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_第1页
古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_第2页
古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_第3页
古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_第4页
古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语音【教学目标】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知识,能够辨别各种元音、辅音,初步具备语言教学与语音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语音的性质、语音的四要素、音位。【教学方法】语音知识讲授与发音辨音训练相结合,增加听音、辨音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计划15课时【教学内容】共八节第一节语音概说【教学目标】了解语音的性质,了解和掌握语音单位的内容,了解记音符号。【教学重难点】语音的性质、语音单位的内容、基本概念、音素。【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计划3课时【教学内容】一、什么是语音;二、语音的性质;三、语音的基本概念;四、记音符号。一、什么是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意义的载体。它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能起社会交际作用的声音。三个要点:

1.语音是语言的声音。

2、语音不同于自然界的风声、雨声等声音。

3、语音也不同于其他动物发出的叫声和人类发出的咳嗽声、鼾声等声音。二、语音的性质语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声音——物理性质自然属性语音发音器官—生理性质代表意义——社会性质:社会属性

(一)物理属性

语音属于一种物理的运动,所以具有物理属性。语音的物理属性是指语音具有物理方面的性质,也叫语音的自然属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产生的角度看,产生于发音体的振动,并通过媒介传播。传播声音的最重要的媒介是空气。

2.有噪音和乐音之分。语音中的辅音是噪音,元音是乐音。

3.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任何一个实际的语音单位,都是这四个要素的统一体。(1)音高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高同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女子/儿童——男子;同一个人

声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不同声音的强弱(2)音强取决于发音体振动幅度(振幅,单位是分贝)的大小,

同说话时用力的大小有关

(3)音长——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久暂

(4)音色——声音的个性、特色,也叫音质。音色的差别取决于振动形式的不同,或者说主要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与三个因素有关:

发音体不同:小提琴与笛子

音色发音方法不同:弹钢琴时十指齐按和单指弹

共鸣器不同:胡琴的琴筒、小提琴的音箱

声音四要素在语言中的作用:

任何语言的语音都是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统一体。任何语言中,音色都是最主要的辨义因素。音高、音长和音强的作用要小些。

(二)生理属性

语音的生理属性指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语音单位的差别是由发音器官的不同而造成的。

根据发音器官在语音形成中的作用,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提供发音原动力的肺和气管;作为发音体的喉头和声带;作为共鸣器的口腔、鼻腔和咽腔。

发音器官示意图(三)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指语音具有社会性质。语音都是含有一定意义、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这就决定了语音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语音区别于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多方面:1、音义的联系是社会约定的;2、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3、语音的系统性。语音的研究角度:语音具有三种属性。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形成了语音学的如下分支:

发声语音学主要研究语音的生理属性,声学语音学主要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音系学主要研究语音的社会属性。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往往将它们综合起来考虑。如研究普通话的声母,往往要指出各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这是发声语音学的内容;还要指出有多少声母,各声母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这是音系学的范畴;同时还应当明确哪些不是声母,哪些是声母,这又牵涉到了声学语音学了。三、语音单位

1、音素

音素是按照音质的不同划分出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与音高、音长和音强没有关系。

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1)元音

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元音又叫“母音”。

不同的元音是由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舌位的高低(开口度大小)

口腔的形状舌位的前后(舌头伸缩)

唇形的圆展(圆唇:拢圆动作)

任何一个元音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描写。

汉语中每一音节中都含有元音,是元音占优势的语言。

(2)辅音

辅音又叫“子音”,是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形成的音。

辅音的不同是由不同的发音部位和不同的发音方法造成的。发音部位是指发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受到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指发音时构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辅音可以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加以描述。(3)元音和辅音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点:

A、受阻情况不一样。

辅音发音时,气流在通过咽头、口腔的过程中,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B、发音器官紧张状态不同。

辅音发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C、气流强弱不同。

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

D、声带振动情况不一样。

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2、音节

音节是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说话时自然发出、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汉语中用一个汉字来代表一个音节。只有儿化韵两个汉字只记录一个音节。

3、声母、韵母、声调

传统的语音学研究把汉语的一个音节分成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

1)声母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音节开头没有辅音,则称为零声母。

辅音和声母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出来的,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2)韵母

