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说明书题目专业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重庆XX大学2014年前言道路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也处于基础地位。道路运输系统是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水平和交通运输需求决定着道路交通的发展进程,而道路交通也会影响并制约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公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通道在当今社会经济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时间证明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对沿线的物流、资源开发、招商投资、产业结构的扩大调整、横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公路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及地区的政治发展及进步乃至国防科技的整体提高,对提高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期间我学的是公路与城市道路方向专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主要从事公路这方面的建设与施工,道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理建设与施工的质量高低甚至是安全成败等问题,因此公路设计在公路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毕业设计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本次接受指导独立完成一般公路的施工图设计以及技术设计,培养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方案比选和论证的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强化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编制能力,把四年来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当中,融会贯通,适应和学习这种知识的运用方法。同时通过对二级公路的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编制设计书的能力,使我们熟练掌握二级公路的设计过程,掌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掌握二级公路一般技术指标的确定、路线的布置和计算、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设计方案的选择成果图的绘制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全过程,踏上岗位后能够思路清晰,迅速发展自己的作用。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5698摘要 IHYPERLINK\l_Toc5698ABSTRACTⅡHYPERLINK\l_Toc20181第1章绪论1HYPERLINK\l_Toc72511.1概述 1HYPERLINK\l_Toc17821.1.1设计任务 1HYPERLINK\l_Toc231461.1.2设计原始资料 1HYPERLINK\l_Toc163581.1.3设计内容 1HYPERLINK\l_Toc251171.1.4设计的基本依据 1HYPERLINK\l_Toc278761.1.5设计日期 1HYPERLINK\l_Toc317351.2沿线的自然地理概况 2HYPERLINK\l_Toc300701.2.1自然地理条件: 2HYPERLINK\l_Toc138281.2.2材料供应 2HYPERLINK\l_Toc188551.3设计标准 2HYPERLINK\l_Toc14732第2章线形设计3HYPERLINK\l_Toc105922.1概要 3HYPERLINK\l_Toc70512.2平面线形设计 4HYPERLINK\l_Toc162552.2.1基本线形设计的要求 4HYPERLINK\l_Toc261012.2.2平面设计步骤 5HYPERLINK\l_Toc303502.3纵断面设计 10HYPERLINK\l_Toc184372.3.1纵坡设计 10HYPERLINK\l_Toc236252.3.2竖曲线设计 14HYPERLINK\l_Toc3630第3章路基路面设计14HYPERLINK\l_Toc210873.1路基设计 14HYPERLINK\l_Toc180193.1.1横断面设计 14HYPERLINK\l_Toc322573.1.2路基边坡 16HYPERLINK\l_Toc235073.1.3路基排水设计 16HYPERLINK\l_Toc136433.1.4资料的读取及超高加宽的计算 17HYPERLINK\l_Toc34033.1.5一般路基设计 17HYPERLINK\l_Toc247093.1.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和调配 18HYPERLINK\l_Toc317043.2挡墙设计 19HYPERLINK\l_Toc140253.2.1挡土墙类型的选择 19HYPERLINK\l_Toc152103.2.2挡土墙断面设计 19HYPERLINK\l_Toc144923.2.3挡土墙的基础 19HYPERLINK\l_Toc239303.2.4相关设置 19HYPERLINK\l_Toc83043.2.5挡土墙验算 19HYPERLINK\l_Toc281703.3路面设计 30HYPERLINK\l_Toc543.3.1路面结构设计 30HYPERLINK\l_Toc147613.3.2对材料的介绍 38HYPERLINK\l_Toc3966第4章桥涵设计 38HYPERLINK\l_Toc255744.1小桥涵概要 38HYPERLINK\l_Toc113024.1.1小桥涵设计原则 38HYPERLINK\l_Toc280144.1.2小桥涵位置的选择 39HYPERLINK\l_Toc235974.2涵洞设计 39HYPERLINK\l_Toc138514.2.1涵位选择 39HYPERLINK\l_Toc153574.2.2涵洞结构的拟定 39HYPERLINK\l_Toc73634.3小桥设计 41HYPERLINK\l_Toc232664.3.1小桥位置的选择 