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醉翁亭记_第1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醉翁亭记_第2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醉翁亭记_第3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醉翁亭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阳修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由文章线索。2、体会作者的旷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4、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5、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6、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与民同乐”的思想。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课题、作者。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欧阳修,(10071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三十几岁,文中所说“年乂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2.我们为什么而醉?二、检查预习:1、生字:滁chu壑h6琅哪langya潺chan酿niang僧s^n辄zh6暝ming朝而往ch石o6rwdng低偻yti10萩sii射者中sh©zh$zhGng觥筹9加9ch6u翳yi2、重点词: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②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③名之者谁:为……命名④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⑤野芳发而幽香:香花⑥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⑦似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⑧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⑨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三.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珊秀色图一酿泉流水图一溪亭展翅图。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三)领略文•中的人欢。好山好水好地方,自然要有人来欣赏.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描写人们欢乐的场面呢?(1)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人们的欢乐体现在哪里?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吗?太守见到这些,有着怎样的神态?(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滁人游.前呼后应,扶老携幼,自由自在,热闹非凡;太守宴,溪深鱼肥,泉香酒冽,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众宾欢,投壶下棋,觥筹交错,说说笑笑,无拘无束。作为太守,见此其乐融融的景象,自然酒不醉人而人自醉了。(3)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太守的醉呢?学生讨论.师总结:太守是太高兴了.为何高兴呢,因为能与老百姓一起同乐.这是以醉写出他的快乐呀.板书.(以醉写乐)找出带乐的句子,思考作者以醉写乐,但这乐真的是无忧无虑的乐吗?明确:也不是的。是乐中含悲呀,为何?因为他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落魄.内心世界很复杂,只好借酒浇愁呀.所以,他乐中也含悲呀(4)学生齐读第三小节,读出欢乐的气氛。(四)那什么样的乐才是作者所向往的?齐读第四段。找出文中一议论语句,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含义明确:“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了不同层次的乐,鸟乐是本能享受山水之乐。宾客的乐是随从太守而乐,境界不高。只有乐其乐一一与民同乐才是最高层次的乐。进而点明太守不仅乐于山水。更重要的在于与名同乐这一文章主旨。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卒章显志”这是古人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二:我们为何而醉?赏析其写作特色。欧阳修为这里的景、人、情而醉,写出了如此优美的一篇散文。而我们诵读此文,是否也能感到一份浓浓的醉意呢?那么,我们为何而醉?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由朗读,要用心去体会。思考:这些句子或段落为何能让我们陶醉?2.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五、译文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2、检查重点词。3、学生串译。4.欧阳修在描写滁州四周的山时起初用了40个字,把东南西北四方都写了,但最后改成“环滁皆山也”5个字。这5个字高度凝练,高度简洁,是锤炼字句的典范,鸟瞰全景,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5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一西南峰一琅珊(鸟瞰)一酿泉(由俯到仰)一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一名亭者一乐(题眼,主线)。6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一一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7提问检查理解情况:①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②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③琅哪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④亭的位置?“临于泉上”⑤“来饮于此”中“此”指?醉翁亭⑥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⑦划分层次?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视觉角度:俯一一仰空间角度:远一一近;大一一小;整体一一局部一一个体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8、小结: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二、学习第二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2、检查重点词3、学生串译。4重点字:开、归、暝、发、秀、高、洁、落、出、乐。5.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分三层解说: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写朝暮图就是•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6、提问检查理解情况:①朝暮景色的特点?“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②春夏秋冬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③“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8、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三、第三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2、检查重点词。3、学生串译。.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哪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二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绰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7、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8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水。“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一一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9、提问检查理解情况:①酒宴上陈列的东西?②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③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11、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四、学习第四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2、学生串译。3、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4、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5、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一一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6、提问检查理解情况:①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夕阳在山,人影散乱”②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③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7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课文。1逐段背诵。每段限定背诵时间,以强记。2、指导背诵,二、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层写人游琅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层写太守乐其乐一一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三、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1段写亭之概况,第二层写朝暮图、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四、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