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边的音素,主要成分是元音。但元音和韵母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出来的,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普通话中元音都是用来充当韵母的,但韵母不等于元音。

3)声调

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声调的变化,附着于整个音节。

4、音位(教材P21,略)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四、记音符号(教材P24-28)

记音符号是记录语音的符号。因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不能从字形中看出读音来,所以需要记音符号给汉字注音。

汉字的注音方式主要有:反切、直音和注音字母(过去)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现在最常用汉字三类记音方法:(1)用汉字记音(反切法、直音法);(2)用注音字母;(3)用拼音字母注音和记录汉语(有:威妥玛式方案、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简称“国罗”>、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汉语拼音方案等)。另外还有国际音标记音。(一)《汉语拼音方案》

1、1956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拟定了《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通过一届二次人大的批准,正式颁行。

2、《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作用:

(1)给汉字注音;

(2)用于推广普通话;

(3)用来音译人名、地名、科学术语

等;

(4)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提供参照。3、《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内容: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教材P24-26)4、《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

(1)基本符号二十六个,数量较少,便于使用。

(2)采用拉丁字母,利于国际通行。

(3)字母记录汉语音位,简洁而实用。(二)国际音标(教材P28)

1、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一套标音符号,1888年首次公布。

2、国际音标的用途:

是一套比较科学的记音工具,能记录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

3、国际音标的特点:

(1)采用拉丁字母符号及其各种变化形式记录各种音素,在国际间通行很广。

(2)遵循“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的原则,符号与音素之间呈一对一的关系,不会出现混淆。

(3)可根据需要,用变形或增加符号等方式进行扩充,形成严整缜密的记音符号系统。

(4)类似的一组符号代表着某一发音部位和某一发音方法或舌头的位置,方便记忆。

第二节声母

【教学目标】

了解声母的发音部位和方法,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声母的发音方法,能正确区分声母的发音。

【教学重难点】

声母发音方法的类型,声母辨正。

【教学方法】

1、抓住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声母的对应规律,辨正教学。

2、针对发音难点和重点,采用夸张法教学

3、直观图形教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普通话声母与读音

二、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分类与发音

三、声母辨正一、普通话声母与读音辅音声母:21个

声母

零声母本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出)声母读音

呼读音(在声母后加上一个元音)

普通话声母呼读音的发音规律如下:

bpmf(加拼o)

dtnlgkh(加拼e)

zhchshr(加拼i[后i])

zcs(加拼i[前ī])

二、普通话辅音声母的分类与发音

辅音声母的发音是由发音部位(发音器官阻碍气流的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方法指发音时气流在喉头、口腔和鼻腔内受到节制的情况)决定的。

双唇音:上下唇唇齿音:上齿和下唇

舌尖前音:舌尖和齿背

发音部位舌尖中音:舌尖和上齿龈舌尖后音:舌尖和硬腭前部

舌面音:舌面和硬腭前部

舌根音:舌面后部和软腭

双唇音:b、p、m上唇和下唇闭合构成阻碍。唇齿音:f下唇和上齿靠拢构成阻碍。舌尖前音:z、c、s舌尖向上门齿背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舌尖中音:d、t、n、l舌尖和上齿龈(即上牙床)接触构成阻碍。舌尖后音:zh、ch、sh、r舌尖向硬腭的最前端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舌面前音:j、q、x舌面前部向硬腭前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舌面后音:g、k、h舌根向硬腭和软腭的交界处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也叫“舌根音”

1

2

3

45

67

8

9

10

11

16

19

17

18

20

12

13

14

15

(1,2)上下唇(3,4)上下齿(5)齿龈(6)硬腭(7)软腭(8)小舌(9)鼻腔(10)口腔(11)咽腔(12)舌尖(13)舌叶(14)舌面前和舌面中(15)舌面后或舌根(16)会厌软骨(17)食道(18)气管(19)声带(20)喉结发音器官示意图塞音擦音成除阻方式塞擦音鼻音发音方法边音气流强弱:送气音不送气音塞音和塞擦音声带颤动与否清音浊音

