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思修考试案例分析题案例一:社员李文把麦子铺在公路上,运用过往的车辆压掉麦粒,一直劳动到深夜12时。其10岁的儿子躲在公路麦草下睡觉,父母未发现。当时恰有一辆货车从麦杆上驶过,正好压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当场死亡。司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答案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也许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可见过失犯罪是以应当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为前提条件的。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导致了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才构成过失犯罪。(10分)而上例中的司机,深夜开车行驶在开放的公路上,是正常且合法的行为,小孩躲在公路麦杆下现睡觉是非正常的现象,纯属偶尔,因而司机无法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所以,尽管司机导致了压死小孩的危害后果,但从主观方面来讲,不存在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5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导致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因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这位司机压死小孩的行为不构成过失犯罪,不负刑事责任。(5分)案例二:甲,某幼儿院教师。一日,甲带全班同学到郊外游玩。乙(3岁)是甲所带班的学生,不慎落入粪池。甲用木棍插入粪池试探深浅,发现其不到1米深,但甲嫌脏,未下去救人,只是向路人呼喊求救。后来了一个青年小伙子丙,也嫌脏,未跳入粪池,只是和甲一起呼救。最后来了一个老农,跳入粪池救起乙,但因窒息时间过长,乙死亡。问题:甲和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0分)答:甲的行为是不作为犯罪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可以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即“当为而不为”。(4分),构成刑法中的不作为,在客观上必须具有以下条件:①行为人负有实行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义务,这是构成犯罪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是法律上的义务,而不只是普通的、道德上的义务。(3分)②行为人可以履行特定义务。法律只是规定可以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而不会强求不能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行为人虽然具有实行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但由于某种客观因素而不具有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也许性,则不构成犯罪的不作为。(3分)③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在不作为犯罪中,虽然行为人有时也实行某些积极的动作,但他却没有履行特定的义务,这是区别作为与不作为的外在主线标志。(3分)甲确有救助的能力,客观上已知粪池不太深,甲奋不顾身跳入粪坑是主线不也许危及其生命的,当然毫无疑问,甲不救人构成不作为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3分)假如甲确无救助的能力,如粪池太深等等,是不能定甲故意杀人罪的,而应按民事责任解决。(2分)青年小伙子丙的行为,由于没有义务,”见死不救”仅仅受道德谴责。(5分)案例三:2023年12月,王某、吴某两人合资开办了一家外贸服务公司,向工商局办理了注册登记。其中王某出资6万元;吴某向朋友李某借款4万元,作为自己的出资。2023年10月,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公司资产损失殆尽,只剩下1万元钞票,而负债却高达6万元,其中公司向个体户赵某借款4万元,向电脑公司购买电脑欠货款2万元。公司破产后,李某、赵某和电脑公司都找到王某、吴某两人,规定他们清偿欠款。王某、吴某提出,其所开办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只能以帐面所剩的1万元自己,在三者之间按2:2:1的比例清偿。李某等不批准,遂向法院起诉。问题:假如你是本案法官,你认为本案应当如何解决?答:1、吴某和李某直接的借款协议是独立的,跟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吴某必须偿还李某4万元;2、赵某和电脑公司属于公司的债权人,他们可以向公司请求得到清偿。赵某和电脑公司按照2:1从1万元公司账面余额里得到清偿。另:王某,吴某,和其外贸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一方面王某,吴某在公司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仍然借款,发现还是无法继续生产,当股东发现此情况进行破产清算更有助于债权人和债务人,可是他们仍然继续借款进行。因此,我是法官我规定他们继续连带偿还剩下的债务。.案例五:李某,男,18周岁,1996年2月因与孙某发生口角以至将孙某打伤。后李某家长同李某本人一起到孙某家赔礼道歉,并支付了医药费。1998年8月,孙、李二人再次发生争执,受到李某辱骂、武力威胁的孙某气愤但是,向公安局揭发了李某将其打伤的事。公安局对李某的行为进行了调查,认为其认错态度恶劣,不能减轻处罚,于是加重了对李某的处罚。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告之应先进行行政复议方可受理。问:以上的解决有无不妥?.1.答:公安局的做法有以下不妥之处:
1、依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李某的违法行为已通过了2年,所以追究行政责任的时效已过,应不予处罚。
2、尽管1998年李某已经年满18周岁,但他实行违法行为时年为16岁,依法规定属于"已满十四岁不满十八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范围,即使该受处罚,也应从轻或减轻解决。
3、公安局必须充足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4、依法,李某不必通过行政复议,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四:现有10家股东拟成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已具有以下条件:
(1)该有限责任公司业务以商品批发为主,准备了人民币3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
(2)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3)公司的名称待定,但已建立了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的组织机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合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问:该拟成立的公司是否已具有了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答:《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有下列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即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2)股东出资达成法定资本最低限额。以生产经营或商品批发为主的公司人民币50万元,以商品零售为主的公司人民币30万元,科技开发、征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的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规定的组织机构;(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合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从上可见,该公司不具有(2)(4)项条件,所以该公司不具有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的条件。
案例五:某甲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长大。后其父再婚。某甲与其继母乙格格不入,导致父子关系也较紧张。后因矛盾激化,甲与其父立据宣布脱离父子关系。几年后,甲父死亡,临终留下遗书:规定把其存款平均分给甲、其妻乙及其与乙的儿子丙;但在执行遗嘱时,乙阻止将存款的1/3分给甲,声称甲与其父已脱离父子关系,已无权继承其父的遗产,并将该存款取走。甲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答:依我国婚姻法、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父子系血亲关系,不能人为解除。甲父子所立"脱离父子关系"的字据,不发生法律效力。甲父所立遗嘱是有效的,故应按遗嘱进行;但由于该项存款系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共同财产,应将其中一半划归其继母乙,其余的一半再按遗嘱平均分派。
案例六:1998年2月,某养鱼队与某水产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甲鱼协议。协议规定的履行期限是1998年7月中旬,由水产公司自提。7月中旬,养鱼队按期告知水产公司提货,但水产公司因仓库局限性,未按期履行协议。8月初,因山洪爆发,养鱼队的鱼塘堤坝被毁,甲鱼所有损失。养鱼队规定水产公司补偿所有损失,水产公司不答应,养鱼队遂以水产公司迟延履行协议导致损失为由向法院起诉。
据了解,养鱼队鱼塘被.冲毁重要是由于有关人员思想麻痹,溢洪设施年久失修,又未能及时启动溢洪导致的。
问:本案应如何解决?答:从案情看,养鱼队的损失重要是由于自己未做好防洪工作导致的,而非由水产公司迟延履行协议直接引起的。因此,水产公司的过错仅在于迟延履行协议。依我国民法通则、协议法的有关规定,水产公司应承担违反协议的民事责任,即水产公司应承担继续履行、采用补救措施或者补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本案中,养鱼队向水产公司已不也许全面履行协议或采用其他补救措施,因此,水产公司应承担赔付违约金和补偿损失的责任。
