的《解冻》(1954—1956)等作品直面生活的真实。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在1950年代中期创作的《日瓦戈医生》(1957,意大利;1988,苏联)反思20世纪上半叶的风风雨雨。索尔仁尼琴(1918—2008)因1962年发表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而受到关注。1970年年初,因在国外出版批评苏联现实问题的长篇小说《癌病房》、《第一圈》、《1914年8月》(《红轮》第一部,1971)和《古拉格群岛》第一卷(1973),他遭到了批判,后被驱逐出境,直到苏联解体后才回到俄罗斯。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苏联文学思潮渐趋平稳。人道主义问题讨论的深入使文学出现新的气象。特里丰诺夫(1925—1981)的作品题材广泛,他的题为“莫斯科故事”的系列中篇小说在看似平淡的家庭婚姻关系和日常生活琐事中,开掘出丰富的道德哲理的内涵。艾特玛托夫将吉尔吉斯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俄罗斯文学的经验熔为一炉,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这一时期,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万比诺夫的《去年夏天在丘里姆斯克》(1972)、贝可夫的《方尖碑》(1972)、舒克申的《红莓》(1973)、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1976)和格拉宁的《一幅画》(1980)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8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出现社会变革的势头,文坛进入了躁动不安的时期。出现了不少反思历史的作品。如邦达列夫的《人生舞台》(1985)、阿斯塔菲耶夫的《忧郁的侦探》(1986)、别洛夫的《一切都在前面》(1986)等。此外,这一时期的“回归文学”热使雷巴科夫、格罗斯曼、布罗茨基、索尔仁尼琴和纳博科夫等众多作家的被禁作品陆续回归苏联文坛。苏联解体后,文坛出现严重分化,严肃文学的地位发生了动摇。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始走红文坛,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作品。(四)美国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国内受冷战的影响,政治上趋向保守,麦卡锡主义一度盛行。物质生活的富足、反共迫害、对核武器的恐惧,以及对于大萧条的回忆,促使五十年代美国青年一代处于沉默和麻木不仁的状态。最先打破沉寂的是塞林格(1919—2010),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描写了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在青年学生中十分流行。被称之为“垮掉的一代”的一批青年作家公开蔑视美国现存的价值观念,故意嘲弄和破坏传统的道德规范。“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是金斯伯格(1926—1997),他的长诗《嚎叫》(1955)展示了“垮掉的一代”孤独、绝望、异化的生存状态,发出了对美国社会的抗议之声。凯鲁亚克(1922—1969)的《在路上》(1957)以写实的手法记述“垮掉的一代”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表现了美国文学中“出走”的母题。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常常以自己的痛苦作为诗歌的内容,其主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自我的展示和探索,另一个是自杀或死亡。她的语言简明流畅,联想丰富,诗中意象纷繁复杂,具有高度的象征性。改变美国戏剧不景气状况的是田纳西•威廉斯(1911—1983)和阿瑟•密勒(1915—2005)。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1944)、《欲望号街车》(1947)等剧作以南方生活为题材,将人物置于南方传统衰落的大背景下,以细腻的手法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密勒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推销员之死》(1949)批评了“美国梦”的虚幻和商业文化对普通民众价值观的负面影响,成功地表现了现代人的悲剧。爱德华•阿尔比(1928—)受到尤奈斯库、贝克特等欧洲荒诞派剧作家的影响,他的《动物园故事》(1958)、《谁害怕弗吉尼亚•沃尔夫?》(1963)等作品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美国社会中的问题,揭露了人类生存的困境。谢泼特(1943—)的家庭三部曲《挨饿阶级的诅咒》(1976)、《被埋葬的孩子》(1978)和《真正的西部地区》(1980)等作品中流露出新现实主义风格倾向,标志着美国戏剧风格在发生变化。在小说领域,战后美国犹太小说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边缘进入美国主流文学。约瑟夫•海勒(1923—1999)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通过叙述小说人物荒诞、可笑、可悲的遭遇,表现了美国社会“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的疯狂”。六十年代一批先锋作家力图突破传统小说的人物、情节、线性叙述的程式,对小说形式进行试验。纳博科夫(1899—1977)从小受到俄国文学传统影响,从他的作品里可以找到果戈理的怪诞风格、普希金的丰富想象和俄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成分。《洛丽塔》(1957)已经具有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点,《微暗的火》(1962)则是后现代主义文本的典范。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是战后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包括《兔子,跑吧》、《兔子回家》、《兔子富了》和《兔子休息了》。欧茨是一位创作颇丰的女作家,她的不少作品都有暴力、凶杀的情节。作家进入人物的灵魂深处,着力刻画他们的心灵感受,因此,欧茨被评论家认为是心理现实主义作家。战后美国非裔、华裔、印第安等少数族裔文学发展迅速,尤其是非裔文学成就突出。四五十年代,赖特、拉尔夫•艾里森等在美国文坛崛起,创作了《土生子》(1940)、《看不见的人》(1952)等经典之作。七十年代以来,美国非裔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艾丽丝•沃克(1944—)、莫里森等作家脱颖而出。(五)德语国家文学战争结束后,德国的文学也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通常将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废墟文学”。君特•格拉斯(1927—

