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1】下图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甲病(由A或a基因控制)和乙病(由B或b基因控制)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属于________遗传方式,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的表现判断。(2)写出Ⅰ1的基因型________,她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________种。(3)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子女的概率为________。(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Ⅱ片段上某基因(用D字母表示)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________(填“有”或“无”)关,例如________基因型的亲本组合产生的子女患病率一定不同。[研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系谱图分析及XY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解题过程如下:[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5、6、9(2)AaXBXb
1(3)3/8(4)有XdXd×XdYD【例2】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1)B过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可能用到秋水仙素的过程有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2)可以打破物种界限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该方法所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3)假设要培育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品种,它的性状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其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如果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为缩短育种时间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4)现有三个水稻品种:Ⅰ的基因型为aaBBDD,Ⅱ的基因型为AAbbDD,Ⅲ的基因型为AABBdd。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利用以上三个品种获得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用文字简要描述获得过程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析]本题考查育种方法、原理及过程。解题过程如下:[答案]
(1)花药离体培养C、F(2)E基因重组(3)A、D
A、B、C(4)Ⅰ与Ⅱ杂交得到杂交一代,杂交一代与Ⅲ杂交得到杂交二代,杂交二代自交得到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1.(2014年徐州模拟)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突变。(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___不变。(4)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主要涉及自交后代表现型的类型判断,如果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为隐性突变,否则为显性突变。(2)该技术属于人工诱变,其目的是提高突变频率。当有多种类型出现时,说明EMS诱导出了多种性状,说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3)由题意可知EMS主要与碱基发生改变有关,而与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无关。(4)该题主要涉及生物学技术,将有害基因通过表现型表达出来,从而进行判断。(5)同一株植物体上全部体细胞的基因型几乎是相同的。答案:(1)显性(2)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4)自交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秋水仙素诱导加倍形成二倍体(5)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2.(2014年福州质检)荷斯坦奶牛的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与正常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软骨发育不全症与正常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如图为荷斯坦奶牛某家系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请回答:(1)研究发现,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的异常蛋白与正常蛋白的差别仅为第128位的天冬氨酸被甘氨酸取代,推测可能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引起基因结构改变。突变后的致病遗传信息会从亲代遗传至子代并表达,从分子水平看,该缺陷症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荷斯坦奶牛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Ⅱ-10未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的基因,图中Ⅲ-16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Ⅱ-10与Ⅱ-11再生一头小牛,理论上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3)研究某荷斯坦奶牛群中白细胞黏附缺陷症的遗传,结果表明3000头牛中有杂合体60头、致病基因纯合体3头,该牛群中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育种中为防止子代出现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个体,图中种牛Ⅰ-2应淘汰,理论上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作为种牛,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异常蛋白与正常蛋白的差别仅为其中一个氨基酸改变,所以这种突变最可能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如果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会造成突变部位后的多个氨基酸改变。(2)根据Ⅰ-2×Ⅰ-3→Ⅱ-9,可以推断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0未携带软骨发育不全症的基因,据Ⅱ-10、Ⅱ-11→Ⅲ-16,可以推断软骨发育不全症为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Ⅱ-10基因型为AaXBY、Ⅱ-11基因型为AaXBXb,后代正常概率为3/4×3/4=9/16。(3)白细胞黏附缺陷基因频率=(60+3×2)/6000=1.1%。育种中为防止子代出现白细胞黏附缺陷症个体,需淘汰种牛中含有致病基因的Ⅰ-2、Ⅱ-10个体,应选择携带致病基因可能性更小的Ⅱ-5个体。答案:(1)替换(2)aaXbY
9/16(3)1.1
Ⅱ-5
Ⅱ-5为携带者的可能性较小(或Ⅱ-10为携带者,Ⅲ-17比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更大)3.下图是三倍体西瓜育种及原理的流程图:(1)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可诱导多倍体的产生。因为这个部位的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征。秋水仙素的作用在此为__________。(2)三倍体植株需要授以二倍体的成熟花粉,这一操作的目的在于________。(3)四倍体母本上结出的果实,其果肉细胞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种子中的胚含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三倍体植株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4)三倍体西瓜高产、优质、无子,这些事实说明染色体组加倍的意义在于________。上述过程需要的时间周期为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方法、步骤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在染色体复制后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同源四倍体。以同源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和二倍体西瓜作父本杂交,在四倍体西瓜藤上结的西瓜,果皮含4个染色体组,种子的种皮也含4个染色体组,但种子中的胚含3个染色体组。该种子萌发成三倍体西瓜,在开花时,其中的性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不能产生有遗传效应的配子。当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后,受到二倍体西瓜花粉的刺激,三倍体西瓜的子房中开始产生生长素,使其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无子西瓜产量高、甜度高的原因与遗传物质的增加有关,基因数目加倍后能够增强基因的表达效应,使产量和品质都得到提高。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过程利用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理。答案:(1)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细胞分裂旺盛抑制细胞形成纺锤体,使染色体加倍(2)通过授粉刺激子房产生生长素,发育为无子果实(3)4
