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机遇及行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1页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机遇及行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2页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机遇及行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3页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机遇及行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4页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机遇及行业发展方向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发展机遇及行业发展方向分析

一、服务机器人:5G商用时代下有望诞生的千亿级应用市场

1、5G如虎添翼,云、网、端三位一体服务机器人或迎发展机遇期

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54%;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32%;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占机器人市场份额的14%。

《2020-202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产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发展潜力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家用服务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和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42亿美元、25.8亿美元和26.8亿美元,其中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45%,分别高于医疗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18、17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66%;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25%;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9%。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机器人不仅在制造业上正在替代工人,还将在军事、服务、娱乐等领域取代人类,“钢铁侠”已不仅仅存在于美国科幻电影中,而正走入生活。

中国服务机器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老龄化加剧;2)劳动力成本上升;3)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4)科技进步拓宽应用边界。2018年全国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达到8.51万元,2008-2018年CAGR达到10%,劳动力的匮乏、人口红利的消失致使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服务机器人的出现将逐步替代人们普遍不愿意从事的程序化、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岗位并提高效率,如快递分拣、餐厅前台咨询等工作,已有较为成熟的服务机器人应用。

2、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的发展痛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阶段中国的机器人企业相对于国外同行来说,普遍处于做大集成销售规模、但牺牲现金流,或持续研发提升标准品技术能力、但收入规模较小的两难困境,而产生的这种困境的主要痛点和问题如下:

其一:竞争高度同质化,相比海外龙头而言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布局和积累仍然有限。上游核心零部件行业格局:伺服系统与控制器市场较为集中,减速器寡头垄断。数据显示,机器人的成本主要集中在零部件端,其中核心零部件的比例在70%左右,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占比分别为36%、24%、12%。控制器领域,“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全部实现自给自足。伺服电机领域,安川是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2018年在中国伺服系统销量份额达到15%,与松下同处第一阵营;发那科掌握核心技术,无需外购;欧系的ABB和库卡由外部供应。减速器领域,技术含量最高,“四大家族”尚无突破,市场主要由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和哈默尼克两家企业把控。“四大家族”通过掌握零部件端、本体、集成应用端的技术,建立对成本和产业链的把控力。

中国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的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以精密减速机、伺服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部件长期依赖于向国际厂商外采购。关键零部件产业被国外厂商把持使得零部件价格居高不下,提高了国内自动化单元产品和自动化设备的生产成本,削弱了国内厂商的综合竞争力。与西方传统机器人强国相比,中国工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高精度和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能力较弱,产业发展时间短、高端人才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为智能装备提供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材料的工艺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在关键零部件如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和自主生产能力较弱。

其二:付款条件缺乏议价能力,现金流普遍较差由于整体解决方案的非标属性和较长的项目建设周期,以及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的付款条件议价能力较弱,国内机器人公司普遍存在现金流较差的问题。中国大多数机器人公司集中在智能制造集成环节,特点在于定制化的设计和订单式的生产模式。与传统的标准化产品的经营模式不同,智能装备集成一般为非标准化的产品,需要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需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定制化方案。并且,由于智能装备制造行业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且客户均有不同的工艺要求。因此该类项目的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存货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偏低,为企业经营和扩张带来了较大压力。通过对比2014~2018年机械行业主要子板块和行业整体的现金流情况,可以发现机器人行业现金流质量明显弱于机械行业整体,2015~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为负。

其三:市场份额仍较为分散且处于价值链偏低端,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率较低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多数市场参与者集中于自动化设备制造子行业,以为客户提供自动化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为主营业务,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以ABB、库卡、发那科、安川电机、西门子、通用电气、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I)为代表的国际厂商凭借其在关键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占有了高端自动化设备市场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自动化产业起步较晚,自动化设备生产商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从而导致低端设备加工装配领域竞争激烈,而有能力涉足核心技术较集中、对策划能力、设计能力、配套能力要求较高的高端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企业较少,在与国际厂商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四:较低的收入和利润规模,制约企业进行持续的高研发投入相比于海外机器人龙头公司,国内企业研发投入的收入占比水平较高,但受制于收入和利润规模的差距,在研发投入的绝对规模上存在显著差距。2018年新松机器人、埃斯顿、拓斯达研发投入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11%、6%,高于ABB(4%)、安川电机(4%)、库卡(4%)。但国内外机器人龙头公司的收入、利润差距悬殊,进而导致研发规模与海外仍存很大差距。以发那科和新松机器人为例,2018年发那科收入、利润分别为新松机器人的13、21倍,其研发投入金额为新松机器人的18倍。现有的收入、利润规模还不足以支撑本土企业实施与海外龙头等体量的研发投入。

二、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

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在2017年达到97台/万人,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我国机器人密度将在2021年突破130台/万人,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国内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将突破70亿美元。

我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机器人市场应用中颇具亮点的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教育需求的持续旺盛,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到2021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0亿美元

三、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AI技术已成为科技变革的重点方向,承载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就从科幻想象逐渐走到眼前,未来技术成熟后将走入普通家庭生活。从本届CES展台上,可以看到很多以前出现在电影中的家用型机器人开始落地,未来机器人行业将朝着家用服务、商用办公以及个人护理这三大方向发展。

新推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