)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其主要作品有《铁皮鼓》(1959)、《猫与鼠》(1961)和《狗日子》(1963)等。他的作品以反纳粹为主题,解剖了德国的民族性,认为只有改造德国人顺从强权的特性,才有可能杜绝战争的灾难。出生德国的犹太女作家萨克斯是196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把写诗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喜欢以白描展示感觉和思虑,着重表现犹太民族的命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文学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战后苏联占领区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清算法西斯,重振人道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表现新的现实生活。在小说方面,主要有两类,一是表现反法西斯战争的作品,二是反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事物的作品。七十年代中期,东德文学发生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作家们的创作自主性得以大大提高,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二、东、西德文学趋于接近,大家都比较关心战争与和平、生态环保、唯理性主义对人性的侵害等问题;三、自我叩问和历史反思加深;四、出现了不少非主流文学团体。1989年11月东德与西德统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德国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作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此做出反应,这类以转折为题材的创作被称为转折文学,如格拉斯的《说来话长》,特别是前东德的一些作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移民背景的作家因其具有的跨文化特色带来了独特的认识德国社会的视角,最值得关注的是女作家赫塔•米勒(1953—

)。奥地利文学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浩劫后,一方面继承战前文学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吸收世界各国文学新的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新。保尔•策兰(1920—1970)是位犹太作家,他创作的《死亡赋格曲》1948年首次以德语发表,被认为是描写法西斯带给犹太人悲惨命运题材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英格博克•巴赫曼创作的自传体小说《马利纳》(1971)细腻地叙述了女性在男性主宰的世界里痛苦挣扎的悲剧命运,是德语女性文学中的精品。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1946—)的《女钢琴教师》(1983)叙述了一个叫埃里卡的女子在母亲的极端管教下心灵和情感如何被扭曲的痛苦历程。迪伦马特是瑞士当代杰出的戏剧家和侦探小说家,《老妇还乡》(1956)是他的经典之作。(六)拉美文学在诗歌方面,聂鲁达(1904—1973)是20世纪四十年代后逐步走向创作高峰的智利民族诗人。《漫歌集》(1950)是聂鲁达的代表作和一部史诗性巨著。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西班牙语拉丁美洲诗坛沿着先锋派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进,涌现了不少优秀诗人。他们诗歌的宣传和抗议色彩比前辈有所减弱,但对于现实的反映、思考与批判却一仍其旧,在写法上也更为灵活。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是墨西哥的帕斯、智利的帕拉等。在小说方面,拉美先锋派小说始于30年代,发展有20年之久,形成20世纪西班牙语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拉美先锋派小说融合现实与幻想,深层次地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使用模糊的语言、多元化的结构及超现实主义手法间接地表现现实世界。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一大批拉美作家作品在世界文坛引起了轰动,形成了20世纪西班牙语拉丁美洲小说创作的第三次高潮,这种空前的文学繁荣现象被学界称为“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爆炸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贴近拉美的社会历史现实,对当时的社会政治行为进行抨击,在艺术上继承先锋派小说的衣钵,具有较强的实验性质。拉美文学爆炸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富恩斯特、科塔萨尔、马尔克斯、略萨等。富恩斯特的《最明净的地区》(1954)和《阿尔特米奥•克鲁斯之死》(1962)反映的是墨西哥人民在推翻迪亚斯独裁统治后的贫穷而荒诞的社会现状。阿根廷作家科塔萨尔的代表作《跳房子》(1963)是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有“西班牙语的《尤利西斯》”之称。略萨(1936—)是结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如《城市与狗》(1963)、《绿房子》(1966)和《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1973)等,结构新颖,触及了一系列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七)欧美其他国家及大洋洲文学1945年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是意大利当代历史的转折点。随着法西斯政权的灭亡和民主运动的高涨,新现实主义应运而生,成为意大利文学的主流,其代表性作家有卡尔洛•莱维、弗兰切什科•约维涅、瓦斯科•普拉托利尼等。1963年新先锋派作家聚集西西里岛,结成“六三”社,成员包括埃多阿尔多•桑圭内蒂、焦尔焦•曼伽内利、安东尼奥•波尔塔、路易吉•马莱巴尔等诗人和小说家。意大洛•卡尔维诺(1923—1985)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独出心裁、最富有创造才能、最有趣的寓言式作家”、“最富魅力的后现代大师”。东欧各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均受到苏联的巨大影响。