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述一、计量与测量计量的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活动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任何一个测量过程都包含五个要素: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测量人员和被测对象。)测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而计量也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测量包含计量,同时计量又是一种特殊的测量,计量是以实现单位统一为前提条件以量值准确可靠为核心的测量。计量是测量的基础,同时又是最高层次的测量。
第一章概述二、计量的分类1.科学计量(指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研究,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精确地定义与实现计量单位,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2.工程计量(是指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
第一章概述3.法制计量涉及对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法制计量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其目的是用法规或合同来规定保证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和贸易结算等有关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因为它们涉及到公众利益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章概述三、计量的特点1.准确性2.统一性3.溯源性4.法制性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一、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分类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文件---法律;经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批准的文件---法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文件---规章。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二、计量中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计量法律------计量法;(是我国计量工作的基本法,是实施计量监督管理的最高准则。)计量法规(管理和技术)------计量法实施细则;法定计量单位;新疆计量管理条例。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技术规范等;计量规章------检定员考核管理办法,计量标准考核管理办法。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三、计量法(1)立法宗旨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区域:中国境内人员: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解放军、企事业单位、个人。工作:使用计量单位,建立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检定,制造、修理、销售使用计量器具,进口计量器具,开展计量认证,实施仲裁检定和调解计量纠纷,进行计量监督管理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3)法定计量单位由国家法律承认,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4)计量基准
计量基准是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测量〕标准: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测量〕标准也称为〔计量〕基准或〔计量〕标准。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5)计量标准①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其数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②部门和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③其它计量标准。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6)强制检定强制检定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实行的定期定点检定。强检范围:
①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
②工作计量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并列入强检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强检形式:定期定点。
强检单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强制检定的特点1、检定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管理,指定机构执行。2、固定检定关系。3、周期由执行检定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7)非强制检定
由使用单位自己或委托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强制检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依法进行的一种定期检定。其特点是定期不定点。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非强检与强检的不同1、强检是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非强检由使用单位依法自行管理。2、强检的送渠道一般是固定的,非强检则有灵活性。3、强检的周期由执行检定的技术机构确定,非强检由使用单位自行规定。4、两者都具有法制性,只是强制的程度有所不同。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8)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
①计量检定系统表:是指从计量基准到各等级的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所作的技术规定。
②计量检定规程目的: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组织: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范围:全国;地位:具有法定地位的技术文件。作用:统一测量方法,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一致,使全国的量值都能在一定的允差范围内溯源到计量基准以上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根据组织和范围的不同还有部门检定规程和地方检定规程
③用JJG表示,JJF表示计量技术规范。
④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一起称为计量技术法规。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9)计量纠纷的处理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检定的数据为准。(10)进口计量器具进口计量器具必须向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由其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
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四、检定员管理办法(1)检定员经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员证件、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2)检定员条件