41HYPERLINK\l_Toc61764.3.2小桥尺寸的拟定 41HYPERLINK\l_Toc28356第5章专题特色设计42HYPERLINK\l_Toc82405.1概述 42HYPERLINK\l_Toc27075.2绿化景观构想 42HYPERLINK\l_Toc131565.2.1指导思想 42HYPERLINK\l_Toc54355.3景观设计 43HYPERLINK\l_Toc24135第6章施工图预算44HYPERLINK\l_Toc279346.1公路工程预算概要 44HYPERLINK\l_Toc85996.2预算编制的依据 44HYPERLINK\l_Toc175026.3施工图预算编制程序 44HYPERLINK\l_Toc127696.3.1准备工程 44HYPERLINK\l_Toc257306.3.2公路工程预算费用组成 44HYPERLINK\l_Toc94906.3.3公路工程建设各项费用的计算方式 45HYPERLINK\l_Toc154186.3.4公路工程预算完成的表格 46HYPERLINK\l_Toc1450第7章结论 47HYPERLINKtothecrosssectionusingastandardtemplate,andthencalculatethecubicmeterofearth,protectionforspecialsectionandreinforcementmainlyadoptstheretainingwall.Designcodefordesignofdrainagedesignonthebasisofdrainageandrelatedgeologicalconditions.Atthesametime,thedesignofpavementstructure,pavementstructuredesignforthedesignofasphaltconcretepavement,asphaltpavementdesignisbasedonthetheoryofelasticlayeredsystem.Thefirstknowntrafficintothestandardaxleloadcalculationofaccumulativeequivalenttime,andgivethedesigndeflectionvalue.Usingthedeterminedparametersofmaterialsanddesigndeflectionvaluetentativelysetthepavementstructurelayerthicknessofeachscheme,andthestructureofthetensilestresscheck,thesurfacelayerandtheshearstrengthcalculation.Bridgesandculvertsdesign,includingthedesignofbridgeandculvertform,size.Thissectionofthedesignofreinforcedconcreteslabofa10mspanatK1+350,andselectK0+800atthedesignoftheslabculverttogether2.5m×1.5m.Shearstrengthcalculation.Bridgesandculvertsandretainingwalldesign,includingthedesignofbridgeandculvertform,size.Theentiredesignprocess,instrictaccordancewiththerelevantstandardsofthestate.Keywords:Roaddesign,Route,Subgrade,Pavement,BridgeandCulvert绪论1.1概述设计任务根据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道路)专业毕业设计要求,指导老师所给课题名称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级公路设计”,课题类型为工程设计。课题内容为完成全长3千米左右的新建公路设计,设计阶段为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等级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设计原始资料(1)、地形图:比例1:2000(2)、交通量:交通量年增长率为5.5%,近期交通量见表1.1。预测交通量组成表1.1车型交通量(辆/昼夜夜)车型交通量(辆/昼夜夜)长征CZ361142东风EQ1402498黄河JN15046设计内容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面设计;小桥设计;涵洞设计;挡土墙设计;特色设计(边坡防护);相应表格一套;施工图预算表。设计的基本依据指导教师规定的技术等级、设计车速、设计交通量,以及路线的起讫点、控制点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国家或部颁的现行有关设计标准、设计规范。设计日期2014年3月24日~2014年6月10日。1.2沿线的自然地理概况自然地理条件:路段属于自然区划Ⅴ区。沿线为浅丘区,地形起伏较大。土质为紫色粉质粘性土。覆盖层为1~1.5米,其下为泥岩。材料供应沿线附近可采集到砂、碎石、块石、片石、条石,沥青、水泥、钢材、木材、石灰、煤渣等主要材料可根据计划需要供应。1.3设计标准本工程采用XX区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其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2。主要技术指标表表1.2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1地形类别XX区2公路等级二级公路3计算行车速度km/h604路基宽度m105行车道宽度m3.5×26路肩宽度m0.75×27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半径m2008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半径m1259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度m5010最大纵坡%611最小纵坡%0.312最小坡长m12013凸型竖曲线一般最最小半径m200014凸型竖曲线极限最最小半径m140015凹型竖曲线一般最最小半径m150016凹型竖曲线极限最最小半径m100017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线形设计2.1概要公路是一个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公路中线,而公路中线的空间形状称为路线线形。