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第五章酶_第1页
生化检验第五章酶_第2页
生化检验第五章酶_第3页
生化检验第五章酶_第4页
生化检验第五章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诊断酶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酶测定技术第三节常用酶及同工酶测定的临床应用教学目的

掌握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血清酶及其同工酶掌握酶、工具酶、同工酶等定义;酶活性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血清酶基本知识掌握急性心肌梗塞、肝胆疾病的酶的种类、酶学诊断标准、及其评价了解酶的概念、特征等。第一节

概述

Briefintroduction

一、酶的概念与特征(一)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1.酶的本质和特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其化学本质绝大部分为蛋白质,少数为核酸(核酶、脱氧核酶)酶的催化特性:极高的催化效率;高度的特异性;催化作用的可调节性。酶促反应:酶催化的反应;酶活性(activity):酶催化反应的能力;底物(substrate,S):酶所作用的物质;产物(product,P):酶促反应的生成物;酶的激活剂(activator):加速酶促反应的物质;酶的抑制剂(inhibitor):减慢或终止酶促反应的物质本质: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酶蛋白复合物与核酶.决定反应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决定反应的特异性及其催化机制

蛋白质部分:酶蛋白(apoenzyme)辅助因子(cofactor)

金属离子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结合酶(全酶)(holoenzyme)2.酶的结构与功能

结合酶

(conjugatedenzyme)

单纯酶(simpleenzyme)

辅助因子分类(按其与酶蛋白结合的紧密程度与作用特点)

辅酶(coenzyme):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辅基(prostheticgroup):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除去。(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是最多见的辅助因子概念: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结构中,能与底物结合,并使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具有三维结构的区域,或为裂缝,或为凹陷,深入到酶分子内部,常为氨基酸残基的疏水基团组成的。(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1.酶的活性中心:一般催化剂反应活化能反应总能量变化酶促反应活化能非催化反应活化能初态终态能量改变活化过程酶促反应降低活化能过渡态酶促反应总结:1、为何具有高度催化效率——降低反应活化能2、如何降低活化能——形成中间产物3、如何形成中间产物——诱导契合作用1.习惯命名法——推荐名称,由发现者命名,常以底物名、反应性质以及酶的来源命名;

2.系统命名法——系统名称,(1961年国际酶学委员会确定)每一个酶由下列三种表示:1)、系统名称:底物名+反应性质2)、分类编号:E.C.+四个数字3)、推荐名:选一个习惯名(实用、简单)(三)酶的命名1、氧化还原酶(1)AH2+B=A+BH22、转移酶

(2)AB+C=A+BC3、水解酶

(3)AB+H2O=AOH+BH4、裂合酶(4)AB=A+B5、异构酶

(5)A=B6、连接酶或合成酶(6)A+B+ATP=AB+ADP+Pi

或A+B+ATP=AB+AMP+PPi六大类编号依次为1.2.3.4.5.6亚类编号依次为

1.2.3.4.5.6…….亚-亚类编号依次为1.2.3.4.5.6…….酶的分类(四)酶的分类与编号

同工酶是同一种属中由不同基因或等位基因所编码的多肽链单体、纯聚体或杂化体,具有相同的催化功能,但其分子组成、空间构象、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器官分布和细胞内定位不同的一类酶。

二、同工酶的概念与特征

心肌梗死和肝病病人血清LDH同工酶谱的变化1酶活性心肌梗死酶谱正常酶谱肝病酶谱2345*生理及临床意义在代谢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解释发育过程中阶段特有的代谢特征;同工酶谱的改变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同工酶可以作为遗传标志,用于遗传分析研究。

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α-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糖原磷酸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果糖二磷酸醛缩酶β-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苷酶概念:在酶学分析中作为试剂用于测定化合物浓度或酶活性的酶称为工具酶。三、工具酶

缩写符号名称缩写符号名称HDL乳酸脱氢酶HK已糖激酶MDH苹果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PK丙酮酸激酶GLDH谷氨酸脱氢酶GK甘油激酶GOD葡萄糖氧化酶LPL脂蛋白脂肪酶COD胆固醇氧化酶CE胆固醇酯酶GPD磷酸甘油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