案例七:赵某,男,1986年12月出生。1999年7月到颐和园游玩,见一女孩在湖边划船。赵某强要登船。女孩未理,准备上岸。赵某大怒,用手向湖里推船,欲使女孩受惊。不料,女孩惊恐落水。赵某先是见状得意,后见女孩淹没,急忙下水营救未成,女孩被溺死。
问:赵某的行为与女孩被溺死有无因果关系?表现为什么种罪过形式?应否追究赵的刑事责任?请说明理由。
(1)赵某因怒推船下水,与女孩溺死,不存在因果关系。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所实行的危害社会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2)赵某推船下水虽是故意的,但对女孩落水溺死是没有预料的,赵某应当预见而未预见,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因而赵某不应负刑事责任,但应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对其加以管教。
何某因业务需要经常去珠海,2023年在珠海买了一套房子。在珠海,何某与歌厅小姐张某往来密切,后发展在一起姘居。为达成长期姘居的目的,何某于2023年年初背着妻子赵某将在珠海的房子赠给了张某,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
请问:赵某可否通过法律途径要回这所房子。1.该赠予行为不合法,属无效民事行为。
我国《婚姻法》第13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解决权。
根据上述规定,丈夫何某将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私自赠给张某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赵某应享有的财产份额,该赠与未得到妻子赵某批准而事后又没有得到赵某的追认。2.该赠与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德与善良风俗。
我国《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即民事行为不得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原则。
何某为达成与张某长期姘居的目的而将房子赠给张某,应为无效的民事行为。
所以,赵某可诉至法院,规定法院确认该房屋赠与行为无效,将房屋收回
1.甲男与乙女是一对恋人。一日,乙在电话中提出要和甲分手,甲说希望我们能见最后一面,道个别,乙批准了。甲来到乙的寓所,对乙说,“希望你不要和我分手,不然我就喝下这瓶毒药!”说着拿出一瓶液体状东西。乙认为甲是恐吓自己的,于是说,“你爱喝就喝,关我什么事。”甲一口喝光液体,满脸痛苦倒在床上。乙认为甲是假装的,掉头摔门而去。甲中毒身亡。问:如何看待乙的行为?答:乙的行为并不违反法律,但其行为应受到道德的谴责。从犯罪主观方面看,乙没有任何伤害或杀死甲的故意和过失;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甲的死亡后果是由于自己喝毒药,而这毒药并不是乙给他喝的,乙的行为对甲的死亡不构成因果关系。此外,男女朋友间没有救助的法定义务,救助甲是乙道德上的义务;对甲的死亡乙也不能预见,由于她认为甲是恐吓自己,不是真的自杀,因此,也无救助的也许性,由此也不构成不作为犯罪。但是乙作为甲的女友没有留心注意甲的行为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2.余某与刘某结婚后生有两个儿子余甲、余乙。后余某与刘某因感情破裂离婚,两个儿子归刘某抚养,余某每月支付生活费若干。数年后,刘某与林某结婚,当时余甲已工作,余乙随刘某改嫁。刘某与林某又生一子林丙。余某离婚后未再婚,并于1999年去世,留下遗产4万元。2023年1月林某去世,留有家中财物共值12万元。问:余某与林某的遗产该如何分割?请说明理由。
答:余某死亡时与刘某已不存在夫妻关系,因此余某的4万元由其子女即余甲、余乙,一人2万。林某死后,一方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刘某可得一半遗产6万;剩余6万由刘某、余乙、林丙平分,各分2万。因素《继承法》第10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涉及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宋某“文革”期间被打成反革命,含冤入狱,妻子也离开了人世。1980年平反出狱。宋某有两个儿子宋甲和宋乙。宋甲在外地工作。宋某平反后随宋乙及儿媳妇黄某及孙子宋小乙共同生活。同时,因狱友姚某夫妇双双去世,宋某收养了他们的女儿姚小甲。1990年,宋乙因病去世。宋某随之瘫痪在床,一直由黄某尽心照顾。1994年宋某去世,留有遗产10万元和一份遗嘱.遗嘱写明给宋某的亲妹妹宋丁2万元,但宋丁于1993年去世。宋甲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继承人,遂将10万元所有取走。宋某的亲弟弟宋丙认为宋某当时在狱中,已故双亲全由自己养老送终,宋某的遗产应分一份给他,便起诉至法院。宋丁的儿子王小甲也规定得到给其母亲的2万元。问:遗产该如何分派?说明理由。答:宋某的妹妹宋丁比宋某去世的早,所以不发生遗嘱继承,而遗嘱继承是不能代位继承的,所以宋丁的儿子王小甲也没有权利继承宋某的财产。宋某的弟弟宋丙是第二继承顺序,当第一继承顺序的继承人仍然健在并没有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作为第二顺序的宋丙也没有继承权。因宋乙去世的比宋某早,所以宋乙的儿子宋小乙享有代位继承权,作为丧偶儿媳的黄某,对公公宋某尽了重要赡养义务,有继承权。宋甲是宋某的亲生儿子,享有继承权。姚小甲是宋某收养的养女,同样享有继承权。因此,宋某的遗产由宋甲、姚小甲、黄某、宋小乙4人均分,每人2.5万元。
