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标准主要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含有肌醇成分的保健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测定。与前一版本或相关标准相比,《GB/T 5009.196-2003》在方法选择、样品处理以及检测条件设定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表现为:
- 方法学上,《GB/T 5009.196-2003》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相对于早期可能采用的其他化学分析方法而言,在准确性、灵敏度及操作简便性方面有所提升。
- 样品预处理步骤中,新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提取流程指导,包括但不限于样品粉碎、加溶剂萃取等步骤,确保目标化合物能够被有效分离出来而不受基质干扰。
- 在色谱条件下,明确了流动相组成(如乙腈-水比例)、柱温设置及检测波长等关键参数,这些细节对于获得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 另外,还对质量控制措施做出了要求,比如通过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来进行回收率测试,以此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3-08-11 颁布
- 2004-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67.040C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09.196—2003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Determinationofinositolinhealthfoods2003-08-11发布2004-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009.196-2003前高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大进、方从容、王竹天
GB/T5009.196-2003肌醇是一种带有6个羟基的6碳化合物,是一种人类必需的营养因子,目前已作为功效成分添加于保健食品中。在参考日本大正制药株式会社肌醇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仪器状况制定的本方法提供了强化营养素片剂、胶囊、饮料中肌醇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GB/T5009.196—2003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肌醇作为功效成分添加于片剂、胶囊、饮料等试样类型中含量的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2rg.线性范围是0.1mg/mL~10mg/ml..2原理将固体试样提取液或液体试样稀释液浓缩至干,经硅烷化处理,以正己烷提取,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定性定量检测3试剂3.1无水乙醉3.2正己烷。3.3无水硫酸钠、3.4三甲基氯硅烷,3.5六甲基二硅氨烷。3.6二甲基甲酰胺。3.7肌醇标准溶液:将肌醇标准品(纯度99%)在100C±5C干燥4h,淮确称量0.0500g.溶于70%乙醇溶液,准确配成100.0mL溶液。此溶液每毫升含0.500mg肌醇。3.8硅烷化试剂:将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氨烷、二甲基甲酰胺以1:2:8的体积比混合制成,临用时现配4仪器4.1气相色谱仪:附氢火焰检测器(FID)4.2旋转蒸发仪。4.3超声波清洗器5分析步骠5.1试样预处理5.1.1取20粒片剂或胶囊试样研磨或混勾.称取一定量(准确至0.001g)于试管中,加入70%乙醇溶液;使浓度为每毫升中大约含肌醇0.5mg.超声提取10min.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5min.上清液待用。液体试样如浓度过高可用70%乙醇溶液稀释至每毫升含肌醇0.5mg.5.1.2准确量取1.0mL试样溶液(5.1.1)于旋转蒸发仪浓缩瓶中.加人5mL无水乙醇,于60℃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至剩有少量液体,之后再每次加人5mL无水乙醇直至浓缩瓶中液体完全除去。5.1.3向浓缩瓶中准确加入硅烷化试剂5.0mL.使用超声波振超至瓶中内容物完全分散。再置于70℃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后加入10mL水,再淮确加入3.0mL正己烷,混摇1min后放置10min,在转速为3000r/min下离心5min,取出正己烷层,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轻轻混摇后放置,取上清液进样。准确量取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