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165.1-1987 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针对用于监测气态排出物流中放射性物质活度的连续监测设备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和性能要求。该标准适用于核电站、核燃料循环设施及其他涉及放射性物质处理的场所内安装使用的监测系统。
根据此标准,监测设备需具备足够的灵敏度以检测到低水平的放射性污染,并且能够准确测量出较高浓度下的放射性活度。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放射性同位素,监测器应能提供相应的响应特性,确保在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还规定了设备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长时间运行条件下依然能够维持其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标准中也对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说明,包括采样单元、探测器组件以及数据处理与显示部分等关键要素。对于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技术参数都给出了详细的要求,比如采样效率、探测限值、线性范围等方面的具体指标。同时强调了用户界面友好性的重要性,即操作简便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快速掌握并有效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日常监控工作。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UDC621.039.5:681.2F8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165.1-87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连续监测设备第一部分:一般要求EquipmentforcontinuouslyymonitoringradioactivityingaseouseffluentsPart1:Generalrequirements1987~01-07发布1987-10-01实施国)家标准局批准
日录(I)术语?…2…(1影响测址能力的诸因素·3(3)一般要求…4(4)5技术特性·(7检验方法·(10)7检验规则…(13)标志、包装、运输、则存…………………·8(14)说明书和检验合格证…9(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气态排出流(放射性)活度UDC621.039.5:681.2连续监测设备GB7165.1-87第一部分:一般要求EquipmentforcontinuouslymonitoringradioactivityingaseouseffluentsPart1:Generalrequirements1°引言本标准适用于核设施在正常运行和预期运行事件时使用的排出流活度连续监测设备,但这种设备在事故发生时也可能工作。对于专门为事故监测用的气态排出流活度连续监测设备则需满足其他特性要水。本标准不包括作为气态排出流监测计划基本组成部分的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方面的技术要求2术语2.1气态排出流系指预先经过处理(如过滤、净化、存、衰变)或不经处理而由厂区向厂外环境有控制地排放的气体或气载度流;它不包括定留在罐、槽或现场空间的废气。2.2气态排出流监测仪用于连续监测气态排出流中的放射性活度或放射性浓度的仪器。该仪器可简单地分为两部分:探测装置;b,控制和测量装置。根据监测和运行的要求,这两部分可以组合或分开。2.2.1探测装置(或取样和探测装置)由一个或几个辐射探测器及其有关部件和基本功能单元(如:取样器、前置放大器、屏蔽体、检查源等)组成。有时,该装置还包括气体取样回路(如:泵、阀门、流量计等)2.2.2控制和测量装置由控制、供电、电子测量等部件以及当被测量(如放射性活度)超过预置值时可给出声、光报警信号和控制信息的部件所组成。2.3活度的约定真值刘度仪器用的放射源活度的最佳估计值。这个值和它的不确定度必须由次级标准源,或由一台已按次级标准源校准过的仪器确定。2.4活度的指示值测量装置指示的活度值。2.5最低可探测活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保健医培训管理制度
- 售商业企业管理制度
- 街道科普工作管理制度
- 轧钢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 通宵加班调休管理制度
- 锅炉安装施工管理制度
- 证照管理印章管理制度
- 提升行政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路径与实践策略
-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未来挑战与发展机遇
- 废弃煤矿地下水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方案
- 《风的形成》参考课件
- 老年衰弱护理课件
- 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
- 物业车位申请表
-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 保利幕墙工程技术标述标课件
- 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9篇
- 大学美育PPT(专本通用)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嵌入式系统基础
- 商洛市宝恒矿业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区东窑沟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