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期末结业考核复习重点一、填空题⒈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或边沿科学。⒉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重要涉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⒊华生的行为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及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的最著名的三大理论流派。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即指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⒌大脑皮层被中央沟、顶枕裂和外侧裂三条重要的沟裂分为颞叶、顶叶、额叶和枕叶四个区,其中枕叶是视觉中枢。⒍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周边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其中周边神经系统又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⒎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通过学习训练的反射,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的暂时神经联系。⒏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条件反射又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⒐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或通路),它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构成的。⒑根据有无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人的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或不随意注意)、故意注意(或随意注意)和故意后注意(亦称随意后注意)。⒒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⒓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是指向性和集中性。⒔直接爱好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之一,间接爱好是引起和保持故意注意的条件之一。⒕故意后注意是指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⒖注意的品质特性有:注意的广度(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派和注意转移。⒗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它是在一瞬间(即1/10秒),人能清楚地意识到的对象的数量。⒘注意的范围与紧张性有关,紧张性增强注意范围变窄(宽、窄),紧张性减少注意范围变宽(宽、窄)。⒙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⒚注意分派的条件中,同时从事两种活动,有一种应熟悉;两种以上的活动,只能有一种生疏。⒛人们在安静环境看书时,会感到桌上的座钟声时强时弱的“嘀嗒”响声。这是注意的起伏(动摇)现象,它属于正常注意的稳定性品质特性。21.客观对象颜色相同、大小相同则注意的范围就广(广、窄);客观对象规则排列、集中排列,注意的范围就广(广、窄)。22.影响无意注意的客观因素有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2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4.人可以感觉到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25.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都成反比。26.视觉的适应现象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27.感觉的对比现象有同时性对比继时性对比两种。28.韦伯定律是指差别感觉阈限与标准刺激(原始刺激)的比是个常数,或者说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始刺激成定比。29.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事物加以结识的过程。30.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3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的知觉可以把对象从背景中优先区分出来的特性。32.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比较持久的知觉叫观测。33.对象与背景互相转换的双关图体现的知觉特性是知觉的选择性。34.分析器的结构涉及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既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35.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36.空间知觉重要涉及大小知觉、形状知觉、立体知觉(深度知觉)和方位知觉。37.影响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38.运动知觉的种类有真动、似动、诱动和自动。39.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和理解性。40.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映像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41.知识的恒常性重要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42.教学中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43.记忆的过程重要涉及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环节。44.记忆从内容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形象记忆、抽象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45.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类记忆可分为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阶段。46.记忆的品质重要涉及记忆的灵敏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其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品质是准确性。47.遗忘重要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前者是干扰因素引起的提取性障碍,后者是由消退因素引起的存储性障碍。48.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白,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49.学习长系列材料时,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是由于受到了双重克制(前摄克制和倒摄克制)的影响。50.100%掌握材料以后的学习称为过度学习,其限度达成150%时效果最佳。51.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心理学称这种现象为记忆回涨(或记忆恢复)。52.想象是人脑对表象重新组合,产生新形象的过程。53.从有无目的性来看,想象可分为无意想和故意想象两大类;根据发明性的限度不同,故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发明想象。54.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可分:幻想、抱负与空想,其中幻想又是发明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55.读者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重要是再造想象;工程师进行蓝图设计时的想象重要是发明想象。56.表象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57.表象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形象性和概括性。58.信息的双重编码是指表象编码和言语编码。59.思维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间接的、概括的反映。60.思维的过程涉及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时思维的基本环节。61.思维的基本形式涉及概念、判断和推理。62.发散思维又被称为求异思维,它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绪朝着多种也许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寻各种对的的答案。63.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及形态不同,思维种类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亦称直觉行动思维,简称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简称形成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简称抽象思维或分析思维)。64.思维的分析有两种(水平)形式:其一是逐渐淘汰无效的过滤式分析;其二是综合性的有方向的分析。65.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66.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两者之间是反比关系。67.解决问题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称为定势。68.逻辑思维也称为分析思维,非逻辑思维也称为直觉思维。69.根据思维的指向性,思维可分为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求同思维)。70.思维能全面反映事物属性的品质是广阔性,思维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的品质是深刻性。71.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解决问题过程划分为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或分析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四个阶段。7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个体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是: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73.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情变化重要表现在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声调表情(或语调表情)三个方面。74.人的原始情绪有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惊。75.薄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心境,强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是激情。76.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77.道德感有三个水平,即直觉的道德感、想象的道德感和伦理的道德感。78.心境状态的重要特点是非定向的弥散性(感染性)。79.理智感人在结识(智力)活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体验。80.詹姆士、兰格认为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坎农、巴德则认为情绪的中心是丘脑。81.意志是人自觉地拟定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82.自觉的拟定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与克服困难想联系是意志行动的核心,随意动作则是意志行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手段。83.意志行动过程重要涉及采用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84.