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题型专练文言文阅读(解析版)一、知识点汇总以下六大考点基本涵盖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要考点:实词解释、虚词辨析、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含句子理解)、内容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一、划分句子节奏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①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②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技巧一: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需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通读全文,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以及大致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技巧四:找出动词,明确句意古汉语中,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技巧五: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我”(吾、予、余、我),“你”(尔、汝、女、公、卿、若、君、而、乃、子),“他”(之、彼、其、此)。技巧六:利用对称句式断句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等特点。二、实词解释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二题中“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的“闻”,结合语境可知“闻”应为“听说,知道”的意思。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如上面二题中“以供岁赋”的“赋”的意义推断,大家可以把“赋”组成几个词语,从中做选择:赋税、诗词歌赋、天赋……通过筛选,不难找到“赋税”这个意思。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如“地方”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地”是“土地”之意,“方”是“方圆”之意;在现代汉语中“地方”是一个词,表“处所”等。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上面一题中“申子有怨色”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理解为“脸色”。三、虚词辨析技巧一: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技巧二:代入检验法各地中考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同学们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出其在课外句中的用法是否相同。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同学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此时就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某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四、句子翻译技巧一:从宏观上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并要对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都准确把握。技巧二:从微观上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技巧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文言句子翻译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译,不漏译,不错译;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五、内容理解与概况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梳理结构,准确筛选信息要点,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框架与主旨。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六、人物形象分析第一步:分析标题有些文章,标题就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第二步:通读原文对于阅读材料,要从头到尾,慢慢读完。速度不能太快,太快了不能理解词句,也不能把握内容;速度也不能太慢,词句意思大致理解就可以了。通读要完整,如果文章有出处和注释,也要一并读完。第三步:分析原文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②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③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④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找出人物性格特点二、习题演练(2022·湖北十堰)阅读文音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皆良实良实:忠良诚实的人B.陟罚臧否陟:赞扬C.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D.危急存亡之秋秋:时候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正确的一项是()A.诸葛亮先阐述蜀国当时的有利条件,接着陈述不利处境,最后提出三条建议。B.诸葛亮以先帝叹惜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劝谏刘禅赏罚分明。C.选段语言华丽,言辞间充满殷切期望,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D.选段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中,表达作者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4.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阅读《出师表》选段与链接材料,分别说说诸葛亮、文天祥、欧阳修的选择。【阅读链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①,谓如公者②,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③,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④。功名成就,不居而去⑤,其出处进退⑥,又庶乎⑦英魄灵气,不随异物⑧腐散,而长在乎箕山⑨之侧与颍水⑩之湄。——[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注释】①后事:身后之事。这里指老皇帝死后王位继承之事。②谓如公者:(宋仁宗)说像先生这样的人才。③指顾:手指目盼,比喻行动迅速。④千载而一时:千载难逢的大事,一下子就得以决断了。⑤不居而去:不以有功自居,而是请求退职而去。⑥出处进退:从出任官职,到居家隐处。⑦庶乎:大概,几乎。⑧异物:肉体、尸体。