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数学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1.gif)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2.gif)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3.gif)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4.gif)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bdeb956c021864e236174511b0860100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的
1、生疏大面额的人民币,并能进展换算。
2、会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体会付钱方式的多样化。
3、感受大面额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培育学生勤俭意识。
二、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不同面值大面额人民币,教学软件,学生学习材料。
学生预备: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学具。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昨天,我们去人民币王国里做客,在那里我们生疏了人民币,人民币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
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教师依据学生的答复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
教师:你能说说人民币之间有什么最重要的互换关系吗?
学生:1元=10角,1角=10分。
(教师板书此关系式)
教师:今日,我又给孩子们带来一些用元作单位的人民币大朋友,他们的名字叫做大面额人民币。他们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儿,你们情愿和他们交朋友吗?
(教师出示课题:大面额人民币)
教师:他们就在我们数学书里第73页上等着你们呢!快去找一找他们吧!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复习,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大面额人民币,为学生构建完整的学问构造供给框架,使旧学问很好的联系起来。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供给学问迁移的基点。]
(二)、生疏大面额人民币
1、教师:孩子们见过他们吗?在哪儿见过?
学生1:我在超市里见过。
学生2:我在教师收学费的时候见过。
学生3:我在商场里见过。
2、教师:用过他们吗?什么时候用过?
学生1:开学交学费时我用过。
学生2: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付钱时,妈妈让我去付钱,那时用过。
3、教师:孩子们既然见过、用过这些朋友,那你们确定也生疏他们吧?下面就请你跟同桌的孩子相互介绍介绍朋友吧!
教师:有谁情愿把朋友介绍给全班的孩子听一听。
(学生上台用教师预备好的教具呈现并板贴)
学生介绍生疏人民币的方法;(教师表扬觉察人民币正面主席像的孩子,并给学生简要介绍主席。)
4、教师:今日我们的朋友们要去参与人民币王国里进展的一次扮装舞会,他们想请你们帮他们检查检查他们化的装好不好,别人还能不能认出他们来。
(教师出示多媒体玩耍内容)
玩耍1:教师出示遮住一局部颜色和图案但留有数字的人民币。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改善同学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分数的意义并体会分数与生活的亲切联系。
3、通过自我评价,引起同学对本单元学习的反思,鼓舞同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同时也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展指导供给依据。
教学重点: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生活的亲切联系。
教学预备:教师预备今年的年历;同学预备今年的年历和一个小正方体、课前收集一些用分数表达的信息。
教学预设:
一、提示课题:
分数的学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这几天,同学们已经从报纸、杂志或网络上收集了一些用分数表达的信息。这节课上,让我们一起来沟通、研讨有关分数的学问。
二、探究与实践
1、出示第54页第14题。
谈话:还有两个多星期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了。请同学们翻开今年的年历,观看五月份的月历,考虑以下问题:
(1)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占这个月天数的/。
(2)五月份上学的天数占这个月天数的/。
教师向同学解释一下:五月份的法定休息日是3天,假设这3天与双休日重叠,应把本次双休日顺延。
同学观看年历卡并独立考虑,然后解决这两个问题。
组织同学沟通,重点沟通第2小题,指导同学弄清楚五月份去掉劳动节的休息日和其他双休日后剩下多少天,那就是同学上学的天数。
提问:观看年历卡,你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问题吗?
教师鼓舞同学认真观看年历卡并试着用分数来表达其他信息,如:4月12日和4月13日两天我们学校召开运动会,开运动会的日子占了整个四月份的几分之几?今年暑假从7月1日开头到8月31日完毕,暑假占了今年天数的几分之几?等。
同学乐观沟通自身分析得出的有关信息,教师和时评价同学沟通状况。
2、出示第54页第15题。
(1)谈话:课前。教师请同学们每人做了一个小正方体。男生的小正方体上两面涂了红色,四周涂了绿色;女生的小正方体上两面涂了绿色,四周涂了红色。假设分别把这两个正方体任意向上抛30次,落下后这两种颜色朝上的次数谁会多一些呢?(先请同学依据以前学到的学问进展分析。)
(2)谈话:刚刚几位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呢?请男生、女生们一起动手抛一抛并作好记录,最终算一算这两种颜色朝上的次数分别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
(3)同学相互合作,一人抛,另一人记录,再用分数表示活动的结果。
(4)组织同学沟通活动状况和记录的结果并适当解释。
3、出示第54页第16题。
组织同学沟通课前收集的一些用分数表达的信息,沟通时让同学联系分数所表达的具体信息解释分数的意义。如:据国际劳工部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印度现在有5到14岁之间的童工1260万人,在采石场的工人中,儿童占1/5。
这里的分数“1/5”是指把采石场的工人总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份,童工人数占了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1/5。
先让同学四人一组进展沟通,教师巡察了解同学课前收集信息的状况(可了解同学的学习态度),再请几位同学在全班进展沟通,教师和时评价。
三、评价与反思
(1)出示评价指标,教师适当解释每项评价指标的含义。
(2)同学围绕评价指标回忆相关的学习过程,再给自身评价。
授后小记:
这局部练习主要是让同学将分数的意义有关的学问与生活实际练习起来,在让同学稳固这局部学问的根底上,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切联系。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力气,提高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力气。
2、通过好玩的玩耍方式,培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力气和对数学的兴趣。
3、在好玩的情境中稳固乘法的运算,记忆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
1、正确、娴熟的计算
2、灵敏运用乘法学问解决问题
教具预备
小黑板、(画好表格,写清组别。)红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今日,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二。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第24页。这节课我们来一次夺红花竞赛。乐观发言、勤于思考、认真倾听、遵守纪律的孩子都有时机得到红花。
二、完成练习
1、完成第1题。
(1)审题。
师:同学们请看第1题(读题):小明到商店买了以下商品。谁来说一说都有什么,花了多少钱呢?