1)塞音b、p、d、t、g、k。2)鼻音m、n3)擦音f、h、x、sh、s、r。4)边音l5)塞擦音j、q、zh、ch、z、c。普通话只有塞音和塞擦音区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6个送气音:p、t、k、q、ch、c;6个不送气音:b、d、g、j、zh、z。普通话有4个浊辅音声母:m、n、l、r。除了4个浊辅音声母外,其他辅音声母都是清音。四、零声母

普通话零声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开口呼零声母,一类是非开口呼零声母。

非开口呼零声母即除开口呼以外的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三种。齐齿呼、撮口呼零声母音节汉语拼音用隔音字母y开头,合口呼零声母音节汉语拼音用隔音字母w开头,实际发音带有轻微摩擦,是半元音[w]或齿唇通音[υ]。

本节练习:教材P42—46页各题。

安徽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主要差异安徽是一个内陆省份,安徽方言大体上属于北方方言区。但正是由于安徽的地理位置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形成了安徽方言的复杂性。安徽方言里既有不同地区特有的方音现象,又有其他方言的烙印,如河南话、江苏话、江西话、湖北话等方言对安徽的影响就很大,以至于在省外很少有人把安徽人说的话说成是安徽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安徽方言的内部分歧和方音的复杂多样。声母辨正及训练1、分辨f和hf和h都是清擦音,区别在于发音部位不同:f是唇齿音上齿轻触下唇;h是舌根音,舌根隆起于软腭形成摩擦。安徽中部沿淮部分市县存在将二者混淆的情况,以六安地区寿县话为典型。对比辨音发挥fāhuī——花费huāfèi废话fèihuà——绘画huìhuà幅度

fúdù——弧度húdù方地fāngdì——荒地huāngdì绕口令练习粉红墙上画凤凰,红凤凰,粉凤凰,粉红凤凰黄凤凰。小符和小傅,一同拜师傅,爱师傅敬师傅,一切行动听师傅,一言一行学师傅。学好本领谢师傅,岗位上工作中,亮出一手真功夫。(针对寿县话中缺少f)2、分辨n和ln和l都是舌尖中浊音,主要区别在于:n是鼻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关闭,气流从鼻腔透出;l是口音,舌尖上举与齿龈形成阻碍,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又叫边音。n和l相混及以n代l的现象,安徽方言里较常见,其中以安庆地区为典型,安徽东部和合肥、六安等地还存在着以l代n的情况。对比辨音留念liúniàn——留恋liúliàn男裤nánkù——蓝裤lánkù女客nǚkè——旅客lǚkè浓重nóngzhòng——隆重lóngzhòng绕口令练习南边来了两队篮球运动员,一队穿蓝球衣的男运动员,一队穿绿球衣的女运动员。男女运动员都来练投篮,不怕累,不怕难,努力练投篮。姓吕的女同志,是女吕同志还是吕女同志,应该是女吕同志,以区别于男吕同志。3、分辨zh、ch、sh—z、c、s—j、q、xzh组是翘舌音(又叫舌尖后音),舌尖翘起与硬腭前端形成阻碍;z组是平舌音(又叫舌尖前音),舌头平伸让舌尖与上齿背形成阻碍(方言中的组部位偏后,多数是用舌尖与齿龈处发出的);j组是舌面音,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形成阻碍,舌尖大都抵着下齿龈。zh、z两组声母混同,在安徽方言里普遍存在,问题大都在于缺少zh组。合肥地区把j、q、x发成z、c、s,安庆地区j组与zh组相混,都是值得注意的。读准词语集资自信对比辨音主力——阻力自治——主子此处——吃醋赤道——刺刀私人——诗人失礼——死理大志——大字——大计推迟——推辞——推齐绕口令练习三哥三嫂子,请借我三斗三升酸枣子,等我明年采了酸枣子,再还你四斗四升酸枣子。宿舍前边有三十三棵桑树,宿舍后边有四十四棵枣树,张小四分不清桑树和枣树,把三十三棵桑树说成枣树,把四十四棵枣树叫作桑树。知道说知道,不知道说不知道,不要知道说不知道,也不要不知道说知道。说话要老老实实,办事要实事求是。绕口令练习氢气球,气球轻,轻轻气球轻擎起,擎起气球心欢喜。七巷一个漆匠,西巷一个锡匠,七巷漆匠偷了西巷锡匠的锡,西巷锡匠拿了七巷漆匠的漆,七巷漆匠气西巷锡匠偷了漆,西巷锡匠讥七巷漆匠拿了锡。请问漆匠和锡匠,谁拿了谁的锡,谁偷了谁的漆?

