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复习_第1页
一轮复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复习_第2页
一轮复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复习_第3页
一轮复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复习_第4页
一轮复习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自然地理)

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感知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

人口、城市、

农业、工业、交通

社会经济文化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地理学的核心思想—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三: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资源等人口、城市(聚落)、农业、工业、交通等中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自然区域区域差异划分决定形成标志性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完成以下关联图,理解自然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西干北半旱旱干区东部风季区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寒区阿尔金山昆仑山祁连山400㎜等降水量线3000m等高线

试从名称判读三大自然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方”和“北方”两个亚区。秦岭淮河南方北方秦岭—淮河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走势大致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成为北方和南方、暖温带与亚热带、旱地与水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分界。南方、北方的差异【重点总结】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

地形差异三面环山,平原广阔高原、平原为主山地、丘陵及平原为主多低山、丘陵秦岭淮河

气候差异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秦岭淮河

植被差异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北方的小麦收割南方的水稻种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江南水乡北方民居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右图并回答3~6题。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D.排水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

C湿地D草地例题4.对图中②、④处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A.②地处松嫩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B.④地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②地处辽河平原,是我国春小麦、棉花主要产区D.④地处长白山地,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图3东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例题

读图3,完成下题。

图3东北地区某月等温线图5.对图中①、③处气温特点的正确说法是

A.①处气温最低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①处气温最低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

C.③处闭合区域内气温低于-20℃

D.③处闭合区域内气温高于-20℃例题

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6.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10分)考点命题方向: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4分)(后备土地资源多;滩涂面积广阔;新增土地多/三角洲扩大化)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共6分)(缺水/降水少/径流少;土地盐碱化;防治洪涝/低温/风沙/春旱)第42题图2第42题图1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13%58%28%26%国界线自然地理界线稻米产区河流山脉省界线图例运河资源调配工程AB材料一:2011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图1)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图2)材料二:目前全国范围内稻米镉平均含量为0.12mg/kg(国际限量值0.4mg/kg),最高值为1.19mg/kg,稻米“镉污染”事件时有发生。7.A线是我国

(自然区)中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的地形以

和高原为主。东部季风区平原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2011年中国稻米产量居前十位的省区分布图(图1)和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示意图(图2)。(8)产量居前四位的省区稻米外销比例最大的是

省,与其相比,湖南省种植水稻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图中淮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黑龙江

热量丰富

降水丰沛

水稻小麦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说出0℃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6分)东西走向(2分)纬度和地形(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影响(2分)。读我国某区域及一月0℃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图示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简析其自然原因。(4分)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垂直分异明显;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2分)一、位置和范围

位于________以西,____和_____山、_______山、_____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经纬度位置:

73ºE-123ºE,

32ºN-50ºN省级行政区:32º50º73º123º大兴安岭长城昆仑阿尔金祁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地形特征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呼伦贝尔高原东部是内蒙古高原西部是盆地和山地相间分布(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贺兰山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

内蒙古高原起伏和缓、开阔坦荡;塔里木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地形闭塞,多风积地貌(如沙丘);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有山间豁口,是半封闭盆地,多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风蚀洼地等);

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东段南侧,是一个断裂陷落盆地,盆地中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处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2、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旱:年降水量由东往西逐渐减少,新疆塔里木盆地降水甚少,吐鲁番的托克逊降水全国最少。准噶尔盆地受西风影响,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盆地内部,降水稍多。本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且由东往西逐渐增大200单位:mm50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植被特征200单位:mm50由东往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荒漠草原荒漠草原4、河流特征河流稀少,多内流河且多季节性河流ABC胡杨林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27°N40°N73°E104°E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000米。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河流与湖泊:①大江大河发源地;(三江源、中华水塔)②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咸水湖)高原种植业温暖温凉寒冷寒冻3000m4000m4500m5000m青稞、冬小麦青稞、春小麦青稞喜温凉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无高原之舟-牦牛高寒牧业青藏地区的省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云南省青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

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晴天多大气洁净不利条件气温低降水少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农业湟水谷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海拔较低。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广泛呈现风成地貌景观,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为主,分布于第一阶梯,海拔高。气候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河流以外流河为主,补给形式主要是

河流以内流河为主(湖泊多为咸水湖),补给形式主要是降水青藏高原西北部为内流河,东南部为外流河且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冰川广布,湖泊众多。植被以森林为主从东向西因降水减少,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土壤为森林植被发育下的土壤,土壤肥沃为荒漠和草原植被发育下的土壤,土壤贫瘠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人文地理环境农业活动农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分布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分布有河谷农业。聚落密集较稀疏很稀疏交通发达水平居中不变经济文化发达水平居中滞后(1)区域有一定范围,所以区域有界限,有的是明确的界限,有的是过渡的界限。(归纳)区域的含义

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一般包含自然、经济、社会等多个要素。2、区域的划分指标。

可以是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某一方面,也可以是

综合性

的。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3、区域的特性:⑴整体性。

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之间有内在的联系,表现出内部相对一致的特性。⑵差异性。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⑶开放性。

区域之间是密切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4)层次性。

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4、意义:

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主要是比较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为选择

区域发展的方向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区域差异

——以中国区域发展差异为例(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一、四大地区的划分东部:8省三市二区(13个省级行政区)中部:6省西部:12个省级行政区(陕甘宁、青藏新、川滇黔渝、内蒙古、桂)东北:三省地区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比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广东198024933.241.125.770.617.212.24802005217016.349.544.232.039.728.323603湖南198019242.340.217.577.014.18.93652005647319.440.240.448.621.529.996168.依据材料一,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8分)广东省比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快(2分),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2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2分);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广东省二、三次产业比重大)。(2分)或者:湖南省比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慢(2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经济不发达(2分);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2分);湖南省二、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小,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分)。①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东北部次之,中西部较落后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东北部次之,中西部较慢②产业结构的差异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综合型产业为主;东北部西部以重型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过渡性。产业结构:东部先进制造、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中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较大的比重。工业化:东部和东北部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东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以传统工业为主体。③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①东部和东北水平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②东部地区城市综合实力强。③东部形成城市群④东部外来劳动力比重大东部;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时间迟、程度低④对外开放差异西部大开发1.范围:①缩小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③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④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3.西部大开发的意义2.优势和劣势: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劣势: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1.下列关于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地带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与东部季风区的范围基本吻合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青藏高原上

C.重庆市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是依据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3.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A.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27%~41%之间

D.中、西部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大,生产力水平较低ADA4.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方便

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C

5.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