线形设计就是确定路线的空间位置、几何形状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包括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和空间线形设计三个部分。线形是公路的骨架,它支配着整个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今后的养护和营运,它不仅对行车的速度、安全、舒适、经济以及公路的通行能力起决定性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道路构造物设计、排水设计、土石方数量、路面工程及其他构造物设计,同时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沿线居民工农业生产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高度重视公路线形设计。2.2平面线形设计基本线形设计的要求直线、圆曲线和缓和缓和曲线称为“平面线形三要素”。(1)、直线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它所具有的线形特征是直线以最短的距离连接两目的地,路线短捷,缩短里程,行车方向明确且线形简单容易测设等优点;但过长的直线,线形呆板,司机容易因为行车单调引起疲劳,也易发生超车和超速行驶等,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对直线长度加以限制,受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而采用长直线时,其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且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其余规定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本路段设计车速为60km/h,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相连接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米为宜;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2V=米为宜。(2)、圆曲线在平面线形中,圆曲线是最常用的基本线形,它在路线遇到障碍或地形需要改变方向时设置,能较好的适应地形变化,易与地形、地物、景观等配合协调;但它的视距条件差。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它是平曲线的主要组成部分。1)、设计标准圆曲线最小半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作了如下规定:在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应与设计速度相适应,设计车速60km/h时,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200m,极限最小半径为125m,“一般值”是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是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为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的值。圆曲线最大半径:选用大半径曲线可使行车舒适,但圆曲线半径过大,会使圆曲线过长,对测设施工不利,且过大的圆曲线半径其几何性质与直线无多大差异,同时也无谓增加计算和测量的麻烦。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规定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平曲线长度: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等方面的要求来考虑,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制定的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时平曲线最小长度为100m。当公路转角小于或等于7°时,曲线长度往往看上去较实际长度短。因此,为避免造成视觉错误、保证行车安全,在进行平曲线设计时应避免设置小于7°的转角。当条件受限时,在转角等于或小于7°处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其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2)、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必须能够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行驶。选用半径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水文条件,使曲线既能更好地吻合地形,减少工程,又能满足桥梁的要求和隧道、路基等建筑物的设计条件。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一般情况下以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为宜;当地形条件不受限制时,应尽量采用大于或等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为宜;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形;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应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叠。3)、缓和曲线缓和曲线是指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由于曲率渐变,使公路路线线形顺适美观、线形缓和、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作用感,使平面线形布置更加灵活、经济、合理。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可采用回旋曲线、三次抛物线,高次抛物线等线型。在我国,多采用旋曲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车速为60km/h时,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不小于50m;在设置缓和曲线时,缓和曲线的长度应不小于超高缓和段的长度。