4、r读作l或[z],或齐齿呼零声母

把r错读作l或[z],是发音部位着力点前移的结果;把r错读作齐齿呼零声母,是发音部位由“点”转到“面”的结果。朗读下列字音,注意读音的准确性:然让扰热人荣仍肉如软瑞润若绕口令练习:冉冉学习认认真真,荣荣做事从从容容,一起玩耍热热闹闹,从不吵吵嚷嚷惹事生非。5、零声母音节前加辅音n、ng或r读准下列零声母字音:安昂欧恩儿压严咬硬我鱼绕口令:水上浮着一只鹅,水下游着一条鱼,白白的鹅,银色的鱼,鹅咬住鱼的尾巴,鱼张开它的嘴巴。6、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混淆读准下列词语:地图彼此比如遍地被子秩序现在侄子第三节韵母1、你能给韵母下个定义吗?音节当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就叫韵母。共39个2、韵母的分类按结构分韵母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大类。3、单韵母的发音

(1)

你所知道的单韵母有哪些?aoeiu¨uệ-i(前)-i(后)er单韵母可以从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描写。

ɑ: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er韵的练习王二小,上高山.山上牛儿羊儿跑.儿歌唱得满山飘.牛儿羊儿乐陶陶.wangerxiao,shanggaoshanshanshangniueryang

erpaoergechangdemanshanpiaoNiueryangerletaotaoêzcs-i(前)zhchshr-i(后)ieüeianüan卷舌韵母没有卷舌色彩词语:而且然而耳朵木耳偶尔二胡绕口令:二是二,二十是二十,二十二是二十二,小二子一口气数完二千二百二十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二点二二。(2)单韵母发音的关键是:注意口型、舌位aoeiuüerê-i(前)-i(后)大圆扁窄缩小卷平挤4、复韵母的发音复韵母共13个,包括前响4个,后响5个,中响4个关键是:注意动程由第一个韵母滑向最后一个韵母的过程,叫动程。

由a滑向i(位置靠前的a)

由a滑向o(位置靠后的a)懊恼牢骚包抄祷告冒号采摘拆台拍卖择菜海带aiaouaiiao怀揣外踝衰弱拽住徘徊拐弯摔跤歪曲外表乖乖吊桥脚镣教条疗效秒表飘摇调料逍遥小巧窈窕ou由央e开始滑动,唇形逐渐收回,拢圆iou由i和ou复合而成,唇形逐渐收回,拢圆吐字归音丑陋绸缪兜售佝偻喉头漏斗露头收购秋收周游优秀求救久留悠久牛油区别前后鼻音绕口令练习宽扁担,短扁担,宽短扁担担焦炭,短扁担担炭沉甸甸,宽扁担担炭肩不酸。洞庭湖上一根藤,青青藤条挂金铃,风吹藤动金铃响,风停藤静铃不鸣。姓陈不能说成姓程,姓程也不能说成姓陈。禾木是程,耳东是陈。如果陈程不分,就会认错人。5、鼻韵母的发音

前鼻韵母8个,后鼻韵母8个。发音的关键在韵尾n、ng。区别几组容易混淆的韵母波磨泼破佛躲拖落所错ououo---oo---uo唾沫萝卜落魄琢磨摸索薄弱菠萝剥夺单韵母圆唇复韵,从缩到圆从紧到松ou由扁到缩ao由很大到圆头沟楼够猴桃高劳告壕口腔操(训练舌头的灵活性)节拍节次12345678开合运动a—ma—ma—ma—m圆展运动o—eo—eo—eo—e平翘运动z—zhz—zhz—zhz—zh卷舌运动huar—erhuar—erhuar—erhuar—er舌位运动i—ei—ei—ei—e送气运动b—pb—pb—pb—p

