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结构经济学导论配套PPT第01讲_第1页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配套PPT第01讲_第2页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配套PPT第01讲_第3页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配套PPT第01讲_第4页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配套PPT第01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新结构经济学的前世今生付才辉

本讲讲授内容本讲主要介绍新结构经济学的前世今生,让同学们概括性地了解新结构经济学的历史背景、思想源流、学科体系与中心思想等全貌:首先在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简史的背景下,讨论新结构经济学如何脱胎于中国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以及如何总结于世界经济的曲折发展历程尤其是广大发展中经济体的成败经验;其次在经济学思想简史的脉络中,讨论新结构经济学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第三代发展理论如何推动经济学的结构范式革命;2本讲讲授内容然后讨论新结构经济学如何贡献于我国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建设;接着讨论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研究范式与研究体系等学科体系的架构;最后将新结构经济学的中心思想简要地概括为十大原理,便于大家快速了解新结构经济学的思想全貌以及作为本课程的理论红线或向导。3本讲的重点和难点与学习注意这一讲的重点和难点是在经济变迁简史和经济思想简史脉络中深刻理解新结构经济学,这也是这一章的特点,即将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融合起来理解新结构经济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所有的经典著作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思考和研究当时当地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结果。这一讲在学习中可能需要引起注意的方式是,结合经济变迁简史,牢记作为新结构经济学中心思想的十大原理,深刻理解新结构经济学关于结构变迁世界的学说在经济思想史中的演进情况。4本讲提纲第一节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历史背景第二节人类的经济发展历程与新结构经济学的世界背景第三节经济思想简史:从没有结构的经济学到有结构的经济学第四节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第五节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范畴与研究范式第六节新结构经济学的中心思想:新结构经济学十大原理第七节新结构经济学需要在“知成一体”过程中不断完善56第一节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与新结构经济学的历史背景李约瑟之谜与近代中国的衰落中华民族由盛入衰的屈辱与几代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近代以来几次曲折的工业化尝试与从西潮到东风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理论自信脱胎于《中国的奇迹》的新结构经济学中国经济极简史7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有一组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8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起源于中国?为什么中国在1978年之后能如此蓬勃地发展?为何在1978年之前不能有同等程度的经济表现?为什么同样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与其他不同国家的经济表现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中国为快速的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一、李约瑟之谜与近代中国的衰落9近代中国的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一落千丈,沦落为一个割地、赔款、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贫穷国家;而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工业革命为何没有最先发生在中国?科学革命:供给与需求供给:基于经验的发明VS基于实验室的发明(中国VS西欧,欧洲大陆VS英国)需求:禀赋结构对科技应用的影响(伽利略对意大利VS牛顿对英国)中国独特的人才选拔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内容:儒家经典思考: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10一、李约瑟之谜与近代中国的衰落二、中华民族由盛入衰的屈辱与几代知识分子的救亡图存近代以来几代的知识分子第一代推动了洋务运动第二代进行了维新变法和革命第三代发起了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第四代献身于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五代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第六代则是在1978年后入学、毕业参与改革开放的知识分子现在在校的学生应该属于第七代知识分子在前六代知识分子中,第六代最幸运,因为只有到了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第七代则比第六代更幸运,因为就像十九大提出的,现在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11三、近代以来几次曲折的工业化尝试与从西潮到东风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雄心勃勃的工业化尝试:第一次尝试:1861-1911,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国击败之后第二次尝试:1911-1949,辛亥革命之后第三次尝试:1949-1978,新中国建立之后的计划经济时代每次都有进步,尤其是第三次但是都没有引爆工业革命,使得生活水平直线上升12四、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理论自信1979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时的市场汇率计算仅182美元,低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数的三分之一,201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达到7600美元,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期间6.8亿人摆脱一天1.25美元的国际贫困线。1979到2014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总量增长了28.3倍。按市场汇率计算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增长(1978-2018年的年均增速9.4%),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13震撼世界的中国工业革命——《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文一)中国崛起的确震撼了世界,并还将继续震撼世界。它也许是人类经济史上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最为伟大的历史事件之一。理由很简单:10%vs20%;几百年vs几十年;战争vs和平。而且中国崛起所带给世界经济的拉动力量相当于当年英国崛起的100倍,美国崛起的20倍。它已经并将继续给非洲,拉美,亚洲,甚至欧美发达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会。在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4四、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理论自信震撼世界的中国工业革命:

1970—2014年全球五大工业国制造业产值比较15震撼世界的中国工业革命:

1985—2014年全球十大专利申请国专利申请数16震撼世界的中国工业革命:

1980-2010年中国的脱贫成就对人类的贡献17五、脱胎于《中国的奇迹》的新结构经济学新结构经济学雏形林毅夫等于1994年出版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一书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重工业赶超战略与当时我国人多资本少的禀赋结构特征之间的政府干预矛盾,揭示了扭曲价格的宏观经济政策、资源计划配置与剥夺微观主体自主权“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内生形成机制,用比较优势战略对东亚奇迹进行了重新解释,分析了改革开放之后发展战略转轨为比较优势战略与当时劳动力相对资本富裕的禀赋结构特征之间的相容,总结了经济体制渐进式转型的经验。可以说,《中国的奇迹》这本书基本上构建了关于发展与转型以及政府作用的新结构经济学基本理论框架。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也基本符合此书的预测。18推荐《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关于中国经济的教辅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经济由盛入衰再到复兴的历程,以及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的重要议题1920第二节人类的经济发展历程与新结构经济学的世界背景人类经济简史:马尔萨斯陷阱、工业革命与大分流英美工业革命简史成功与失败的追赶经济:遵循与违背比较优势的不同命运成功与失败的转型经济:激进式与渐进式改革的不同命运二战后13个发展典范的特征事实与新结构经济学的诠释新结构经济学:第三代发展经济学的兴起人类经济极简史21一、人类经济发展概貌:

马尔萨斯陷阱、工业革命与大分流22前现代社会的人均收入水平始终停滞不前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人类的命运,使人类跳出马尔萨斯陷阱当今最富裕经济体与最贫困经济体的收入差距令人咋舌,而今的世界是史上最富裕人群和最贫困人口并存的世界,即“大分流”二、英美工业革命简史英国工业革命的历程(文一,2016)1600-1760:原始工业化阶段和乡村企业繁荣,由创造世界市场的一大批富裕商人来融资和组织生产并负责销售(比如通过外包工制,putting-outsystem)。1760-1830: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纺织业),由水力推动的,劳动密集型的,并以远距离贸易为目的的规模化大生产。1830-1850:克服能源-动力-运输(工业三位一体)瓶颈(煤-铁路-蒸汽机时代)。1850-1900:引爆以规模化方式生产所有生产工具和中间品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900年以后:进入福利社会(比如失业保险,公共安全网,一人一票的民主制在1928年才实行)23二、英美工业革命简史美国的工业革命历程(文一,2016)第一批欧洲移民-1820年:农村商业化和以远距离贸易为目标的原始乡村制造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1820-1860:在重商主义强政府主导下通过模仿或剽窃英国技术在纺织业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驱动能源为木材和水力)。1830-1870:以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的市场条件为支撑,在强政府主导下进入以克服能源-动力-交通运输工具(工业三位一体)经济增长瓶颈,如1830年前后全国主要运河修建资金的70%由政府提供,1828-1870之间在政府招标和民间出资的方式下,美国爆发了铁路建设热潮。1870-1940:引爆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钢铁、汽车、通讯工具、化工产品、农业机械的大规模生产。1940年至今:二战后进入福利国家阶段。1960年爆发了争取公民权的全国性运动,1965年实现了普选,1994年通过反暴力侵害妇女法案,2015年通过同性婚姻法(注意,美国目前仍然没有废除死刑)。24英美工业革命支配了世界两百年25三、成功与失败的追赶经济:遵循与违背比较优势结构变迁的不同命运26后进追赶国家的成功例子后进赶超国家的失败例子27三、成功与失败的追赶经济:遵循与违背比较优势结构变迁的不同命运四、成功与失败的转型经济:对结构扭曲进行激进式与渐进式改革的不同命运28不同转型方式的代表性经济体鲜明的绩效反差以中国和越南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以苏联和东欧为代表的的激进式改革中国与东欧转型经济体的比较29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3个发展典范的特征事实与新结构经济学的诠释注:*已经达到工业化国家水平的经济体;**GDP每年增长率达到或超过7%的时期;***以200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资料来源:GrowthCommission(2008)。经济体高增长期**高增长起始年份以及2005年的人均GDP***博茨瓦纳1960-20052103800巴西1950-19809604000中国1961-20051051400中国香港*1960-1997310029900印度尼西亚1966-1997200900日本*1950-1983350039600韩国*1960-2001110013200马拉西亚1967-19977904400马耳他1963-199411009600阿曼1960-19999509000新加坡*1967-2002220025400中国台湾*1965-2002150016400泰国1960-19973302400发展典范的特征事实资料来源:GrowthCommission(2008)。新结构经济学的诠释围绕这五个特征事实,出现了一些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新结构经济学为理解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前三个特征事实是一个国家在发展的每个阶段按照由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时的合理结果。第四个特征事实,即市场机制是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制度前提条件。最后一个特征事实,即一个坚定的、可信赖的和有能力的政府,则是克服在经济快速发展,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外部性和软硬基础设施完善必然出现的市场失灵所需要的制度安排。六、新结构经济学:第三波发展思潮的兴起3334事实上,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尽管在我国的本土化过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毋庸置疑的是其核心思想是由构建其理论的学者们对自身所处的那时那地的经验的总结。新结构经济学的萌芽也正是对产生于那时那地的主流发展经济学和主流理论的反思。这种反思基于我们在上一节所回顾的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兴衰历程以及在本节所探讨的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并非独有,世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也一样曲折。中国虽然历经了屈辱和惨痛,但而今已经成功开启了工业化现代化,然而其他诸多发展中经济体依然面临艰巨的挑战。新结构经济学是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和主流理论的反思推荐《解读世界经济发展》(林毅夫和付才辉):

新结构经济学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教辅以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世界经济经济结构变迁的历程与趋势,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和中国方案3536第三节经济思想简史:

从没有结构的经济学到有结构的经济学经济学简史经济学史上的理论大分流新结构经济学:从第三代发展经济学到经济学的结构革命一、经济学简史37二、经济学史上的理论大分流无结构的“旧经济学”与有结构的“新经济学”

所谓的现代主流经济学只是脱胎于工业革命前的无结构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的DNA脱胎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看不见的手”所描述的自由市场图景,然而《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1768年开始着手著述,1773年基本完成),是斯密研究西方地理大发现以后,工业革命尚未全面发生前,国际贸易盛行时期(1500-1750)的经济现象的著作,所以他强调市场、分工等。而现代的快速经济增长则是工业革命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斯密不可能超乎时代,对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原因有先见之明。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学只是发达经济体给定结构下经济运行经验的经济学,只是以发达经济体的结构为唯一暗含前提的平面经济学38斯密的别针与真实的别针《国富论》中最著名的关于劳动分工的例子,18世纪最为驰名的一项手工业“别针制造业”的素材,其实来源于落后的法国传统手工业而不是英国现代工业。尽管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两百年间,别针的变化微乎其微,但别针贸易的结构和劳动生产率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亚当·斯密很惊讶,在他那个时代,每个人一天可以做四千八百枚别针。如果斯密活到当下,估计又会惊讶,在200年里别针的劳动生产率增加了167倍,但原因是由于机器的普及而不是劳动分工。391500-1750年西欧诸国的经济结构变迁40三、新结构经济学:

从第三波发展思潮到经济学的结构革命41新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新结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结构革命将结构全面系统地引入现代经济学琼·罗宾逊(JoanRobinson)这位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女性经济学家、新剑桥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和实际领袖,在1956年参与两个剑桥之争的著作《资本积累论》开篇第一句话毫不客气地说道:两百年来为了了解“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而进行的经济分析,已经被人用另一个新娘——价值论——骗过去了。毫无疑问,这一更替之所以发生,有种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原因,可是也有一种纯粹的、知识上的原因。要分析一个经济组织在整个时期内,牵涉到人口变化、资本积累和技术变动的全面动态,同时又要分析具体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详细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这两套问题都需要解决,可是每套问题都必须分开研究,用简化假设的办法把另一套撇开。两者之间究竟先牺牲哪一方面呢?一百年来经济学家牺牲了动态学说,以便讨论相对价格。这是很不幸的!林毅夫:目前主流经济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说是忽视了结构因素,或者说是以发达国家的结构作为唯一的参照系,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象都映射到发达国家的结构中来考虑,忽视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结构差异和特性。琼·罗宾逊(1956),《资本积累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自生能力与新的理论见解”,《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5-15页。42JoanRobinson’

reviews:

EmptyEconomicBoxesEconomicanalysis,servingfortwocenturiestowinanunderstandingof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hasbeenfobbedoffwithanotherbride--aTheoryofValue.Therewerenodoubtdeep-seatedpoliticalreasonsforthesubstitutionbuttherewasalsoapurelytechnical,intellectualreason.Itisexcessivelydifficulttoconductanalysisofover-allmovementsofaneconomythroughtime,involvingchangesinpopulation,capitalaccumulationandtechnicalchange,atthesametimeasananalysisofthedetailedrelationsbetweenoutputandpriceofparticularcommodities.Bothsetsofproblemsrequiretobesolved,buteachhastobetackledseparately,rulingtheotheroutbysimplifyingassumptions.Facedwiththechoiceofwhichtosacrificefirst,economistsforthelasthundredyearshavesacrificeddynamictheoryinordertodiscussrelativeprices.Thishasbeenunfortunate,firstbecauseanassumptionofstaticover-allconditionsissuchadrasticdeparturefromrealityastomakeitimpossibletosubmitanythingevolvedwithinittothetestofverificationand,secondly,becauseitruledoutthediscussionofmostoftheproblemsthatareactuallyinterestingandcondemnedeconomicstotheandformalismsatirisedbyJ.H.Claphamin'OfEmptyEconomicBoxes’.——ThefirstsentenceinTheAccumulationofCapitalbyJoanRobinsonin195643现代主流经济学如何舍去结构的?现在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范式是马歇尔1890年出版《经济学原理》中搭建起来了的。当时为了搭建这个框架,他做了很多简单化的暗含假设。这些简单化的暗含假设包括没有交易费用,决策者的信息是充分的,决策者之间的信息都是对称的等等。在马歇尔之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相当大部分是将这些暗含假设放松,例如,科斯在经济分析中引入了交易费用,而发展出新制度经济学;斯蒂格勒引入了信息不充分,信息的收集需要费用,斯蒂格利茨、斯宾塞和阿科尔洛夫等引进了信息不对称而发展出信息经济学。Stiglitz,JosephE.2002."InformationandtheChangeintheParadigminEconomics."AmericanEconomicReview,92(3):460-501.44现代主流经济学如何舍去结构的?仔细想起来马歇尔还做了一个暗含的假设,就是一个经济体中存在的企业都有自生能力,只要管理正常在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就可以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这样的假设在发达国家,政府对产业的发展不进行直接干预的市场经济中是合适的。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推行一些违反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或在转型中国家的过程中会遗留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存在的产业就不一定都具有自生能力,因此,在分析发展和转型问题时有必要把自生能力的概念正式引入。同时,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所在的产业因为发展阶段不同而异,适用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也会有所不同,这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分析范式的一个拓展。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第15-22页;“中国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思考”,《经济研究》,2017年第5期。45新结构经济学学科的定位新结构经济学学科的定位新结构经济学是一门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学科与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并驾齐驱虽发端于转型与发展经济学,但涉及所有的经济学领域现代经济学的本体:理性选择现代经济学的流派:配置分析、行为分析、制度分析、结构分析教科书主要内容:新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边际革命本课程主要内容:新结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结构革命4647第四节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现状

