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_第1页
江西某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_第2页
江西某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_第3页
江西某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_第4页
江西某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二00五年二月项目名称: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委托单位:承担单位:核准:核定:项目负责:报告编制:参加人员:编制单位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论证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论证资质证书编号第036030522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论证资质证书发证机关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水利部1总论1.1编制目的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资源,在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已显得十分重要。对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实施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保障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办公楼已经开工,建设单位考虑到地下水水质优良、水温稳定,并存在很大的温度优势,为降低大楼空调系统投资成本,节约运行费用,决定采用水源热泵机组。由于使用地下水与使用自来水(地表水源)比较存在着极大的温度优势,这样即可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还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建设项目利用水资源,必须遵循合理开发、节约使用和有效保护的原则;符合江河流域或区域的综合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等专相规划的要求;遵守经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为严格执行水利部、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第15号令)和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赣水资源字[2002]23号),保障该工程建成后取水水资源有效供给和合理利用。2004年10月江西省水文局受江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南昌市城市防洪规划》、《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和其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编制《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为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审批取水许可证提供科学依据。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国务院第119号令)6、水利部、国家计划委员会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第15号令)7、江西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江西省水利厅“关于实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通知”(赣水资源字[2002]23号)8、《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9、《江中新办公楼空调冷却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0、《江中新办公楼利用地下水作空调系统冷热水源水文地质勘察报告》11、《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1、《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以及其他有关的专业技术规范1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13、《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14、《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JJ16-88)15、《供水管井、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16、《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17、《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上海市标准)-地下水回灌部分18、《水文地质手册》(地质出版社)19、《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6)等规程规范20、《江西省南昌市城市防洪规划》(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南昌市水利规划设计院)1.3项目选址情况江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办公楼,位于南昌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大道与京东大道交汇处之西南角,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1.4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江中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办公楼位于火炬大道以南、京东道道以西。