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以及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给文学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而文学本身也参与社会变革,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力量。1956年后,波兰文学中出现了揭露社会阴暗面的“黑暗文学”和反映意识形态问题的“清算文学”,代表作家有马•赫瓦斯科等。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波兰文坛呈现出比较活跃的局面,涌现出各种题材和流派的作品,如生产题材、战争题材、政治题材、历史题材和黑色幽默小说等。战后波兰有两位诗人分别于1980年和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即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和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1923—),这从一个方面展示了波兰文学的世界性影响。米兰•昆德拉(1929—)在小说中打破故事连贯性,时空游移不定,视角跳动变换,并通过一个一个细节的组合来呈现出人的生存状态。小说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1991)以简洁、明快的笔调将哲学思考融入小说情境,戏剧家乔恩•福斯在国际上也产生影响。1974年,瑞典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本国的小说家雍松(1900—1976)和诗人哈里•马丁逊(1904—1978)。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1931—)被认为是“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他作品数量不多。却擅长把激烈的情感寄予平静的文字里,让作品在瞬间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冰岛作家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1902—1998)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小说创作植根于冰岛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土壤,大多贯穿着对社会的批判精神,在展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同时,敢于为受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仗义执言。加拿大文学分为英语文学和法语文学,各自沿着英、法文化传统发展。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再现了加拿大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生存主题较为常见,同时也有对加拿大历史、文化和民族身份问题进行反思。玛格丽特•劳伦斯被称为“加拿大最成功的小说家”。加拿大文学从七十年代起沿着多元化方向全面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当代加拿大作家,主要作品有《可食用的女人》(1969)、《使女的故事》(1985)、《猫眼》(1989)、《别名格雷斯》(1996)等。阿特伍德关心妇女问题,善于捕捉女性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她们的生活、成长过程及不同的命运,在看似传统的主题背后是有关女性生存状态、妇女权利、生态保护等更深层次的思考。迈克尔•翁达杰(1943—)是加拿大当代重要作家,他的移民背景使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多元文化色彩。《身着狮皮》(1987)展示了二十年代多伦多的社会生活全景,包括早期移民如何修筑高架桥和挖掘湖底隧道的情景。《英国病人》(1992)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展现纷飞战火对绚烂爱情的破坏,从而引发出关于时代、民族、战争、个人命运等的思考,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身份问题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摆脱了孤立状态,迅速融入国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文学也取得突出成就。怀特促使澳大利亚小说创作发生重大转折,小说创作的“国际化”代替了往昔的“澳大利亚化”,现代主义代替了现实主义。(八)亚非文学从1945年至六十年代末,战后派至第三代新人的诞生、从民主主义文学到现实主义的深化、介于“纯文学”和“大众文学”的“中间小说”全新的展开、存在主义的再传播,多种文学力量共存或结合,恢复了日本文学的生机。七、八十年代出现了“透明族”、“作为人派”和“内向派”等文学潮流。大江健三郎是继川端康成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他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有责任感和政治良心的人道主义作家。村上春树(1949—)是日本当代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他以写青春(或当下青年)题材的作品而著名,其细腻、纯粹、坦率、温婉而清丽的文学风格备受读者的欢迎。印度独立之后,印度文坛产生了两大文学流派,即进步主义文学和心理分析流派。耶谢巴尔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进步的文艺理念,其代表作《不真实的事实》(1960)着眼于社会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六十年代后,印度进步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有汇流的趋势,产生了社会现实小说。克里山•钱达尔(1914—1977)是现代印度以乌尔都语创作的最杰出的作家,其成名作《失败》(1939)展示了印度旧村社的社会本质。钱达尔被誉为“印度短篇小说之王”。50年代,阿拉伯文学步入世界进程。埃及的贾•黑塔尼、尤素福•盖伊德,叙利亚的哈纳•米奈,伊拉克的马吉德•鲁巴伊,巴勒斯坦的乌迈伊勒•哈比比,苏丹的塔伊布•萨利赫等作家的小说创作成就最为突出。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是战后阿拉伯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阿拉伯小说之父”,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尼日利亚文学的代表人物是钦努阿•阿契贝(1930—2013)和沃莱•索因卡(1934—)。阿契贝的《瓦解》(1958)、《动荡》(1960)、《神箭》(1964)《人民公仆》(1966)被称为“尼日利亚四部曲”。索因卡是剧作家、诗人和小说家,尤以剧作著称于世。