⑨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⑩颖水:颍河,源头在登封县境内的颍谷。(2022·北京)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下面小题。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达官显贵 B.洛阳纸贵 C.物以稀为贵 D.春雨贵如油6.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7.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材料一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二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辽宁抚顺)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乙]“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①则实②,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③。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选自《容斋随笔》)[注释]①气:精气。②实:充实。③北:败北,退败。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问其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望其旗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C.战其勇者也其真无马邪(《马说》D.而莫知其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②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10.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11.[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12.[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2022·山东东营)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②,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③;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④,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为苟全⑤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⑥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⑦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⑧,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苏轼《超然台记》⑨【注释】①,吃。啜,喝。糟,浊酒。醨,薄酒。②胶西,指密州,今天的诸城市。③蔽采椽之居,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④比,连续,常常。登,丰收。⑤苟全,大致完备。⑥庶几,表希望或推测。⑦卢敖,秦时人。遁,隐居。⑧秫,黏高粱,可以做烧酒。瀹(yuè),煮。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改任密州太守,勤政厉为,密州政局初定,于是修葺园圃北旧台一新,并作文记之。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薄: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③余自钱塘移守胶西守:④南望马耳、常山南:14.分别概括两文所体现的“忧乐观”并说明其由来。15.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2022·四川广安)文言文阅读【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刻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刻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乙】楚庄王欲伐陈①,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②深,蓄积多也。”宁国③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④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选自《楚庄王欲伐陈》)【注释】①陈:国名。②洫:护城河。③宁国:楚国大臣。④罢:同“疲”。16.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①虽不能察②夫大国,难测也③其城郭高④则民怨上矣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视之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B.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兴兵伐之,陈可取也辍耕之垄上1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②庄王听之,遂取陈焉。19.请阅读选文,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①【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刿认为鲁庄公凭借“”(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乙】文中陈国因为“”(用原句回答)导致战争的失败。②鲁庄公和楚庄王最终取胜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022·山东威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①。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②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丙】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丁】鲁迅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注释】①累绁(xiè):捆绑犯人的绳索。②惟:思。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①苟富贵,无相忘②故不为苟得也B.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②河曲智叟亡以应C.①扶苏以数谏故②既克,公问其故D.①今或闻无罪②或王命急宣2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辍耕之垄上②何陋之有B.①为天下唱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C.①固以怪之矣②先帝不以臣卑鄙D.①乃喟然而叹曰②康肃笑而遣之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3.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你对司马迁的评价。(2022·湖南永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2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然/后有千里马 B.