常用工具酶的名称及其缩写符号一类是氧化酶系统,利用氧化酶产生过氧化氢(H2O2),再加上氧化发色剂进行比色,如常用的Tinder反应。另一类是脱氢酶系统,利用氧化-还原酶反应使其连接到NAD(P)-NAD(P)H的正/逆反应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或其他方法直接测定NAD(P)H的变化量。(一)工具酶参与的指示反应(共通反应途径)葡萄糖氧化酶法:

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能达到临床要求,操作简便,适用于常规检验。此反应称Trinder反应,本法为国内推荐方法。葡萄糖+2H2O+O2葡糖酸内酯+2H2O24-AA+酚

+H2O2红色醌类化合物+H2OPODGOD常见的脱氢酶指示反应(二)酶循环法(enzymaticcyclingmethods)

采用两种工具酶进行循环催化反应,使被测物放大扩增,从而提高测定的灵敏度。

(三)代谢物浓度的酶法测定技术由于酶作用的特异性,成分复杂的血清等体液样品往往不需要进行预处理,通过温和的酶促反应条件,简单的实验程序,即可对各种代谢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终点法动力学法

Km值: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a)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Km值大表示亲和程度小,酶的催化活性低;Km值小表示亲和程度大,酶的催化活性高c)

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第二节

酶测定技术正常人血中大部分酶一般在pg-ng水平,直接测定酶蛋白是十分困难的常用酶学测定方法利用酶有加速化学反应的特性,通过测定被加速反应的反应速率,根据酶促反应的底物减少量或产物增加量,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高低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方法有量气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电极法、放射性核素法酶活性浓度测定就是要使酶促反应的初速度(v)达到最大速度Vmax,即在过量底物存在下的零级反应期的速度,此时反应速度与酶浓度[E]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按照酶促反应时间的不同可将酶活性浓度测定方法分为两大类:定时法(fixedtimeassay)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monitoringassay)。

一、酶活性测定(一)定时法(fixedtimeassay)

(两点法)

测定酶与底物作用反应一定时间后底物或产物变化的总量,计算酶促反应平均速度。优点:比较简单,所用仪器无需恒温装置,显色剂的选择也可不考虑对酶活性的影响。缺点:无法知道是否处于线性期。

利用该法测定酶活性浓度,应先作预试验,了解线性反应期所在的时间段。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测定,作用时间要非常精确,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精确作用时间在线性反应期内每次测定的作用时间应相等V=△A△T

(二)连续监测法continuousmonitoringassay又称速率法或动力学法,指在酶促反应过程中用仪器监测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量,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优点:无须终止酶促反应,不需添加其它成色试剂,就能将反应物变化的多点测定结果连接成线,观察到整个反应过程,选择线性反应期来计算酶活性,结果准确可靠。

要求检测仪器具有恒温装置及自动检测功能,自动生化分析仪都能达到这些要求。

连续监测法的时间进程曲线连续监测法的种类

直接法

是指待测酶酶促反应的底物或产物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质,然后通过特殊的仪器直接检测。

间接法

是指酶促反应底物和产物之间没有特征性的理化性质,需通过另一个化学反应或生化反应,将底物或产物转化为有明显特征理化性质的另一个化合物。

L-乳酸+NAD+丙酮酸+NADH+H+LD在反应过程中,乳酸氧化生成丙酮酸,同时使NAD+还原为NADH,NADH在340nm处有吸收峰,因此反应会引起340nm吸光度的增高,并且吸光度增加的速率与样本中活性呈正比关系。直接法测定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化学法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试剂,该试剂只与酶反应物作用,产生可被测量的物质变化,该试剂不和酶反应,也不影响酶的活性。酶偶联法在原反应体系中加入一个或多个反应体系,与被测定的酶反应偶联起来

Ex为待测酶,A为底物,B为中间产物。A、B二物质的变化无法直接监测,此时可外加第二个酶Ei(为指示酶),其底物为B,反应产物为C可直接测定。

酶偶联反应

最简单的模式为:CBAEiEx¾®¾¾®¾

辅助反应

如果一些酶促反应找不到合适的指示酶与其直接偶联,此时还可在始发反应和指示反应之间加入另一种酶,将二者连在一起,此反应称为辅助反应。模式为:

其中,B、C均为中间产物,Ea、Ei都为工具酶。最后一个酶称指示酶Ei,其他外加的酶都为辅助酶(Ea)。DCBAEiEaEx¾®¾¾®¾¾®¾酶偶联反应原理当用酶偶联法测定时,在偶联反应中存在几个时期:预孵育期、延滞期、恒态期、非恒态期。延滞期是酶偶联反应与一般酶反应的一个重要区别。从酶反应开始至稳态期间,指示酶反应较慢且不稳定,称为延滞期。在这期间指示酶反应速度不能代表测定酶量多少。设计和选择酶偶联测定方法时,延滞期越短越好,测定时间要避开此期。

对酶偶联反应的要求待测酶反应必须是零级反应,指示酶反应必须是一级反应指示酶反应速度与指示酶底物浓度(待测酶的产物)成正比指示酶反应速率与待测酶活性浓度成正比待测酶的最适pH与工具酶的最适pH接近在一系列工具酶反应中,主要限速因子应该是待测酶和待测化合物

方法条件的选择

尽可能采用连续监测法;减少步骤,化学试剂有一定纯度,双蒸水,使用双试剂。

测定参数的设置

方法类型、波长、样品量与试剂量、稀释水量、试剂吸光度上下限、空白速率、反应孵育时间、延迟,监测时间、底物耗尽限额、线性范围及计算因子F值。

标本的采集、运输与保存

影响因素:溶血、抗凝剂、温度等。

干扰因素的控制

反应干扰;污染;底物自行发生反应。(四)血清酶活性浓度测定条件的选择

标本的采集、运输与保存溶血:细胞内酶而言,细胞内外浓度差异大;所以应及时进行分离,静脉采血后应在1~2h内分离血清。抗凝剂:利用草酸盐、枸橼酸盐、EDTA抗凝的血浆一般不用作酶活性测定;肝素对ALT、AST、CK、LD、ACP检测均无影响,可用于急诊;临床多用血清为首选测定标本。温度: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一般在血清分离当天测定,否则应放冰箱冷藏;通常在0~4°C下使用、处理及保存,除了一些冷变性的酶;液氮可作为酶学测定时血清标本及质控长期保存的方法。惯用单位惯用单位是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者所规定的单位。由于单位定义不同,参考范围差别很大,难以进行比较。国际单位(IU)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为一个国际单位。以IU表示,1IU=1mol/min。Katal单位在规定条件下,每秒钟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为1kat,1kat=1mol/s。常用单位为katal或nkatal。Kat与IU的换算关系为:1IU=1mol/min=16.67nmol/s=16.67nkatal(六)酶活性浓度的单位

1.酶活性单位2.酶活性浓度单位

临床上酶活性浓度采用每单位体积(升)所含的酶活性单位数表示。U/L酶活性浓度单位的计算连续监测法根据摩尔吸光系数进行酶活性浓度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V为反应总体积;v为样本体积;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比色杯光径(cm)上述公式可简化为:

如LD活性浓度,已知NADH的为6.22103·cm2.mol-1,血清量为50l,底物液为1ml,比色杯光径为1cm,则

K=1.05106/6.221030.051=3376。

KK(七)、系数K值的计算及应用系数K值的种类理论K值实测K值理论K值K值根据下式计算,适用于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情形,波长、温度、光径、加样均没有不可接受的误差K实测K值当仪器不理想的工作状态,波长、温度、光径、加样等有不可接受的误差时,使用高纯度的底物或产物作为校正物,测定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克分子消光系数(ε’),然后根据下面公式计算K’

K’

ε’

二、酶的质量测定利用酶蛋白分子具有抗原性的特点,可以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直接测定酶的质量,报告方式用质量浓度单位。如用免疫学方法测定CK-MB质量,结果用ng/ml或ug/L报告。1.酶的免疫化学测定方法:

放射免疫测定(RIA)、免疫抑制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酶免疫测定(EIA)、荧光酶免疫测定(FEIA)。2.免疫化学法的结果报告方式:(1)用酶活性浓度单位,结果以U/L表示。(2)用质量浓度单位,结果直接用ng/ml或g/L表示。3.免疫化学测定法的优点:

①灵敏度高,能测定样品中少量或痕量酶;