各级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能够设置两段缓和曲线及一段圆曲线,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按9s行程长度控制,即缓和曲线与圆曲线长度均保证3s的行程,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1:1:1—1:2:1,才能使其线形美观、顺畅。4)、平面组合线形本次设计路段仅采用了基本型曲线。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的曲线称为基本型。基本型可分为对称基本型和非对称基本型,此次设计采用的都是对称基本型,为使线形连续协调,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1:1:1左右,便注意满足基本型的几何条件:2<α。(β为缓和曲线转角,α为路线转角)平面设计步骤(1)、选线本次设计的选线就是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标准,结合地形图以及资料所给地形、地质、地物以及其他沿线条件,综合平、纵、横三方面因素,在纸上选定路线的方向并确定路线的空间位置的过程。公路沿线分布着大量的建筑物和设施,公路路线的位置决定了各种建筑物的配置和设备的位置,反之有一些建筑物的配置也影响路线的位置。路线的位置不仅对工程数量和工程费用有巨大影响,而且对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公路修建之前必须选好路线位置,这是公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要做好选线工作,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逐步接近地,分阶段地进行工作,内容应从粗到细、从整体到布局,工作过程是从面到带、从带到线,同时使路线位置设计有步骤地从较多地方案中经过多次选优,最终达到最佳位置。选线的基本原则就是:路线的基本走向必须与公路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要避免少拆迁、少占地,减少填挖方数量以降低和节约公路造价的问题;正确掌握和运用技术标准;选线应重视水文地质问题。不良地质地貌对公路的稳定影响极大,在选线时应尽量绕避。如遇水田、河塘、陡崖、断裂带等特殊地段应尽量避开;重视环境保护,尽量减少施工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我此次设计的路段为新建公路,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公路起终点位置、高程不变,选线时以这两个控制点为依据进行全面布置、逐段安排、具体定线。该路段按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设计,选线属于山岭重丘区的选线,该路段地形起伏较大。选线中重点是尽量使线性流畅,避免大填大挖。老师给定的起点高程为:192.81,终点高程为:186.34。高差仅有6.47,整段路线走势平缓,选线时就需要注重路线走势应顺应地形,从而避免大填大挖。我们设计所用地形图为1:2000比例。总体来说,我的起终点均位于一条旧路上,于是我决定利用原有旧路的走势和高程分别作为选线控制点和放坡控制点,以便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对旧路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另外,居民地、鱼塘、水田等也作为我选线的控制点。我前400米路段几乎全敷设在旧路上,在接下来的路段,由于地形限制,JD1和JD2两处反向曲线间连接为S型曲线。后一千米路段几乎全都敷设在原有道路上,并用大半径圆曲线改变原有公路不满足二级公路规范要求的路段。中间一千米路段的设置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平滑连接前后两路段。在综合了各种技术要求,考虑了避免大填大挖、少占农田、少拆迁等多方面的影响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定出了路线的交点,确定了导向线。(2)、交点坐标,交点间距及转角计算老师所给地形图带有大地坐标网格,交点坐标就是通过用直尺在地形图上读出,数据精确到两位小数。如:JD1的坐标为(78454.66,68873.36),交点间距、转角是通过有关数据算出,计算如下:JD1的交点坐标(x1,y1),JD2的坐标(x2,y2),大地坐标N方向为X轴,E为Y轴。△X=△Y=(2.1)两交点之间的直线长度:(2.2)路线与x轴的夹角按下式计算:(2.3)路线的方位角按下下式计算:第一象限:(2.4))第二象限:(2.5))第三象限:(2.6))第四象限:(2.7))路线转转角为:((2.8)(是“+”为右转,是“-”为左转,超超过180°后,要减去360°)如:JD1的交点点坐标(784544.66,688733.36),JD2的坐标(785100.01,669233..70),JD3的交点点坐标(790800.28,697099.81),JD4的交点坐标标(791077.92,770106..42),JD5的交点坐标标(793700.82,707011.61)。JD1、JD2之之间的直线长长度为:因为所以在第一象限因为△X>0△Y>>0所以在第一象限所以39.86°°-81..26°=441°24′31.9″(右转)为为JD2的转角角。 (3)、缓和曲线线长度的确定定二级公路,设计车车速为60km//h时,其最短短缓和曲线长长为50米。关于缓缓和曲线长度度的确定主要要考虑下列因因素:(以JD1为例,)1)最小缓和曲线长度度:Lsminn=50米2)超高缓和段长度度:按计算,式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度 B—旋转轴至行车道外外侧边缘的宽宽度(米)取8.5米—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坡度的代数差差(%)p—超高渐变率Ic取6%,则Lc=8.5×66%/(1//125)==63.755m,取lsmiin=65mm3)ls与ly的比值一般应使ls:lly=1:11~1:2为宜,经计算取ls=1000m。设计时综合考虑上上面三方面的的因素,最终终确定缓和曲曲线的长度ls=1000m。(4)、圆曲线半半径的确定根据假定的缓和曲曲线,再根据据ls:lyy=1:1~1:2为宜,反算算圆曲线半径径,在检查缓缓和曲线的长长度与圆曲线线半径是否协协调和满足要要求,如不符符合要求,则则重新假定缓缓和曲线的长长度,在反算算圆曲线半径径,在检查是是否满足各项项要求,直到到满意为止。(5)、平平曲线设计概概况本设计路段新建公公路总长3083..25m。