①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②熟悉计量法律法规;
③熟练掌握所从事检定项目的操作技能。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3)检定员职责:
①执行计量技术法规,从事检定;
②正确使用、维护计量标准;
③保证计量检定记录和技术资料完整;
④承办计量行政部门委托的任务。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4)检定员考核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被授权单位的检定人员,由授权单位组织考核;无主管部门的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组织考核(省级和非省级)。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5)检定员的法律责任出现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伪造检定数据;
②出具错误数据、造成损失;
③没检定员证从事检定;
④未按检定规程从事检定;
⑤使用的标准器不合格。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6)检定员出具数据的法律地位计量检定员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计量检定人员出具的检定数据,用于量值传递、计量认证、技术考核、裁决计量纠纷和实施计量监督,具有法律效力。”第二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7)权力与义务十三条“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执行计量检定任务受法律保护。以暴力或威胁的办法阻碍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提请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十四条“计量检定人员有权拒绝任何人迫使其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进行检定。”第三章测量仪器一、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是用来测量并能得到被测对象确切量值的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主要特点:
①用于测量;②本身是一种测量工具;③能确定被测量值。第三章测量仪器二、计量仪器的分类:测量仪器是计量器具的同义语,按其计量学用途或在统一单位量值中的作用,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用计量器具;按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实物量具、测量用的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测量系统;也可按输出形式、测量原理和方法、特定用途、准确工等级等特性进行分类。第三章测量仪器①实物量具(单值和多值)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其特点是简单、不带指示器。②测量用仪器仪表(计量仪器)能将被测量值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示值或等效信息的测量仪器。其特点是有指示机构。能连续指示被测量值。第三章测量仪器③测量系统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仪器和其他设备。④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第三章测量仪器三、测量仪器的主要特性①示值:测量仪器所指示的被测量值。②标称值:测量仪器上表明其特性或指导其使用的量值。该值为园整值或近似值。③测量范围:测量仪器的误差处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被测量的值。④标称范围:测量仪器的操纵器件调到特定位置时可得到的示值范围。第三章测量仪器⑤量程:标称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⑥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通常是指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不变的能力)⑦重复性: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测量仪器提供近示值的能力。即多次测量同一量其示值的变化第三章测量仪器⑧示值误差:测量仪器示值与对应输入量的真值之差。△=x-x0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示值-实际值例:被检电流表的示值为40A,用标准电流表检定,其电流实际值为41A,则示值40A的误差为△=I-I0=40-41=-1A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标称值-实际值例:一工作玻璃量具的容量的标称值为1000mL,经标准玻璃量器检定,其容量实际值为1005me,则量器的示值误差为△=V-V0=1000-1005=-5mL第三章测量仪器⑨引用误差:测量仪器的误差除以仪器的特定值。γ=△/xN×100%某台标称范围为0~150V的电压表,当其示值为100.0V时,用标准电压表检定所得到的实际值为99.4V,求该电压表在示值为100.0处的△、δ、xN、γ值。△=100V-99.4V=0.6Vδ=0.6/99.4×100%=0.6%γ=0.6/150×100%=0.4%第三章测量仪器⑩相对误差:示值误差与真值之比。
δ=△/x0×100%
≈△/x×100%例:用一电压表分别对A、B两电压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下:XA=100.0V△A=1.0VXB=5.0V△B=0.2V
试比较两电压测量结果准确度的高低。
δA=
△/xA×100%=1%δB=
△/xB×100%=4%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一、使用计量标准必须具备的条件1.经计量检定合格;2.具有正常工作需要的环境条件;3.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4.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二、计量标准的命名计量标准应按JJF1022—1991《计量标准命名技术规范(试行)》来统一、规范其命名。根据该规范,标准统一地规范为两种基本类型:1.计量标准装置;2.计量标准器(或计量标准器组)。命名原则及方法见书33页“计量标准命名原则及方法”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三、计量标准考核(包括对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和对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1)目的:是对申请计量标准的测量能力;开展量传范围的资格确认。(2)考核范围: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3)考核部门:主持部门、组织部门、承担部门。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4)考核内容:
A、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齐全,计量标准器必须经法定或者计量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应当通过校准、比对等方式,将量值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配套的计量设备经检定合格或者校准;
