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5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5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5/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5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见⑴识记:①东北易帜答: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东北听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②官僚资本答:和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亲密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⑵领悟:中间党派及其社会基础答: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⑶简单应用:①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答: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东北易帜标记着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自己的统治。国民党实行的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在国民党统治下,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在中国进一步扩张,封建经济仍旧占着优势地位,官僚买办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企业受到多方面的挤压。②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答: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正式成立于1930年8月。其成员是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因为各种缘由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当时是影响比较大的中间派别,邓演达领导。又称第三党。⑷综合应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答:国民党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其统治下的社会状况是(1)帝国主义限制更紧: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驾驭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从总体上看是以英美为自己的靠山。(2)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优势。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旧是封建经济。(3)官僚资本快速膨胀。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究⑴识记:①八七会议答: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②毛泽东及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答: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秋收起义。特点:首次运用工农革命军旗帜和名号;首次吸取数量众多的工农参与。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答:提出了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④兴国土地法答: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⑵领悟:①南昌起义的意义答: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⑴它打响了武装抗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⑵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宏大开端。⑶它揭示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②井冈山革命依据地创建的意义答:①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②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③开拓了一条在敌我力气悬殊的状况下,共产党深化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气的正确道路。④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③红军反“围剿”作战的成功答: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连接了赣南闽西,形成了中央依据地。④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安排方法答:阶级路线:坚决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爱护中小工商业者,歼灭地主阶级。土地安排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⑶简单应用:①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缘由及条件。答:(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缘由。(2)国民革命的影响。(3)全国革命形势的接着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4)相当力气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组织的坚毅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②“工农武装割据”⑷综合应用: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究答:答:第三节中国革命在探究中曲折前进⑴识记: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答: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省瑞金县叶坪村实行。②“赣南会议”答:1931年11月召开的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会议取消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依据地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③反福建“罗明路线”的斗争答:对坚持贯彻毛泽东的路线的福建省党的领导人罗明进行了错误的批判。④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答: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8.6万人撤离依据地,向西突围转移,开始了震惊中外的长征。⑵领悟:①革命依据地的建设答:中央依据的三次反“围剿”作战的成功:1930年10月至1931年7月,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和朱德等指挥下,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连接了赣南闽西,形成了中央依据地。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缘由答: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党内先后出现了“左”倾盲动主义,“左”倾冒险主义和“左”教条主义错误,其缘由是多方面的。(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始终存在着的深厚的近乎舍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仔细的清理。(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打算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阅历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恐吓人,简单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很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实力。⑶简单应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及其危害答: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又一次陷入逆境。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出现了一片混乱,党的组织遭到严峻破坏。对坚持正确路线的毛泽东以及支持毛泽东的中央依据地干部实行排挤或打击政策。特殊是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面对蒋介石以50万兵力向中央依据地的进攻,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依靠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指挥军事作战,放弃前几次反“围剿”作战中行之有效的主动防卫方针,导致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就革命力气自身的缘由来说,这是“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⑷综合应用:①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意义答:内容: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确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指责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托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遵义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状况下,独立自主作出的。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紧急的状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记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肃穆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正视自己的错误,并留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及吸取教训。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实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阅历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②红军长征的成功及其意义答:(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歼灭革命力气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炭大宗贸易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大米销售渠道拓展与合作合同
- 广东租房官方合同范例
- 沿海防护林水电路施工合同
- 农村别墅施工合同:施工项目监控
- 正规资金合同模板模板
- 借款抵押车合同协议书范本(2篇)
- 办公桌椅订购合同范例
- 考古发掘技术分包合同
- 化肥采购合同的绿色条款实践
- 浙江省杭州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唱游子吟小儿垂钓课件小学音乐苏少01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课件1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批非教学科研岗位招考聘用(必考题)模拟卷和答案
- 社团面试评分表
- 智慧园区 物流基地集装箱货堆场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血清转氨酶异常病因分析
- PDCA提高护理管道标识规范率
- 世界未解之谜英文版
- 中小跨径公路桥梁设计课件
- 放射培训考试习题及答案
- 译林牛津版9A-Unit8-Detective-Stories-Reading-2公开课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