设计所采采用的最小半半径为270m,所采用的的缓和曲线最最小长度为60m,曲线间最最小直线长度度为127.991m,最大直线线长度为389.770m,共设5个交点,其其中JD1和JD2处曲线因地地形限制组合合为S型曲线,其其余全部为基基本型曲线。(6)、曲曲线要素、主主点桩号的计计算基本型曲线的曲线线要素计算公公式如下:(2..10)((2.11))(2.122)(2.113)(2.144)((2.15))(2.116)J=2T-L((2.17))回旋曲线上任意点点的坐标公式式:(2.118)(2..19)在圆曲线上任意点点的坐标公式式:((2.20))(22.21)(2.222)主点里程及平曲线线敷设∶ZH(桩号)=JJD(桩号)-TTHY(桩号)=ZZH(桩号)+llsYH(桩号)=HHY(桩号)+LyHZ(桩号)==YH(桩号号)+lsQZ(桩号)=HHZ(桩号)-L/2JD(桩号)=QQZ(桩号)+JJ/2如JD3处:R=300Ls=1000α=46°9′19.7″=49.537 JD3的桩号:KK1+5555.06,ZH(桩号)=JJD(桩号)-TT=K1+3376.699HY(桩号)=ZZH(桩号)+lls=K1++476.669YH(桩号)=HHY(桩号)+Ly=K1+5547.533HZ(桩号)=YYH(桩号)+lls=K1++618.336QZ(桩号)=HHZ(桩号)-L/2=K1++718.336JD(桩号)=QQZ(桩号)+JJ/2=KK1+5555.06(校核)以此方法计算、、、,具体结果果见设计图纸纸《直线、曲曲线及转角表表》。(7)、完完善图纸将最后符合各项要要求的导线和和路线在地形形图上绘制出出来。绘制时时注意要标明明20米桩、百米米桩、公里桩桩、起点、终终点、主点桩桩号。百米桩桩标于路线前前进方向的右右侧,公里桩桩标于路线前前进方向的左左侧,主点桩桩号标于曲线线内侧,最后后还应在平面面图上编制曲曲线表。画平平曲线时,缓缓和曲线上的的点以曲中点点为界分别以以ZH、HZ为原点,圆圆曲线上的点点以曲中点为为界分别以HY、YH为原点,以ZH到JD为X方向,根据据计算的坐标标描点。2.3纵断面设设计反应路线在纵断面面上的形状、位位置及尺寸懂懂得图形叫路路线纵断面设设计图,它反反映路线经过过地区中线之之间地面起伏伏情况与设计计标高之间的的关系。纵断断面线形设计计应根据公路路的性质、任任务、等级和和地形、地质质、水文等因因素,考虑路路基稳定、排排水及工程量量等的要求,对对纵坡的大小小,长短、前前后纵坡情况况、竖曲线半半径大小以及及平面线形的的组合关系等等进行综合设设计,具体内内容包括纵坡坡设计和竖曲曲线设计两项项。纵坡设计(1)、纵坡设计计的一般要求求《公路路线设计规规范》JTGDD20-20006对纵坡所作作规定如下::1)二级新建公路的的路基设计标标高采用路基基边缘标高2)最大纵坡是道路路纵坡设计的的极限值,是是纵面线形设设计的一项重重要指标,设设计车速为660km/hh时,最大纵纵坡值为6%。3)为了保证挖方地地段、设置边边沟的低填方方地段和横向向排水不畅地地段的纵向排排水,防止积积水渗入路基基而影响其稳稳定,各级公公路的纵坡不不宜小于0.3%,横向排水水不畅的路段段或长路堑路路段,采用平平坡或小于0.3%的纵坡时,其其边沟应作纵纵向排水设计计。4)坡长限制,坡长长是变坡点与与变坡点之间间的水平长度度。i=3%最大坡坡长12000mi=4%最大坡坡长10000mi=5%最大坡坡长800mmi=6%最大坡坡长600mm最小坡长为1500m当连续纵坡较大时时,应在不大大于规定的长长度两端设置置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是由几几个不同受限限坡度值得坡坡段组合而成成时,应按不不同坡度的坡坡长限制折算算确定。(2)、设计的基基本原则1)纵坡设计必须符符合相关标准准、规范的相相关规定,一一般不轻易采采用受限值。2)纵坡应力求平缓缓,坡度不宜宜大于6%,避免连续续陡坡,过长长陡坡。3)纵面线形应与地地形相适应,设设计成视觉连连续、平顺而而圆滑的线形形,并重视纵面线形的组合。避避免在短距离离内线形起伏伏过于频繁,纵纵面线形连续续起伏容易使使视线中断,视视距不良。避避免能看到近近处和远处而而看不见中间间的“凹陷”路段。在较较长的连续陡陡坡路段,宜宜将最陡的纵纵坡放在底部部,接近顶部部的纵坡放缓缓些,应注意意与平面线形形的配合,尽尽量做到“平包竖”。纵坡变化化小时,宜采采用较大的竖竖曲线半径。纵坡设计应结合自自然条件综合合考虑,应尽尽量减少深路路堑和高填方方。、纵坡设计步骤1)加桩及地面标高高的读取 全线每隔20米设设一个中桩,曲曲线上除设有有中桩外还应应设出主点桩桩号。在此路路段上,当主主点桩号和中中桩之差小于于0.5米时,只设了了主点桩号。 在地形图上用直线线内插的方式式读取所有中中桩和主点桩桩号的高程。2)点绘地面线根据各中桩所对应应的地面高程程,在规定图图纸上点绘出出地面线,具具体采用的比比例分别为::里程方向1:20000,高程方向1:2000。除绘出路路线纵断面图图的地面线,还还应绘出平面面直线、平曲曲线示意图,写写出每个中桩桩的桩号和地地面标高和沿沿线土质说明明资料。试坡 根据“满足控制点要求,照照顾多数经济济点”的原则,按“前后照顾,以以点定线,反反复比较,以以线交点”的要点,用用推平行线的的办法,反复复移动坡度线线,反复试坡坡,对各种可可能的坡度线线方案进行比比较,最后确确定既符合标标准、又能保保证绝大多数数控制点要求求,而且土石石方量最省的的坡度线,将将其延长交出出变坡点的初初步位置。4)调坡根据初定变坡点的的位置,结合合路线平面和和纵面的设计计标准逐段对对设计最大纵纵坡,坡长限限制,纵坡折折减以及平总总线形组合是是否符合要求求进行详细检检查,调整坡坡度线。调整整时应以少脱脱离控制点、少少变动填挖为为原则。核对在纵断面图上读出出填挖值,选选择控制性较较严、横坡较较陡、高填深深挖的特殊横横断面进行检检查核对。对对于路基稳定定性不能满足足或采取工程程措施而工程程量较大的路路段,经分析析比较,可局局部调整纵坡坡。6)定坡经调整核对合理后后,即可确定定坡度线。坡坡度值一般用用推平行线办办法求得,要要求取值到0.1%的精度;变变坡点位置是是直接从图上上读出来,一一般要调整到到整10米桩位上;;变坡点高程程是根据路线线起点的设计计标高,由已已定的坡度和和坡长依次推推算而得,要要求取到0.01米的精度。竖曲线设计为保证行车安全、舒舒适以及视距距的需要,而而在变坡处设设置的纵向曲曲线,即为竖竖曲线。相邻邻两坡脚线的的交角用坡度度差“ω”表示,当变变坡点在竖曲曲线上方,竖竖曲线开口向向下,即坡度度角ω=i2--i1为负时的竖竖曲线叫凸形形竖曲线,反反之叫凹形竖竖曲线。(1)、设计的一一般要求1)竖曲线设计首先应应确定合适的的半径。在不不过分增加工工程量的情况况下,宜选用用较大竖曲线线半径。特别别是坡度角小小时,为利于于视觉和路容容美观,应选选用大半径。《公路路线设计规规范》JTGDD20-20006规定设计车车速为60km//h时,公路凸凸形竖曲线半半径的一般值值为2000mm,极限值为1400m;凹形竖曲曲线半径的一一般值为1500m,极限值为1000米;竖曲线线长度的一般般值为120m,最小值为50m。有条件时时宜采用大于于或等于视觉觉所需的竖曲曲线半径值。竖竖曲线半径应应取成50的倍数。2)同向竖曲线间应避避免“断背曲线”。