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23张ppt)_第1页
《夜归鹿门歌》(23张ppt)_第2页
《夜归鹿门歌》(23张ppt)_第3页
《夜归鹿门歌》(23张ppt)_第4页
《夜归鹿门歌》(23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

我又想起襄阳人孟浩然,他的诗清新可赏,句句足以永世流传。如今的诗坛老将再也写不出新奇的诗句,只好用木筏捕取鳊鱼在汉水之边。夜归鹿门歌孟浩然1、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志趣.

2、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基本方法。

3、朗读品味流转自如的韵律感学习目标夜归鹿门歌(写作背景)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有纪实之意,更有歌咏归隐情怀志趣之旨。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盛唐]孟浩然诗歌大意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长期寂寥。

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渔梁争渡动热闹喧哗尘世生活鹿门隐居静宁静寂寥隐居生活两个场景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尘杂的人间---世俗的杂乱和喧嚣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世人返家自去鹿门殊途异志,两种选择两样心情,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同是乘舟,两个方向孤高的隐者潇洒超脱恬淡自得诗中所写:

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

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是洒脱的但同时也带有隐隐的失落、无奈和惆怅。深入探究1、提问:对“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争”字写得好。“争”为“争夺”之意“争”字描写了诗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2)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1)你认为“惟”字好吗?好在哪里?(2)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怎样的意境。用“惟”字突出描绘了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还感受到这种情趣的下面,藏着诗人仕进无望所引发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

这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