3联会紊乱(4)促进基因效应的增强2年1.染色体数目变异原因图解假设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减数分裂时,某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者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产生含有(n+1)、(n-1)条染色体的配子,如下图所示:性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与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染色体分配的异常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分配异常,产生的结果不同,现总结如下: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甲图中发生的是染色体变异,属于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乙图中在着丝点分裂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使子细胞中染色体多或少了一条,也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因此选C。而③中乙图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甲图可出现在减数分裂,也可出现在有丝分裂。答案:C2.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类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和b表示)。(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________(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________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________。②他们的孩子中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少?________。(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________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解析:(1)因该夫妇表现型均正常,但儿子患色盲,所以妻子的基因型应为XBXb,丈夫的基因型应为XBY,儿子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其基因型应为XbXbY。(2)因为父亲不含有色盲基因,所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携带Xb的染色体未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进入同一子细胞中(卵细胞),这个含有两条Xb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形成基因型为XbXbY的合子。(3)①体细胞中发生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②基因型为XBY、XBXb的夫妇,其孩子患色盲的概率为1/2Xb×1/2Y=1/4XbY。(4)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的碱基序列。答案:(1)见右图(2)母亲减数(3)①不会②1/4(4)242.生物变异与配子生成情况图解析图:(1)图中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断裂、均等分裂,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不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2)造成B、b不同的原因有基因突变(间期)或交叉互换(减Ⅰ前期)。①若为体细胞有丝分裂(如根尖分生区细胞、受精卵等),则只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②若题目中问造成B、b不同的根本原因,则应考虑可遗传变异中的最根本来源——基因突变。(3)产生配子情况3.下图是某个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C.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D.甲、乙、丙所产生的变异均可遗传给后代解析:据题干中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图。甲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染色体上基因A与a不同,没有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特征,只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丙细胞也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基因B与b所在的染色体颜色不一致,则染色体上基因B与b不同是交叉互换造成的。甲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产生的变异一般不遗传给后代。答案:D一、生物的变异1.与生物变异有关的易错点(1)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的可遗传变异只有染色体变异。(2)基因重组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或连锁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之间),转基因技术亦属于基因重组。(3)基因突变不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只是DNA分子上某一个基因内部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变化,只改变基因的结构组成,能产生新的基因,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4)基因突变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体细胞突变一般不遗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突变若没有受精发育成个体,也不会遗传给后代。基因突变又可分为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如果是隐性突变,后代是杂合子,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的是基因的内含子,后代获得突变基因后性状也不会改变。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病毒等,但没有这些因素,也可能由于DNA复制差错而发生突变。(5)人工诱变提高突变频率,突变个体数增多,其中有害的仍然是多数,有利的仍然是少数,但二者的变异个体数与自然诱变相比较,都提高了。而与未突变个体数相比较,仍然是少数。(6)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能形成新的基因型。(7)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①基因突变:变异个体极少,只有1个或少数几个,如开红花植株中出现一株开白花的;纳米技术处理;进化的最初原材料;变异的根本原因;等位基因产生;分子水平变化。②基因重组:亲子代之间的差别;开红花植株中出现20%开白花的植株;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转基因技术。(8)不清楚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形成原因易造成失误,即误以为它们都是不可遗传变异。实际上,无子番茄是生长素促使其果实发育的,没有改变其遗传物质,所以无子性状不可遗传;而无子西瓜是染色体变异产生的,这种性状可以遗传。2.不能正确理解单倍体、一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判断的关键在于形成该个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是否经历了受精作用,只要没有经历受精作用不管其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仍是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具体情况是经历受精作用的个体,由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而定的。一倍体是一种特殊的单倍体,是二倍体的单倍体,因其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而得名。1.(2014年山东滨州模拟)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原理是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解析: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过程是基因工程,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之间局部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是基因重组,B错误;在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发生在水稻花药中的变异比发生在根尖内的变异更容易遗传给后代,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中,水稻根尖内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答案:C2.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A.六倍体、单倍体
B.六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单倍体解析:本题考查单倍体、多倍体概念的比较。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则体细胞中应有六个染色体组,胚芽细胞为体细胞,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仍为六倍体;花粉为配子,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称为单倍体。答案:A二、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种群和物种是两个易混淆的概念,区分不清易造成错误(1)概念不同: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和繁殖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2)范围不同:一般来讲,种群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种生物的种群组成。(3)判断标准不同: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它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不同的物种间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凡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的个体,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也往往不育,或产生的后代不育。