3)反向曲线间,一般般由直线段连连接,也可径径向连接。4)竖曲线设置应满足足排水要求。(2)、竖竖曲线半径的的选择按外距控制选择竖竖曲线半径::((2.23))按切线长控制选择择竖曲线半径径:((2.24))(3)、竖竖曲线要素的的计算ω=i2-i1(2.255)LL=R((2.26))TT=L/2(2..27)E=T2/(2RR)(2.228)y=x2/(22R)(2..29)(4)、设设计标高及填填挖值的计算算中桩的设计计标高(要求求精确到0..01m)(2.330)竖竖曲线上的点点的设计标高高(22.31)(5)、纵断面设计计概况本路段共共设有6个变坡点,最最大纵坡为2.94112%,最小纵坡坡为0.32999%。竖曲线要素如下::SJD1:R=66000mT==102.5518mE==0.8766mSSJD2:R=40000mT==106.1992mE==1.4100mSSJD3:R=60000mT==129.3386mE==1.395mSSJD4:R=60000mT==122.2268mE==1.246mSSJD5:R=50000mT=123..046mE==1.514mmSJD6:R=99000mT=110..738mE==0.6811m如SJD1处:桩号为K0+4660.00,高高程为1955.000mm,i1=0.44761%,i2=-2..9412%%,ω=i2--i1=-33.41733%,为凸形,取取竖曲线半径径R=60000m。曲线长=60000×3.41773%=205..038m切线长外距填挖高就是设计高程程与地面高程程的差值,以以K0+3000为例,其地地面高程为193.448m,设计高程为194.2238m,则该处的填填挖高度为194.2238-1993.48==0.7588m,填挖高度度中“-”表示挖方,若若为“+”则表示填方方。同理,可可算出全线其其余各点的设设计高程和填填挖高度,具体结果见见《路线纵断断面设计图》。填挖高就是设计高高程与地面高高程的差值,将将设计高程、填填挖高、竖曲曲线要素、涵涵洞位置、桥桥梁的位置等等标注在纵断断面上。路基路面设计3.1路基设计计横断面设计本次毕业设计由于于任务重,时时间紧,故仅仅要求选做一一公里范围的的路基横断面面设计。路基由宽度、高度度和边坡坡度度三者构成,这这三者是路基基设计的基本本要素。由公公路技术等级级以及计算行行车速度可以以查出路基的的宽度,路基基高度(包括括路中心线填填挖深度,路路基两侧边坡坡高度)则由由纵坡设计及及地形来决定定;路基边坡坡坡度取决于于土质、地质质构造、水文文条件及边坡坡高度,并由由边坡稳定性性和横断面经经济性等因素素比较选定。(1)、路路基宽度组成成与路拱坡度度路基宽度为路面及及两侧路肩宽宽度之和。根根据任务书要要求,路段是是按新建山岭岭重丘区二级级公路,设计计车速为60km//h,查《公路路路线设计规范范》JTGDD20-20006,路基全宽10米,按二车车道设计,不不用设中间带带。路基宽度度包括:m土路肩,m硬路肩,m行车道。为了迅速排除路面面上的雨水,将将路面做成由由中间向两侧侧倾斜的拱形形,称为路拱拱本路段采用用的路拱横坡坡为2.0%,硬路肩和和行车道采用用同一横坡,路路肩横向坡度度一般应较路路面横向坡度度大1%—2%,故土路肩肩横坡度去3.0%。(2)、路基超高与与加宽为抵消车辆在曲线线路段上行使使时所产生的的离心力,在在该路段横断断面上设置的的外侧高于内内侧的单向横横坡,称之为为超高;为适适应汽车在平平曲线上行使使时,后轮轨轨迹偏向曲线线内侧的需要要,在平曲线线内侧相应增增加的路面、路路基宽度称为为曲线加宽。因因本公路是新新建二级公路路,以路基边缘缘标高为设计计标高,超高高方式选用绕绕行车道内边边缘旋转,简简称边轴旋转转;加宽根据据《公路路线线设计规范》JTGDD20-20006,平曲线半径径小于或等于于250米,应在平平曲线内侧加加宽。四级公公路和山岭重重丘区的三级级公路采用1类加宽,其其余各级公路路采用3类加宽值。对对不经常通行行集装箱运输输半挂车的公公路,可按照照2类加宽值。本本设计采取3类加宽值,按按直线比例加加宽。按直线比例加宽(3.11)其超高计算公式如如下:(计算算结果均为与与设计标高(路路基边缘)之之高差)(33.2)在圆曲线上: 外外缘(3..3)中线(3.4))内缘(3.5))在过段上,时:外缘(3.6)中线(3.7))内缘((3.8)时:外缘(3.9)中线(3.110)内缘(3.111)超高加宽计算示例例:超高JD1:超高方式式为绕行车道道内边缘旋转转(边轴旋转转)ZH=K0+2992.65,,HY=K00+392..65X0=ig/ic×LLc=2%//3%×633.75=442.5K0+380:X=380-2922.65=887.35>X0外缘m中线内缘加宽:设计中最小小曲线半径为为270m大于250m,不需要设设置加宽。路基边坡公路路基边坡的坡坡度,用高度度H与宽度b之比值表示示,并取H=1。根据路基基高度可划分分高路堤和深深路堑。通常常填土高度大大于18米或填石高度度大于20米为高填方路路堤。挖方路路段中土质及及风化岩石挖挖方深度大于于20米为深路堑。当当路堤低于按按地下水位或或地表积水水水位起算的临临界高度时为为低填方路堤堤。本人在设设计的1公里内没有有出现高路堤堤和深挖方。路堤边坡坡度与路路堤填料和边边坡高度有关关。在此设计计路段有土质质路堤,没有有石质路堤。土土质路堤边坡坡取值为1:1.5。(2)、路堑边坡坡路堑或挖方路基边边坡的稳定性性主要和当地地的工程地质质、水文地质质和地面排水水条件有关,设设计时应参考考当地稳定的的自然山坡和和人工坡的坡坡度,并结合合采用的施工工方法等综合合考虑。土质质路堑边坡坡坡度为1:0.75,石质路堑堑边坡坡度为为1:0.5。路基排水设计影响路基的水源包包括地表水和和地下水,路路基排水的目目的就是利用用适当的排水水设施,保证证路基的强度度和稳定性,减减少和消除路路基各种病害害。(1)、路拱为使路面上的积水水及时排除,路路面表面作成成中间高两边边低的拱形。(2)、边沟边沟用于排除路堑堑范围或流向向路基的少量量地面水,设设在挖方路基基的路肩外侧侧或低路基地段坡脚外侧侧。在设计中中,挖方路段段,为便于施施工均采用内内边坡为垂直直,外边坡与挖挖方边坡一致致的梯形边沟沟,其底宽与与深度都采用用0.6米。(3)、排水沟排水沟主要用于引引水,将路基基范围内各种种水源的水流流引至桥涵或或路基范围以以外的指定地地点。由于此此次设计的填填方路基多位位于田地之上上,为了避免免路面的水直直接流到田里里,而在坡脚脚设置排水沟沟,也方便和和灌溉用水相相结合。排水水沟的边坡均均采用1:1,其底宽与与深度都采用用0.6米。(4)、截水沟沟由于本路所在地区区,雨水较多多,当挖方路路基地面线较较陡时,为防防止路基上方方山坡上形成成的水流对路路基形成冲刷刷,而在挖方方路基边坡坡坡顶以外设置置了截水沟拦拦截并排除路路基上方流向向路基的地面面径流。在本本人设计的1公里内没有有出现挖方路路基地面线很很陡的情况,所所以在该1公里横断面面设计中的挖挖方路段并没没有设置截水水沟。资料的读取及超高高加宽的计算算关于路基横断面地地面线的读取取,在设计的的这1公里路段上上的中桩和主主点桩号处做做路中线的法法向线,再分分别以中桩点点或主点桩号号作为坐标原原点,在左右右各20米的范围内内,读取这条条线与地面线线的交点与原原点的距离以以及这些点的的高程,作好好记录,经整整理即可得这这些交点距原原点得平距、相相对高差的资资料。