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特性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85.动机冲突从形式上可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等四种。86.与自觉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盲目性和独断性。87.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88.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七个层次;马斯洛又将前四种需要归为基本需要(亦称缺失性需要),将后三种需要归为高级需要(亦称成长性需要)89.人的需要从起源不同可分为生理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从指向的对象(或内容)不同可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90.动机的产生有两个条件,内部条件是需要,外部条件是刺激诱因。91.根据爱好所指向的目的,爱好又两种,对活动自身的爱好称为直接爱好,而对活动结果的爱好则称为间接爱好。92.维纳成败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是因素源、稳定性和可控性。93.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毕的个性心理特性。94.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发明性限度的大小不同,可以将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发明能力;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将能力划分为结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9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力,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是发明力。96.一般认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而发明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衡量智力的重要标志。97.气质是个体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98.气质的动力特性重要指心理与行为反映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内外倾向性等方面的特点。99.巴甫洛夫提出神通过程的三个基本属性是兴奋与克制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100.传统的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101.最早对气质类型进行划分的是希波克拉底,他的理论称为体液说。102.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固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方面个性心理特性。103.性格的结构特性重要涉及性格的态度特性、情绪特性、意志特性和理智特性,其中,性格的态度特性是性格结构的最重要、最核心特性104.英国的心理学家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特(T.Ribot)根据理智、情感、意志在性格结构中所占的优势不同,将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3种基本类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将性格区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根据人知觉方式的不同把性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在型两种类型;奥尔波特人格特质分为共性特质和个性特质两类: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众多的性格特性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105.智力测验的基本条件是常模、信度、效度和施测评分的标准化。106.韦克斯勒革新了智商的计算方法,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107.吉尔福特从内容、操作和产物三个维度上对人的智力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108.对气质和性格来说,气质更多体现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影响,性格更多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109.以冯忠良等人为代表的我国学者依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知识_的学习、_技能_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大类。110.学习准备是指学习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111.桑代克将学习的实质概括为刺激—反映(S-R)联结的形成;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完形派的顿悟说认为学习是对问题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的实质在引导学生积极地形成认知结构;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重要是一种故意义的接受学习;班杜拉认为观测学习更能代表社会学习的本质。11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涉及知识现、学生现、学习观等内容。113.奎伊(H.C.Wickman)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我国也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行为局限性、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114.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它们是:①口腔期(从出生到12~18个月左右);②肛门期(大约从12~18个月到3岁左右);③性器期(大约从3岁到5岁);④潜伏期(大约从5岁到12岁);⑤生殖期(大约从12岁到成年)阶段。115.旧的医学模式是_生物—医学模式,而新的医学模式是_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二、问答题⒈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答案要点]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因素也是密切联系的。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自身的特点。涉及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第二,主观条件,即人自身的状态。涉及人对事物的需要和爱好,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⒉简述引起和维持故意注意的重要条件。[答案要点]虽然引起故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与主体的需要、爱好、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有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都受主体当时拟定的活动目的制约。具体来说,引起和维持故意注意的条件涉及:⑴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⑵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⑶培养对事物的间接爱好;⑷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⑸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⒊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课堂注意力?[答案要点]中小学生良好的课堂注意能力重要表现在注意的稳定性和注意的转移两个方面,即根据学习任务长时间地保持注意而不分心,而学习任务的变化又需要迅速转移注意而减少惰性。一般地,注意的稳定性越好、注意的转移能力越强,故意注意的保持就越容易。中小学生良好的注意能力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也可以进行专门训练。⑴限定完毕学习任务的期限;⑵养成注意重点的习惯;⑶加强意志锻炼;⑷节奏分明的学习与休息;⑸运用特殊方法,训练注意力。⒋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观测力?[答案要点]要培养中小学生的观测力,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⑴帮助学生明确观测的目的和任务;⑵引导学生做好观测前的知识准备;⑶指导学生制定观测计划;⑷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测;⑸引导学生在观测时要勤于思考;⑹指导学生整理和总结观测结果。⒌在直观教学中,为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教师应遵循哪些感知规律?如何运用这些感知规律才干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答案]答第一问:在直观教学中,为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教师应遵循如下感知规律,即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答第二问:教师在直观教学中,运用这些感知规律来突出直观对象特点的具体规定是:基于强度律(直观对象必须达成一定强度,才干为学习者清楚地感知),教师在直观教学中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足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基于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教师应通过合理的板书设计、教材编排等手段,加大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凸显直观对象。基于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直观对象以活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基于组合律(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清楚地感知),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⒍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答案要点]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重要有:⑴识记的目的和任务;⑵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⑶识记的方法;⑷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⒎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答案要点]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重要有如下方面:⑴学习材料的性质;⑵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限度的大小;⑶记忆任务的长期性与重要性;⑷识记方法;⑸时间因素;⑹情绪和动机。⒏简述教师应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答案要点]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重要有:⑴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⑵合理分派复习时间,在识记后不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时间间隔要短一些;⑶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复习难度小的材料可适当集中,复习难度大的材料可以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⑷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⑸复习方法要多样化;⑹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⒐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重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或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有哪些?