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 【知识建构+备课精研】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中国的一个长期分裂、终归一统的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源于其两大部分的探索和创新:

一是传统的中原汉族政权北宋和南宋,这一时期主要的经济文化进步都产生在两宋统治地区;但是,两宋在政治方面由于过于追求稳定,制度设计过于强调相互牵制和当弱地方势力和武将势力,让两宋统治效率低下,军事孱弱,难以承担起统一的重任。

二是辽夏金元少数民族政权,尚武精神使它们担负起统一重任;因俗而治的政策使它们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从辽朝南北面官制到元朝行省制的不断探索,使它们逐渐将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中国政治“大一统”的特色因此更加鲜明。

最终,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分裂时期两大部分的成功探索随着元朝的统一得以融合为一,使得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治更加扩展,政治、经济、文化更加先进,中华各民族交融程度大大加深。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余秋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李约瑟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钱穆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黄仁宇宋朝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朝代?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第9课),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第11课、第12课)等方面的新变化。壹

防弊之政贰

新弊渐生叁

解弊之法肆

循弊偏安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第一子目,结合五代十国社会动荡的背景,概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2.通过阅读教材第二、三子目,了解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梳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辩证评价。3.通过阅读教材第四子目,分析南宋偏安的原因及影响。“唐自肃、代以后,上失其柄,藩镇自相雄长,擅其土地人民,用其甲兵财赋,官爵惟其所命,而人才亦各尽心于其所事,卒以成君弱臣强、正统数易之祸。”——《宋史》卷436《陈亮郑樵林霆附李道传》方镇太强、君弱臣强武将势大

阅读材料思考:宋以前政治统治存在着哪些弊端?

一、防弊之政(一)前代之弊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帅强则叛上”

一、防弊之政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此五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一、防弊之政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权重集权中央集权君主崇文抑武

一、防弊之政问题1:宋太祖即位后担心哪些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归纳其措施。(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1、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集权)宋太宗:“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记”。

——《续资治通鉴长编》措施集权具体内容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中央派文官担任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权,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赋税上缴中央。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一、防弊之政(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2、分化事权,互相牵制调兵权三衙统兵权

二府(分管文武大政)(1)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制财政权:设三司掌管财政;军政权:枢密院专掌军政,枢密院掌握调兵权,“三衙”掌握统兵权;行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台谏官负责监察百官

一、防弊之政(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2)在地方设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对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州一级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

一、防弊之政(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3、崇文抑武,文人治国(2)罢免宿将兵权,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一、防弊之政《历代科举取士数量统计表》——邓小南:《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二)》(1)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宰相蔡确劝谏神宗:“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以来,未尝罪一言者。”

形成了士大夫以“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积极:1、强化中央集权,有效的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2、“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问题2:结合教材53页史料阅读、57页问题探究,分析北宋初年这些制度设计有什么影响?

一、防弊之政祖宗之法的确立政治:加强地方控制,分化中央事权军事:强干弱枝,统调分离,文官掌军理念:崇文抑武,提高文官与士人地位“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对任何需要考虑的方面都事先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对于需要预防的隐患都有了妥善的准备和安排。(二)宋初中央集权加强《北宋、辽、西夏形势图(111年)》观察燕云十六州的位置,结合中国地势图,分析北宋边防的劣势。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使得北宋无险可依,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天然劣势进一步加剧了边防压力。

二、新弊渐生(一)边防压力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交战双方战争结果合议内容影响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北宋失败北宋失败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岁币”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北宋北部边防相对安定,加重北宋财政负担北宋西北边防相对安定,加重北宋财政负担澶渊之盟庆历和议(一)边防压力

二、新弊渐生为何屡战屡败?积弱文官管理军事统调分离,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募兵制下兵制参差不齐(一)边防压力问题3:“以钱财换和平”的方式是否可取?为什么?材料: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观点一:受损有限;和平主流;互市繁荣;民族交融;生产发展---有可取之处。观点二:屈辱求和,财政受损,面临危机---不可取

二、新弊渐生冗官冗兵冗费

二、新弊渐生(二)财政危机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官僚队伍不断膨胀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大半养兵、养官,开支巨大积贫(一)庆历新政范仲淹宋仁宗时期由范仲淹主导并推行宗旨:整顿官僚队伍明黜陟:严格官员考核与升降标准抑侥幸:限制恩荫制度使官僚滥进结果:新政明显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归于失败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三曰精贡举四曰择官长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三、解弊之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王安石变法三、解弊之法

1069年(熙宁二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庆历新政失败。2.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民不加赋而国用饶3.内容:目的措施内容作用富国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贷粮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财政收入募役法取消差役法,百姓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政府收入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保证灌溉,防洪赈灾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开支,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稳定物价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打击豪强隐漏田税现象,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负担市易法设市易司,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打击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财政收入强兵实行“省兵”措施,精简军队,缩减编制节省军费开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推行强兵措施如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取士改革科举制度,主要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批判“恩荫”制度,选拔人才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编制乡村民户,农闲时军训,平时夜间轮差巡逻,维持治安三、解弊之法(二)王安石变法4.评价问题4:阅读教材,结合55页“学思之窗”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1.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强兵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2.存在用人不当、执行不力的情况,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新法存在操之过急,涉及面太广的缺陷。3.围绕新法与祖宗之法,党争不断,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1085年,神宗病死,宋哲宗即位。哲宗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保守派司马光为相,企图尽废新法。保守派官员把持朝政,变法派官员被贬,史称“元祐更化”。1093年,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任用变法派,恢复新法,打击元祐臣僚,史称“哲宗绍述”。1100年,哲宗病死,端王赵佶即位,即宋徽宗。次年,表示兼用变法派和保守派。很快,宣布继承神宗遗志,继续变法。三、解弊之法(二)王安石变法4.评价问题4:阅读教材,结合55页“学思之窗”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有何启示?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改革不能急于求成,要讲究策略;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一)靖康之变,南宋重建靖康二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和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同年5月,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改年号为建炎,是为宋高宗。后来高宗又定都临安(浙江杭州)。史称此后的宋朝为南宋。宋高宗赵构四、循弊偏安(二)武将风云岳飞绍兴十一年(1142年),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在杭州风波亭韩世忠绍兴十一年(1141年),剥夺其兵权。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张俊首请纳兵权,被罢枢密使,参与促成岳飞冤狱刘光世绍兴七年(1137年),引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