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1页
高考复习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2页
高考复习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3页
高考复习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4页
高考复习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2015、92、中共八大的召开2016、4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015、104、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bbbb▲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2016、10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其特点

bb▲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2016、10d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发生变化基于什么事件?该事件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事件:三大改造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1)时间:1956年。(2)标志:

的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三大改造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方式:农业、手工业引导生产合作;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三大改造【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提示: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实质上是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2.中共八大的召开(b)(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②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3)意义: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工业国1.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生产计划方面:全面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 A.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B.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 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2016·4月浙江学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和市场的作用。材料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

图中反映出1957年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一个峰值,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因素有(

) 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②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③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④“一五”计划的基本完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辨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

(2016·6月绍兴高一期末)1953年,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改造的主要特征是(

) A.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生产责任制▲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2015、92、中共八大的召开2016、4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015、104、文化大革命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bbbb▲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2016、10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其特点

bb▲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2016、10d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深入思考】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提示:(1)1950~1952年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2)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3)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4)1978年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1)时间:1958年。(2)原因①根本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左”倾思想的影响。②客观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3)含义①“

”——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追求重工业发展速度,突出表现为全民大炼钢铁)。②

——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体制从1980年四川广汉县开始取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深入思考】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提示: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消灭剥削。现在看来,毛泽东有乌托邦的幻想,幻想在贫穷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历史原因则是站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将私有制看作万恶之源,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起来。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4)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农业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5)纠正: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的八字方针。(6)教训①从“大跃进”来看: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②从人民公社化运动来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③从总体看: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2015·浙江会考)一位北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我们到了长沙。一切都在为钢而战。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这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下图所示的宣传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B.“文化大革命”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16·9月金华十校联考)1958年,为了在“两年到三年”内“超过英国”,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该运动的最大特点是(

)A.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B.变革生产关系,追求高速度C.公有化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D.鼓足干劲,科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解析根据时间“1958年”,以及“超过英国”等内容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因此它的特点是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答案A(2016·10月浙江选考)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 ①农业合作化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工业总产值由2534亿元下降到2015.3亿元,国家财政总收入由558.7亿元下降到361.3亿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 A.“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B.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C.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被废止 D.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解析1966~1968年处于“文革”时期,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处于下降趋势,很明显是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影响。C、D两项只是当时“文革”动乱的某一方面;严重自然灾害主要是在1960年。4.“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1)“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2)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的时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1)开始: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安徽、四川→全国。8083(2)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3)特点:在土地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改变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4)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意义①

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②推动了

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吗?【知识链接】(1)包产到户。以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以户为单位承包,包工、包产、包费用。按合同规定在限定的生产费用范围内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实现承包合同指标受奖,达不到承包指标受罚。(2)包干到户。又称大包干。承包合同中不规定生产费用限额和产量指标,由承包者自行安排生产活动,产品除向国家交纳农业税、向集体交纳公共提留以外,完全归承包者所有。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

) A.包产到户 B.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 C.产品完全由农民支配 D.土地可以自由支配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它是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给农民,产品在保证国家的前提下可自由支配。据此可知A项正确。 答案A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1)过程①经济特区: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最大)。②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

、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起,在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设立经济开放区。1990年,

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④内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时期大连长江三角洲浦东(2)特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邓小平曾经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面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因为它面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面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面对着东南亚。而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全世界。(2015·10月浙江学考)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在(

) A.大连

B.厦门 C.北海 D.深圳(2015·浙江会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其中包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设立沿海开放城市③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④开辟经济开放区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解析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均不在长江三角洲。 答案D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实际上意味着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是指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排列正确的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沿海经济开放区③经济特区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环渤海地区属于这一体系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沿边开放城镇

经济特区的“特”指(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B.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C.特殊的地理位置 D.特殊的经济发展速度辨识经济特区的“特”是说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不同于特别行政区的“特”。特别行政区的“特”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1)建立过程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南方谈话”一起,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1992年1992年1993年1997年事件“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内容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提出一系列论断【知识拓展】中共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其相关内容有哪些?1997(1)提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2)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论断。(3)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三、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2)意义①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对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具有重要意义。②2007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较1978年增长了近14倍,超过德国,仅次于美日,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2)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3)改革开放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