刘老六放牛柳林镇有个六号楼,刘老六住在六号楼。有一天,来了牛老六,牵了六只猴;来了侯老六,拉了六头牛;来了仇老六,提了六篓油;来了尤老六,背了六匹绸。牛老六、侯老六、仇老六、尤老六,住上刘老六的六号楼,半夜里,牛抵猴,猴斗牛,撞倒了仇老六的油,油坏了尤老六的绸。牛老六帮仇老六收起油,侯老六帮尤老六洗掉绸上油,拴好牛,看好猴,一同上楼去喝酒。iou-ou吐字归音iou-ou(吐字归音

)

六十六头牛

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间楼,翻倒了六十六篓油,折断了六十六棵垂杨柳,砸死了六十六头牛,急煞了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绕口令练习

九个酒迷喝醉酒

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杯酒,酒九口,喝罢九个酒迷醉了酒。

周有光先生的《捕鱼歌》包含了普通话中所有的韵母,又被称作韵母诗,反复朗读,以求发准各韵母。人远江空夜,

浪滑一舟轻。

儿咏欸唷调,

橹和嗳啊声。

网罩波心月,

竿穿水面云。鱼虾留瓮中,

快活四时春。第四节声调

5

432

1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普通话的声调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记录声调比较常用的是赵元任先生创制的五度值标调法。调类调值调号阴平高平55

ˉ阳平高升35′上声降升214ˇ去声全降51ˋ

第五节音节

【教学目标】1、了解音节和音节的结构及其特点;

2、掌握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律。

【重点难点】1、音节的结构,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2、音节拼合及拼写规律。

【教学方法】

1、运用列表的方法分析汉语音节,掌握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的拼合规律;

2、记住特殊的音节分布,结合方言对比记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一、音节的结构和特点;

二、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

三、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则。

一、音节的结构和特点

(一)音节分析方法

音节不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因而可以再分析。分析音节的方法有两种,即音素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

音素分析法将音节分解为一个个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根据西方现代语言学的语音分析方法,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音素根据音色不同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用音素分析法分析出来的语音系统叫元辅音系统。这种分析方法着眼于发音特性,优点是分析比较细致。

传统的汉语音韵学从字音入手,把汉字字音结构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声母—辅音韵头元音汉语音节韵母韵腹韵尾—元音或辅音声调这样,普通话音节实际上由五部分构成,声调附着在整个音节之上,不占音段的位置。分析以下汉字音节结构:乡、辉、要、培、近、学、欧、月、取、、资、知、不、耳、椅-i[-i[-i[-i[结构例字声母韵母声调(调类)韵头韵腹韵尾介音(母)主要元音元音辅音乡xiānɡxianɡ阴平辉huīhuei阴平要yàoiɑO[u]去声培péipei阳平近jìnjin去声学xuéxüê阳平欧ōuou阴平月yuèüê去声取qǔqü上声资zīz-i阴平知zhīzh-i阴平不bùbu去声耳ěrer上声椅yǐi上声(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表示,如“chuang”(窗);2.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总有元音出现。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音素,这个音素除极个别外都是元音。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零声母)。4.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二、普通话声、韵、调的拼合规则分析音节结构时注意:

(1)要还原成本来形式再作分析;

(2)分析时先找韵腹,然后推知其他成分。

三、音节的拼合及拼写规则

(一)拼音的方法

1、两拼法:声母、韵母两拼,声母+韵母。

2、三拼法

声母、介音、韵母三拼,声母+介音+韵。

3、声介合拼法

声母和介音拼合在一起,然后再同韵身相拼,(声母+介音)+韵身。(二)音节的拼写规则

1、y与w的使用

(1)零声母音节中,如果韵头是i、u,则改i为y,改u为w。

(2)零声母音节中,如果韵腹是i、u,则前加y和w。

(3)声母音节中,撮口呼一律在ü前加y,同时省掉ü上的两点。

2、隔音符号的用法

以“ɑ、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由于前面没有“y、w”等字母,容易产生混淆,必要时可加隔音符号(’)隔开。3、省写