②特异性高,不受体液中其他物质的影响;

③能测定一些不表现酶活性的酶蛋白;

④特别适用于测定同工酶。4.免疫化学测定的局限性:

①制备足够量的提纯酶和抗血清非常困难且工作量大;

②测定步骤多,操作繁琐;③测定成本高。方法同工酶(或亚型)的性质差异同工酶、亚型电泳法电荷不同所有同工酶、亚型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电荷不同CK,LD,ALP免疫分析法免疫抑制法特异性抗体反应性不同CK、LD、ACP免疫化学测定法特异性抗体反应性不同CK、LD、ACP、ALP、AMY动力学分析法底物特异性分析法底物Km、亲和力不同ACP、CK、LD(-羟丁酸)抑制剂分析法对小分子量的抑制剂的特异性抑制不同LD(草酸)、ACP(L-酒石酸)、ALP(L-苯丙氨酸)pH分析法最适pH不同AST热失活分析法热稳定性不同ALP蛋白酶水解法对蛋白水解酶敏感度不同LD、AST三、同工酶检测

(一)

1.电泳材料: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及毛细管电泳等。2.区带显色:各同工酶区带进行酶促反应,利用底物、产物及衍生物等的颜色变化或他们与染料结合后的颜色变化进行检测,采用光密度计或荧光计扫描定量,而颜色的深浅与同工酶活性成正比。3.巨分子酶产生的原因:

①酶与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如CK-BB-IgG、CK-MM-IgA、LD-IgA等;②酶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如LD-β-脂蛋白等;③酶亚基或酶分子之间形成聚合物,如CK-Mt聚合物、LD亚基自身聚合等。(二)层析法

1.层析法:利用同工酶分子量大小、所带电荷多少的不同,以及受某些离子交换剂吸附的强弱程度不同来进行分离鉴定的方法。2.常用的是柱层析,如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3.因操作方法费时繁琐,一般不用于临床同工酶常规检测,而主要用于同工酶的分离、制备、纯化。(三)免疫分析法

1.免疫抑制法根据同工酶的某一种亚基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酶活性受到抑制,而不含这种亚基的同工酶则不受影响,测定加与不加抗体前后样品中酶活性的变化,即可算出该型同工酶的活性。2.免疫沉淀法该法利用分离提纯的同工酶作为抗原制备的抗体与含该型同工酶的待测样品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离心后测定上清液中其他型别的酶活性。利用加入抗体前测得的总酶活性减去上清液中的酶活性,即可算出被沉淀的同工酶的活性。3.其他免疫学方法测定酶蛋白利用酶是蛋白类抗原但含量极微的特点,可应用灵敏度较高的免疫电泳、RIA、EIA等方法。这类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与酶活性无关,而是测定酶的质量。(四)同工酶的其他分析方法

1.底物特异性分析法利用不同的同工酶对底物的Km及亲和力的差异即可进行分析。如人的LD1对-羟丁酸的亲和力较大Km为0.84mmol/L,而LD5对-羟丁酸的亲和力较小Km为10mmol/L。2.抑制剂分析法利用同工酶之间结构的不同而对同一种抑制剂有不同的亲和性和反应性来进行分析。3.pH分析法利用不同的同工酶可有不同的最适pH进行分析。如AST的最适pH为7.4,当pH降为6.5时,血浆AST(ASTs)活性明显降低,而线粒体AST(ASTm)则仍保持活性。4.热失活分析法利用不同同工酶的耐热性不同来进行分析与鉴定。如ALP同工酶对热的反应差异很大,胎盘ALP在70℃高温下酶活性也无变化,而骨ALP在55℃10min活性则丧失过半。第三节常用酶及同工酶测定的临床应用

“血清酶”是指存在于血清中的酶,而非血清特定产生的。一、血清酶(一)血清酶的来源和去路

名称

血浆特异酶

非血浆特异酶

外分泌酶细胞酶一般代谢酶组织专一酶来源肝消化腺或其它外分泌腺

各组织器官(无器官专一性)肝(有器官专一性)

种类凝血酶原、Ⅹ因子、Ⅻ因子、纤溶酶原、ChE、CER、LCAT、脂蛋白脂肪酶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ACP、ALP等LDH、AST、ALT、CK等

