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范式下微博的话语困境_第1页
新媒体传播范式下微博的话语困境_第2页
新媒体传播范式下微博的话语困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传播范式下微博的话语困境

媒介生态环境与新媒体传播范式媒介生态环境概念的引入。在对微博本身的话语形态进行考察时,媒介生态环境其实是个不能越过的话题。媒介环境的影响不仅仅是指媒介对于自身信息接收者的影响,还必然包含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影响。同时在广义上,媒介环境的影响还必然涉及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对自然和文化的影响。当媒介环境发生影响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种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指向一种系统的和谐结构,主要关注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探讨如何在人的参与下维持媒介环境的健康、平衡,从而使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前提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那么,媒介生态如何对人类的文化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自身系统的不断演进?像绝大多数的自我作用系统一样,媒介生态系统对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作用在历史中发生了相当巨大的变化。①按照戴维阿什德的理论,媒介生态环境受到其周围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判断的是,目前的媒介生态环境实际存在了多种新媒体的因素。从最初的报纸、电视到如今的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的媒介生态构成环境下的新的媒体形式,微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制约与影响。探讨媒介生态环境的意义在于评判微博话语现时的发展困境可以考察的环境的介入因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其实还有着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复杂意义,微博自身的传播内容也包含了最为广泛的学科涵义。新媒体传播范式。微博还是一种正在发展的媒体形式,是借助新媒体技术而增生。在探讨微博的新闻学意义时,我们很难找到与其对应的学科领域的定义。在现有的概念认识系统内,多元观念的相互影响和讨论,客观上必然带来对微博认识的逐渐清晰,甚至最终达成共识。所以在此以“范式”的概念来进行解释。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创造性地引入“范式”概念。他认为,每个学科领域都有一个科学共同体,环绕在科学共同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遵循共同体的研究范式,范式成为区分学科的重要标志。传播牵涉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并赋予讯息以形式,亦即范式,范式指的是对经验和信息的选择、组织和展现。范式在表现形式、性质、目的、影响力和选择方面凸显在传播中,便成为传播史演变的缩影,简言之,传播范式就是传播得以构成的方式。信息技术和传播范式不但会改变诸多的社会行为,还会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不断游移。任何“范式”都意味着由一定的概念或术语、一定的世界观(主要是信念与价值)、一定的范例所构成的实践模式或理论模式。②从语言学上来讲,新媒体传播范式是由多种语言语体形态构成的。媒体自身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内在变迁。语言形态是其反映社会的最大显性特征。当我们结合了以上两种理论,可以看出微博目前的传播语境是在媒介生态系统下结合了新媒体的传播范式构建而成的。这也为微博的话语特征提供了独特的外部语系。微博的话语特征。RonScollon在《MediatedDiscourseAsSocial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话语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③微博客上的信息多是不成系统的,有时信息往往就是一句话。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微博的话语特征呈现的更多是文本意义上的碎片化。字数的限制使得所有的话语表达呈现出极大的观点性。传统媒介上的意见领袖通常以精英话语的表达来彰显对公共事件的引领。文本的破碎在微博上显示出的是另外的特征。微博的语言恰好就是一种“文本碎片化”的表达。即使在博客上发表的文章,信息本身也要求具有成体系的,具有传播语境下所规定的特定的“范式”。而微博如后现代的某种“打碎”一样,对于传统的语言系统有了彻底的颠覆。个人私语和自述带来了新的媒介生态下的表达快感。新浪微博2011年的“微小说”大赛实际就是满足了这种传播心态,众多网友在140字的篇幅内叙述完成一个故事,有着完整的逻辑结构,把这种微表达发挥到了极致。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种精英话语向草根的接近。意见领袖如何引领公共事件的发展?2011年“两会”前几位著名的社会学者在微博上发起“解救流浪乞讨儿童随手拍”的行动,唤起了网友的极大热情,纷纷上传自己见到的流浪儿童的照片。“两会”上众多学者名人发起相关提案,现实中的媒体也随之跟进。在语言系统的演进中,精英话语其实对于大众话语有着根本性的引领,在浅层次上前者其实与后者有着根本性的矛盾。后现代的媒体话语本身带着众多的大众话语色彩,对于精英话语有着先天的破坏和撕裂。微博的公共事件向良性的演进势必要求精英话语努力寻求大众化的语言表达。微博的语言困境。新媒介生态如上文所述是混糅了当下多种媒介形态的结果,这里面深层的延伸可以到社会学、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我们所探讨的微博的传播范式也是基于新媒体传播的层面之中。显而易见的是,如诺曼·费尔克拉夫所说,“话语,指的是对主题或者目标的谈论方式,包括口语、文字以及其他的表述方式。话语根源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惯,但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④所以,话语不仅是社会过程和结构的反映,同时也建构了社会过程和结构。碎片化的表达极大地消解了文本自体的严肃意义。新浪微博经常发起主题性的话题形式。比如一部电影上映,会被设定到热门话题。用户的困惑常在于进入主题时,很难看到完整的语义表述形态,还是面临众多你一言我一语的表达方式。微博事实上是缺乏把关人的,这是一种内在的议程设置。正如哈维萨克斯指出的:“有主题的谈话不是由关于话题的若干谈话构成的。当一个人表述一个话题时,除非是在相当特殊的情境下,他可能都会确信其他人将试着就其所说内容进行有主题的谈话,但是他不能肯定的是,他意图中的话题就是其他人将要谈论的话题。”⑤这种语言表达的负功能更多的是语义的不明确带来的,以往令人信服的意见领袖与精英话语的意见效果熵值在大众话语的消解中近乎负值。甚至名人的微博也以转发更多的草根名博为乐趣。微博名为“作业本”的,一度被人认为是王朔,不管他是谁,其轻松自如的语言风格,一个个一百多字的小段子得到了无数网友的膜拜和转发。这种草根话语的传播效果更甚于精英话语的引领。而在中国对利比亚撤侨事件中,出现了类似谣言诸如工人一时没有撤出,这种未经证实的信息在微博上经过几万次的转发传播,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绝对的语境系统,以致未知事实的民众看到就会认可当下的事实。可以看到,这种个人最自由化的语体表达带来的语义上的暴力与混乱,确实伤害了微博自身可以带来的正功能上的传播。对微博未来话语趋势的思考任何语言的发展研究都离不开当下的社会环境。本文引入的媒介生态环境概念试图在新媒体范式下对于微博的话语困境做简单分析。微博本身的碎片化、自语化特征必然需要传播学意义上更多功能的介入,这才能发挥出微博纷繁复杂的话语传播中真正的意义功能。(作者单位: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注释:①戴维·阿什德[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