(1)韵母iou、uei、uen的省写:前面有辅音声母时写成iu、ui、un。

(2)ü上两点的省略:n、l两个声母能拼u和ü,形成对立,所以,它们拼ü时不能省略上面的两点,其他声母拼ü时,都可以省略上面的两点。

4、标调法

(1)声调符号要标在一个音节的韵腹上。

(2)在韵腹符号省略的iu、ui中,调号标在后一个元音符号上。

(3)调号位于i上时,省略上面的点。

(4)轻声不标调。

(5)文章标题中经常不标调。5、音节连写

同一个词的几个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

6、大写规则

(1)专用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

(2)文章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词开头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小写。

思考题:

比较汉语音节跟外语音节(如英语)有什么不同。第六节音变【教学目标】1、了解音变和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2、掌握各类音变的范围或条件。【重点难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范围或条件。【教学方法】归纳法、对比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一、音变和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二、变调的类型及条件;三、轻声的范围及作用;四、儿化的范围及作用;五、语气词“ɑ[A]”的音变。变调是指音节和音节在连读时,声调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化。一、上声的变调原调:曲折调214调值什么时候念原调?单念或者在词句末尾。如雨下雨什么时候念变调?在词句开头或者中间时.以上声字开头时它的调值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上声+阴平上声+阳平上声+上声上声+去声

雨声鞋伞露结论:上声+(阴平、阳平、去声)时念一半21调上声+上声第一个念阳平,第二个念原调2.上声+上声的词语练习:例如:港口审美走访稳妥瓦解给予

22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规律

如:老保守手写体洗脸水纸老虎先划分格式:老保守手写体洗脸水纸老虎一种是单双格:老保守纸老虎第一个音节读211调,第二个读35调,第三个读原来的曲折调。一种是双单格:手写体洗脸水前两个音节读35调,最后一个读原来的曲折调。请你读读下列词条:把柄堡垒蚂蚁侮辱晌午绷脸扁柏处暑骨髓龋齿虎骨酒耍笔杆海产品总统府冷处理展览馆米老鼠草稿纸短文练习

花生是一种美味的东西,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叔叔一起出发去种花生。我们选择了一块湿地种下了种子。然后从那天开始,我认真的给花生浇水、施肥、捉虫,盼着它快点结出果实。不久就收获了。我们在花园里摆开了花生宴:有炒花生,煮花生,花生炖猪蹄等等食物让我们美美地过了一个“花生节”,也让我认识到了:只要付出就有收获!二、“一”“不”的变调“一”“不”单念,或在词语末尾时念本调。在非去声前,念51(去声)。如:一心一天一条一头一起一体不屈不安不行不如不久不好在去声前,念35(阳平)。如:一定一样一向一半不断不定不当不对夹在词语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如:动一动想一想走不走去不去三、形容词重叠式变调AA式只有当儿化时,第二个音节变成阴平。如:好好儿慢慢儿ABB式变调时,第二个B变成阴平。如:亮堂堂慢腾腾AABB式变调时,第二个A变成轻声,后面的两个B变成阴平。如:慢慢腾腾漂漂亮亮鼓鼓囊囊此外,还有一些不变调的ABB式形容词。如:赤裸裸空洞洞圆滚滚乐陶陶四、去声变调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节则变成53。如:世界训练运用报告暗淡部队代号动漫利益快乐脆弱毕业倒退透彻互助二、轻声

(一)轻声的表现

轻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音节失去其原来的声调,而读成又轻又短的调子。轻声是一种复杂的语音现象,它牵涉到音强、音长、音高和音质四个方面。一般说来,轻声音强比较弱,音长比较短,音高则由前面的音节的声调所决定:

阴平字+轻声字→2(半低)

阳平字+轻声字→3(中)

上声字+轻声字→4(半高)

去声字+轻声字→1(低)

轻声在音色方面的影响,可以表现在声母和韵母上。

1、声母方面表现为使不送气的清塞音、塞擦音浊化,如“哥哥”[kk]变为[kg],

2、韵母方面表现为元音央化和失落。

央化,如“棉花”;失落,如“豆腐”