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B、具备开展量值传递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和完整的技术资料;C、具备符合计量规程或者技术规范并确保计量标准正常工作所需要的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腐蚀、抗干扰等环境条件和工作场地;D、具备与所开展量值传递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应当配备2名以上获相应项目检定资质的计量检定人员,开展其他方式量值传递工作,应当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E、具有完善的运行、维护制度,包括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度,计量标准的保存、使用、维护制度,周期检定制度,检定记录及检定证书核验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F、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和稳定性符合技术要求。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5)计量标准考核原则(a)计量标准考核坚持逐项考评的原则。(b)新建计量标准的考核采取现场考评的方式,并通过现场实验对测量能力进行验证;(c)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可以采取现场考评、函审或者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6)申请新建计量标准考核应当递交的资料(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式2份;(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1份;(3)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复印件1份;(4)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件1份;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5)计量标准器及配套的主要计量设备有效检定或者校准证书复印1分;(6)开展检定或者校准项目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模拟检定证书或者校准证书复印件2份;(7)计量检定人员检定证件或者校准人员资质证明复印件1份。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7.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应当递交的资料(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式2份;(2)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原件;(3)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器及配套的主要计量设备的有效检定或者校准证书复印件1份;(4)如更换计量标准器或者配套设备应附上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一式2份;注:自治区要求提交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5)随机抽取的2份该计量标准近期开展检定或者校准的原始记录以及相应的检定或者校准证书复印件;(6)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测量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1份;(7)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复印1份;(8)计量检定人员检定证件或者校准人员资质证明复印件1份。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四、计量标准重复性考核1、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值,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在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中特别强调被测量一定要稳定,否则测量的是结果的重复性而非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的被测对象是指被测对象的变化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可以忽略不计①上级标准仪器;②随机误差相当小的测量仪器,如实物量具。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2、怎样判断重复性结果是否满足有关要求,有关要求是什么?①有关规范中对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规定要求。②重复性应不大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所采用的重复性数据。③若无重复性数据,重复性应合理,至少小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第四章计量标准考核3、重复性测量次数的确定测量次数n越多,实验标准差越可靠。但n大到一定程度时,可靠性增加的不明显,而资源浪费严重,失去了实际意义。
JJF1033-2001规定:重复性测量次数应尽可能大,一般情况下应满足n≥10,特殊情况下至少应满足n≥5。五、稳定性1、稳定性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2、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规定一定的时间用计量特性变化表示稳定性。通过定期观测测量仪器计量特征的变化,取最大变化量作为该段时间内的稳定性。规定一定的计量特性的变化量用时间来表示稳定性。先确定测量仪器变化的极限量值,再根据实际情况连续测量,达到规定变化量所用时间3、1033中稳定性的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指用计量标准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稳定的被测对象,所得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整套装置的稳定性,与计量标准器、配套设备的测量系统有关。4、稳定性考核方法已建计量标准应有历年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其计量特性的稳定性符合规定要求。计量标准器名称名义值允许变化量检定数据或比对数据结论年月年月变化量新建计量标准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无规定的参照下述方法:
⑴选一稳定的被测对象,给出下表数据。
⑵取Amax{A1,A2,A3,A4}-Amin{A1,A2,A3,A4}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时间测量结果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1月A11A12A13A14…A1第2月A21A22A23A24…A2第3月A31A32A33A34…A3第4月A41A42A43A44A45、稳定性结果的判定已建计量标准按规定执行;新建计量标准:⑴小于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⑵小于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所用扩展不确定度一定是k=2时的U。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1)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证书。判定计量器具是否合格。合格-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判定-查明和确认。内容-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证书。
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2)检定类型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后续检定、失准报废、定期报废)后续检定: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使用中检验)仲裁检定:发以裁决为目的的计量检定。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3)、检定的特征①检定的性质:具有法制性和符合性;②检定的对象: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③检定的依据: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④检定的结果:必须出具有合格与否的证书。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4)校准: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量值-计量器具的量值实物量具、标准物质表示的量值,仪器仪表、测量系统指示的量值。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量值之间的比较,计量器具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5)检定/校准的区别序号类型检定校准1目的判定合格确定量值2结果检定证书校准证书3周期有无4依据检定规程规程、规范、方法5法制性法制性自愿性6不确定度由用户决定有不确定度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6)量值传递