故/虽有名马C.将军岂/愿见之乎 D.不可屈致也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2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2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由是先主遂诣亮。(2022·贵州铜仁)阅读下面两则文言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安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乙】赵且伐燕,苏代①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②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③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④,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注释】①苏代:谋士。②拑:同“钳”。③禽:同“擒”。④支:相持,对峙。28.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之妻私臣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B.皆以美于徐公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C.朝服衣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29.学习文文言文可以用“迁移法”,下列迁移错误的一项是()A.“赵且伐燕”中的“且”,根据《愚公移山》中“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的“且”,可理解为“将要,将近”的意思。B.“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中的“谓……曰……”,根据甲文中“谓其妻曰”的“谓……曰……”可理解为“对……说……”的意思。C.“故愿王熟计之也”中的“计”,根据《出师表》中“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计”,可理解为“计算”的意思。D.“今日不雨”中的“雨”,根据《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雨”,名词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下雨”的意思。30.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出自《战国策》,此书记录了战国时诸多谋臣策士的谋略。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都以寻常小事类比。C.甲乙两文都是讲述了君王虚心地接纳劝诫,采纳群言,修明政治的故事。D.甲文“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乙文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31.把卷I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②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022·湖北荆州)古诗文联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游琅琊山记宋濂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①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②,兵后③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有删节)【注释】①(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②(颇夥)非常多。③(兵后)战乱后。3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望西都,意踌躇(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D.树林阴翳(翳)遮盖3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醉翁之意不在酒/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野芳发而幽香C.行者休于树/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D.醒能述以文者/以光先帝遗德34.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B.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C.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D.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35.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B.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C.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D.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36.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B.作者记游的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垣。C.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D.选段以游踪为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37.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22·广西百色)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①,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②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③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注释】①辩斗:辩论,争论。②盘:圆的盘子。③决:裁决,判断。3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如太行、王屋何闻水声,如鸣珮环B.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C.及其日中如探汤及其家穿井D.孰为汝多知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40.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是编者加的,“恐公”的“公”为敬称,相当于“老人家”。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甲】文“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乙】文“孟”,古代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D.【甲】文的“甚矣,汝之不惠”为倒装句;【乙】文的“孔子不能决也”为被动句。