中线法线方向的确确定有下列三三种情况:对对直线路段,垂垂直于路线前前进方向即为为路线的法线线方向;对圆圆曲线,为圆圆曲线上对应应中桩点与对对应圆心的连连线;对缓和和曲线,为对对应切线的法法线方向。此此次设计,因因为是纸上定定线,可用量量角器来确定定。一般路基设计此次设计只做1公公里,选做桩桩号为K0+0000-K1+000段。根据地面线资料,按按1:200的比例例,点绘出地地面线,布图图方式是从下下往上,从左左往右,横断断面图上要抄抄录里程、填填挖值、填挖挖面积、左右右路基宽度。根据路基设计表上上的资料,首首先由纵断面面上的填挖值值,确定公路路中点的位置置,由路基宽宽度及超高,确确定路面线的的位置,即为为戴帽子。在在戴帽子时,无无需绘出路拱拱横坡,路基基加宽都是加加宽在内侧,超超高也是内侧侧低,外侧高高,并且注意意路基边坡形形式不要变化化得太频繁。边坡、排水设施采采用前面叙述述的资料在我所设计的这11公里的横断断面上,原先先有两处断面面右侧地面线线处于陡坡,分分别是K0+7339.90和K0+7440.00处,边坡和和地面线近乎乎平行,地面面线坡度大于于1:2.5,边坡不稳稳定,为了减减少占地,收收缩坡脚,决决定在此处设设置直立式路路肩墙。为了了找到设置挡挡墙的起终点点,分别在K0+7440.0000前后增设断断面,最终确确定K0+7330.00和K0+7550.00段设置挡墙墙。在地面横坡陡于11:5时,进行了了挖台阶处理理,台阶宽度度不小于1.5米,台阶顶顶部设有2%-4%的反向横坡坡。在完成了路基横断断面图后,应应该做一份路路基标准横断断面图。路基基标准横断面面是路基横断断面设计图中中所出现的所所有路基形式式的汇总。它它示出了所有有设计线(包包括边沟、边边坡、挡墙、护护肩等)的形形状、比例及及尺寸,用以以指导施工。这这样路基横断断面图就不必必对每个断面面都进行详细细的标注,避避免了工作的的重复与繁琐琐,也使横断断面设计图比比较简洁。路基土石方数量计计算和调配路基土石方时公路路工程的一项项重要工程量量,所以在公公路设计和路路线方案的比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数量的多少是是评价公路测测设质量的主主要技术经济济指标之一。路路基土石方计计算工作量较较大,因为路路基横断面面面积多为不规规则的几何图图形,加之路路基填挖的不不规则性,要要精确计算土土石方体积是是十分困难的的。在工程上上多采用近似似计算。假定定相邻横段面面间为一棱柱柱体,按平均均断面法计算算其体积为::(3.112)式中:—相邻断面面的面积。LL—相邻断面的的间距。用平均断面法计算算的结果一般般偏大,但计计算土石方体体积简便、实实用,是公路路上目前常采采用的方法。由由于这次设计计在手工绘图图的同时,也也在计算机绘绘图,因此横横断面面积直直接就可以从从计算机中读读取。土石方调配是指将将路基挖方合合理移用于填填筑路堤,以以及适当的布布置取土坑和和弃土堆的土土石调运和运运量计算工作作。通过土石石调配,合理理解决各路段段土石方平衡衡与利用问题题,达到填方方有所“取”,尽量少“借”少“废”,少占耕地地。土石方调配应先在在本桩为内移移挖作填,即即先横向后纵纵的次序进行行。纵向调运的最远距距离一般应小小于经济运距距。调配土石方时应考考虑桥涵的位位置和路线纵纵坡对施工运运输的影响。借方,弃方应与借借土还田、整整地建田相结结合,减少对对农业的影响响。不同性质的土石方方应分别调配配,分层填筑筑,调运时可可以石代土,但但不能以土代代石。3.2挡墙设设计此次1公里的路基横断面面设计中,根根据路基横断断面所示,为为了收缩坡脚脚,少占地,在K0+730.000-K0+750.000处设置20m的右挡墙。挡土墙类型的选择择根据路基横断面,路路堤墙虽较路路肩墙在墙高高上低,但墙墙外侧地形较较平坦,采用用路肩墙可节节省用地,也也可以显著的的减少填方数数量,选择路路肩墙。在K0+730.0000-K00+750..000处的路肩墙墙可选择的挡挡墙形式有重重力式和衡重重式,因为本本段挡墙只有有20米长,因此此选用与衡重重式挡土墙相相比,构造较较简单、施工工较方便且容容易压实的直直立式挡土墙墙。挡土墙断面设计本路段直立式挡土土墙断面的设设计,参照《国国家建筑标准准设计图集04J0008》中非抗震震和抗震设防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直直立式路肩墙墙的截面尺寸寸。直立式路路肩墙的墙背背坡度为1:0;基底坡度度为0.2:1,即1:5;墙面采用用仰斜式,坡坡度为1:0.20。墙高和墙墙顶宽根据原原有路基挡土墙的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影影响地基承载载力的大小、挡挡土墙的稳定定性以及工程程量的大小。基基础的埋置应应保证基底的的容许承载力力大于基底可可能出现的最最大应力。在在此设计中,挡挡土墙的埋置置深度为1.0米左右。挡挡墙基础的布布置应根据地地形地质情况况变化而定。为为减少开挖,可可沿纵向做成成台阶,其高高度比不宜大大于1:2。相关设置挡土墙墙顶采用MM5砂浆抹面,砂砂浆厚约2cm;墙身设有有三排泄水孔孔,泄水孔采采用10cm××10cm的矩形孔,呈呈梅花状布置置,其间距一一般为2-3米,最下排排泄水孔出口口应高出地面面0.3米;为防止止墙身应地基基不均匀沉降降而引起断裂裂,根据情况况,沿路线方方向每隔10—15米设一道沉沉降伸缩缝,缝缝宽2—3cm,缝内塞沥沥青麻丝。挡土墙验算(1)、设计资料料与技术要求求在此次设计中,最最高挡土墙为为9米,墙身采采用浆砌片石石。根据以前前资料及试验验,并参考规规范,设计资资料及技术要要求如下:1)土壤地质情况:地地基为粘性土土,其下1~1.5米为泥岩,其其容许承载力力[σ]=3000kpa,基底系数f=0.3。2)墙背填料,选用碎碎石土作为墙墙背填料,其其容许容重为为γ=19KNN/m3,墙后填土土内摩阻角φ=35,墙背与墙墙后填土δ=1/2φ。3)墙体材料:M7..5砂浆砌MU30片石,砌体体容重=233KN/m33,砌体容许许压应力[]=6000kpa,容许拉应应力[]=60KKN,容许剪应应力[]=50kkpa。4)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取消了了验算荷载;;车辆重力标标准值为550KN,横向分布布宽度为5..5米。5)稳定系数[]=11.3,[]=1.5。(2)、挡土墙验算挡土墙类型:直直立式路肩墙墙墙身尺寸:墙身高:8.4400(m))墙顶宽:1.4440(m))面坡倾斜坡度:1:0.2200背坡倾斜坡度:1:0.0000墙底倾斜坡率:0.2000:1物理参数:圬工砌体容重:23.0000(kN//m3)圬工之间摩擦系数数:0.4400地基土摩擦系数::0.5000砌体种类:片石石砌体砂浆标号:7..5石料强度(MPaa):300挡土墙类型:一一般挡土墙墙后填土内摩擦角角:35..000(度)墙后填土粘聚力::0.0000(kPaa)墙后填土容重:19.0000(kN//m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摩擦角:17..500(度)地基土容重:118.0000(kN/mm3)修正后地基土容许许承载力:3000.000((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力提高系数:墙趾值提高系数::1.2000墙踵值提高系数::1.3000平均值提高系数::1.0000墙底摩擦系数:0.3000地基土类型:土土质地基地基土内摩擦角::35.0000(度)土压力计算方法::库仑坡线土柱:水平投投影长为100m,竖向投影影长为0m,参照公式式得出换算土土柱高度为::0.6322(m)。