4.被告人林某,32岁,某煤矿局汽车司机。1995年3月2日下午2时许,林某驾驶解放牌货车返回单位的路上,行至某村庄附近弯道处,迎面高速驶来一辆卡车。由于路面又滑又窄,眼看就要相撞,林某急向右打方向盘,车下公路撞倒一茅棚,而后又撞在供销社的墙上。尽管林某采用了紧急刹车,但是还是导致了供销社一面墙的一部分倒塌并砸坏一些商品,汽车也遭到严重损失,总计损失价值1万元,林某本人也负伤。
分析林某的行为性质。答:林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别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用的紧急避险行为,导致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林某为了使自己和卡车司机的人身权和自己的货车和对方的卡车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急向右打方向盘导致损害,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此外,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因紧急避险导致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用措施不妥或着超过必要的限度,导致不应有的损失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案例中卡车从又滑又窄的乡村弯道附近高速驶来,引起险情的显然不是林某;而林某采用的措施引起的损害小于两车相撞引起的损害,因此未超过必要的限度,因此他也无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5.某女青年袁某,婚后常遭到丈夫的打骂和婆婆的责怪。袁某认为,夫妻感情不好,完全是婆婆导致的,于是产生了毒死婆婆的念头。有一天,丈夫去外地干活,袁某趁作饭之机,把毒药放入锅中。由于投度量小,婆婆和小姑子吃饭后只略感不适,并无他恙。第二天,袁某又加大了药量投入锅中,结果,婆婆和小姑子均中毒,呕吐不止。袁某见状于心不忍,就跑去找医生抢救,婆婆和小姑子均脱险了。分析袁某故意犯罪的发展阶段。答:袁某有两次投毒的故意犯罪行为。第一次,袁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投毒),但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投毒量小)而未得逞所以,属于犯罪未遂。第二次,袁某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后因于心不忍,跑去找医生抢救,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属于犯罪中止。
■案例:公交车上的法律与道德公交车上来一老人,好心司机劝乘客让座,车上的年轻人都不起身。司机发火,熄火罢运,并扬言:今天没人让座就不开车!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谈谈如何看待
1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律是人类道德的底线。公交车上为老人让位是美好的道德行为,不让坐只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不违反法律。司机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罢运侵犯了乘客的权利,这是法律所严禁的。法律义务是人们必须去做的事情,权利是法律赋予人们可以做也可以不做的事情。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王XX(男,17岁,某校高三学生)与陈XX(13岁)系邻居,平素关系甚好。一日,王XX与其弟去河边游泳、洗澡,陈XX也随同前往。在游泳时,陈XX规定王XX带他到深水处玩玩。王XX虽然觉得自己游泳技术并不纯熟,但自信还是可以保证陈XX的安全的,于是表达批准,并将陈XX带着游到了离河岸七米多远的地方。游了一会后,王XX感到身体有点累了,便让陈XX自行游泳,而他自己则返回岸边洗澡。不久,陈XX因在深水中体力消耗较大,又无人帮助,结果溺水死亡。1.王XX的行为与陈XX的死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王XX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假如构成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其行为的表现形式与主观心理态度?为什么?1.存在因果关系。没有王某的行为陈某就不会到深水区,没有王某留下陈某独自上岸的行为,陈某就不会发生陈某死亡的结果,根据因果关系条件说可知,王某的行为与陈某死亡的结果间存在因果关系。2.构成犯罪,王某的行为方式是不作为,由于是其先行行为致使陈某的生命处在危险中,这使王某产生了作为义务,而其不履行作为义务而产生了危害结果,所以行为方式为不作为;主观态度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王某应当预见到陈某也许发生危险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所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李某,男,45岁,农民李X小,男,15岁,李某之子某日,李某见一群农民在他家承包的林地山坡上挖树蔸作柴烧,很是气愤,遂对李X小说:“咱俩从后面爬上去,往下面滚石头,砸死他几个,看他们以后谁还敢来挖!”于是,父子俩悄悄爬到山顶,并不断地往下滚石头。一时间,乱石飞舞,有的石头差一点就砸着人,挖树蔸人见状四处规避。