4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两个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乙】文两小儿辩日,一个从视觉出发,另一个从触觉出发,表现他们善于独立思考。C.【甲】【乙】两文内容都与自然有关,前者侧重表现改造自然的坚强毅力;后者侧重对自然现象质疑。D.【甲】【乙】两文都是寓言,语言精辟凝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给人深刻启示。4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022·浙江衢江模拟)同学们搜集到了一则有关“和”的智慧小故事,请完成相应任务。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①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梗、枫、豫、樟为题凑②,发甲卒为穿圹③,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④为棺,赍⑤以姜枣,荐以木兰⑥,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⑦,无令天下久闻也。(选自《史记·滑稽列传优孟》)[注释]①棺椁guǒ:泛指棺材。②题凑:古代贵族死后,椁室用厚木累积而成,木的头端都向内,称题凑。③穿圹kuàng:指挖掘墓穴。④铜历:铜锅。⑤赍jī:把东西送给别人。⑥荐以木兰:荐,这里指“加入”。木兰,指香料。⑦太官:官名,为帝王掌管炊膳之事。(1)请结合语境,推测加点字的词义,并参照示例写出推断理由。语句词义推断理由左右争之,以为不可通“诤”’,直言规劝。示例:从楚庄王的“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与左右大臣的“以为不可”中可见君臣意见不同,所以判断“争”是规劝的意思。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2)请在文未写一则批注,对文中的人物或故事进行评价。(3)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篇和本文联读,比较两文劝说方法的不同。A《出师表》B《邹忌讽齐王纳谏》C《诫子书》(4)疫情期间,衢州进行全民核酸检测,某小区实行“上网课学生优先采样”,一位大妈以要回家烧饭为由强行插队,致使队伍停滞不前。请你选择一种身份,运用所学的劝说技巧,从“和”的角度对其进行劝说。A社区主任/村镇网格员B大学生志愿者C热心群众(2022·浙江新昌模拟)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甲)子瞻患赤眼苏轼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脍①。余欲听之,而口不可,曰:“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子瞻不能决。口谓眼曰:“他日我痼,汝视物吾不禁也。”管仲有言:“畏威如疾,民之上也②;从怀如流,民之下也。”又曰:“宴安酖毒③,不可怀也。”《礼》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④。”此语乃当书诸绅⑤,故余以“畏威如疾”为私记云。(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脍:指细切的肉、鱼。②畏威如疾,民之上也:像怕疾病一样地敬畏天威的人,是人中的最上者。③宴安酖毒:指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同“燕安酖毒”,④愉:苟且偷安。⑤绅: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子,引申为束绅的人。(乙)《苦笋赋》①黄庭坚②余酷嗜苦笋,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其辞曰:僰(bó)道③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多啖而不疾人。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杜斑④之梦永,又安得与之同年!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令人萎而瘠。”予亦未尝与之言。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镌⑤。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注释】①《苦笋赋》:黄庭坚所作纸本行书,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②黄庭坚:字鲁直,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苏门四学士”之首。③焚(bó)道:汉县名,在今四川宜宾县境。④桂斑:桂指笙竹,斑指斑竹,竹名。⑤镌:晓谕,明白。44.品文之韵。解释下面加点字。①以彼患而废我食②此语乃当书诸绅③谏者至十人④是其钟江山之秀气45.明文之理。联系上下文推断(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从怀如流,民之下也。46.咂文之味。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甘脆惬当小苦而反成味温润缜密多啖而不疾人47.寨文之性。后世评(甲)(乙)两文皆见作者之“风流”,请分析文本内容,结合你的学习积累,说说“风流”在苏黄二人身上的具体表现。链接材料:风流: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2022·浙江东阳模拟)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京杭大运河”【甲】汴河①怀古【乙】汴水唐·皮日休唐·胡曾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若无水殿龙舟事②,共禹论功不较多。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注释】①汴河:又叫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其中一段。②龙舟事;隋炀帝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开凿大运河,乘龙舟下扬州的事。【材料二】“苏轼疏浚西湖”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上供米三之一。明年春,又减价粜①常平米,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湖水多葑②,自唐及钱氏③,岁辄浚④治,宋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湖又多淤,三年一淘,为民大患。轼遂浚二河以通漕,又取葑田积湖中,为长堤以通行者。且募人种菱湖中,葑不复生。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浙江潮自海门东来,势如雷霆,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轼议:“自淅江上流地名石门,并山而东,凿为漕河,引浙江及溪谷诸水二十余里以达于江,以避其险。”人以为便奏闻有恶轼者,力沮之,功以故不成。轼复言,“今三吴多水,欲凿挽路,为十桥,以迅江势”。亦不果用,人皆以为恨。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宋书·列传九十七·苏轼》)【注释】①粜:卖。②葑:一种水草。③钱氏:五代十国吴越国的钱镠。④浚:疏通。48.这两首诗写的都是京杭大运河,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有何不同。49.叹词用来表达情绪,在面对京杭大运河写下诗歌前,诗人会发出哪个叹词?请从材料一中选一位诗人,根据诗歌内容,选择一个叹词简述理由。A噫!B嗟夫!C呜呼!50.