该办公楼空调系统拟选用水源热泵,循环水采用地下水。取水地点位于办公楼东北侧,设计取水井四眼,设计间距为70米,钻井深度21米。回灌地点为办公楼南侧,设计回灌井七眼,设计间距55-60米,钻井深度22米。地下水主要储存在砾砂层中,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属潜水性质,冬季地下水位埋深为12.14-12.43米(测量点标高为18.12米),含水层厚度约10米,水量丰富。根据抽水试验,当单井抽水水位降深5米,单井最大涌水量为120立方米/小时;考虑群井抽水的干扰影响,单井出水量可达80立方米/小时。根据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工程设计参数,设计取水量为300立方米/小时,日取水量为2400立方米。根据江西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试中心水质分析报告,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好,是理想的供水水源。1.5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及承担单位论证委托书见附件委托单位:江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单位:江西省水文局2建设项目概况2.1建设项目名称与项目性质项目名称: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工程项目性质:新建项目2.2建设地点江中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办公楼位于火炬大道以南、京东道道以西。地温空调取水地点位于办公楼东北侧,回灌地点为办公楼南侧。2.3用水工艺江中新办公楼钻井抽取地下水用于地温中央空调循环用水,该循环水在空调系统运转中抽取地下水和回灌地下水属全封闭、无消耗,除水温发生变化外,基本不会改变地下水水质。2.4水文年及论证范围受2003年干旱少雨的影响,根据《南昌市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中的地下水位标高等值线图可知,项目区内浅层地下水年末水位与2003年同期相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属枯水年。而且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抽水水试验选在2004年底完成,因此确定现状水平年为2003年。根据南昌市地下水开采井分布情况,南昌市城区大致分为以下六个开采区:即南大、城南、青云谱、江纺、南航、南钢等开采区,该项目建设区域属地下水非集中开采区,地下水开采潜力指数历年平均为22.61,2004年为28.85,有开采潜力。就工作而言,地下水主要受赣江水补给,根据实测分析和计算地下水开采影响半径小于330米。基于上述情况,将论证范围东、南、西、北各取500米是合理和有保证的。3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3.1自然地理南昌市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09,至29。11,之间,地处江西省中偏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市域辖东胡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红谷滩新区及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新建、进贤、安义四县。东部与上饶市毗邻,南和抚洲市相连,西同宜春市交界,北与九江市接壤。区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西宽107.6公里,南北长112.1公里,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山丘面积占34.4%,水面占29.8%,水面占35.8%,西部有西山,是江西省九岭山脉于脉,呈北东向脉状逶迤起伏,其山脉中断为洗药湖主峰(海拔841.4米)和肖坛(799.0米)、花脑(704.9米)、雷公尖(593.3米)等山峰,构成湾里山区的主体。3.2水文地质水文气象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每年3-9月都可能出现暴雨,大暴雨主要发生在4-6月,多为气旋性切变雨型,7-9月也常出现暴雨,主要是台风雨。南昌市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71.6mm(E601),最大年蒸发量为1554.0mm(E601)(出现在1996年),最小年蒸发量为1003.3mm(E601)(出现在1980年)。7-9月蒸发量较大,占全年值的42.0%,12月至次年2月蒸发量较小,占全年的12.3%。南昌市年平均无霜期277天,年平均降雪6.9天,年平均结冰日21天,城区常年主导风向是北风(发生频率为22.5%)和东北风(发生频率为20.1%),多发生在冬季,平均风速为4.6-5.4m/s,7、8月份多为西南风,偶有短时台风侵袭,八一桥水面风力高达八级。南昌市城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592.0mm,最大年降水量为2356.0mm(出现在1954年),最小年降水量为1046.2mm(出现在1963年)。4-6月份为雨季,4-6月份降水量占年降水量47.2%,枯水期为11月至次年1月,枯水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11.0%。赣江外洲水文站实测多年平均流量为2175m3/s,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0400m3/s(出现在1982年),历史最枯流量为172m3/s(出现在1962年),外洲水文站实测最高水位为25.60m(出现在1982年,吴凇高程),最低水位为14.66m(出现在2004年1月15日,吴凇高程)。