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将国家基准所复现的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以保证对被测对象量值的准确一致。(7)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
(8)二者的区别:量值溯源是从下而上,企业可根据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自主地寻求具有较佳不确定度的参考标准进行测量设备的校准,甚至可以跨区域、跨国界与国家的或国际的计量基(标)准进行比对或校准,因而可以比较合理地满足使用要求。量值传递是自上而下的,尤其对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一直实行定点、定周期检定,难免会形成计量检定机构的重复设置,且传递环节增多,从而会损失一些测量准确度。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应多提倡量值溯源。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内容量值溯源量值传递方向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法制体现企事业单位自觉要求体现政府的法制性要求市场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更符合计划经济需求准确准确度基本不受损失体系内准确度逐级下降第五章计量器具检定、校准(9)量值传递框图国家;单位(三级三要素)
三级:本级、上级、下级。三要素:
①计量器具名称;②测量范围;③准确度级别或MPE或测量不确定度。级别之间要有比较方法或检定方法,要有溯源到的上级单位。第六章数据处理一、数值修约(1)修约间隔为1
①小于5舍去。24.4999----24②大于5进位。24.5001----25③等于5,奇进偶舍。24.5---2423.5---24④不能连续修约。23.46---2323.46---23.5---24第六章数据处理(2)适用于所有的修约间隔①如果为修约间隔整数倍的一系列数中,只有一个数最接近拟修约数,则该数就是修约数。例:将1.015按“2”间隔修约至百分位。此时,修约间隔为0.02,与1.015邻近的数有1.00和1.02,而只有1.02最接近1.015,因此结果是1.02。同理,将1.02505按“5”间隔修约至十分位。此时,修约间隔为0.5,与1.02505邻近的数有1.0和1.5,而只有1.5最接近1.02505,因此结果是1.5。第六章数据处理②如果为修约间隔整数倍的一系列数中,有连续的两个同等接近拟修约数,则这个数中,只有为修约间隔偶数倍的那个数才是修约数。例:将1.500按0.2修约间隔修约。此时,1.4与1.6同等接近拟1.500。1.6为修约数。将1.025按“5”间隔修约至3位有效数字。此时,1.00与1.05同等接近拟1.025。1.0为修约数第六章数据处理二、近似运算(1)加减法规则:以小数点位数最少为准,运算过程其余各数均比该数多保留一位。最后结果小数位数则以原最少为准。
如:20.376+13-10.05001≈20.4+13-10.1(以13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小数)=23.3(计算结果)
≈23(修约成与“13”有相同的小数位数)第六章数据处理28.1+l4.54+3.0007≈28.1+14.54+3.00(以28.1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小数)=45.64(计算结果)≈45.6(修约成与“28.1”有相同的小数位数)76.3651-37.4≈76.37-37.4(以37.4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小数)=38.97(计算结果)≈39.0(修约成与“37.4”有相同的小数位数)第六章数据处理(2)乘除法规则:以有效位数最少的为准,其余各数修约成比该数多一个有效数字。最后结果有效位数与该数相同。如:求2.3847×0.76+41678的计算结果2.3847×0.76÷41678≈2.38×O.76÷4.17×104(以0.76为准,其余各数多保留一位有效数)=4.33764988×10-5(计算结果)≈4.3×10-5(修约成与“0.76”有相同的有效位数)已知圆的半径R=3.145mm,求周长CC=2ΠR=2×3.1416×3.145=19.760664≈19.76mm第八章不确定度一、不确定要求CNAL/AR11:2003测量不确定度政策;目标明确,重要先行,循序渐进。实验室所有人员正确应用和报告测量不确定度,熟练操作人员评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第八章不确定度二、什么是不确定度
用于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其值恒国正值。
第八章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非统计分析方法。影响量: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有影响的量。第八章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结果由若干其它量得来时,该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量的方差和协方差加权的正平方根,权的大小取决于这些量的变化及测量结果影响的程度。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期望测量结果以合理地赋予的较高置信水平包含在此区间内。包含因子:为获得扩展不确定度,作为合成不确定度乘数的数字因子。第八章不确定度三、不确定度的表示不确定度的英文是Uncertainty,译成汉语是不确定、不肯定的意思,而专用名词译成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用u(xi)、uc(y)、U或Up等表示。一般用扩展不确定度U或Up表示,如⑴m=100.02147g;U=0.72mg;k=2⑵m=(100.02147±0.00072)g;k=2⑶m=100.02147g;U95=0.72mg;veff=9⑷m=(100.02147±0.00072)g;veff=9;p=95%第八章不确定度四、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人、机、料、法、环、测、样、品八个方面①人:人员引入的u,如读数、操作等。②机:仪器设备引入的u,如等级别、变动性等。③料:试剂及易耗品的质量引入的u。④法:检测/校准方法引入的u。⑤环:环境变化引入的u,如温度等。⑥测:测量的溯源性及被测对象的变化。⑦样:取样、抽样的代表性。⑧品:样品的保存、处置。从以上八个方面书中引出了10个来源。在不确定度的来源中不包括系统误差。第八章不确定度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实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理想。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第八章不确定度6、测量仪器计量性能上的局限性。7、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8、引入的数据或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10、在相同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第八章不确定度五、不确定度A类评定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A类评定的表示不确定度A类评定用u(xi)、ur、urel或urel(xi)表示。观测列数据来源?重复性或复现性测量数据。第八章不确定度不确定度A类评定①贝塞尔法(基本);②合并样本标准差;③极差法;④最大残差法;⑤最小二乘法;⑥阿仑方差。第八章不确定度六、标准不确定度B类评定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与A类评定的区别?