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虽然在概念上两者比较容易区分,但更应该注意其联系及其各自的计算方法,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牢易在计算题中造成失误。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区别。(1)概念不同:基因频率是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即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总数÷(该基因总数+其等位基因的总数);基因型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百分率。(2)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相互计算:①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个基因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加上它的杂合子频率的一半。②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利用哈代-温伯格平衡(即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即在一个遵循遗传平衡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如果A频率为p,a频率为q,而p+q=1,则(p+q)2=p2+2pq+q2;p2代表纯合子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Aa的频率,q2代表aa的频率。(3)计算基因频率时应注意的方面①判断生物是否发生进化时,一定要看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不要与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相混淆。②伴X染色体遗传方面的基因频率计算的特殊点是X染色体总数的正确计算,因为男性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计算男性X染色体总数时不要乘以2。③运用哈代—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时一定要注意其适用条件。3.对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理解(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任何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论其变化大小,都属于进化的范围。(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一定经历生殖隔离,但不一定经历地理隔离。3.(2014年北京东城检测)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变异C.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D.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解析:突变(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变异,所以B项是不正确的。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物种的形成使得自然界中生物类型有所增加,地理隔离使同种生物不同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这三项比较容易理解,是正确的。答案:B一、可遗传的变异1.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的区别(1)基因突变不同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产生出新的遗传物质。(2)注意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2.染色体变异(1)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检测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发现,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只能通过观察生物性状的改变才能发现。(2)染色体结构变异图解(3)染色体相互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染色体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交叉互换是指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互换导致基因重组。(4)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是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单倍体育种技术是育种技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5)体细胞染色体组为奇数的单倍体与多倍体高度不育的原因: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或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1.(2014年北京西城模拟)现代生物技术利用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原理,来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导致基因重组,可产生定向的变异B.体细胞杂交技术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可培育新品种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可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D.现代生物技术和人工选择的综合利用,使生物性状更符合人类需求解析:基因重组包括重组类型、交换类型和人工DNA重组技术,人工DNA重组技术可产生定向的变异;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扩大了亲本的组合范围;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答案:C2.下图是某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形态示意图(a~f、a+~f+代表基因)。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对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含4个DNA分子B.该细胞中染色体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C.该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导致缺失部分基因D.该细胞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该图显示了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发生了染色体的倒位,只是染色体片段转了180°而已,没有导致基因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该染色体倒位同时,可能会与其同源染色体交换c、c+,加上基因位置的颠倒,可能会产生adc+bef的配子。答案:C二、其他知识整合1.人类遗传病的问题(1)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一个基因控制,单基因遗传病可分为5类遗传病,即:常显、常隐、伴X显、伴X隐、伴Y遗传等。(2)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患遗传病,如隐性遗传病的杂合子个体;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3)伴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而性染色体异常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4)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而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2.育种的相关问题(1)要获得本物种没有的性状可通过诱变和基因工程,其中基因工程是有目的的改良。(2)杂交育种是最简捷的育种方法,而单倍体育种是最快获得纯合子的方法,可缩短育种年限。(3)染色体加倍可以采用秋水仙素等方法使其加倍,也可以采用细胞融合,但细胞融合可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进行。(4)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所以不能运用杂交育种,细菌的育种一般采用诱变育种。(5)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用通过逐代自交,可改为测交。(6)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不同:①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众多类型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直至获得稳定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②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3.如图表示不同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各年龄段相近B.各类遗传病在胎儿期的致死率相近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常选取多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D.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发病率时,须保证随机取样而且调查的群体足够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据图分析可知,三类遗传病中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在胎儿期的致死率最高;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青春期最低;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常选取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而且须保证随机取样和调查的群体足够大。答案:D4.农业生产上常常需要进行作物育种,以保证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下列有关作物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育种中最简捷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B.