(二)轻声音节的出现范围

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2、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3、叠音词、重叠式构词和动词重叠形式的后音节。

4、后缀“子、头”和词尾“们”。

5、名词、代词后面表方位的词或语素。

6、用于动词、形容词后面作补语的趋向动词。

7、量词“个”常读轻声。

8、习惯轻声,一般出现在双音词和多音词的后音节。

(三)轻声的作用

区别词义:东西—东·西

轻声的作用确定词性:地道—地·道

区别结构:想起来(重)—动宾关系

想起来(轻)—动补关系

三、儿化

(一)儿化的定义

词尾“儿”本是一个独立的音节,由于口语中处于轻读的地位,长期与前面的音节流利地连读而产生音变,“儿”(er)失去了独立性,“化”到前一个音节上,只保持一个卷舌动作,使两个音融合成一个音节,前面音节里的韵母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这些语音现象就是“儿化”。带有卷舌色彩的韵母称作“儿化韵”。

由此可见,“儿”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只是在一个音节的末尾附上的卷舌动作,使这个音节的韵腹、韵尾发生变化,成为儿化韵,声母和韵头一般没有影响,故儿化的基本性质就是卷舌动作。

儿化音节是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读时读成一个音节(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能有“儿”未“化”),拼写时在原来的韵母后而加上一个字母“r”;“-r”是儿化韵的形容性符号,不能把它作为一个音素看待,如花儿——huār。

(二)儿化音变的规律

普通话的39个韵母,除本身的是卷舌韵的er外,理论上都可以儿化,但口语中韵母ê未见儿化词,实际只有37个韵母可以儿化。根据儿化后原韵母发生的变化,儿化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不变。韵母或末尾音素是ɑ、o、e、u、ê,原韵母不变,直接加卷舌动作。

普通话中共有ɑ、iɑ、uɑ、o、uo、ɑo、iɑo、ou、iou、e、ie、üe、u等13个韵母的儿化用这种音变方式。

2.脱落。原韵母中的韵尾失落,在主要元音上加卷舌动作。这种音变见于原韵母的韵尾为i或n。普通话中共有ɑi、ei、uɑi、uei等4个韵母的儿化用这种音变方式。

3.更换。更换原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如果原韵母为舌尖元音,则换为央元音[ә];如果原韵母为后鼻音韵母,则换为各主要元音的鼻化元音,并加卷舌动作。普通话中采取这种音变方式进行儿化的韵母共有-i[ɿ]、-i[ʅ]、ɑng、iɑng、uɑng、eng、ueng、ong、iong等9个韵母。后鼻音韵母ing的儿化音变方式例外。

4.增音。原韵母是i、ü时,在原韵母后加上[әr]音,i、ü仍保留。韵母是in、ün时,丢掉韵尾n,在主要元音后加[әr]音;韵母为ing时,丢掉韵尾,在主要元音后加[әr]音。

普通话中采取这种音变方式进行儿化的韵母共有iüinüning等五个韵母。

普通话中由于韵母儿化之后产生了分化和合并,因此只有26个儿化韵(见下表)。普通话儿化音变表儿化韵原韵母例字[ar]ɑ,ɑi,ɑn把儿牌儿盘儿[iar]iɑ,iɑn芽儿尖儿[uar]uɑ,uɑi,uɑn花儿块儿罐儿[yar]üɑn院儿[or]o坡儿[uor] uo窝儿[aur]ɑo刀儿[iaur]iɑo票儿[әr]-i[ɿ],-i[ʅ],ei,en丝儿枝儿碑儿根儿[iәr]-i,-in鸡儿今儿[uәr]uei,uen柜儿棍儿[yәr]ü,ün鱼儿裙儿[r]e歌儿[iεr]ie叶儿[yεr]üe曲儿[ur]u珠儿[our]ou钩儿[iour]iou球儿[ãr]ɑng缸儿[iãr]iɑng亮儿[uãr]uɑng筐儿[«)r]eng灯儿[i«)r]ing影儿[u«)r]ueng瓮儿[õr]ong空儿[yõ]iong熊儿(三)儿化的作用