赣江流域多年平均流入鄱阳湖水量为688亿m3。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建设区域为赣江冲积平原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分布的地层,上为人工填土(Qml)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4al),下伏基岩为第三系新余群(Exn)泥质粉砂岩。据建设单位委托的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完成的《江中新办公楼利用地下水作空调系统冷热水源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004-12-5)、《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南昌幅》(1988-12)、《江西省南昌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报告》(1988-12)和南昌市地下水位长期监测资料等分析,拟建区域岩土体特征如下:本区第四系松散层厚度约20-22m左右;地下水位埋深11.0-12.5m左右,含水层厚度9-10m。其土层空间分布及富水性情况如表3-2-1;地层结构及水文地质特征一览表表3-2-1土层序号地层时代岩土层名称厚度(m)水文地质特征①Qml杂填土碎块、粘性土等相相对松散,局局部含上层滞滞水②Q4al粉质粘土3.50土层颗粒细小,透透水性差,为为良好隔水层层③Q4al粉土0.50透水性较差,为较较好隔水层④Q4al中砂夹薄层粉土8.70土层颗粒中等,透透水性较好,富富水性较强⑤Q4al砾砂10.0土层颗粒较大,透透水性好,富水性强,是本区主要要含水层,渗透系数(K值)在100m/d左右⑥Exn泥质粉砂岩未揭穿风化岩层,透水性性差,富水性性弱,为隔水水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场区第四系松散层中仅存在一套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其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岩性主要为砾砂层。该含水层地下水水质优良,属碳酸钙型低矿化度淡水,常年水温在18-20。C左右。下伏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砂岩,裂隙较不发育,透水性差,富水性贫乏,为隔水层。3.3水资源现状项目建设区域内降水充足,产水丰富。入境水量大,产水量、来水量年内分配不均,连续最大4个月径流量一般出现在3-6月或4-7月,年径流量在一年中随季节变化,其多年平均各月径流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从1月的3%开始逐月上升至6月达全年最高,6月占全年的18.7%,然后自7月开始逐月下降至12月为最小。水量主要集中在4-6月,径流量占全年的49.6%。南昌市地下水主要有潜水组成,由于地势平坦,土壤透水性能好,加上地下水交换能力理想。根据调查,2003年南昌市监测区内浅层地下水总开采量为5038万立方米,开采井264眼,分布相对集中在南大、城南、青云谱、江纺、南航、南钢地段。南昌市现状年2003年降水量为116.3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为63.6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3.53亿m3,水资源总量为68.76亿m3,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64亿m3,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1.53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65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5.98亿m3。3.4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南昌市浅层地下水开采达到了一个相对高峰,1975年南昌市地下水日最大开采量达到34万立方米,1981年地下水日最大开采量为31万立方米,此后地下水开采量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由于人为长期、无序、相对集中开采地下水,在八十年代初逐渐形成了以洪钢、南钢为中心的两个地下水降落漏斗。据1996、1999、2000、2001、2003年地下水开采情况调查,随着自来水供水管网的不断向外延伸和自来水供应的逐渐增大,南昌市地下水开采量和开采井数量逐年减少。以1996年起算,2003年与1996年相比,开采井减少了89眼(由1996年的353眼减少至2003年为264眼);地下水开采量减少了近1/3,2003年地下水开采量仅相当于1996年开采量的68.40%4地下水资源评价4.1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本区地下水地主要补给来源为丰水期地表水(赣江)的侧向补给,此外也存在大气降雨(上层滞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可忽略不计)。现就丰水期赣江地表水的侧向补给采用断面法计算如下。计算公式:Q侧=KMIL式中:Q侧—地下水侧向补给量(m3/d);K—含水层平均渗透(m/d);取100m/dM—含水层厚度(m);取10mI—地下水水力坡度;取赣江水位标高为18m,地下水为标高为12m,的地下水水力坡度为0.06。L—过水断面长度(m)。取基地宽度为140m。计算结果如表4-1-1,从表可见,本区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8400m3/d(350m3/h)。上述计算结果仅反映特定情况(赣江和地下水位标高分别为18m和12m)时赣江地表水对地下水的侧向补给,而实际情况由于赣江水位不断变化,地下水的水力坡度也是一个变数,故计算结果只是反映特定条件下的补给量。