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句子提示解释既至杭课文迁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①力沮之查工具书——①诋毁②沮丧③阻止④泄漏②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参考成语——不胜枚举、不可胜数③人皆以为恨课文迁移——“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④5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人以为便奏闻有恶轼者52.京杭大运河与西湖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历代对两者评价不一,结合文言文内容,谈一谈与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相比,百姓对苏轼疏浚西湖这一工程的态度如何,探究其原因。(2022·浙江瑞安模拟)学校把校园一角规划为绿色景观用地,向全校征集设计方案,小语和小文邀你一起参与。【构思主题】草木心人文情【设计理念】寻求草木的文学内涵,使校园中的植物兼具观赏性和人文性。【资料搜集】◎材料一低层草木卡[习性]野菜,春开花,秋结果,适应性强。①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花语:抒发诗人隐逸山林之志。[习性]水生漂浮植物,喜潮湿。②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花语:表现诗人漂泊无依的处境。中层草木卡[习性]春花,喜阳光,忌水湿。知否,知否?③______!(李清照《如梦令》)花语:表达词人惜花之情。[习性]秋花,喜阳光,较耐旱。采菊东篱下,④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花语:表达诗人淡泊闲适的心境。高层草木卡[习性]即柳絮,春末初夏开,随风飘扬。⑤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花语:表现诗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习性]耐严寒,花期冬春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花语:⑥______。◎材料二[甲]西江月宝云真觉院赏瑞香二首①宋·苏轼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②。惊起谪仙③春梦。后土祠④中玉蕊⑤,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选自《东坡乐府笺》)【注释】①真觉院:杭州龙山一寺观。词人此时因在朝中被群小谗陷,被迫“补外”到杭州任职,曾到此院。②领巾飘下瑞香风:典出《杨太真外传》,指杨贵妃领巾上的瑞香花味,芬芳无比。③谪仙:指李白。④后土祠:与后文提到蓬莱殿都是建筑名称,前者指扬州著名的后土祠,后者指北宋汴京皇宫里的内殿。⑤玉蕊:与后文的鞓(tīng)红都是名花。鞓红是牡丹的一种。[乙]瑞香明末清初·李渔茂叔以莲为花之君子,予为增一敌国,曰:瑞香乃花之小人。何也?《谱》载此花“一名麝①囊,能损花,宜另植”。予初不信,取而嗅之,果带麝味,麝则未有不损群花者也。同列众芳之中,即有明侪②之义,不能相资相益,而反祟③之,非小人而何?幸造物处之得宜,予以不能为患之势。其开也,必于冬春之交,是时群花摇落,诸卉未荣,及见此花者,仅有梅花、水仙二种,又在成功将退之候,当其锋也未久,故罹④其毒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也。使⑤易冬春之交而为春夏之交,则花王亦几被篡,矧⑥下此者乎?唐宋诸名流,无不怜香嗜色,赞以诗词者,皆以早春无花,得此可搔目痒,又但见其佳,而未逢其虐耳。予僭⑦为香国平章⑧,焉得不秉公持正?宁使一小人怒而欲杀,不敢不为众君子密提防也。(选自《闲情偶寄·种植部》)【注释】①麝(shè):麝香的简称,一种浓烈的香味。②侪(chái):同辈或同类的人。③祟(suì):指鬼怪降下的灾祸,这里指。④罹:,同“岂不罹凝寒”(《赠从弟(其二)》)。⑤使:。(使:A命令,派遣;B令,让;C假使)⑥矧(shěn):况,况且。⑦僭(jiàn):超越本分。⑧平章:古代官名,位在宰相之上。【资料分析】◆读草木之意53.请补全材料一中的草木卡片内容。54.请补全[乙]文注释中⑴⑵处,联系上下文为⑶处选择合适义项。55.根据提示,完成任务。①请用原文补充下图。《爱莲说》(周敦颐)《西江月宝云真觉院赏瑞香二首》《瑞香》环境:“,”香气:“”香气:“麝味”莲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瑞香香气:“香远益清”体态:“纤秾”时节:“”②以花喻人是古典文学中常用的手法。《爱莲说》从莲的特点出发,将莲花喻为君子;[乙]文从瑞香的特点出发,因为,故将瑞香喻指为小人;而[甲]文从瑞香的特点出发,比较玉蕊、牡丹,结合词人处境,可以理解此文将瑞香喻指为。56.◆读文人之心
对[乙]文中李渔的观点,小语和小文产生了争议。请你结合内容,参加讨论。小语:李渔判断“瑞香是小人”的观点是基于假设的,但事实是瑞香并没有对其他花造成伤害。我:虽然他的推论有问题,但。小文:原来李渔不仅关注瑞香本身的客观特性,更蕴含了其对现实的讽喻。(2022·浙江绍兴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三人成虎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上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期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都城。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都城。5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距离B.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诽谤C.愿王察之观察D.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结束58.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59.从庞葱与魏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庞葱有哪些思想顾虑?60.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成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什么?(2022·浙江桐乡模拟)学校文学社开展“永远的少年——范仲淹”主题阅读活动,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任务。材料一:睢阳学舍书怀①宋·范仲淹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②,薄才犹可赋鹪鹩③。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④。【注】①此诗是作者年轻求学时所作。②歌凤鸟:楚狂接舆曾以凤凰作歌劝孔子避世。③赋鹅鹩:晋代张华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被阮籍叹为“王佐之才”。④化用西晋诗人左思《咏史》中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该诗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材料二:彼希声之凤皇,亦见讥于楚狂;披不世之麒麟,亦见伤于鲁人。凤岂以讥而不灵,麟岂以伤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为神兵;焚而可变,敦为英琼。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灵乌赋)材料三: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吴曾《能改斋漫录》材料四:公以进士解褐,为广德军司理,日抱具狱,与太守争是非。守或怒临之,公不为屈,归必记其往复论,编之语于屏上。比去,至字无所容,贫止一马,鬻马徒步而归。公服中,言朝政得失及民间利病,凡万余言,王曾见而伟之。时晏殊亦在京师,荐一人为馆职,曾谓殊曰:“公知范仲淹,舍不荐,而荐斯人乎?