[答案要点]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或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重要表现在(重要有)如下几点:⑴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积极性;⑵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⑶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⑷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⑸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解决的质量;⑹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⒑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力?[答案要点]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记忆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去努力:⑴树立记忆的信心树立记忆的信心应采用以下方法:①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记住;②立足现实基础,积累微小的成功;③回忆成功的经验,增强自信。⑵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和规定⑶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⑷使记忆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⑸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形象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重点记忆法、PQ4R。⒒简述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答案要点]中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⑴故意记忆稳步发展并逐步取代无意记忆的主导地位;⑵意义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机械记忆的主导地位;⑶抽象记忆不断发展并逐步取代形象记忆的主导地位。⒓简述高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答案要点]高中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⑴记忆力增强;⑵以理解记忆为主;⑶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发展速度放慢,基本停滞;⑷抽象记忆占优势;⑸短时记忆逐渐稳定。⒔简述PQ4R法。[答案要点]PQ4R法是一种阅读策略,是用六个环节的英文名称缩写,涉及预览(preview,P)、提问(question,Q)、阅读(read,R)、反思(reflect,R)、复述(repeat,R)和复习(review,R)六个环节。⒕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案要点]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重要有:⑴问题的特性;⑵已有的知识经验;⑶定势;⑷功能固着;⑸原型启发;⑹动机的强度。⒖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答案要点]要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⑴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积极性⑵加强语言表达训练;⑶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和策略⑷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具体做到如下几点:①鼓励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②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③鼓励学生自我监控思维过程,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监控、逻辑监控和方法监控来进行自我监控思维过程。⒗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明性思维?[答案要点]培养和发展学生发明性性思维可以通过如下途径: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明性活动,增强其创新意识;⑵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⑶加强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训练;⑷发展学生的想象力;⑸培养学生的发明个性。⒘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各有哪些特点?[第一问的答案要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重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⑴情绪体验迅速;⑵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⑶外露性和内隐性并存;⑷体验的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的特点。[第一问的答案要点]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重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⑴自尊心强烈而敏感;⑵情感的社会性加强;⑶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⒙中学生情绪的标准有哪些?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有哪些?[第一问答案要点]良好情绪有如下几条标准:⑴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的反映一定的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⑵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映。⑶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当具有情绪反映的转移能力。⑷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问答案要点]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情绪重要有以下几种方法:⑴中学生应当形成合法、合理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悲观的情绪。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因自己的志向非能力所及而终日郁郁不乐;对客观事物也要有对的结识,这样才不会碰到挫折而苦恼。 ⑵培养中学生树立对的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抱负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ﻩ⑶锻炼身体,形成健康的体魄。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经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⑷培养中学生的风趣感。风趣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哀愁。ﻩ⑸培养中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不良情绪出现时,不能简朴地克制它,否则一旦有适当的机会,它还会发泄出来。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结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因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我暗示、适应和用意志控制情绪等。⒚分别简介戈尔曼的情绪智力5因素结构论和沙洛维与梅耶的情绪智力4因素结构论。[第一问答案要点]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重要由5个要素构成,即:①认知自身情绪的能力;②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③自我激励的能力;④结辨认人情绪的能力;⑤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第二问答案要点]沙洛维与梅耶认为情绪智力重要包含如下4要素构成,即:①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的能力;②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③理解和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④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管理的能力。⒛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关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针对情绪智力理论的结构,情绪教育的内容应关于以下几个方面:⑴学会自我觉知情绪,在活动中,可采用情绪记录、情绪反思和情绪恳谈等方法来体察和觉知自己的情绪;⑵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数颜色法、记情绪日记法、暗示调节法、运动缓解法、注意力调节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情绪调控方法;⑶学会自我情绪激励,如积小胜为大胜、锻炼自己做怕做的事、给失败找出恰当的因素,改变成功的观念都可以进行自我激励训练;⑷移情能力的培养,可从体验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观测分析人的情绪和通过交往结辨认人的情绪等途径来来培养移情能力;⑷学会解决人际关系,要注意遵循如下六条原则:第一,以诚相待;第二,互助互利;第三,待人如待己;第四,互相理解;第五,具有宽容精神;第六,不可轻信别人,也不应当猜疑所有的人。21.能力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能力?[第一问的答案要点]影响能力个别差异的重要条件和因素有以下几点:⑴遗传素质;⑵初期教育;⑶学校教育和周边;⑷个人努力。[第一问的答案要点]培养青少年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⑴重视初期教育,对的进行初期教育;⑵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⑶通过课外爱好的培养,促进能力发展;⑷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22.试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对教学改革的影响。[答案要点]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发明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着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分别是语文、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人际、自知以及结识自然的智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传统的智力观念提出了新的诠释,也为我们新课堂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对教学改革的影响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提出了乐观积极的学生观;⑵提出了科学的智力观;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观;⑷提出了多样化人才观和成才观。23.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参考答案]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它的优缺陷。作为一名老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特性和气质类型,做到因势利导,提高教育效果,还要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气质特性。