1、区别词义

头——脑袋头儿——领导者

2、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儿化在区别词性的同时,也区别词义。

3、表达感情色彩:小、喜爱、亲切

四、“啊”音变

语气词“啊”经常位于其他词的后面,发音受前面音节影响,常常会发生“同化”、“增音”等音变现象。规律如下:

1、i、ü、ɑ、o、e、ê+ɑ—→yɑ呀:鸡呀

2、u+ɑ—→wɑ哇路哇、流哇、好哇

3、n+ɑ—→nɑ哪天哪、看哪、办哪

4、nɡ+ɑ—→nɡɑ啊行啊、听啊、想啊

5、-i[ʅ]、er+ɑ—→rɑ啊是啊、儿啊、治啊

6、-i[ɿ]+ɑ—→zɑ啊字啊、词啊、撕啊

练习:配合普通话训练材料进行音变练习。

思考题:比较方言和普通话中的音变异同。

第七节语调

【教学目标】

了解语调及其种类,掌握停顿、重音、句调的类型及分类的原因和作用。

【重点难点】

1、停顿的种类,重音的种类,句调的种类;

2、停顿的种类,重音的种类,句调的种类。

【教学方法】听和读相结合

【教学时数】

【教学内容】一、停顿二、重音三、句调

第八节语音规范化

【教学目标】

了解语音规范化的容,掌握正音的相关内容,推广标准音。

【重点难点】

正音标准;异读;误读。

【教学方法】归纳法、比较法

1、结合言语交际和中文信息处理理解语音规范化的意义。

2、结合方言分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理解推广正音标准的必要性。

3、从汉语方言分歧和古今汉语演变出发寻找异读原因。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确立正音标准;二、推广标准音

一、确立正音标准

确立正音标准,主要解决两类问题:

一是剔除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

北京话里的土音成分,包括:

1、个别字的读音特殊

2、北京话里过多的轻声、儿化、变调现象,如“找地方”说成“找地儿”,“现在”、“闹意见”等词语第一个音节变阳平等现象,这些都应剔除。

二是解决异读字的读音问题

异读词是指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读音。一个字有两种以上的读音,如果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不属于异读范围。如:酵jiào:xiào

造成异读的原因主要有:

1、文白异读

文白异读指读书音与口语音不同的现象。

2、方音影响

北京话在吸收方言词的时候,有时可能连带其语音一起吸收进来,方言音与原来的北京读音形成异读。

3、讹读

有时读错的音与正音形成并存,产生异读。

4、背离规律

由合规律的读音和不合规律的读音共存,形成异读。

北京话里的异读词,从语音角度分析有四种类型(P126):

(1)声母不同

(2)韵母不同

(3)声调不同

(4)声、韵、调有两项或三项都不同三、克服误读(一)多音字的误读1、要避免把突起用音读为常用音。2、姓氏和专名中的特殊读音,不能按一般常用音类推。3、几个常用音,要避免相互混淆。(二)形近字的误读1、许多形声的声旁已不能准确表音,要避免因“一字读半边”而造成的误读。

2、有些形声字虽然偏旁相同,但读音并不一样,不能一概用熟字的读音来类推有相同偏旁的生字的读音,要避免因“盲目类推”而造成的误读。

3、许多汉字在形体上差别很小,要避免“按形定音”而造成的误读。

二、推广标准音

推广标准音的工作,应在对汉语方言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的基础上,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进而克服方音影响,逐渐推广标准音。

思考与练习题:课本第131页一、二、三、四题。

建议第二章进一步阅读:

1、罗常培、王均(1981)《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

2、李荣(1982)《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

3、郭锦桴(1993)《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4、吴洁敏(1995)《新编普通话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5、徐世荣(1999)《普通话语音》,语文出版社

6、张颂(1999)《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一、什么是儿化儿化指普通话语音中,某些词里的音节在发音末尾带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那个音节因此发生音变的现象。儿化音节在发音上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过程,发出来的音紧密揉合在一起,听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带卷舌音色的音节,而不是在音节的后面附加“er”音节。儿化韵的音变规律二、儿化的作用儿化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白面——小麦磨成的粉白面儿——毒品海洛因头——人体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者口、鼻、眼、耳等器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