已为公置不行,宜更荐仲淹也。”殊从之,遂除馆职。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不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公在杭州,子弟以公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以为逸老之地。公曰: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乎居室哉。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朱熹(宋名臣言行录)61.任务一:【释词有法】请根据表格内容,完成词义理解。方法句子方法联结释义课内迁移法不然,愿为良医然则何时而乐耶查阅字典法守或怒临之①靠近,对着;②来到,到达;③临近,临到;④照着字画模仿(填序号)成语关联法欲媚章献太后讨好、巴结62.任务二:【披文入情】①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树第治圃顾何时而居乎?②文言语气词意味丰富,值得品味,请仿照示例,批注下面的句子。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示例:不以千里称也。批注:本句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也”字蕴含了作者对千里马的无限同情。③材料四哪些地方体现了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风骨?63.任务三:【知人论世】有人评价范仲淹:“范夫子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请结合诗文内容加以印证。(2022·浙江杭州模拟)班级开展西溪湿地历史名人传记研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洪皓列传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大水,民多失业,皓白①郡守以拯荒为自任,开粮仓损直以粜②。渐东纲米过城下,皓白守遨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时张浚荐皓使金国,皓至太原,留几一年,金待使人礼日薄。及至云中,粘罕迫二使仕刘豫③。皓曰:“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④,恨力不能磔⑤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死无悔。”粘罕怒,将杀之。旁一首叹此真忠臣也,目止剑士,为之跪请,得流冷山。冷山地苦寒,陈王悟室⑥聚落也。悟室敬皓,使教其八子。或二年不给食,盛夏衣粗布。尝大雪薪尽,以马粪然火煨面食之。绍兴十三年,金主以生子大赦,许使人还乡,皓与张邵、朱弁三人在遣中。后惧为患,犹遣人追之,七骑及淮,而皓已登舟。皓在北廷十五载,久遭其苦,然为金人所敬,所着诗文,争相抄诵。既归,后使者至,必问皓为何官、居何地。皓性急义,当艰危中不少变。贵族流落贱微者,皓皆鼎力以助。惟为桧所嫉,未死于敌国,乃死于谗佞。(节选《宋史.洪皓列传》)[注释]①白:告诉。②粜(tiào):指卖出米。③粘罕迫二使仕刘豫:指粘罕迫使两位使者在刘豫(金朝扶持的傀儡皇帝)朝中做官。粘罕:完颜宗翰,俘虏北宋徽钦二帝。④奉两宫南归:指议和以求释放徽钦二帝。⑤磔(zhé):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⑥陈王悟室:金朝宰相完颜希尹。64.[活用方法释文义]在梳理传主生平时,小语就其中的字词释义产生疑问,请你帮他解答。字词问题解决的方法释义开粮仓损直以粜[语境推测]根据前文“开粮仓”和后文“粜”字的意思推测。1留浙东纲米以济民[类比迁移]《智取生辰纲》中注解[生辰纲]:编队运送的成套寿礼。2时张浚荐皓使金国[课内迁移]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3为之跪请,得流冷山[查阅字典]O[wéi]释义:①充当;②变成;③被。O[wèi]释义:④表原因目的;⑤替;⑥对,向。4(填序号)65.[巧据时间理经历]根据传记的时间线可以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请你将传主经历补充完整宣和中⑴至云中宁死不给刘豫做官●流放冷山让他教陈王的八个孩子,生活上苛待他●绍兴十三年⑵结局:死于谗臣奸佞之手66.[分析虚词悟情感]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末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分析作者的情感。贵族流落贱微者,皓皆鼎力以助。惟为桧所嫉,未死于敌国,乃死于谗佞。67.[运用方法析形象]阅读传记可结合描写传主言行的句子或通过他人的行为、评价来分析传主人物形象。请运用上述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洪皓的人物形象。68.阅读传记还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或传主的作品分析人物形象。下面两首诗歌如果选一首来丰富洪皓的人物形象,你会选择哪一首?请结合文言和诗歌内容,阐述理由。怀母洪皓(宋代)行年已是老衰秋,复命稽迟①为热留。恋主思亲归未得,梦魂长绕大江头。赠彦清②洪皓(宋代)门下棲迟近一年,郎君高义薄云天。傥能一事宁三国③,应有嘉名万古传。[注释]①稽迟:迟延、滞留②彦清:洪皓被羁留时金朝宰相完颜希尹(传记注释⑥中陈王悟室)的长子。③三国:指金朝、南宋、西夏三国战事。(2022·浙江杭州模拟)古诗文阅读(甲)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丙)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战!以会日⑧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察实。若臣言有貳,甘受显戮。”吏不能诘。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⑪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⑫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⑬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节选自《后汉书·范滂传》有删改)[注]①妆南征羌:郡县名。②厉:磨练。③椽属:下属的官。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⑤猥:众多。⑥叨秽:贪污腐败。⑦简札:指奏章。⑧会曰: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⑨传舍:驿舍。⑩塞:消弭,平息。⑪仲博:指范滂的弟弟。⑫龙舒君:范榜死去的父亲。⑬李、杜:指当时贤臣李膺、杜密。69.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正确的两项()()A.母许之否乎(答应) B.死亦何恨(痛恨)C.再拜而辞(更加) D.莫不流涕(眼泪)70.对文中画线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理解: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反问语气,表明了母亲的观点,鼓励儿子要做像范滂那样的忠臣。B.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理解:我要让你做恶人,但恶人不可做:我要让你做善人,那我就不能做恶人。范滂教育儿子要做善人,后悔自己因做了恶人而罪有应得。71.范滂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72.文末为何用不少笔墨写范母?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73.苏轼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已是中年,阅读该词,根据词中表达的情感,你认为苏轼跟范滂是同类人吗?请简要分析。(2022·浙江永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与陈给事①书(有删改)