《森林舞蹈》(1960)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种族隔离政治、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一直是南非文学的主旋律,代表战后南非文学成就的戈迪默和库切的创作,也表现了同样的主题。纳丁•戈迪默(1923—)的《自然资源保护论者》(1974)、《伯格的女儿》(1970)、《朱利的族人》(1981)将故事情节置于南非社会背景之中,描写了黑人与白人之间复杂的关系。1991年,戈迪默因“她的文学作品在以深刻的洞见透视历史进程的过程中,帮助实现这一进程”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二节萨特一、生平与创作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小说家、剧作家、批评家和社会活动家。1936年,萨特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想象》出版,开始宣扬其存在主义学说。1937年7月,他在《新法兰西评论》上发表短篇小说《墙》。1938年春,长篇小说《恶心》(又译成《厌恶》或《作呕》)出版,这是萨特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1939年2月,萨特出版短篇小说集《墙》。这部小说集包括短篇小说《房间》、《艾罗斯特拉特》、《密友》、《一个工厂主的童年》和此前发表过的《墙》。在萨特看来,世界的本质是荒诞的,一切都不具有与生俱来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人该怎么生活呢?他给出的答案是:自由选择,通过自由选择塑造人的本质。人唯有用行动来战胜存在的虚无性和偶然性,从而获得自己真正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40年代是萨特创作的高峰期。他发表了大量作品:剧本《苍蝇》(1943)、《禁闭》(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毕恭毕敬的妓女》(又译《可尊敬的妓女》)(1946)、《肮脏的手》(1948);多卷体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1949);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以及文学论著《什么是文学?》(1947)和文学评论《波德莱尔》(1946)等。多卷体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由《理性的年代》(1945)、《延缓》(1945)和《心灵之死》(1949)三部曲组成,是萨特最具代表性的存在主义小说。《自由之路》肯定了知识分子面对荒诞、面对邪恶、面对强权意志所做出的自由选择之路,也反映了作家的政治觉醒和人生道路的转向。在萨特的文学创作中,戏剧成就最高。他一生共创作了11部戏剧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为表达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服务的。萨特的戏剧被称为“情境剧”(又译“境遇剧”),是他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创设的一种戏剧类型。所谓“情境剧”,就是强调对情境的刻画,把人物置于某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是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这种戏剧表现了当代人面临的问题、普遍的忧虑和两难抉择的困境,是对人的存在状态和存在意义的一种戏剧化的阐释。但是,这些“情境剧”的结尾却都带着悲剧性的苦涩和“黑色幽默”式的讽刺意味,这无疑给作者呼唤的“自由选择”带来了某种不确定性,而“世界是荒诞”的思想却更加浓重了。《禁闭》(又译《间隔》)是一部非常著名的哲理剧,最初拟定的题目是《他人》,描写了一男二女死后在地狱里相互纠缠、彼此折磨,表现了萨特“他人即地狱”的思想。四幕剧《死无葬身之地》是萨特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剧作以二战胜利前夕为背景,把人物置于生死的极限考验之中。萨特认为,任何一种选择都在其最终结果上确立人存在的本质。剧中的游击队员并非生来就是英雄,也并不自认为是英雄,他们只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而自由选择了自己的本质,在特定的情境中确立了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该剧的现实主义成分较为突出,直接“介入”现实生活,人物形象鲜明,富于个性,抛弃了《禁闭》、《苍蝇》等剧的抽象性和说教性。《肮脏的手》是一部政治色彩较浓的戏剧作品,描写了某国革命党内部在政治路线和斗争策略上出现严重分歧的情况下发生的一桩“暗杀”事件,提出了革命者能否以革命的名义行不义之事,是否应该遵照上级的指令去做自己认为完全错误的事情等尖锐的问题。剧本通过主人公雨果的选择和困惑,揭示了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实践的有效性和道德的纯洁性之间的矛盾。五十年代以后,萨特的文学创作数量减少,没有再创作小说,比较重要的剧本有《魔鬼与上帝》(1951)、《涅克拉索夫》(1956)、《阿尔托纳的隐居者》(1960)、《特洛亚妇女》(1966)等。写有哲学著作《辩证理性批判》(1960)、自述性作品《文字生涯》和《七十岁自画像》(1975)等。二、《苍蝇》《苍蝇》是一部三幕剧,1943年在巴黎上演。在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期间,该剧为陷于沦亡之苦的法国人民提供了及时的、有力的精神鼓舞。萨特曾谈到这部戏剧所要表现的主题:“一个人行了暴力,即使他自己也厌恶这个行为,但他肯承担全部的后果和责任,面对这种情况,他该怎么办?”可以说,《苍蝇》就是一部宣扬人的存在本质为何的戏剧,而主人公俄瑞斯忒斯复仇的过程就是获得自身存在的过程。在克服自身的虚无的过程中,在担当责任的过程中,在与神的压抑和奴役进行抗衡的过程中,他获得了自己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从艺术特征上来看,《苍蝇》表现了萨特戏剧的特点:1、遵循了法国传统的戏剧结构原则即古典主义“三一律”来结构戏剧,集中凝练地表现戏剧冲突。2、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痛苦抉择和复杂的心理活动。3、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和可观赏性,常常出现出人意料的剧情逆转,造成震撼人心的强烈艺术效果。4、剧情富于哲理和寓意,借助象征、寓意手法来表达主题思想,如本剧中的苍蝇的形象等。5、台词具有很强的辩论风格。第三节贝克特一、生平与创作萨缪埃尔•贝克特(1906—1989)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同时又是新小说派的重要作家。早在1938年,他在伦敦发表了《穆尔菲》(1947年由他本人译成法文)。1951年,贝克特发表了两部小说《莫鲁瓦》和《马洛纳之死》。前者叙述一个老流浪汉的荒诞经历,后者的同名主人公卧床不起,脑子里掠过回忆和幻觉。这三部小说树立了贝克特的新小说作家地位。