李X小见状有些胆怯,便停了下来,对其父亲说:“别砸了,真的要砸着了就麻烦了!”李某边说:“怕什么?谁让他们来挖的!”边继续往下滚石头。就在这时,一块石头在往下滚动的途中由于撞到一块巨石而横着飞向一挖树蔸的农民,将其击倒,致使其滚罗山脚死亡。【问题】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假如其行为构成犯罪,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应当如何认定?2.李X小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1.构成犯罪,他明知会发生危害别人生命的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主观心态是间接故意;2.小李的行为构成犯罪,他明知会发生危害别人生命的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虽然其后来由于胆怯而停止,但是其行为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某甲,中国某工商局干部,于2023年出国旅游期间,在韩国因盗窃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按照中国法律对某甲的行为应处4年有期徒刑,2023年某甲回国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对于某甲是否可以合用中国刑法?如可以合用,应如何处罚?答:本案应当合用我国法律。我国刑法第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合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本案中,某甲犯的盗窃罪的法定最高刑在三年以上,其应当合用我国刑法。且甲为工商局干部,是国家工作人员。依照刑法第七条第二款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之外犯本法之罪的,合用本法”。也就是说,即使某甲犯的不是盗窃罪,而是其它法定刑在三年以下的罪,如重婚罪等,也应当合用我国刑法。由于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是特殊人员,其在国外代表了国家和军队在国外的形象,如他们在国外犯罪,危害更大,所以本案合用我国刑法。
■李树钢以打渔为生,有两层楼房一栋,共12间。其女李玲出嫁数年,常有来往。长子李金喜,用自己的经商收入建房4间,自成家庭;李金喜前妻早丧,遗子李山;后妻任平,生子李林。李山是复员军人,成立小家庭也用复员费购置新房2间,其妻何慧,生女李洁。李树钢的次子李金兴已病故,妻子王氏带儿子李明星另嫁,李树钢有一友宋健从帮助过李树钢,李树钢想赠与宋健一笔钱,但其未接受。李树钢即写下字据将自己房屋2间待自己死后赠与宋健的儿子宋明。今年初,李树钢、李金喜、李山三人同船打渔,遇台风船毁人亡,但各人死亡时间不能拟定。丧事完毕,死者亲属们为房产分割发生纠纷,李玲主张,其兄已死,她是李树钢唯一在世子女,规定继承李树钢的房屋12间;任平认为李玲是出嫁女,不能回娘家分房子,她系李树钢的丧偶儿媳,因此房屋应由她和李林继承,此外任平还认为李山也系其子,她亦有权继承李山房产。何慧不批准他们的意见,她及李洁均请求分割财产。李明星也规定继承。宋明得知受遗赠后3个月来一直未表达态度,但在发生纠纷时也提出分割遗产规定。问1)请说明本案的被继承人和遗产。2)请说明被继承人死亡时的先后顺序。3)本案当事人李玲、任平、李玲、何慧、李洁、李明星、宋明能否分割遗产?应当如何分割?1、被继承人李树刚,遗产12间的一栋楼房;被继承人李金喜,遗产2间房(另2间为其妻任平财产)及从父亲李树刚处继承的遗产的一半(另一半为其妻所有);被继承人李山,遗产1间房(另一间房为其妻所有)及从父亲李金喜处继承的遗产的一半(另一半为其妻所有)。
2、李树刚先死,李金喜次死,李山最后死。法律规定互相有继承关系的人在同一事间死亡而无法拟定死亡顺序的,假如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就推定长辈先死,晚辈后死,同辈同时死亡。
3、宋明根据李树刚的遗嘱可以获赠李树刚两间房;
李玲、李金喜、李明星(代位其父李金兴)继承李树刚剩下的遗产10间房——平分,每人各得三分之十间。具体继承办法可以商议,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用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解决
李山、任平、李林继承李金喜的遗产——平分
何慧和李洁继承李山的遗产——平分。
■甲承包村里的桔园,通过细心种植,收成不错。就在上市之际,甲不幸死亡,而其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力照管桔园,甲的朋友乙便积极担负起照管桔园的工作,组织人员采摘桔子并拿去市场出卖,获益四万元。依照协议,甲应乡村里上交8000元,乙阻止人员采摘及卖桔子所花的劳务费及其他必要费用总计2023元。现乙规定甲的继承人支付2023元费用,并规定平分剩下的3万元款项。请分析1,乙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2,乙的规定是否合法,为什么?答:1、乙无法律上和约定的因素,为甲的子女的利益而管理事务,构成无因管理。2、乙的规定不全合法。无因管理中,无因管理人(乙)可以向本人(甲的继承人)规定支付管理的必要费用即2023元,但管理的成果应当交还本人,即对于获益4万元都应当归于本人,其中8000元为本人上交村里。乙不能规定报酬。