韩愈愈再拜②: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③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④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⑤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⑥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⑦,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⑧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皆有揩字注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愈恐惧再拜。【注释】①即陈京,早年两人有旧。陈京因精通礼仪受皇帝赏识,而此时韩愈被贬归京。②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③伺候:等候,此处有依附的意思。门墙:原指师门,此处泛指尊者的门下。④贤者:此指陈给事。⑤闵:同“悯”,怜恤,哀伤。⑥邈:远,此处形容脸上表情冷漠。⑦诛:责备。⑧疏:分条陈述。⑨注:添加。有揩字注字处数语,乃是表示失礼。74.根据提示,完成字词释义任务。文言词汇方法及释义(1)属乎其言课内迁移法:1属.引凄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选择:(2)若闵其穷也成语推测法:穷途末路(3)如东京取妻子古今异义分析:古义:今义:男子的配偶(4)急于自解而谢查找字典法:①推辞,拒绝;②告别,告辞;③认错,道歉选择:75.文中划线句陈述了与陈给事交往过程不顺畅的原因,请据此断句。(限断三处)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76.小语认为,两人的疏远有一个渐变的过程。请填写下表,梳理两人的交往脉络。陈给事(态度)作者(态度)结果初次获见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一进谒温乎其容;属乎其言(1)以告于人二进谒(2)退而惧也不敢复进(3)作者在信中先记述两次进谒的心态,对比鲜明,后又自述“翻然悔”,请分析其意图。77.《说文解字》:“退,却也。”韩愈字“退之”,本书信也记述了与“退”相关的事情;陶渊明自述“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两种“退”,反映出古人不同的人生志趣,请你简要分析。(2022·四川泸县模拟)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7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俟其欣悦俟:等待B.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着C.负箧曳屣负:背D.持汤沃灌汤:汤羹7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俯身倾耳以请先帝不以臣卑鄙C.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足肤皲裂而不知挺剑而起8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C.“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81.【第Ⅱ卷】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3.D4.诸葛亮选择的是“兴复汉室”,为国尽忠。文天祥选择的是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欧阳修选择的是功成身退、淡泊名利。【解析】(1)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2)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等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参考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我认为(所有的)宫中的事情,无论事情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这样以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可以获得很多的好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ACD.正确。
B.有误,句意:晋升、处罚、赞扬、批评。陟,晋升。
故答案为:B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远,疏远。此,这。所以,……的原因。句意: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故答案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A.有误,诸葛亮先陈述不利处境,接着阐述蜀国当时的有利条件,最后提出三条建议。
B.有误,诸葛亮以先帝叹惜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劝谏刘禅亲贤臣,远小人。
C.有误,选段语言整齐,句式工整,言辞间充满殷切期望,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D.正确。
故答案为:D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出师表》中诸葛亮先陈述不利处境,接着阐述蜀国当时的有利条件,最后提出三条建议,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祭欧阳文忠公文》中欧阳修“功名成就,不居而去”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洁志趣。故答案为:诸葛亮选择的是“兴复汉室”,为国尽忠。文天祥选择的是视死如归、舍生取义。欧阳修选择的是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答案】5.A6.B7.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⑶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浮标式氧气吸入器项目融资计划书
- 生命科学试题库
- 养老院老人生日庆祝制度
- 养老院老人紧急救援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 质量管理体系国家审核员培训考试题
- 房建木工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镇江c1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合作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2025年南宁货运从业资格证实操考试题
- 2025年舟山驾校考试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
- 化工装置开车前安全检查
- 2024年意识形态个人工作总结(7篇)
- 供水管网改造工程监理细则
- 公开课古典概型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跟岗实践总结1500字(3篇)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6《健康上网快乐多》 北师大版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
- 矿山机电管理培训课件
- 组合逻辑电路习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