4.2地下水开采补给量地下水在开采条件下,由于抽水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形成局部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从抽水试验资料看,降落漏斗的中心降深在3.5m左右,这种局部地下水位的加深,将增大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加速地下水的流动,从而使项目建设区获得更多的地下水补给。计算公式同上,计算结果如表4-1-1,从表可见,项目建设区地下水在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开采补给量为15200m3/d(633.3m3/h)。地下水天然、开采补给量计算一览表表4-1-1项目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代号KMILQ日Q小时单位m3/dm%mm3/dm3/h天然补给量100100.061608400350开采补给量100100.09516015200633.34.3水质特征评价在抽水试验结束前,经采样室内测试,本区地下水水质类型属HCO3-Ca.Na型中性低矿化度淡水,详细情况见水质分析报告。根据《水文地质手册》,本场地地下水符合地温空调冷却用水水质要求。4.4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具有流动、不断接受补给和重新恢复、与气象、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特点。开采后能得到补给保证的地下水,即为地下水的可采资源。南昌市城区采用深井开采利用地下水始于建国初期,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就高新开发区而言开发利用的历史相对较短,从市区几十年地下水的长期开采印证,只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和地下水水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次建设单位拟采用开发利用地下水作为办公楼空调循环用水水源,项目建设区计算地下水开采补给量为633.3m3/h,故本论证报告认为项目建设区取用地下水300m3/h,具有极高的保证程度,根据《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其储量级别可定为B级。此外,该工程对循环的回水,统一采用回灌措施,对补给来源取道了更好的保证作用。5建设项目用水合理性分析5.1用水过程及用水量该建设项目办公楼拟采用清华同方地温中央空调设备,地温空调就是利用地下水基本恒温这一特点,通过一些措施与室内空气进行冷、热交换,从而达到东暖夏凉的作用。地温空调具有使用成本低、环保、节能的优点,已逐渐被人们广乏使用。地温空调需要地下水作为冷、热源载体,项目建设区是否有丰富的地下水供给地温空调器使用,决定了能否使用地温空调以及使用效果的优略。通过分析计算,本区域地下水资源能满足该建设项目地下水取水量的需求。根据江中新办公楼地温空调工程设计参数,设计每小时取300m3/h,日取水量为2400m3,东、夏季各运行3个月(180天),符合LSBLGR-M系列半封闭螺杆地温中央空调机组技术参数。因此,该建设项目的用水过程和用水量是合理的。5.2用水平衡分析该建设项目空调设备对地下水的使用为封闭式循环利用,从抽水井开采地下水,同时从附近的回灌井等量注入含水层,在用水过程中全封闭、全回灌、无消耗。因此,该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的利用不会造成地下水总量的损失,地下水能够在开采井与回灌井的影响范围内基本保持均衡。6赣江洪水对地下水的影响6.1赣江洪水位计算南昌市地处赣江、抚河下游及鄱阳湖滨湖尾闾地区,地势低洼,河港纵横,湖泊纵多,水系复杂。由于赣江、抚河等主要河流的干流缺乏控制性的防洪工程,流域暴雨极易形成洪水,且汛期受鄱阳湖高水位的顶托,致使我市洪水发生频次多,高水位维持时间长。我市的主要防洪工程是堤防工程,重点堤防段按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设计。根据南昌外洲水文站及南昌水位站的实测资料计算出堤防设计洪水水位为:P=1%,H=26.20m(吴凇高程)6.2赣江洪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建设项目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丰水期地表水(赣江)的侧向补给,此外也存在大气降雨(上层滞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可忽略不计)。该项目区域位于赣江二级阶地,地势平坦,根据地质资料,区域内地下水含量丰富,且含水层与赣江地表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水位变化直接受赣江河道水位控制,赣江洪水水位发生变化时河道对项目区域地下水的补给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规律是,当赣江高水位时,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当赣江低水位时补给量相应减少。可通过外河道与地下水位之间的水头差及地下水补充流速之间的关系来反应。一般规律是,近河岸处河道对地下水的补给速度最快,随着与河道的距离越远,河道水对其补给的速度逐渐降低。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技术要求7.1地下水回灌单井地下水回灌量的计算根据自流回灌试验,稳定回灌量为90.36立方米/小时,回灌水头高度为3.98米。计算单位回灌量为:q灌=90.36/3.98=22.7(m3/m.h)考虑季节性水位变化的影响及回灌水头高度不能超过含水层顶板,单井回灌量不应大于50m3/小时,宜采用一口井开采,二口井回灌的措施。回灌应注意的事项本工程的主要特色是所有取出的水均必须重新回灌返回进入含水层,回灌工程的回灌效果如何,是否会引起环境变化、导致局部地下水水质污染和已有建筑物的沉降等问题是本工程应重点关注的方面。据空调设备厂家介绍,拟选用的水源热泵循环系统采用全封闭、无消耗工艺,经多项工程实测证实,循环回水的水质基本与原水质保持不变,据此可认定,循环水回灌地下含水层将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明显不良影响,也不会导致局部地下水水质污染。