1952年,《等待戈多》问世,次年1月在巴黎巴比伦剧院上演,确立了他作为荒诞派代表戏剧家的地位。1953年,他发表了小说《无名无姓的人》和《瓦特》。1957年,上演了《一局终了》,同年发表广播剧《所有倒下的人》。1958年上演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叙述一个老人克拉普几乎耳聋,在听三十年前的录音带,聊以自慰。剧本《灰烬》(1959)的主人公在海滩上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1961年他发表了小说《怎会如此》。1962年上演的《啊,美好的日子》描写一个老妇人埋在土中,泥土逐渐升到她的脖子根,但她仍然关心自己的日常用品:提包、指甲锉等。她幻想着自己得不到的幸福。1965年,贝克特发表《喜剧及其他剧作》。贝克特的剧作偏重于表现人们处境的紧迫感和精神危机。贝克特是新小说的先行者。一是他从不同角度描写现实的荒诞,人们在这样的现实中难以生存下去。二是贝克特往往选取流浪汉、老人、残废者、奄奄一息的人作为主人公,他们的遭遇比一般人更悲惨,他们的处境像地狱般可怕。贝克特的戏剧充满荒诞感。人物是荒诞的写照,舞台布景则是表现荒诞的工具。二、《等待戈多》《等待戈多》与传统戏剧大相径庭,它没有情节,没有人物之间的心理冲突,没有高潮,是一出典型的“反戏剧”。《等待戈多》首先吸引观众的是那些像丑角式的人物。剧本最神秘的人物是戈多。这个名字本身和他总是不出现,引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常见的一种是,戈多(Godot)是上帝(God)。《等待戈多》还表现了在这种空等待中西方人的精神生活状态。剧本的形式同样荒诞,与剧本的形式相一致。人物好像在胡言乱语,其实表达具有深刻含义的话语。这是最常见、最普通的语言,语言简单,貌似含混,而含义丰富。第四节奈保尔一、生平与创作维迪亚达•苏莱普拉萨德•奈保尔(1932—)是20世纪后半期英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移民小说家。截至目前,奈保尔一共创作了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游记7部、散文随笔集4部、历史著作1部。奈保尔的创作主要可以分为小说创作和游记创作两大类,其小说创作又可以分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发展阶段。奈保尔早期小说主要以出生地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为背景,从不同侧面反映特立尼达社会生活和殖民地印度移民的奋斗、困惑和无奈,总体风格以幽默和喜剧色彩为主。他于195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神秘按摩师》是奈保尔真正进入长篇小说创作的标志。继这部小说之后,奈保尔又写了《埃尔维拉的选举权》(1958),《米格尔街》(1959),《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1961),《斯通先生和骑士伙伴》(1963),这四部小说题材、主题和艺术风格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阶段。奈保尔小说创作的中期阶段以1967年出版的《岛上的旗帜》和《模仿者》为标志。这期间,奈保尔创作了《在一个自由国度》(1971)、《游击队员》(1975)和《河湾》(1979)等重要作品,在主题、题材和艺术风格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完成了从早期幽默的喜剧色彩转向凝重冷峻的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转变。从1984年《发现中心》开始,奈保尔进入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即晚期阶段。他开始把目光转向自我,创作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在主题、题材上与前两个阶段有了重大变化。奈保尔不仅是一个写小说的高手,他的游记也写得有声有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三次印度之旅写出了“印度三部曲”,在中东的旅行写出了描写伊斯兰世界的《在信仰者中间》和《超越信仰》,另外有描写非洲之行的《刚果日记》以及描写加勒比地区的《中间通道》,其中以“印度三部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二、《河湾》197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河湾》是奈保尔中期创作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奈保尔冷峻现实主义之风的杰作,也是其描绘非洲国家后殖民时代的代表性作品。小说共分四部分:“第二次反叛”﹑“新领地”﹑“大人物”和“战斗”。小说呈现了一幅欧洲殖民者撤退之后非洲新近独立国家内部的政治动乱﹑族群混战﹑独裁统治的暴政与腐败的当代非洲画面,真实反映独裁统治下新近独立国家的困境,揭示其渊源是殖民地人一味模仿殖民者的生活和文化以及其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所导致的。小说以主人公萨林姆为中心,描写了几个不同背景的流亡分子的遭遇,体现了移民艰辛的生活和无家无根的边缘人生存困境。在小说里,隐喻﹑象征的意象处处可见,其中最突出的是“水葫芦”和“大人物”。水葫芦首先象征着新事物。其次,水葫芦是历史的见证者。“大人物”是殖民体系崩溃之后,非洲后殖时期极权统治者的典型代表。奈保尔也通过“大人物”批判了集权统治,表达了对后殖民时代非洲现实的担忧。第五节艾特玛托夫一、生平与创作钦吉斯•托列库洛维奇•艾特玛托夫(1928—2008)是苏联吉尔吉斯族小说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为吉尔吉斯共和国作家)。1952年以后,艾特玛托夫先后发表了中短篇小说《报童玖依达》、《阿希姆》和《面对面》等多部早期作品。1958年发表的中篇小说《查密利雅》使他一举成名。20世纪六十年代,艾特玛托夫又陆续发表了中篇小说《母亲—大地》(1963)和《别了,古里萨雷!》(1966)等优秀作品。进入七十年代以后,艾特玛托夫的小说的视角又有了新的变化,人与大自然的主题进一步凸显。在这一时期,作家更注意与自然相处中的道德内涵和人格力量,中篇小说《白轮船》(1970)和《花狗崖》(1977)就是这样的代表性作品。20世纪八十年代,艾特玛托夫又发表了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1980)和《断头台》(1986)两部重要作品。作者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揭示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激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二、《一日长于百年》《一日长于百年》是艾特玛托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一日长于百年》因在思想和艺术探索中取得的卓越成就,被前苏联评论界称之为当代苏联文学的“路标之作”。作家为这部小说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架构,情节同时在现实、传说和科幻三个层面展开。