只有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C.采用克隆的方法培育作物品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的作物品种都是经花药培养得来的解析:杂交育种时间长、工作量大;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不是缩短育种年限的唯一方法;克隆是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三倍体无子西瓜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奇数,但其并不是经花药培养得来的。答案:C一、变异及其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1.熟知可遗传变异类型的判定技巧:(1)以基因突变为位点的变异,可发生于任何生物体内;(2)基因重组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常见于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或基因工程中;(3)染色体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仅发生于真核生物体内,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发生。2.熟知不同育种方法的优、缺点:(1)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频率,但不能改变基因突变的其他特点(如不定向性等);(2)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育种过程要求较高;(3)杂交育种方法简单,但需要不断地人工选择,工作量大;(4)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但育种过程要求很高。3.要注意观察给出的示意图中基因型的变化,特别是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和是否产生了新的基因。二、遗传系谱图及相关计算遗传系谱图主要考查学生运用遗传规律解释遗传现象的能力,常见的考查形式有三类:一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判断,具体包括致病基因为显性或隐性基因的判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的判定;二是根据亲子代表现型确定亲代或子代的基因型;三是计算患病或健康子女的概率。此类试题难度较大,解题过程非常复杂,但是解题的规律性较强。因此,要得高分就必须有清晰的解题思路。1.常见的解题思路或步骤(1)首先,确定显、隐性。需要在整个系谱图中寻找下面四个典型的图例。若双亲正常子代有病(图甲或图乙),则致病基因为隐性;若双亲有病子代正常(图丙或图丁),则致病基因为显性。(2)其次,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可采取“假设→推理”的方法进行判定。①当确定为隐性遗传时,则寻找系谱图中所有的女患者,如果不满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为患者”这个条件,或者出现如下图中的情况a,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满足上述条件,或者出现如下图中的情况b,则很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不能说成一定是)。②当确定为显性遗传时,则寻找系谱图中所有的男患者,如果不满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为患者”这个条件,或者出现如下图中的情况c,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满足上述条件,或者出现如下图中的情况d,则很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不能说成一定是)。③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者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3)若系谱图中没有上述特征性的图示,则做不确定性判断(一般题目中有“最可能”等字眼):①若系谱图中无上述典型例子,就只能做不确定性判断,即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来推测。通常的原则是:若整个系谱图中患病率很高,则很可能为显性遗传病;若患病率很低,则很可能为隐性遗传病。②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的概率基本相同,则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③若男女患者比例相差较大,该病很可能是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a.若患病男性多于女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患病女性多于男性,则该病很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遗传病患病概率的计算一种遗传病的患病概率计算较为简单,有关两种遗传病患病概率的计算比较繁琐,为使思路清晰,可单独分析每种病的发病率,然后用小表格的形式得出四个数据。则:只患甲病的概率为a(1-b);只患乙病的概率为b(1-a);两病兼患的概率为ab。三、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1.概念理解(1)自然选择:由环境来选择能适应的物种。这里所说的环境,除了自然环境外,也包括人类塑造的环境。如人类对蚊喷洒药物(DDT等),能适应这些药物的被选择而存活下来。(2)人工选择:人类在育种时,刻意地选择某些对人类有用的种类加以培育、繁殖,使许多动植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如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及家禽、家畜。2.二者的主要区别(1)自然选择的选择因素是自然界的各种环境条件;人工选择的选择因素是人类。(2)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保留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各种性状,但这种性状不一定对人类有利;人工选择的结果是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3)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一个新物种需要漫长的岁月;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1.(2014年山西四校联考)许多动物在不同生活季节数量有很大差异。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种种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又由残存的少量个体繁殖增多,因此形成一个如瓶颈样的模式(如图所示,“●”为抗药性个体),其中瓶颈部分即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生物进化的方向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生物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C.在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其抗药基因的频率增加,是因为有抗药性基因的害虫繁殖能力增强了D.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作用时,害虫中敏感性基因频率反而升高,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解析: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抗药性的消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引起的,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使用杀虫剂使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使不抗药个体被淘汰掉,抗药个体被保留下来;变异的有害和有利是相对的,取决于环境变化。答案:D2.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
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X、Y、常)染色体上。(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1)Ⅱ1与Ⅱ2正常,其后代Ⅲ2患甲病,则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Ⅱ2的母亲Ⅰ1患甲病(该患者为女性,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而其儿子Ⅱ3正常,故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3与Ⅲ4正常,其后代Ⅳ2、Ⅳ3患乙病,则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故该病只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Ⅲ3与Ⅲ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老院老人健康监测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制度
- 世界读书日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特色调味品全国总经销采购协议3篇
- 新疆兵团连队房屋买卖合同(2篇)
- 东南大学建筑结构设计课件-单层排 架建筑
- 2024年版房屋建筑施工承包协议版
- 2025年陕西从业资格证货运考试答案
- 《生产损失分析》课件
- 2025年哈尔滨货运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2024年委托反担保合同模板-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协议3篇
- 医院病案管理学科建设
- 《合唱与指挥》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 智慧校园汇报材料PPT
- 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动员会上的讲话
- Q∕GDW 11421-2020 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
-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计量
- 三年级9月《安徒生童话》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连二亚硫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医院环境卫生整治排查表
- (完整版)马来西亚建筑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