气质类型偏于多血质的这类学生有粗心大意、虎头蛇尾、爱好多移的弱点,老师应当改注意规定他们在学习中认真细致、刻苦努力,在激情他们多种爱好的同时,要培养中心爱好;在具体活动中,规定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善于思维等个性品质。对于他们的缺陷错误,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但又要耐心细致,特别要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防止反复。气质类型偏于胆汁质的这类学生为人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积极,但他们性格中也有粗暴、任性、傲慢不善控制自己情绪的弱点。对于此类学生应当规定他们要善于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活动中保持镇静而从容不迫。气质偏于黏液质的这类学生一般默默无闻,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大多个性沉稳,安静勤勉,且不妨碍别人。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当着重培养他们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等品质,防止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执拗等不良品质,杜绝不必要的冷漠和萎靡不振。气质偏于抑郁质的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现象。对这类学生,老师要着重发展他们的机智、认知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优良个性品质,防坠怯懦、多疑、孤僻等悲观心理的产生。要引导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称赞、嘉许、鼓励等,批评时“点到为止”。发明条件,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困难,需要与别人交往和配合的工作,以鼓励、锻炼他们的勇气。事物的本源还在事物自身,内因总比外因重要,因此老师在帮助学生克服气质的悲观方面的同时,还应给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结识自己气质特性中的长处和短处。并教会他们故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上的悲观方面,发展积极方面。24.简述教师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性格的途径与方法。答:教师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性格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有:⑴树立效仿的楷模;⑵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⑶及时进行个别指导;⑷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⑸鼓励学生自我教育。25.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答:小学生一般指处在童年期的个体,他们在这一阶段正式进入了学校学习,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表现出以下一系列心理发展的特点:⑴快速性;⑵协调性;⑶开放性;⑷可塑性。26.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答: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无论是在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展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表现出以下一些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⑴过渡性;⑵动荡性;⑶社会性;⑷闭锁性和文饰性。27.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性。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称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社会性、闭锁性和文饰性。28.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性。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体相称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限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社会性、闭锁性和文饰性。29.简述皮亚杰的关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答案要点]皮亚杰认为,以下四个基本因素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⑴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时发展的必要非充足条件,它为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也许性。ﻩ⑵练习和经验,皮亚杰把经验区别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前者重要作用于物体,由个体对物体的个别动作(如摸、触、推等)获得物体的特性(如物体的体积大小,物理重量等)。后者指理解动作与物体之间互相协调度结果,由此形成的就是逻辑数理经验。⑶社会性经验,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作用于社会文化的传递,涉及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这些因素建立在可以被个体同化的基础上,影响着儿童发展的速度和过程。⑷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皮亚杰认为,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动力。30.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每个人格发展阶段的名称及其年龄界线与所面临的重要矛盾。[答案要点]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ﻩ⑵儿童初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⑶学前期(3~6、7岁):积极感对内疚感;ﻩ⑷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⑸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⑹成年初期(18~25岁:密切对孤独感; ⑺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对孤独感;ﻩ⑻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每个阶段及其重要发展任务和所实现的体验阶段名称及年龄范围重要发展任务所实现的体验⒈婴儿期(出生~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希望⒉儿童初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意志⒊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获得积极感,克服内疚感目的⒋学龄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能力⒌青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忠诚⒍成年初期(18~25岁)获得密切感,克服孤独感爱情⒎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怀⒏老年期或成年晚期(从50岁直至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智慧、贤明的品质31.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趋势是如何的?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皮亚杰的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⑴自我中心阶段(2~5岁),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⑵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⑶可逆性阶段(8~10岁),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⑷公正阶段(10~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3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学说的重要内容。[答案要点]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儿童品德发展“四阶段学说”的基础上,采用两难故事法提出了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即:⑴前世俗水平(重要指0~9岁的儿童),分服从与处罚的定向和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两个阶段;⑵世俗水平(重要指9~15岁的儿童),分社会习俗的定向和秩序与法规定向;⑶后习俗水平(重要指15岁以后的儿童),分社会契约的定向和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33.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答:小学生一般指处在童年期的个体,他们在这一阶段正式进入了学校学习,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表现出以下一系列心理发展的特点:⑴快速性;⑵协调性;⑶开放性;⑷可塑性。34.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性。答: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无论是在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展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表现出以下一些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⑴过渡性;⑵动荡性;⑶社会性;⑷闭锁性和文饰性。35.简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性。答: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体相称于初中阶段,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限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36.简述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性。答: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称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一个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性上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37.简述学习准备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学习准备的两个维度;简述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35.系;简述为什么了解学习的准备。答:⑴学习准备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学习准备涉及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6个方面。⑵学习准备的两个维度: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涉及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的准备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横向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⑶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并且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⑷为什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38.简述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含义及其意义或影响及对教学工作的启发;教师应如何根据最近发展区思想安排教学?