现实的层面主要写了叶吉盖、卡赞加普、阿布塔利普以及相关人物的命运。传说的层面主要写了两个古老的传说。一是关于曼库特的传说。二是关于歌手赖马雷的悲剧。科幻的层面写的是,在苏美两国“均等号”空间站工作的两名宇航员与宇宙中具有高度文明的林海星人有了接触,两国政府害怕林海星人的新的道德观会对人类现存的意识产生巨大的冲击,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他们决定断绝两名宇航员的归路,并发射导弹群以防止林海星人进入地球。《一日长于百年》是“小型化史诗”的代表性作品。所谓“小型化史诗”是指70—80年代在苏联文学中出现的有别于传统史诗性长篇小说的新型文体。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是:篇幅较小,冲突集中,但仍包含大容量的生活内容;面向当代,强化哲理,在现实描写中溶入历史;情节淡化,结构紧凑,以多层次的复合式结构构建故事;人物不多,悲剧性强,重视对主人公内心生活的揭示;时空浓缩,叙述跳跃,主观联想的时空无限拓展;手法新颖,重假定性形式,多采用传说、象征、寓意和意识流等手段。作家将故事的演绎安排在有限的时空之内,而容纳的却是从远古到今天,直至未来的漫长时段,以及从小站至全球,并伸展至宇宙的广袤空间。它所包含的生活和思想的内容是相当广阔的。多层次的架构,传说、科幻与现实的有机交融,时空方面的出色调配,使小说之有限的篇幅里展示了史诗的特质。第六节索尔·贝娄一、生平与创作索尔•贝娄(1915—2005)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犹太裔作家。从1941年到1987年的四十余年间,贝娄共有九部长篇小说问世。从最初的《晃来晃去的人》(1944)到《受害者》(1947),他的作品一直饱受争议。直到《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的出版,才使他一举成名,并获全国图书奖,也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后,贝娄又陆续出版了《只争朝夕》((1956)、《雨王汉德逊》(1959),并于1964年发表《赫索格》,1970年贝娄凭借小说《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第三次获得全国图书奖,1975年出版的小说《洪堡的礼物》获得普利策小说奖。此外贝娄还有小说《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更多的人死于心碎》(1987)、《偷窃》(1989)。除了小说的创作之外,贝娄还尝试着创作了剧本《最后的分析》、游记《耶路撒冷去来》、散文集《集腋成裘》等,虽然这些作品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但是真正代表贝娄创作成就的无疑是他的小说,1976年贝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贝娄的创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创作主要以长篇小说为主,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晃来晃去的人》和《受害者》。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集中展示了社会生活的荒诞色彩,以及人生的不幸境遇。进入20世纪五十年代,贝娄的创作开始进入了黄金期,这也是他创作的第二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创作仍然以长篇小说的创作为主,诸如《奥吉•马奇历险记》、《赫索格》、《雨王汉德森》、《塞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礼物》等。与此同时贝娄也尝试写一些中短篇小说,以《只争朝夕》和《莫斯比的回忆》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剧本《最后的分析》以及一批论文、散文、随笔面世。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贝娄的创作进入了他的第三个阶段。这期间陆续有长篇小说《院长的十二月》、《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和《拉维尔斯坦》以及短篇小说集《嘴没遮拦的人》,中篇小说《偷窃》、《贝拉罗莎暗道》、《真情》和散文随笔集《集腋成裘》出版发行。他善于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复杂的关系作深刻、细致的哲学思考,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透彻的哲理,准确地表现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真实而艺术地再现了西方世界的混乱与疯狂。在创作上贝娄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善于把内心活动和外在世界以及现实描写和历史回忆交织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今昔相连。同时,贝娄还是一位语言大师,其表现风格是能从最悲剧性的境地里抓住喜剧性瞬间,能把扭曲的悲哀、冷静地沉思和荒唐的幽默掺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富有特色的语调。二、《赫索格》《赫索格》是索尔•贝娄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在他整个的创作历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中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为描写的对象,以精湛的手法,独到的分析将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迷惘与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赫索格》这部小说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危机,并借此表现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此类境遇下的苦闷与彷徨。小说中赫索格所遭遇的精神危机恰好揭露了现代西方世界的基本主题——异化。《赫索格》一书着重展现的不是外在世界的现实,而是以一种“近乎混乱”的意识流手法将主人公内心的世界曝露无余。同样,《赫索格》这部小说也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作者用不可把握的现实来反衬这个世界上人性不灭的真理。《赫索格》全书的基调是风趣幽默的。《赫索格》一书中有大量的关于感觉、回忆、推测、意念的描写,贝娄借用了意识流的手法,较为清晰地叙述了人物思想的变化,对人物的内心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叙事上,贝娄有意选择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有利于表达主人公的内心冲突。