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1.gi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2.gi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3.gi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4.gi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13b2b5897172b0afb043c1b4e2ae092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9/9《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6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⑴识记:①九一八事变答:1931年日本在东北沈阳制造借口而发动。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②华北事变答:1935年,日本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向中国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别化”的要求,这一系列事务被称作“华北事变”。是进一步侵华的事变。③卢沟桥事变答: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抗拒,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全民族抗战的新阶段。④伪“满洲国”答:1932年3月在长春建立,溥仪为形式的首脑,实权控在日本手中。东北实际沦为日本的殖民地。⑵领悟:日本灭亡中国的安排及其实施答:1.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2.卢沟桥事变及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⑶简单应用:日本在中国占据区的殖民统治答:(1)对台湾的殖民统治自1895年开始,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日本驻台湾总督驾驭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2)对东北的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的殖民统治。1932年3月建立的伪“满洲国”听命于关东军司令部,次长都由日本人担当。(3)扶植汪伪政权1938年12月,中国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上述地区实质上成为是日本的独占殖民地。⑷综合应用: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答:第一,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据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淫,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第二,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及财宝。独占了东北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限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矿产资源。大肆掠夺占据区的土地及农产品。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廉价出卖给伪政府,除保证侵华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往日本国内。第三,强制推行奴化教化。依据“思想战”的方针,在其占据区大力推行奴化教化,企图以此达到泯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抗拒精神,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比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⑴识记: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答:1933年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并任同盟军总司令。同盟军北路前敌总指挥吉鸿昌是中国共产党员(后被国民党当局杀害)。②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抗日反蒋事变答:1933年11月,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内李济深,陈铭枢等反蒋爱国人士在福州实行抗日反蒋事变,组建政权。此前,第十九路军代表同中央依据地的红军代表签署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③《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答:1934年4月,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宋庆龄,何香凝,李杜等人签名,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号召中国人民自己起来武装驱除日本帝国主义。④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答: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记: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⑤八路军,新四军答: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不久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由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随后,南方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⑵领悟:①《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答: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就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都应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捐弃前嫌,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共同抗日。最早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②瓦窑堡会议答: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及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指责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到来做了理论和政治上的打算。③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答: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停止内战,一样对外等五项要求;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⑶简单应用:①一二九运动及其意义答:起因:华北事变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冲突激化。过程和口号: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实行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样对外”(代表性口号)等口号。游行队伍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安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记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答: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见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见,这就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动身,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最终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⑷综合应用: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答:第三节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以及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⑴识记:①台儿庄战役答:1938年3月,李宗仁领导的第五战区在台儿庄战役中,歼灭日军1万余人。②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答:国民党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③豫湘桂战役答:1944年4月至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损失50多万兵力,丢失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激起了大后方人民对蒋介石集团的严峻不满,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陷入深刻的危机。⑵领悟:①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答: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变化:1939年1月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对日作战则趋向于消极,保存实力。标记国民党从片面抗战到逐步消极抗战。②中国战区及中国远征军答::1942年成立中国战区,蒋介石任最高统帅。同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殉国。曾经救援出被日军所困的英军7000多人。⑶简单应用:国民党正面战场溃退的缘由答:缘由:(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盼望单纯地寄予在政府和正规军的反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实行主动防卫的方针。⑷综合应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化工作答:(1)1938年初,周恩来担当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人参与国民参政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领导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见。(2)中国共产党主动领导和开展国统区进步文化工作,推动和参及文化界抗战团体的组建和发展。(3)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办法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气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⑴识记:①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答: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及党的任务的确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反映了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详细内容(1)强调使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及国民党政府包办的片面抗战相对立的。(2)指出必需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需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②敌后抗日依据地答: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所发动。这是全国性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成功。③为国捐躯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答:在敌后战场捐躯的将领: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等。④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答:三次反共高潮: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进攻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和太行山的新军和八路军总部。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针对南方的新四军。1943年春,国民党顽固派策划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未遂)。⑤“三三制”政权答:三三制政权:抗日依据地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政权机关工作人员的名额安排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⑥精兵简政答:1941年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中共中央马上接受,在各依据地实行。⑦教条主义答: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阅历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相识根源。⑧中共七大答:1945年在延安召开。