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_第1页
教师专业成长_第2页
教师专业成长_第3页
教师专业成长_第4页
教师专业成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没有一批极具特色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特色彰显的一流学校。引言一、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提出的背景1、时代要求。随着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推进,教师开始由普通职业步入“需要有专业精神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主权和专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发展时代”。2、学生需求。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广泛,个性张扬,自主学习能力与条件都强于以往。3、教师发展需要。成为名师,在从教中感到人生的幸福,是每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教师渴望拥有的。4、新课程的需要。从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起,新课程理念、新教材、新的评价观,强烈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二、何谓教师专业化成长袁仁贵部长指出:教师的专业包括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

认为“学者即为良师”与“对中小学教师学术水平要求可以不高”,这两种论点都是错误的。学科专业: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的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教育专业: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发展学生智慧、发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二、何谓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教育: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第一次对“教师教育”解释: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统称。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同义,是指教师内在专业性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包括教师学科专业性发展和教师的教育专业性发展。魏书生:1950年出生,1978年正式执教辽宁盘锦市三中,1983年其教改成果受到广泛好评,所在的中学因此升为实验中学。于漪:1929年出生,1978年评为特级教师,现任上海第二师范学校、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孙维刚:1938年出生,北京市特级教师,2002年逝世,他的三轮教学法使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市22中成为重点中学。三、名师与名校四、成就名师的因素

1、当一名出色教师的理想。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教师理想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成员影响、名师感召、工作本身激发等。2、不断追求卓越的教育信念。教育信念是教师成长的精神力量和支柱,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正确理解,在实践中努力地实现,把教育当作一种事业,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不断获取人生的意义。四、成就名师的因素3、全面扎实的专业能力教学上,善于引导,富有感染力科研上,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交往上,善于沟通,赢得多方支持与好评4、自信、执着、乐学、善思的性格有自知之明,充满自信执着坚定,不轻言放弃多方求教,善于学习经常自省,完善自我五、成长阶段与制约因素(一)入职适应期经验缺乏,易受外界影响。精力充沛、可塑性强,没有家庭生活负担。要实现师范生向教师、教学知识向教学能力的转变。要五至十年。一方面要新教师在角色意识培养与角色行为自我训练上下功夫,另一方面要为他们选好导师,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班级管理等进行具体规范的指导、检查反馈,并配以严格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新教师是以模仿借鉴主要学习手段的,导师极为重要,“关键性事件、人物”对其今后教育理想的形成影响重大。我校青年教师,季军-董丽荣,杨丽-谭佐银五、成长阶段与制约因素(二)成熟胜任期适应教师工作,出现分类、分化发展,他们关心学生成绩提升、教学方式能否吸引学生,班级管理有效等问题。需要五年至十年,大约25-35岁段。对教师的教育信念、职业理想和成就事业的执着精神要加强。这一时期教师职业成就意识的自我培养重要阶段,渴望进修与深造。我校教师,宋晖-大赛获奖,英语组出国学习,何新萍-在职研究生五、成长阶段与制约因素(三)高台平原期平静与保守,失去专业发展的热情与精力,滋长自满情绪,不思再进取,出现职业倦怠。或因管理工作冲淡了科研热情。大约35-45岁,达到这一时期要8-10年。这是名师与教师最大的分水岭,需要资深教师作出自我职业形象与自我职业认同的抉择。这一时期能继续的教师要敢于重新审视自我,大胆进行教改试验,通过系统的反思整合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第二次融合。体现出“教然后知困”,做“准学者”型教师。我校目前高级教师出现的问题。徐波,李鹤玲五、成长阶段与制约因素(四)成功创造期属于教师工作最佳状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教学风格与模式个性化,教科研成果丰富,在校内外有重大影响。任职约满20-30年。立足本学科,形成个性化实践操作体系,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或理念,创造出自己完整的教学思想理论体系、教学风格和流派,并能积极宣传。教师要积极形成个性化理论,有创新的意识与实践。并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使教育科研化为生产力,成为真正意义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