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技术_第1页
常见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技术_第2页
常见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技术_第3页
常见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地下水污染修复(防控)技术技术优点缺点/适用性发展历程技术联用效率时间治理成本环境风险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费用低于其他技术;不产生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干扰小适用于污染程度较低、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较强的区域;实施前需要详细评估地下水自然衰减能力,后期需要较长监测时间90年代开始应用,目前应用较为普遍可与多种原位处理技术联用低到中较长低低阻隔技术泥浆墙施工相对简单,使用的泥浆及回填材料也较为普遍,可有效将污染物阻隔在特定区域中泥浆墙深度受一定限制,泥浆墙底部须进入到低渗透性土层(比如粘土)足够深度,一般情况下需要与地下水抽出处理系统联用;效果受地下水中酸碱组分、污染物类型、活性、分布、墙体的深度、长度和宽度、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80年代开始应用可与抽出处理技术联用较高,可以有效阻隔地下水污染较长低到中低抽出处理技术适用范围广;对于污染范围大、污染羽埋藏深的污染场地治理具有优势;系统运行初期的污染物去除率较高;设备简单易于安装一般仅适用于渗透性较好的含水层;修复周期较长;对修复区干扰大;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浪费;非水相液体难以清除干净;若不去除污染源,停止抽水时,拖尾和反弹现象严重;需要持续的能量供给和系统维护80年代开始应用,属于应用最广泛、成熟度最高的技术之一,但目前应用已大幅下降,主要作为污染羽水力控制手段可与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空气喷射技术、原位热处理技术联用初期效果较好,后期较差数年到数十年初期投资中等,但运行周期长且总运行成本较高低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适用于大面积污染区域的治理;成本较低;对环境影响较低地下水环境需适宜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在非均质性介质中难以覆盖整个污染区9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可与地下水曝气、抽出处理技术等联用适合条件下较高数年到数十年中到高中植物修复技术施工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不破坏地质结构,生态风险小效果受地下水埋深、环境因素、污染物性质和浓度影响;修复周期较长;需考虑植物的后续处理实际应用较少低数年到数十年低到中低地下水曝气技术对修复场地干扰小;设备简单,安装方便;修复(防控)效率高,治理时间短;运行和维护费用较低对于非挥发性的污染物不适用;不适合在低渗透率或高黏土含量的地区使用;不能应用于承压含水层的污染物治理;控制不当可能导致地下水中污染羽迁移;蒸气可能会迁移和释放到地表,造成二次污染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90年代迅速发展。在1982~1999年美国地下水污染“超级基金”治理项目中占51%通常与土壤气体抽提技术联用较高数月到数年中较高自由产品回收可在短时间内去除非水相液体中大量污染物,从而加快地下水修复(防控)效率受场地水文地质条件限制,特定情况下需与表面活性剂联用以提高回收效率;残留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DNAPL的回收较为困难通常与土壤气体抽提、双相抽提、或微生物修复技术联用一般数月到数年中中原位化学氧化技术反应速度快,清除时间短;反应强度大,对污染物性质和浓度不敏感在渗透性较差区域(如粘土层中),氧化剂传输速率可能较慢;土壤中存在腐殖酸、还原性金属等,会影响修复效果,由于成本限制通常只应用于污染源或残余污染源的处理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90年代后作为高效修复技术迅速发展可与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联用较高数月到数年中到高较高原位化学还原技术反应速度快,清除时间短;反应强度大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可能会限制化学物质的传输;一些含氯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产物仍有一定的毒性;固定的污染物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可能会重新释放出来;一些危险化学物质的使用可能会引起安全问题90年代以来作为高效修复技术之一迅速发展,比如基于零价铁一类的技术可与监测自然衰减技术联用较高数月到数年中到高低至中渗透反应墙技术工程设施较简单,可一次完成,后期运转及维护费用较低;反应介质消耗较慢,具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处理能力工程设施投资较大,工程措施较复杂;难以保证拦截所有污染物;渗透反应墙填料需要适时更换;需要对地下水的pH等进行控制;深度限制在3-12m;可能存在二次污染1989开始研究,1994年开始商业应用一般至较高通常需持续监测2年或以上,墙体可持续使用5-10年中低至中双相抽提技术对于非均质粘土和细砂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比单独使用抽出处理或土壤气体抽提高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物分布可能会影响修复效率;需要对液相和气相进行后续处理一般至较高数年中较高原位热处理技术通过大幅提升处理区域内地下水及土壤温度以促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解吸及挥发,在非水相液体存在时还可以增加其迁移性(通过降低其粘度)以便收集设备及运行成本较高,对系统施工及运行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