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⑵领悟:①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答: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答:(1)含义: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需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既统一,又独立。(2)详细运作:·共产党必需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气;·必需坚持对人民军队的肯定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依据地;·必需对国民党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3)目的和实质:目的是保持并发展革命力气已经取得的阵地;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气。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成功的中心一环。③大生产运动答:为克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抗日依据地出现的严峻的经济困难。依据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首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八路军三五九旅将荒芜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陕北的好江南。⑶简单应用:①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答:(1)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2)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协作的关系。②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答:(1)八路军,新四军实行“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抗日游击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2)在战略防卫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是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挡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3)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据地。这种全面的消耗日军,便赢来了战略反攻。⑷综合应用: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气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答:(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1937年8月洛川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彻底的抗日纲领。(2)从民族大义动身,主动维护统一战线。提出了独立自主原则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等方针,并身体力行贯彻执行。(3)坚持长久战方法,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歼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气。毛泽东《论长久战》发表,抗日游击战战略的确定,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初期的英勇抗战和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主要战场。所以,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②毛泽东《论长久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1)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长久战》的讲演,其内容是分析了:·特点: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依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相互冲突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前途和规律: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一对比,确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长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最终成功又将是属于中国的。·进程和方针:科学地预料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卫,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终成功的最关键的阶段。坚持长久抗战方针,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气,乃至最终取胜。(2)意义:毛泽东阐明的长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成功必需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主动作用。③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答:⑴为了坚持,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这就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是策略总方针中最中心的环节,这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气,就是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就是广泛创立抗日民主依据地,就是发展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个革命组织力气。它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战成功的基本保证,是使抗日战争的成功转变为人民战争成功的最重要的条件。“争取中间势力”主要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须要具备三个条件:我们有足够的力气;敬重他们的利益;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孤立顽固势力”是孤立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顽固势力实行两面政策,既主见团结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为此,共产党必需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应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团结,团结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以团结为主。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理,即防卫的原则;有利,即成功的原则;有节,即休战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斗争求团结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时,紧紧抓住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冲突即中日之间的民族冲突,把统一战线中的磨擦和斗争限制在肯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始终坚持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及其意义答:内容:1940年前后,毛泽东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1)分析了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和特征:指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冲突;中国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2)阐明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全部;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全部;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阅历,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意义:(1)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详细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记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绽开而达到成熟。⑤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答: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1)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阅历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相识根源。(2)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宏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整风运动基础上,1945年中共七大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所创建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第五章抗日战争的成功及其意义⑴识记:联合国制宪会议答:1945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实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⑵领悟:抗日战争的成功答:抗日战争成功的一些标记性举动:1945年8月15日,天皇宣布无条件倒戈;9月2日,日本政府签订倒戈书(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成功纪念日);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在南京实行;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实行受降仪式,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的收回,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成功的标记。⑶简单应用: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拒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民族解决战争(抗日战争成功的宏大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拒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成功的民族解放战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成功,彻底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开了遭遇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成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相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毅核心。(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成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宏大精神。这就是:民族自尊品行,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建精神。(4)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丁二烯法合成氯丁橡胶生产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备案拿地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债务转股权协议标准格式
- 2025年古园林保护性维护协议
- 2025年农产品交易市场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功能性棚模新材料及各种助剂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企业与个人租车合同模板及规定
- 2025年长租公寓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家居用品商贸公司采购协议书
- 2025年绿色共享汽车合作投资与发展策划协议
- 电力公司主要应急物资清单
- 2023年初中道法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思维导图)
- 《篮球主修》考核方式
- Unit 3 Times change单元教学设计
- 科室医院感染风险评估表
- 山东省食用油(植物油)生产企业名录496家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 GB∕T 33047.1-2016 塑料 聚合物热重法(TG) 第1部分:通则
- 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课件
- 电力业务许可证豁免证明
- 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立卷分类表(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