答:⑴“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或称今天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或称即将达成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儿童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Vygotsky,1978)。⑵“最近发展区”思想的意义或影响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发:“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引入,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性不在于强化巩固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这不仅为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与模式构想,拓展了教学的含义,并且为对学生施加合理的教学影响提供了较科学的心理科学依据。不仅如此,维果茨基所揭示的促进发展的教学是以合作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性合作活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源于社会性互相作用。这些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建构主义产生了极大影响。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成将要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发明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不应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⑶教师应如何根据最近发展区思想安排教学?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应提供教学支架,也就是通过提供教学支架,帮助学生完毕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毕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独自完毕学习任务。教学支架是从工人建筑楼房时所使用的支架引申而来。有效的支架总是针对学习者的需要,与学习者操作能力水平相适应。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大声思维、提问、调整教学材料、言语指点、提供线索等多种方式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架。教师在给学生提供教学支持时要注意适可而止,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足够的支持,以促进学生独立地完毕学习任务。假如教师提供的支持太多,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假如教师提供的支持太少,学习任务对学生的挑战太大,学生也许会失败并气馁丧气。因此,有效的教学支持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要能适合学生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的需要。39.如何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人格?[答案要点]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⑴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⑵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⑶实行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⑷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⑸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⑹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征询;⑺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40.简述学习的心理实质。答: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⑴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⑵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⑶学习是由经验而引起的。狭义的学习重要指的是人类的学习。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积极地掌握人类历史的社会知识经验以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与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41.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答:⑴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⑵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别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⑶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积极的过程。4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答: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其学习内容含三个方面:⑴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⑵问题解决能力和发明性的发展;⑶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43.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答案要点]⑴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1968年根据学习情境由简朴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档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映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1971年加涅对八个学习层次作了进一步修改,将前四层归为一层,第六层分为两层,共有六层,即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学习和高级规则(或解决问题)的学习。加涅认为,简朴的低档学习是复杂的高级学习的基础,这对教学序列的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⑵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认为,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以下五个方面的结果,即言语信息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44.简述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答: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的分类如下:一方面,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另一方面,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故意义的接受学习。45.简述布鲁姆根据学习目的对学习进行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根据学习目的的不同,把学习分为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动作技能学习三大类。其中认知学习由低到高分为六级:知识、领略、应用、分析、综合、评价。46.简述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答:我国学者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递的经验的内容不同,将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47.试述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观点及其各自重要的代表性理论。[答案要点]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映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映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映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本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映就会自动出现,重要代表性理论有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积极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映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代表性理论有: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故意义接受学习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8.试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代表性理论的重要观点。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代表性的理论重要有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巴甫洛夫与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⑴桑代克的联结说的基本观点集中在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规律的结识上。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刺激与反映(S-R)之间的联结,联结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是通过不断地盲目尝试与逐步减少错误实现的。桑代克认为学习有三条主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和五条副律(或五条学习原则)即多重反映律(或多重反映原则)、选择性反映律(或选择性反映原则)、同化或类化律(同化或类化原则)、定势或态度和倾向律(定势或态度和倾向原则)、联想交替律(联想交替原则)。⑵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是条件刺激(铃声)与条件反映(唾液分泌)之间形成的巩固联系。也就是,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和恢复的过程。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原理中包含着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的学习规律。⑶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人的学习几乎都是操作学习。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映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映概率的手段。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长反映概率。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或观测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互相作用的产物,个体、行为和环境是联结在一起的互相影响的三个决定因素,三者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系统,三个决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行为的改变。三者之间互相渗透,起的作用大小因具体情境而变化,会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环境条件而不同。班杜拉把他的这种观点称之为交互决定论。班杜拉认可直接经验的学习和强调观测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学习应当是观测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楷模的观测而习得的。