生:小明买了一根跳绳,花了3元,一个铅笔盒5元,一辆玩具车8元,还有笔记本5元,布娃娃8元……
(由于物品较多,可以请两个学生分别说一半。教师应留意引导学生口头表达的条理性。)
师:很好!你的表达力气很强。下面谁来把小明买的物品归类一下?
(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然后答复。)
生:可以归为三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铅笔盒、笔记本和钢笔三样;另一类是体育用品,有跳绳、羽毛球、毽子;第三类是玩具,有玩具车和布娃娃。
(师对答复得有条理的学生予以表扬。)
(2)答复以下问题。
①师:看清了小明买的物品,接下来我们来答复书上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答,等一下再请你们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察,个别指导。)
②沟通反响。
a、沟通问题(1)。
师:谁来说说买学习用品花了多少钱?怎么做?
生:我列式:5×3=15(元),一共花了15元钱(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算式。)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计算呢?
生:由于学习用品有铅笔盒、笔记本、钢笔,它们的价格都是5元,有3个5元。所以这样列式。
师:说得真好。这道题还可以怎样算?
生:还可以用加法算,5加5再加5。
师;那你刚刚为什么不用这种方法?
生:我认为用乘法算更加简便。
师:你真会思考!嘉奖一朵小红花。
b、沟通问题(2)。
师:买体育用品花了多少钱?
生:花了9元。我也用乘法算:3×3=9(元),(师板书算式。)
师:3乘3表示什么?
生;体育用品共有3件,每件3元,三三得九。
c、沟通问题(3)。
师:我们再看第(3)小题。小明还买了什么?花了多少钱?
生:小明还买了玩具车和布娃娃,共花了16元,列算式是8×2=16(元)。
生:也可以是8+8=16(元)。
d、沟通问题(4):小明带了50元钱,买这些东西够不够?
师:要想知道50元钱够不够,我们要先算出什么?
生:要先算出小明买这些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哇,把这图上标的每个价格都加起来吗?那实在太多了。
生:不要,只要把刚刚算出的学习用品15元,体育用品9元,玩具16元,这三个数加起来就可以了。(教师边听学生边说板书出:15+9+16)。
师:用50元钱够吗?
生:够,共花了40元钱。40比50小。
生:我可以估算,把15看成20,9看成10,16看成20,全加起来就是50。我刚刚把原来的每个数都增大了,所以确定够。
师:真棒!在生活中我们是常常要用到估算的。
(3)对这一环节进展小结,对表现良好的学生和小组嘉奖红花。
三:布置作业,教师总结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第1———2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受从实际状况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准确算出十几减9的减法算式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视算法多样化,进展学生的创意识和培育求异精神。
3、利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相应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学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共同合作,探究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具预备:
相应的CAI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猴子卖桃(小猴子有13个桃,小兔买走9个。)
问:小兔买走9个以后还剩几个?
你是怎样知道还剩4个?
引导学生说出:小猴原来有13个桃,卖了9个后,还剩下4个。
问:你能依据猴子卖桃的情景列出算式来吗?
板书:13—9
二、自主探究,领悟算法。
1、问:怎样才能准确地算出13—9=?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一想。
2、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每个组先派代表上讲台演示,发表意见解释自己的想法。随后允许同一小组的其他同学对自己组中发言的同学作补充,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
有的学生会从13个小圆片了一个一个地减连续减去9个剩下4个;
有的学生从10个一堆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3个一堆的合在一起,的出剩下4个;
有的学生先减去3个一堆的再从10个一堆了拿走6个剩下4个;
有的学生这样想:由于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
3、教师对学生想出的正确算法赐予确定与表扬。
问:在那么多种算法中,你最宠爱哪一种算法?并说说你为什么宠爱这种算法。
4、用你宠爱的方法计算:
12—9=¨
16—9=¨
三、稳固练习,深化运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让学生用自己宠爱的算法准确计算15—9=17—9=
2、比照练习;
以小组合作为单位填写,然后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例如:当你看到9+2=11时,你会想到什么?初步让学生生疏加、减互逆关系。
3、口算竞赛(完成书本2页第5题);
让知道答案的学生马上站起来答复。
4、归类整理;
把第5题的算式按规律排列整理如下:
11—9=14—9=17—9=
12—9=15—9=18—9=
13—9=16—9=19—9=
5、引导学生观看,初步感知十几减几的技巧。
优秀小学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训练训练点
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看。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知
1、学生沟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