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_第1页
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_第2页
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_第3页
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_第4页
中国的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4月10日17点02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北纬31.3°,东经100.9°)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7.0公里。

未造成人员伤亡,炉霍县城全城停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地点:云南省盈江县(97°31′E~98°16′E,24°24′N~25°20′N)震级:

5.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伤亡:200人伤亡,28.25万人受灾。时间: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时间:2010年04月14日

07:49:40地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3度、东经96.3度)

震级:

7.1级地震

震源深度33千米伤亡:2220人遇难,失踪70人。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地点:四川省汶川县、北川县震中经纬度:30.986°N103.364°E震级:8.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伤亡人数:69227人2008年5月31日航拍,汶川县的山体在滑坡

2010年3月10日凌晨,陕西子洲县双湖峪镇双湖峪村石沟发生山体滑坡事故,造成20人遇难。

时间: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地点: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事件: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伤亡:1287人遇难490人失踪舟曲中国的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读图归纳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这些分布特点是怎么形成的?【读图探究一】

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①分布范围广——里氏6级以上地震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②分布不均,大陆上西多东少;③台湾地区多。④华北地区较多。⑤呈带状分布一、地震的分布与危害

1、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喜马拉雅地震带③华北地震带④东南沿海地震带⑤南北地震带⑥西北地震带⑦青藏高原地震带⑧滇西地震带东经105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

2.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频率高,强度大——20世纪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强震近800次;平均每年发生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

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多浅源地震,破坏严重。20世纪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我国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大陆强震占世界的33%。

中国人的抗震意识薄弱;建筑物抗震性较低。①我国地震分布特点是东少西多,地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西部地区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活跃、最强烈和最密集的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对我国台湾及其附近海域影响最大。②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多发的成因是该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强烈。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成因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3.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区,即北纬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到严重波及,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0万千方千米,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当于全国面积的1/3。唐山地震造成数十万人伤亡,民房和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灾情之大举世罕见。案例②—台湾岛“9·21”南投地震

1999年9月21日凌晨,南投县发生7.6级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左右,重灾区在日月潭地区。这是台湾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该区有许多活断层,导致断层沿线地区遭遇灾难性破坏。整个灾区死亡2329人,伤8722人,失踪39人,倒塌各种建筑9909栋,严重破坏7575栋,受灾人口250万,灾民32万,财产损失92亿美元。此次地震还波及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西的部分地区。发现:(1949—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的地区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的地区的10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地区的100倍。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关系。结论: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上升的原因?我国地震死亡人口总体下降经济损失迅速上升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灾情发展趋势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我国地震西多东少,但灾情却东重西轻。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思考

1.概念: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饱含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砾石,破坏力极强。如图所示: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2.分布:云南西北和东北山区﹑四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甘肃省南部白龙江流域﹑辽宁省东部山地和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地。3.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危害。4.产生的条件:地形:

崎岖的山区,沟谷上游有坡度较大的汇水面积;物质条件:地表岩层破碎,山坡为松散土层或厚层风化物所覆盖;水流条件:暴雨强度大,或在高山地带有多量融雪、融冰水的活动;植被条件:稀疏;人为因素:山区不合理的经济建设活动。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层相当发育,地震烈度大的地区;朝远离泥石流发生的山坡上跑

1.概念: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坡面整体下滑的现象。如图:三、滑坡的分布与危害2.分布: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如图2-1-3)3.危害: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土地﹑森林﹑植被等。

地下水丰富和坡面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连续性降雨后,有大量雨水下渗时,滑坡容易发生;

地面有疏松物质的堆积,被水浸湿后发生软化;

从地质构造上看,断层面、节理面及岩层面是天然的软弱面,尤其在断层面或岩层内夹有粘土层时,更加容易形成滑坡;

斜坡坡度一般为20°~40°,过陡的斜坡,在重力作用下主要表现为崩落;

风化作用、地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滑坡的发育;

人类活动如在斜坡上进行蓄水灌溉,坡面植被的破坏,都能诱发滑坡的发生。4.发生的条件:

【读图探究二】

我国泥石流、滑坡的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泥石流多发的地区云南西北和东北山区﹑四川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秦巴山区﹑甘肃省南部白龙江流域﹑西藏自治区喜马拉雅山地和辽宁省东部山地。

我国滑坡多发的地区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及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区

泥石流、滑坡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和西南部地区,有一部分重叠。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

【小组合作】【读图探究二】

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具备以下条件: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三大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大,岩石、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易滑移。(地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多地震的断裂带上,地表破碎,岩石风化严重;或水土流失严重区,地表多疏松的岩石、沙土。(地质)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气候)

为什么泥石流和滑坡在我国分布较广?地质地貌我国山区面积广,地表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加强重力作用多地震气候我国季风气候典型多暴雨人为因素破坏植被和地表结构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分布较广归纳总结讨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壳活动激烈地震频发、震级高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季风气候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四、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2、地质灾害的关联性3、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思考: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频繁的原因。(1)大巴山的南坡,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是面积广大的大斜坡。(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地质结构复杂,地表结构不稳。(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