班杜拉认为,观测学习涉及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在学习动机方面,班杜拉注意到三种强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即他把强化分为三种类型,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在人类的观测学习中,班杜拉特别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作用。49.简述桑代克的三条重要学习定律。[参考答案]⑴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假如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映(涉及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⑵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对的地反复这种反映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就中学教师而言,应重视练习中必要的反复。此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朴机械的反复不会导致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对的或错误的信息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⑶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映之间建立了联结,假如学习者碰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50.简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重要区别。[答案要点]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学习不起作用,由于刺激带来了所希望的反映,刺激自身就是强化。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尽管更接近于桑代克的理论,但也不同于桑代克对学习的解释,桑代克认为奖励能加强存在于刺激和反映之间的联结,而斯金纳则认为,反映加强的不是S-R联结而是相同行为再发生的频率。51.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理论的重要观点。答: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完形一顿悟说,其基本内容是:⑴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是个体运用自身的智慧和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积累或盲目的尝试。顿悟是在作出外显反映之前,在头脑中要进行一番类似于“验证假说”的思考,区别于桑代克所说的那种盲目、胡乱地冲撞。⑵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52.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及其教育含义。[答案要点]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观重要体现他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中。第一,学习观。⑴学习的实质在于积极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的联结,而是使学生积极地形成认知结构。⑵学习涉及三个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教师采用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第二,教学观。⑴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的态度和方法。而所谓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允许许多别的东西与它故意义地联系起来的方式去理解它。⑵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⑵教育含义:根据布鲁纳的教学观和教学原则,为了促进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发展,师必须进一步分析,明确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干引导学生对教材结构的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要注意运用反馈的原理,促进学生自我反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53.试述奥苏伯尔故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加以简评。答:1)奥苏伯尔故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⑴学习分类: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重要是故意义的接受学习。⑵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的实质在于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相反,假如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只是依据字面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则是一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自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⑶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或策略: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重要形式。而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其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运用性、稳定性、清楚性和可辨别性。为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⑷奥苏伯尔认为,故意义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2)简评:奥苏伯尔的故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对HYPERLINK""\t"_blank"教师课堂讲授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习理论。但是,奥苏伯尔的故意义言语学习理论适合于解释学生的知识学习,并且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不全合用于解释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建立在该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合用于课堂知识教学,而在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的教学上却显局限性。此为该理论的局限性之一。54.有的人认为,接受学习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完全摒弃。⑴请就此发表你的见解。⑵辨析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⑶如何用其互相关系来指导教学实践。答: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⑵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两种相对的学习方式,互相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别重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侧重点不同。接受学习强调现成知识的掌握,发现学习则强调探究过程。第二,呈现学习材料的方式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呈现一些提醒性的线索,而不直接呈现学习内容。第三,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只需直接把现成的知识加以内化,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在发现学习中,学生必须一方面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从事实中归纳出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纳入到认知结构之中。第四,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起主导、控制的作用;在发现学习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而不控制具体的学习过程。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联系重要表现为两者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现学习需要以接受学习为基础。没有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发现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的。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发现。有效的发现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可以来自接受学习,也可以来自发现学习,但最重要的是来自接受学习。由于通过接受学习来积累知识基础的效率比通过发现学习要高得多。假如仅靠发现学习来积累知识,那么要花费很长时间,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起雄厚的知识基础以进行高水平的发现学习。第二,发现学习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一方面,接受学习的进行,在一定限度上需要以具体经验作支柱,而发现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接受学习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发现学习中要运用过去所获得的知识(涉及接受学习中获得的知识),通过运用可以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和重新理解。⑶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对的地结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关系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要表现为:①从总体上说,学校教学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可以综合使用。人是一种文化动物,每一个个体都应当在未成年时吸取、继承人类通过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文化精髓,接受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这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发现学习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而这些都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目的。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发现学习还是学生赖以理解抽象的、概括性知识的必经途径。②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着教育层次的变化相应的有所变化。可以这样说,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发现的过程。③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应随不同的教学科目以及学习阶段而相应的有所变化。不同学科之间,在数理学科中应比其他学科更多地使用发现学习。就一门学科的不同学习阶段而言,在初学一门学科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学科时,总是先采用接受学习,特别是对那些核心性概念和原理的学习。④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决定学习方式。并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好,也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绝对差,只能说这种学习方式适合这一种场合,而不适合那一种场合。55.简述奥苏伯尔故意义学习的实质、条件和种类。