与新结构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意义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三个来源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我国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三个来源48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实践(结构变迁经验教训)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现代经济学的通行研究范式(理性选择与市场均衡)中国经济学学科发展4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建设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建设50第五节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研究范畴与研究范式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一、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新结构经济学是一门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学科经济发展——本质是经济结构的升级经济转型——本质是结构扭曲的改革经济运行——本质是经济结构基础与上层建筑结构的关系从一个经济体结构内生化及其影响来研究该经济体的发展、转型,以及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结构的内生差异性的视角来探讨关系经济运行的现代经济学的各个子领域的研究都属于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范畴。51二、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结构经济学是经济结构的科学以新古典的方法(理性选择与市场均衡)以禀赋结构作为切入点,尤其是从要素禀赋结构出发研究所有的经济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52三、新结构经济学的学科体系5354第六节新结构经济学的中心思想:

新结构经济学十大原理新结构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关于结构变迁世界的学说揭示结构变迁的规律1.禀赋结构的供给原理2.禀赋结构的需求原理3.禀赋结构的相对价格原理4.最优生产结构原理5.结构变迁循环累积因果原理6.结构变迁中政府因势利导原理7.结构变迁中政府最优干预原理揭示结构转型的规律8.自生能力原理9.最优转型原理揭示结构运行的规律10.生产结构的供求原理55原理一:禀赋结构的供给原理禀赋结构是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起点在给定时点,任何分析单元的禀赋要素及其结构是给定的,但会随时间而变化。原理的重要含义其他条件不变(尤其是禀赋要素的使用方式不变),禀赋结构中的某种要素越丰腴,其对应的价格(成本)越便宜:禀赋结构的约束是最根本的。讨论:流动性会对该原理产生什么影响?分析单元越微观会对该原理产生什么影响?区别要素禀赋与禀赋要素两个用语56原理二:禀赋结构的需求原理生产方式是新结构经济学的分析重点不同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会产生不同的禀赋要素及其结构需求。重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对资本相对劳动的需求高于轻工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发明主导的技术结构对资本相对劳动的需求高于模仿主导的技术结构。原理的重要含义其他条件不变(尤其是禀赋要素及其结构不变),使用某种要素越密集的生产方式对该要素的需求越大,其对应的价格越大;生产方式的选择不是免费的。讨论:有没有使用相同禀赋结构的不同生产方式(产业或技术)的例子?57原理三:禀赋结构的相对价格原理价格工具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分析工具禀赋结构的供求均衡决定了禀赋结构的相对价格,其与禀赋结构与生产结构存在对应关系。禀赋结构中某种要素的水平越低,生产结构中该要素使用越密集,那么禀赋结构中该要素的相对价格就越高。劳动相对资本越丰腴,生产方式越资本密集,那么资本相对劳动就越贵。原理的重要含义在不同禀赋结构的约束下,选择不同生产方式的成本不同;决定生产方式选择的成本有多大,或者禀赋结构的约束程度有多大。讨论:是否存在与禀赋结构丰腴程度无关、与生产方式选择无关的要素禀赋价格?58原理四:最优生产方式原理最优生产方式原理:最优生产结构原理或最优生产函数理论不同生产方式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收益,最优生产方式的选择是其成本与收益权衡的结果。