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是小说《赫索格》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技巧。同时,作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犹太裔作家,贝娄在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加入许多犹太民族的意识,而这样的情结在小说《赫索格》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作者将赫索格“反英雄”的形象塑造出来,使其继承了犹太民族的受难传统,并将这一灾难看作是一场考验,以此来表达作者对未来和人生无限的希望,使人们产生共鸣。第七节莫里森一、生平与创作托妮•莫里森(1931—)是当代美国最优秀的女性黑人作家。《最蓝的眼睛》(1970)是莫里森的处女作,讲述了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孩佩科拉一年间的遭遇。《秀拉》(1973)在一定程度上是《最蓝的眼睛》的延续:它再次描写了黑人女性的童年,并将之延伸到她们的成年生活。《所罗门之歌》(1977)的故事围绕一个青年黑人的成长展开。《柏油娃》(1981)塑造了一对固守各自文化信念的黑人男女青年,他们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以及黑白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莫里森的前四部小说写的都是关于当代性别、文化题材,反映了20世纪美国黑人的生活。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莫里森开始转向黑人的过去历史,酝酿着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她要写一个“三部曲”,对百年来黑人历史作一番梳理,对黑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观照和反思。《宠儿》是“三部曲”的第一部,与九十年代出版的《爵士乐》和《乐园》构成一个整体。莫里森在“三部曲”中分别表现了母爱、情爱和宗教意义上的爱。在《爱》(2003)这部小说中,她继续从性别、种族和文化的角度对爱进行严肃的思考。距离《爱》出版五年后,莫里森推出新作《慈悲》(2008)。美国黑人长期以来遭受过种族歧视,其历史根源是奴隶制。2012年5月,莫里森的新小说《家》问世。莫里森的文学创作深深根植于美国黑人独特的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之中,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她以充满诗意的文笔描绘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对立与错位、排斥与融合、冲突与影响的复杂关系。二、《宠儿》《宠儿》(1987)的故事取材于逃亡黑奴玛格里特•加纳杀死自己孩子,以使他们从此免受奴隶制戕害的真实事件。只有健康的社会才能面对历史、正视历史,不管历史曾经多么黑暗。美国的黑人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人们逃避奴隶制这段黑暗历史有关。第八节马尔克斯一、生平与创作加布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2014)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作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1954年,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周末后的一天》获得了哥伦比亚全国文艺家协会奖。翌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枯枝败叶》再次引起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这两部作品构思新颖,想象奇特,情节跌宕,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1961年,马尔克斯出版了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是作家自认为“写得最好的小说”。1962年,马尔克斯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格朗德大娘的葬礼》和长篇小说《倒霉的时辰》,显示了他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日臻成熟。1967年,马尔克斯出版了代表作《百年孤独》,标志他的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该作被誉为20世纪用西班牙语创作的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可以与《堂吉诃德》相媲美。1975年,马尔克斯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家长的没落》,用荒诞、夸张的手法塑造了独裁者尼卡诺尔的罪恶形象。1981年,马尔克斯发表了中篇小说《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这是一篇用纪实性手法创作的作品,叙述了主人公无辜被害的遭遇,批判了陈规陋习对人的毒害。1982年,马尔克斯又发表了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书中详尽叙述了他的生平、创作实践及社会活动,他最初的文学训练,所受的文学影响,对自己作品的剖析,以及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解释。1985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小说以加勒比地区的生活为背景,以一对男女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家对爱情、生命、死亡等问题的思考。1994年,他还发表了爱情小说《爱情和其他的魔鬼》,获得了文坛一致好评。2004年在沉寂10年之后,年近八旬的马尔克斯又发表了小说《苦妓追忆录》。马尔克斯认为拉美现实具有独特性、神秘性。他说:“看上去是神奇的、虚幻的或魔幻的东西,事实上是拉丁美洲的基本特征。”因此,艺术家要找到与拉美现实相适应的艺术方法加以表现。他一方面吸收了欧美现代主义的技巧,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拉美古老的民间故事和阿拉伯童话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融魔幻的艺术形式与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为一体,使读者虚幻中见真实。他通过巧妙的构思与想象,创造了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画卷。二、《百年孤独》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人物众多,内容复杂,情节离奇,手法新颖,具有多重的思想主题。