B类不确定度评定是根据经验和资料及假设的概率分布估计的标准(偏)差表征,也就是说其原始数据并非来自观测列的数据处理,而是基于实验或其他信息来估计,含有主观鉴别的成分。因此,如何获取有用的信息十分重要,而且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也很重要,实践经验也很重要。信息来源?如下。第八章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信息来源1.以前的观测数据;2.对有关技术资料的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3.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4.校准证书(检定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级或级别,包括目前仍在使用的极限误差、最大允许误差等;5.手册或某些资料给出的参考数据及其不确定度;6.规定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或类似技术文件中给出的重复性限或复现性限。第八章不确定度7.测量仪器的示值不够准确;8.标准物质的标准值不够准确;9.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量不够准确;10.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11.化学分析中的基体效应,分析空白,干扰影响,回收率及反映效率等系统影响;12.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和假设;13.其他因素……
第八章不确定度B类评定的计算B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a为分散区间的半宽或扩展不确定度。
k为包含因子,它是与分布状态有关的系数,分布状态不一样,k值也不一样。当无法或无需确定分布状态时,k一般为2或3。第八章不确定度信息来源于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①、已知扩展不确定度U和包含因子k,u(x)=U/k
例:实际值为1000.00032g的砝码,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U=0.24mg。则该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0.24/2=0.12mg
第八章不确定度②、已知Up、p和veff。查t分布表
例:实际值为1000.00032g的砝码,扩展不确定度U95=0.24mg,有效自由度veff=35,求该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
解:根据1059要求,其分布状态为t分布,查表得:
kp=t95(veff)=t95(35)=2.03u=U95/kp=0.24/2.03=0.12mg第八章不确定度七、常见分布状态分布┈┈数据散布的“形状”。分布状态分类①正态分布②三角分布③梯形分布④均匀分布⑤反正弦分布⑥两点分布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凸囗凹①正态分布
●标准不确定度:
●特征:
在一组读数中,较多的读数值靠近平均值,少数读数值离平均值较远。这就是正态分布的特征。
●其特点是
⒈单峰性;
⒉对称性;
⒊有一条水平渐近线。
⒋在对称轴的等距离处各有一个拐点2323正态分布p=6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抚养权的离婚协议
- 2.3《林黛玉进贾府》【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 湖南省郴州市第六中学观山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A4
- 2023年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项目筹资方案
- PEP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Unit6 How do you feel B Lets try Lets talk
- 《知识与个人知识》课件
- 电工(初级工)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养老院老人入住资料制度
- 养老院老人安全管理制度
- 学校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
- PET单词表完整版
- 脱硫除尘常用备品备件清单
- 3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业务承接(一般项目适用)
- 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
- 37-风湿病科--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诊疗方案(2021年版)
- 阀门试验记录填写范本
- 失效分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外研版三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1-10模块教学反思
- 《魏公子列传》知识点
- QGDW 10272-2018 大型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