OCT等

1.血清酶的来源

2.血清酶的去路(1)血清酶的半寿期酶失活至原来活性一半时所需时间称为酶的半寿期。一般以半寿期来代表酶从血中清除的快慢。

血清酶甚至同工酶之间半寿期差别很大。这些有助于了解同一疾病不同酶升高持续时间的差异,半寿期长的酶,在血清中持续时间长。1.性别:多数血清酶的男女性别差异不大,但少数酶如CK、ALP及γ-GT等有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

2.年龄:血清中有些酶的活性常随年龄而变化。最明显的一个

例子是ALP

3.进食:血清中大多数酶不受进食的影响,故测定酶活性不一

定需要空腹采血。高脂、高糖饮食后血清ALP活性升高。

4.运动:激烈的肌肉运动可使血清中多种酶,如CK等活性升高。

5.妊娠:妊娠胎盘组织可分泌一些酶进入母体血液,如耐热ALP、LD等,引起血清中这些酶升高。

6.其他:血清中有些酶与同工酶有种族差异.(二)、血清酶的生理差异

血清酶的失活和排泄

研究表明酶主要是在血管内失活或分解的,酶的清除与血浆蛋白的清除途径并不完全相同。血清酶经蛋白酶水解而产生的低分子多肽或氨基酸可经小肠粘膜排至肠腔,再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后重吸收,其中大部分氨基酸可被组织利用,不能利用的氨基酸可经尿排出体外。

(三)、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

正常情况下血清酶活性相对恒定。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细胞坏死;细胞内酶合成增加;酶排泄障碍;恶性肿瘤异位分泌;酶合成障碍;中毒及遗传缺陷等,常导致血清中酶活性的改变。(1)酶合成异常

1.合成减少肝损害时合成酶的能力受损,血清中相应酶减少,慢性肝病时更为显著。如肝病时因ChE、LCAT合成的减少而使血清中酶活性浓度降低;酶基因变异,也可引起酶合成减少,如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患者,血中铜氧化酶可明显下降。

2.合成增多

细胞对血清酶的合成增加或酶的诱导作用是血清酶活性升高的重要原因。增生性疾病如骨骼疾病时,可因成骨细胞增生,合成分泌更多的ALP而使血清中此酶升高。一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血中酶升高有可能与肿瘤细胞中酶的合成增加有关,如前列腺癌细胞可产生大量ACP。(2)酶释放增加

酶从病变(或损伤)细胞中释放增加是疾病时大多数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机制。研究表明,炎症、缺血/缺氧、能源供应缺乏、坏死和创伤等是细胞释放大分子酶蛋白的重要原因。细胞酶的释放量还受下述一些因素影响:1.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2.酶的相对分子量3.酶的组织分布4.酶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存在形式(3)酶排出异常

约有24%的血清AMY由肾脏排出,肾功能减退时,血清AMY活性升高,可能因酶排泄障碍而在血液中滞留所致。胆道梗阻时,血清ALP升高的原因是梗阻区ALP合成加强,ALP排泄受阻而逆流人血。(三)血清酶的临床应用临床上根据血清中酶浓度的改变可对疾病进行辅助性诊断。

血清中酶浓度的改变常提示细胞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说明机体的脏器或组织发生了损伤。若改变是由细胞内酶的合成增加所引起,则表示组织有再生、修复、成骨或异位分泌,或有恶性肿瘤存在的可能;若改变是由酶的排泄障碍所导致,则说明机体内有梗阻的存在。

为了提高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性,常采用同时测定一组性质不同的酶(“谱型”)

,比较其酶活性的变化,根据其酶活性增高或降低做出诊断。五、同工酶的诊断价值

(一)转氨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ALT(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AST(GOT)

组织分布AST:主要分布于心、肝、骨胳肌、肾。同工酶:细胞质ASTs;线粒体ASTm正常血清主要为ASTs,当细胞受到轻度损伤时ASTs显著升高。若血清中出现大量的ASTm,则表示细胞严重受损。ALT:主要分布于肝、肾、心、骨胳肌。有两种同工酶:ALTs、ALTm,反映肝损伤灵敏指标.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目前,国内外实验室多采用连续监测法进行测定。ALT速率法测定中酶偶联反应式为:AST速率法测定中酶偶联反应式为:

转氨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急性肝损害:ALT的升高常与病情轻重相平行,为判断急性肝炎恢复的指标。是肝坏死的前兆。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肝胆疾病时血清ALT水平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心肌、肝脏损伤血清AST会升高。肾脏或胰腺细胞损伤,血清AST也会升高。在AMI患者胸前区疼痛发作后6~8h,血清AST可明显升高,发病后48~60h达峰值,4~5天可降至正常。转氨酶轻度增加(1~3ULN):胰腺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肉芽肿、肿瘤等。中度增加(3~10ULN)的疾病:传染性淋巴增多症、慢性活动性肝炎、肝外胆道梗塞、心肌梗死等。重度增加(>20ULN)的疾病: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二)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由两种不同亚基(M和B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同工酶分:CK-BB(CK1)、CK-MB(CK2)、CK-MM(CK3)和CK–Mt(CK4)。组织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身,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是心肌和脑组织。CK-BB在脑和脊髓内含量最高称为脑型同工酶。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称为心型同工酶。分为CK-MB1\CK-MB2亚型。骨骼肌中几乎全部为CK-MM,称为肌型同工酶。分为CK-MM1\CK-MM2\CK-MM3亚型。CK的测定方法

酶偶联法CK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早期诊断AMI(1)血清CK总活力AMI后2~4h开始升高,10~24h达峰值,3~4天恢复正常。(2)CK同工酶及亚型AMI胸痛发作后,血清CK-MB的上升先于其CK总活性,CK-MB/CK>0.03可诊断为AMI。CK-MM亚型的测定:以CK-MM3/CK-MM1>1.0作为诊断AMI的标准。CK-MB2亚型:在AMI早期诊断和判断有无再灌注上同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一般以CK-MB2>1.9U/L或CK-MB2/CK-MB1>1.5作为AMI的诊断标准。

(三)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

乳酸脱氢酶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种重要酶。LD除催化L-乳酸外还可催化α-羟丁酸、γ-酮丁酸进行脱氢反应。

组织分布

LD位于细胞质中,是一种糖酵解酶。LD是由H(心型)和M型(肌型)两种不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5种同工酶(LD1,LD2,LD3,LD4,LD5)。

LD的测定方法目前多用连续监测法。以乳酸为底物(反应方向LP)的顺向反应(称LD-L法)。为IFCC参考方法(pH为9.4)。通过在340nm波长处监测NAD+还原成NADH吸光度的增加速率而计算LD活性。LD同工酶的测定方法

常用电泳法、免疫沉淀法和免疫抑制法等。目前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更多用。一般成年人存在如下规律:LD2>LD1>LD3>LD4>LD5,部分正常儿童血中可见LD1>LD2。LD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心肌梗死LD心肌酶中升高最晚,持续时间长。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癌时,LD明显升高。LD同工酶主要用于AMI和肝病的诊断AMI:LD1升高最为显著,LD1/LD2>1,视为诊断AMI的一个特异指标。肝胆疾病:LD5升高常表示有肝细胞坏死。肝细胞性黄疸时LD5>LD4,阻塞性黄疽时LD4>LD5。肿瘤:肝癌时可伴有LD4和LD5明显增高;白血病、胶原病时以LD3、LD4增高为主。恶性贫血:

AMI时血清酶学变化

开始升高时间(h)

达峰值时间(h)恢复正常时间(h)

CK3~810~3672~96CK-MB3~612~2448~72

AST6~1224~48

3~5天

LD12~2448~72

10~12天

LD1

10~1248~7210~12天

(四)-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生化特性-GT或GGT是一种含巯基的线粒体酶。组织分布

分布于肾、胰、肺、肝、肠和前列腺等多种组织中,其中以肾脏含量最多。

血清中GGT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GGT测定的临床意义(1)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炎症、肝外梗阻等升高明显。(2)肝实质疾病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时中度升高。慢性肝炎活动期GGT多增高,非活动期则多正常。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不同程度的增高。(3)诱导作用对乙醇性中毒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长期接受巴比妥类药物、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者升高。酶学指标

肝脏疾病ALTASTGGTALP急性病毒性肝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