首先,它反映了拉丁美洲的愚昧与文明并存的现实,揭露和批判了外国殖民主义者对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人民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其次,《百年孤独》表现了孤独的主题。所谓“孤独”,既指个体性情上的孤独,也指群体精神上的孤独。最后,在更深层次上,《百年孤独》还是一部反思人类命运的作品。《百年孤独》采用了传统的讲故事的框架,但又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而是置真实的历史事件于神话氛围之中,以丰富的想象打破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界限,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小说以循环往复的叙述法,将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混合在一起,展示了一个建立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断轮回循环的现代神话,蕴含了深刻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既有超现实性又有现实性的基本特征。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性作品,《百年孤独》鲜明地体现了拉美文化的“魔幻性”。小说不是直接再现现实,而是把现实魔幻化,用“变形”的手段折射现实。在魔幻化的过程中,作家把象征与夸张等手段也被融入其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百年孤独》的叙事者好像是在天际俯瞰马贡多的芸芸众生,这形成了一种超然的叙事态度和语气。《百年孤独》中还创造性地运用了类似后现代元小说的表现方式。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虚实相间、扑朔迷离的魔幻神奇的世界,从各个角度和层面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与现实。第九节博尔赫斯一、生平与创作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阿根廷当代著名诗人和小说家。博尔赫斯从1920年开始写诗。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描绘了故乡的独特情境。此后,他又出版了诗集《面前的月亮》(1925)和《圣马丁札记簿》(1929),其形式舒展、语言清新、热情洋溢。1935年,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世界性的丑闻》(又译为《恶棍列传》)问世。1941年,博尔赫斯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又译为《曲径分岔的花园》或者《小径分岔的花园》)出版,赢得了拉美文学界的高度赞誉。隽永的行文、精巧的结构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博尔赫斯小说的特色。博尔赫斯是一位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努力追求自然、准确、凝练的语言风格。博尔赫斯的小说构思精巧独特,情节奇幻神秘,手法新颖别致,哲理细腻深邃。二、《交叉小径的花园》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之一。在故事情节层面上,它首先可以被看做是一篇历史小说。同时,多种相应的阅读期待和阅读习惯也“交叉”在一起。博尔赫斯曾称《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篇侦探小说。的确,这篇小说在结构上也可以归入侦探小说之列。它的所有悬念都是到了最后一刻才交代清楚的。这是典型的侦探小说制造悬念的方式。可以说,博尔赫斯通过《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叙事结构,重申了他一贯的艺术理念——形式都是有意味的。深邃的哲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风格,使博尔赫斯成为“作家的作家”。第十节大江健三郎一、生平与创作大江健三郎的创作颇丰,从早期创作开始,他就非常关注人类的生存危机,描写人“被监禁的状态、在封闭的围墙中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作者对现代社会及人生的独特见解。《奇妙的工作》(1957)是大江健三郎的成名作,获《东京大学新闻》五月祭奖,被认为是“当代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他接连发表了《死者的骄傲》、《他人之足》等佳作。《饲育》(1958)是大江健三郎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获第39届“芥川文学奖”。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作品,该小说也是大江健三郎全部创作中少有的直接描写战争对人性的戕害的作品。他以这部作品确立了自己作为新生代作家的地位。《拔芽打仔》(1958)是大江健三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64年,发表重要代表作《个人的体验》,该作具有自传色彩。除上述作品外,大江健三郎在六十年代发表的作品还有随笔集《世界的青年人》(1962)、报告文学《欧洲之声•我之声》(1962)、中篇小说《性的人》(1963),以及《为与冲绳共叹共怒》(1967)、《核时代的森林隐遁者》(1968)等作品。1965—1968年间,大江健三郎3次赴冲绳考察,写出了随笔《冲绳札记》(1970)。大江健三郎在这个时期创作的最主要的作品是三部长篇小说——《洪水涌上我的灵魂》(1973)、《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1976)和《同时代的游戏》(1979)。进入八十年代,大江健三郎又回归到早期的短篇小说创作。代表作有《倾听雨树的女人们》(1982)、《新人呵,醒来吧》(1983年)、《如何杀死树》(1984)、《被河马咬了》(1985)。九十年代,大江健三郎完成了长篇小说三部曲《燃烧的绿树》,包括《伟大岁月》、《直到“救世主”被殴打之前》和《震荡》。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是大江健三郎最重要的代表作,在思想内容和小说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大江健三郎曾表示:“促使我创作这部小说的最大动机,即是我渐次意识到的与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文化非常不同的地方文化,亦即边缘文化。”小说广泛采用了象征、寓意等手法。“森林”与城市是大江作品中两个经常出现的意象,前者象征着宁静、古朴的大自然,后者象征着喧嚣、繁杂的现代文明。在这部规模宏大的作品里,大江健三郎以开阔的艺术视野,巧妙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纪实与虚构、真实与荒诞、现在与过去、历史与未来、城市与山村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