答:⑴故意义学习的实质:奥苏伯尔认为,故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⑵故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自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②主观条件:一方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可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积极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积极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互相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⑶故意义学习的种类:奥苏伯尔根据学习内容的复杂限度将故意义学习分为三种,即:代表性(符号或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56.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和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答: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刺激,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被视觉登记的信息不久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连续二三十秒钟。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通过编码过程。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时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通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直接通向反映发生器,从而产生反映。除信息流程之外,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上部,还包含着盼望事项与执行控制,这两项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相相应,加涅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亦称领略)、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57.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答案要点]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⑴知识观。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结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⑵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朴转移和传递,而是积极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积极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⑶学生观。学生是自己和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朴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朴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息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58.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要点]人本主义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看做是机器或动物,另一方面也批评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的认知结构,但却忽视人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心理学应当探讨完整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有发展的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并提出了:⑴故意义的自由学习观;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59.简述人本主义关于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答案要点]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故意义学习两大类,提倡故意义的自由学习,认为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⑴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整个人都要参与到学习之中,既涉及认知参与,也涉及情感参与;⑵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过程,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⑶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⑷学习的结果是由学习者自我评价的,他们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自己学到了什么。60.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答:⑴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事实性知识。这类知识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一般通过记忆就可以直接获得,具有静态性质。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是关于做事的一套操作环节和过程的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难以用语言清楚陈述其本质属性,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重要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问题的知识,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这类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两者的区别除了上述含义和用途方面的不同外,还表现在它们心理表征形式的差异上:陈述性知识重要以概念、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⑵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联系: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经常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程序性知识获得也为获得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保证。61.简述技能的含义、特点与种类答:⑴技能的含义:所谓技能,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趋于完善化、自动化的活动方式。⑵在理解技能定义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特点:①技能与知识经验密切相关;②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③完善化和自动化是技能形成的标志;④技能是通过故意练习而形成的;⑤技巧是技能的高级发展阶段。⑶技能的分类根据技能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亦称操作技能、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亦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62.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答:⑴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区别:①两者在内涵上的区别动作技能,又称操作技能、动作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毕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动作技能重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通过程来实现的。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涉及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②两者在特点上的区别第一,活动的对象不同:动作技能是属于实际操作活动的范畴,其活动的对象是物质的、具体的,表现为外显而易见的骨骼和肌肉的操作。智力技能的活动对象是头脑中的映像,不是客体自身,具有主观性和抽象性,属于观念范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第二,活动的结构不同:动作技能是系列动作的连锁,其动作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不能省略。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因而可以高度省略、高度简缩,甚至难以觉察到其活动的所有过程。第三,活动的规定不同:动作技能规定学习者必须掌握一套刺激—反映的连接,而智力技能则规定学习者掌握对的的思维方法。⑵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联系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虽然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活动中往往是密切联系、难以截然分割的。一方面,动作技能自身有智力活动的成分,外部动作技能的顺利完毕需要智力技能的调节和支配;另一方面,智力技能的形成要以外部操作技能为基础,并需要有动作技能的配合。学习者在完毕比较复杂的活动时,不仅需要智力技能,也需要动作技能。63.简述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及其培训要点。答第一问:一般而言,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大体分为动作定向、动作模仿、动作整合、动作纯熟四个阶段。答第二问:中小学生动作技能的培训重要有如下三个要点:①准确的讲解与示范;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足而有效的反馈。64.简述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及其培训要点。答第一问:关于智力技能的形成,前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理论,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认为智力活动是一个从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的转化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③有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④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以冯忠良为代表的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加里培林学派所划分的阶段,有的可以合并,名称也可以简化,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冯忠良,1992,1998)。此外,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运用信息加工观点,把心智技能的形成提成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答第二问:中小学生智力技能的培训重要有如下四个要点: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积极性;②创设良好的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定向;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性,对的使用言语;④提供练习的机会,促进智力技能的形成。65.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答案要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译为叶基斯—多德森定律)揭示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心理学家耶基斯(R.M.Yerkes)与多德森(J.D.Dodson)的实验发现,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档强度的动机最有助于任务的完毕。