越是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其劳动生产率,即劳均产出或人均收入也越高;但其对资本相对劳动的禀赋结构需求也越高,其劳均成本也越高;生产方式最优的资本密度选择是其收益与成本权衡的结果。原理的重要含义揭示新结构经济学的比较优势观点:对于一个劳动相对资本丰腴的发展中经济体,其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方式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对于一个资本相对丰腴的发达经济体,其符合比较优势的生产方式应该是资本密集型的。讨论:最优生产方式真的存在吗、唯一吗?59原理五:结构变迁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禀赋结构会随时间变动动态中,禀赋结构与生产结构互为循环累积关系,禀赋结构变迁驱动生产结构变迁,生产结构变迁反过来又驱动禀赋结构变迁。具体而言,禀赋结构变动来自于禀赋要素的积累,禀赋积累取决于经济剩余和储蓄倾向,储蓄倾向又取决于时间偏好和利率(跨期价格),而生产结构决定了经济剩余与跨期利率,进而决定禀赋积累,引起禀赋结构变迁;禀赋结构变迁又通过前面的几条原理引起生产结构变迁。原理的重要含义揭示经济发展的本质,即是一个禀赋结构和生产结构相互促进的结构变迁过程;该原理也决定了经济结构变迁的速度和具体轨迹。讨论:最优的结构变迁轨迹是否存在、唯一?结构变迁偏离最优轨迹的前因后果?有没有可能用准确的方程刻画出各种情况下的结构变迁轨迹?60原理六:结构变迁中政府因势利导原理潜在比较优势不会自动变成现实比较优势潜在比较优势(latentCA):生产方式符合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各种交易费用太高而无法实现比较优势。政府需要发挥因势利导作用降低交易费用,将潜在比较优势变成现实的比较优势。例如,市场是昂贵的公共品;政府促进包含软硬基础设施在内的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禀赋设施结构升级;政府促进具有协调困难、溢出效应以及先驱者效应的生产结构升级原理的重要含义揭示了市场和政府的辩证关系“市场有效以政府有为为前提,政府有为以市场有效为依归”;界定了政府促进发展的理想角色定位讨论:如何区分两类政府作用:违背比较优势型政策(CAD)VS遵循比较优势型政策(CAF)?61原理七:结构变迁中政府最优干预原理现实是复杂的,政府需要理性的决策有的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便一定程度违背当时比较优势的政府干预,也会促进日后的发展;在全球竞争背景下,由后发优势所蕴含的发展机会(潜在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即便是理想的产业政策在促进迅速获取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在结构变迁过程中,理性的政府需要权衡干预的代价与收益,不能因噎废食。原理的重要含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干预的两难困境是普遍存在的,现实中的政府在结构变迁中的行为是复杂的,不能够想当然地判断其该还是不该,需要运用最优政府干预原理逐一弄清楚政府在决策时面临的具体约束条件和面临的权衡取舍问题,尤其是结构变迁不同阶段的特殊情况。讨论:在发展的早期与后期,政府干预的成本与收益一样吗?62原理八:自生能力原理企业(生产者)自生能力是新结构经济学的微观分析基础企业自生能力的定义:能在开放、自由、竞争市场上获得正常利润的生产者具备自生能力企业所在行业是否符合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企业的生产方式是否是最优的(满足原理四);违背比较优势或偏离最优生产结构的生产者不具备自生能力。例如,赶超战略下的国有企业是不具备自生能力的。原理的重要含义不具备自生能力的企业会面临亏损;理性的企业不会选择偏离最优的生产方式;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的存在一定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往往是出于生产方式赶超的目标;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要生存一定需要政府的保护补贴,政府保护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必定导致各种扭曲:系统性扭曲的出现不见得是利益之争,更可能是好心干坏事的结果(违背经济规律);该原理是理解战后旧结构主义失败的密码。讨论:今天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明天不见得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