坡面起始始距离:0.0000(m))地面横坡坡角度:30..000(度)墙顶标高高:0.0000(m))挡墙分段段长度:10..000(mm)第1种情况:组合1组合系数数:1.00001.挡挡土墙结构重重力分项系数=1..0002.墙墙顶上的有效效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0003.墙墙顶与第二破破裂面间有效效荷载分项系数=1..0004.填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1..0005.车车辆荷载引起起的土侧压力力分项系数=1..000[土压力计算]计计算高度为9.0224(m)处的库仑主主动土压力无荷载时时的破裂角=300.260((度)按实际墙墙背计算得到到:第1破裂裂角:30.2260(度)Ea=2217.0555Ex==207.0009Eyy=65.2270(kNN)作用点高度Zy=33.193((m)墙身截面面积=200.125((m2)重量=4662.8855kN(一)滑动稳定性验算基底摩擦擦系数=0.3000采用倾斜斜基底增强抗抗滑动稳定性性,计算过程如如下:基底倾斜斜角度=111.310(度)Wn==453..896(kkN)Enn=1004.6000(kN)Wt==90.7779(kNN)Et=1900.189((kN)滑移力==99.4410(kNN)抗滑力=1677.549((kN)滑移验算算满足:Kc=1..685>>1.3000滑动稳定定方程验算::滑动稳定定方程满足:方程值=922.633((kN)>>0.0 地基土摩擦系数=0.5500地基土层层水平向:滑移力=2077.009((kN)抗滑力=2722.838((kN)地基土层层水平向:滑移验算满满足:Kc22=11.318>1.3300(二)倾覆稳定性验算相对于墙墙趾点,墙身身重力的力臂臂Zw==1.9336(m))相对于墙墙趾点,Ey的力臂Zx==3.1220(m))相对于墙墙趾点,Ex的力臂Zy==2.5669(m))验算挡土土墙绕墙趾的的倾覆稳定性性倾覆力矩矩=5311.740((kN-m))抗倾覆力矩=10999.6733(kN-mm)倾覆验算算满足:K0=2.0068>1.5000倾覆稳定定方程验算::倾覆稳定定方程满足:方程值=3888.7266(kN-mm)>00.0(三)地基应力及偏心距距验算基础为天天然地基,验验算墙底偏心心距及压应力力取倾斜基基底的水平投投影宽度验算算地基承载力力和偏心距作用于基基础底的总竖竖向力=5228.1555(kN)作用于墙趾趾下点的总弯弯矩=567..932(kkN-m)基础底面面宽度B=3..120((m)偏心距e=0.4855(m)基础底面面合力作用点点距离基础趾趾点的距离Zn==1.0775(m)基底压应应力:趾部=327..065踵部=11.4496(kPPa)最大应力力与最小应力力之比=3227.0655/111.496=28..450作用于基基底的合力偏偏心距验算满满足:ee=0.4885<=0.1677*3.1220=00.520((m)墙趾处地地基承载力验验算满足:压应力=327..065<<=3600.000((kPa)墙踵处地地基承载力验验算满足:压应力=11.4496<==390..000(kkPa)地基平均均承载力验算算满足:压应力=169..280<<=3000.000((kPa)(四)基础强度验算基础为天天然地基,不不作强度验算算(五)墙底截面强度验算算验算截面面以上,墙身身截面积=199.152((m2)重量=4440.4966kN相对于验验算截面外边边缘,墙身重重力的力臂Zw==1.9228(m))相对于验验算截面外边边缘,Ey的力臂Zx==3.1220(m))相对于验验算截面外边边缘,Ex的力臂Zy==2.5669(m)[容许应力法]:法向应力力检算:作用于验算截面的的总竖向力=5005.7666(kN)作用于墙趾趾下点的总弯弯矩=521..363(kkN-m)相对于验验算截面外边边缘,合力作作用力臂Zn==1.0331(m)截面宽度度B=3..120((m)偏心距e1==0.5229(m)截面上偏偏心距验算满满足:e1==0.5229<=0.2500*3.1220=00.780((m)截面上压压应力:面坡=327..065背坡=-2.8856(kPPa)压应力验验算满足:计算值=3277.065<=10000.0000(kPaa)拉应力验验算满足:计算值=2.8856<==90.0000(kPPa)切向应力力检算:剪应力验验算满足:计算值=1.5507<==90.0000(kPPa)[极限状态法]:重要性系系数γ0=11.000验算截面上的轴向向力组合设计计值Nd=505.7766(kNN)轴心力偏偏心影响系数数αk=00.743挡墙构件的计算截截面每沿米面面积A=33.120((m2)材料抗压压极限强度Ra=1600..000(kkPa)圬工构件件或材料的抗抗力分项系数数γf=22.310偏心受压构件在弯弯曲平面内的的纵向弯曲系系数Ψk=00.964计算强度时:强度验算算满足:计算值=5055.766<=16606.2222(kN)计算稳定定时:稳定验算算满足:计算值=5055.766<=15548.1666(kN))第2种情况:组合2组合系数数:1.00001.挡挡土墙结构重重力分项系数=1..0002.墙墙顶上的有效效永久荷载分项系数=1..0003.墙墙顶与第二破破裂面间有效效荷载分项系数=1..0004.填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1..0005.车车辆荷载引起起的土侧压力力分项系数=1..000[土压力计算]计计算高度为9.0224(m)处的库仑主主动土压力无荷载时的破裂角角=300.260((度)按实际墙墙背计算得到到:第1破裂裂角:30.2260(度)Ea=2217.0555,Ex=2007.0099,Ey=655.270((kN),作用点高高度Zy=33.193((m)墙身截面面积=200.125((m2)重量=4662.8855kN(一)滑动稳定性验算基底摩擦擦系数=0.3000采用倾斜斜基底增强抗抗滑动稳定性性,计算过程如如下:基底倾斜斜角度=111.310(度)Wn==453..896(kkN)Enn=1004.6000(kN)Wt==90.7779(kNN)Et=1900.189((kN)滑移力==99.4410(kNN)抗滑力=1677.549((kN)滑移验算算满足:Kc=1..685>>1.3000滑动稳定定方程验算::滑动稳定方程满足足:方程值=922.633((kN)>>0.0地基土摩擦系数=0.5500地基土层层水平向:滑移力=2077.009((kN)抗滑力=2722.838((kN)地基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