也就是说,活动动机很低时,工作效率是低的;当动机强度处在中档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中档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还发现,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度的不同而不同: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档,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上述内容就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66.简述奥苏伯尔学习情境中的学习动机理论。答: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一是认知的内驱力。这是一种规定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如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等。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这是一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如自尊心、荣誉感、胜任感等。三是附属的内驱力。这是一种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认可而努力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这三种内驱力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固定的,通常随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性以及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67.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答: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别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因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
1935-)对人的归因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发现人们多将活动成败的因素即行为责任重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限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个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控制点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维度(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维度(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因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此后的行为。归因所引起的期待变化和情感反映会影响下一步成就行为的动机,影响下一步成就行为的强度、选择性和连续性。68.教师应如何有效培养和激发中小学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根据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及有关理论观点,可以从如下方面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⑴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增强学习的自觉性;⑵运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⑶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⑷运用信息结果的反馈作用;⑸教师对的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⑹适本地开展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⑺运用原有动机的迁移,把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69.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答案要点]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两种学习的相似限度;⑵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⑶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⑷学习者认知策略和元结识策略的掌握限度;⑸学习者的学习定势。除了上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五个重要因素之外,学习者的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老师的教学指导、外界的指导与帮助等等也都在不同限度上影响着学习迁移的产生。70.试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措施(或试述教师如何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促进学生学习迁移)。[参考答案]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教学。因此,如何根据学习迁移的规律,实现为迁移而教的教育目的就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采用如下措施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⑴拟定合理的教学目的拟定合理的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奥苏伯尔的观点告诉我们: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故意义的学习都必须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建立起适当的联系。因此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的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已有认知结构形成联想,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教学角度看,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的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先导。因此,大到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小至某一单元、某一堂课的教学目的的确立,都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以所要建构的学生的心理结构的整体为出发点,以有助于学生学习迁移为出发点。⑵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要实现这一转化,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必须重视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内容都是由不同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组成的,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就是要使学科的各个知识点之间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既能体现出事物间的各种内在关系,如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又能突出各种基本知识之间的联结点,为学习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性,也要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闻一知十,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产生。教师在教材的编排上,还必须要兼顾科学知识自身的性质、特点与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智力状况、年龄特性的关系。⑶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布鲁纳认为学生所掌握的学科内容越基本、越概括,他们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学习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而在传授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教师还必须向学生呈现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事实材料,并阐明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合用条件。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也才可以得到广泛的学习迁移。此外,尽管每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有比较高的稳定性,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本来学科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原有地位也许会被新的更基本、更重要、更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所取代。因此,教师还必须时刻关注现代科技的变化,不断取舍,使学科教学内容符合现代科学发展水平。⑷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是使教材发挥其功效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环节。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就是要计划好老师先教什么、怎么教,后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先学什么、怎么学,后学什么,怎么学,解决好这种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也就是在宏观上做好整体的教学规划,在微观上安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而所有这些都应从有助于学生学习迁移这一角度出发。在宏观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结构,并依此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环境治理泵车租赁合同
- 小麦托管合同模板
- 环卫临时用工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北京邮电大学校园巴士服务运营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合同:跨国公司的全球物流合作协议
- 校园足球采购合同范例
- 护栏订购普通合同范例
- 新农村拆迁合同范例
- 物业玻璃清洗合同模板
- 浦东新区家具运输合同范例
- 2024-2030年中国油套管行业产销现状分析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职业教育教师聘用制度
- 河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三)(期中)地理 含答案
- 部编小语六上《爱的教育》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 工余安健环知识培训
- (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综合复习课件
- 2024年中级司泵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精练500题)
- GB/T 19963.2-2024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第2部分:海上风电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蒂升技能等级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4新信息科技四年级《第二单元 用编码描绘世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