长期大量抽取利用地下水,若管井质量存在问题(填砾规格、过滤器设置不合理时),出现长期抽砂量偏大时,将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诸如局部地面下(降)沉等不良影响。故此应严格管井质量的验收,以及出砂量的监测。7.2取水井工程设计井数及井位设计根据投资方对水量的要求,根据本区地下含水层的富水性(单井出水能力)分析,需凿建抽水井4眼,单井开采量不大于80m3/h,井位沿场地东北角围墙一带呈折线型布置,井间距为70米。管井涌水量验算群井涌水量按“大井法”验算。引用半径r=P/2π=(70+70+70+160)/2π=58.9(m);渗透系数K=100m/d;影响半径R=330m含水层厚度H=10m;有效降深S=2.60m。根据涌水量计算公式:Q=1.366KS(2H-S)lg[(R+r)/r]计算得:Q=314.12m3/h因此凿建4眼抽水井时,总用水量是有保证的。7.3回灌井工程设计井数及井位设计根据投资方对水量的要求,根据本区地下单位回灌量分析,需凿建回灌井7眼,单井回灌量不大于50m3/h,井位沿场地南西面围墙一带布置,井间距50-60米。回灌实际水头验算按上述情况布设回灌井时,计算单井的最大水头高度如下:有效回灌水头T=50/q灌=2.20米;群井回灌水头影响按1.20米考虑,则实际最大回灌水头高度为3.40米。根据回灌试验,在目前处于枯水季节的情况下,最大允许回灌水头(即地下稳定水位距含水层顶板高度)为6.50米,丰水季节按地下水抬升2.00米考虑,最大允许回灌水头为4.50米,则回灌安全系数为1.32,符合要求。7.4井深井深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1)总需水量;(2)井管底设置1m的永久性沉淀管;(3)根据含水层的性质,考虑相应的水位削减值,本工程按2m计。(4)管井采用完整井方案。依据上述原则,暂暂定井深为222m。7.5管井结构设设计参数(1)井深22m(进进入基岩1mm),井孔直直径750mmm。(2)井管外径3200mm,内径径308mmm,采用6mmm钢板制作。(3)板管长12米,滤滤管长9米,沉淀管长长1m。(4)滤孔:孔径200mm;圆周周上孔心距(A)51mm,每每周孔数19个;轴向孔孔心距(B)44.4mmm,每米行行数45;每米孔数855个;死头长长度H1=1500mm、H2=1000mm。(5)滤管为垫筋缠丝丝花管。垫筋筋根数14根;缠丝采采用12#镀锌铁丝,下下部5m缠丝间距距为3mm、上部部4m缠丝间距距为2mm。(6)砾料:下部粒径径30-40mmm,上部粒粒径7-10mmm,砾料确保保清洁、级配配良好。7.6施工技术要要点井孔施工(1)主井采用3000型水井钻机机施工,自然然造浆法钻进进。(2)钻进时保持钻孔孔圆直,孔内内不出现螺旋旋井壁、沟槽槽井壁。井管安装(1)井孔施工完毕后后,井管采用用焊接法连接接后放入孔内内。(2)井管安装保证垂垂直居中,焊焊接头确保焊焊缝饱满、牢牢固。砾料回填(1)砾料的规格及回回填工艺符合合有关规范、规规定要求。(2)砾料选用均质近近圆形石英岩岩质的颗粒,回回填之前过筛筛、冲洗,剔剔除杂质、土土和不合格的的砾石。(3)砾料级配以含水水层颗粒直径径d50-dd60的6-8倍为控制标标准,填砾厚厚度205mmm,填砾高高度约15mm。(4)填砾前对钻孔进进行彻底换浆浆、洗井,采采用边冲边填填法,然后下下入两根755mm的补砂砂管。7.7加强对回灌灌后地下水水水温和水质监监测地下水水温监测空调循环回灌水温温夏季达25度,冬季达15度,为详细细了解和掌握握地下水在“不同温度的的回灌水”混合的情况况下,地下水水温度的变化化情况和变化化过程,建议议安排进行地地下水水温的的监测。(1)监测方法采用预先在不同深深度处理埋设设温度传感器器(铜热电阻阻)的方法,了了解不同条件件下,地下水水温度的变化化情况。(2)测点设置地下水温度可设置置一条剖面,5个温度监测测点,每监测测点垂向深度度区设置三个个温度传感器器,埋置深度度选择三个代代表性区段,分分别为12mm、15m、18m,监测测点与回灌井井的距离分别别为3m、10m、30m、50m和100m。(3)监测周期监测周期按致少一一个水文年考考虑,监测时时间间隔为半半个月(15天)。地下水水质监测根据管理部门对地地下水回灌工工程的相应规规定:“必须详细掌掌握回灌水水水质情况和回回灌后对地下下水水质的影影响及污染程程度”。基于此,为为详细了解和和掌握回灌水水质和回灌后后地下水质的的变化,进行行地下水水质质的长期监测测是十分必要要的。水质的评价与监测测涉及到以下下三个方面::(1)地下水水质的评评价通过采集集地下水水质质分析样,详详细测试地下下水水质,确确定其化学成成份,测试内内容应包括::地下水水质质全分析和污污染分析的全全部元素。根根据水质全分分析结果,进进行地下水水水质的评价(按按生活饮用水水标准和工业业用水标准等等),并以此此作为地下水水水质的背景景值或原始值值,评价回灌灌后地下水水水质的变化程程度。(2)回灌水水质的评评价通过采集集空调循环水水(回灌水)分分析样,详细细测试回灌用用水的水质,确确定其化学成成份和组份,并并以背景值进进行比较,评评价该水质的的变化情况、受受污染的程度度和是否适宜宜作为回灌用用水。(3)地下水水质的长长期监测空调调循环水回灌灌地下后,经经与地下水的的混合,将不不同程度地改改变现有地下下水的水质,故故采样监测测测试和了解地地下水水质的的变化,对评评价地下水是是否受到污染染,是否应采采取相应的对对策提供科学学依据。7.8沉降预测开采地下水导致地地下水水位下下降(地下水水水头、水压压力降低),从从而使土层承承受的附加应应力增加,而而引起土层的固结结变形(下沉),这在软土土地区是十分分常见的。而南昌市区由于上上覆土层多为为性质较好的的可塑-硬塑状粘性性土和中密状状碎石类土,地地下水主要赋赋存于砂砾石石层的粗大颗颗粒孔隙中,地地下水具自由由流动性,砂砂砾石层受力力主要通过颗颗粒的骨架来来传递,而不不会因水压力力的改变导致致土层的明显显压缩变形,从从而引起地面面下沉等诱发发建筑物的开开裂、不均匀匀沉降等问题题。就建设项目区域而而言,上覆土土层由厚度20-22mm的第四系上上更新统冲积积相可塑-硬塑状粘性性土和中密状状碎石类土,土土性优良。勘勘察资料显示示,该区地下下水水位埋深深12米左右,由于于地下水十分分丰富,预测测今后抽水地地下水水位降降低仅4m左右,因因此地下水水水位下降导致致的上覆土层层的附加应力力增大较小。因此本论证报告认认为:该项目目建设区土层层性质优良,地地下水水位下下降幅度不大大,只要供水水井出水的含含泥砂量符合合要求,一般般情况下不大大可能会因开开采使用地下下水而导致地地面沉浆及诱诱发建筑物的的开裂、不均均匀沉降等问问题。7.9建设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