■王某,17岁,初中毕业后在一家超市找到工作,月收入900余元。一天,她到商店买了一条价格500元的项链。其父母认为他未成年,且没有征得父母批准,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行为,规定他去商店退货,而王某不乐意。王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我国民法规定,18周岁以前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是假如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重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王某,17岁,工作后有900元每月的收入,可以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所为的行为,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王某的买卖行为有效,其父母不能由于没有通过他们批准而主张撤消买卖行为。甲商场规定其下属的各承包组对外开展业务可以使用商场的名义和公章,但发生的债权债务与商场无关。
■一次,甲商场下属的百货组以甲商场的名义与乙服装厂签订了一份购买服装的协议。为保证协议履行,丙商场书面承诺对该协议的买房所承担的付款义务负连带保证责任,此外百货组还以甲商场的名义,将商场的4辆汽车作了抵押并输了抵押登记。后该百货组一直拖欠货款,乙服装厂向甲商场索要货款。1、甲商场的百货组与乙服装厂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2、乙服装厂可否直接向丙商场索要欠款?为什么?答:1,有效。无论是买卖协议,还是担保协议均有效。2,可以。丙商场书面承诺对该协议的买房所承担的付款义务负连带保证责任,依据此协议,乙服装厂可直接向丙商场规定履行债务。
■李甲14岁,某中学初二学生。一天,在放学回家路上,李甲看到某上场正在进行有奖销售,奖券为20元一张,最高奖金为5000元,他便买了一瓶加之20元的洗发水,领到一张奖券。几天后,抽奖结果公布,李甲所持奖券中了最高奖,李甲非常快乐,急忙把中奖的消息告诉了母亲王乙,母子二人立即去商场兑奖,王乙把这5000元钱放到家里的柜子里。李甲一直想要台电脑,妈妈王乙总说没钱,李甲见现在有钱了,就又提出要买台电脑,王乙说:“反正是我的钱,我乐意买什么就买什么”,王乙说:“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得这么些钱呢?这钱就是爸爸妈妈的,应当由爸爸妈妈来支配。”李甲暗自气愤,趁妈妈不注意,悄悄拿了5000元钱到商场买了台电脑。见儿子抱回一台电脑,王乙急了,立刻拉着李甲来到商场,说李甲买电脑没通过父母批准,规定退货。售货员说只有质量不合格才予退货,现在电脑质量没问题,无法退货。问题:1.本案奖金究竟应归谁所有?2.李建购买电脑的行为有法律效力吗?3.他父母能否规定退货?1.奖金归李甲所有。《协议法》第四十七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协议,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协议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协议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协议,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李甲年满10岁,不满18岁,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取得奖金的行为属于纯获利益的行为,不必追认即可取得奖金所有权。2.效力待定。法律理由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协议,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协议有效。购买电脑一般认为是与14岁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方可生效。3.可以规定退货。法定代理人拒绝追认后,协议无效。根据协议法第五十八条,协议无效或者被撤消后,因该协议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因此父母可以规定退货。
■甲于10月1号打电话给瓷器制造商乙,“以10万元订购日前鉴定之A瓶,由于要到外地参展,甚急,请即派人递送。”问:乙于10月2日将A瓶交丙运送后,获知有人愿出更高价购买A瓶,即派人途中取回A瓶。甲不久查知此事,于是向乙请求交付A瓶,有无理由,请具体说明答:甲打电话为要约,协议法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要约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虽然题干中没有指出是否当即承诺,但根据乙作出了运送的行为可以是积极默示承诺,所以甲乙双方协议已成立。后乙取回A瓶,不想卖给甲,甲是否可以规定乙交付A瓶,需根据A瓶的所有权或占有情况分两种情况解决:一、假如甲规定乙交付时,乙已经将A瓶卖出并交付给别人,那么甲无权规定乙交付A瓶,A瓶所有权已不是乙的,乙无权处分A瓶,不能规定乙继续交付,只能规定乙补偿损失;二、假如乙还没有卖出或卖出了但A瓶还没有交给别人,那么,法律保护协议的稳定性,交易的安全性,可以规定乙承担继续履行交付义务的违约责任,并可规定乙补偿损失
■甲因犯盗窃罪于1998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2023年5月刑满释放。2023年3月17日晚上,甲潜入乙的家中,被发现后携所窃挎包一个(内有数码相机一部,物品价值1500元)逃跑,乙紧追不舍,无奈之下甲将挎包扔到路边,乙见状将包捡回。甲见路边有一辆未熄火的摩托车(价值人民币3500元),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趁丙不备便骑上摩托后逃跑。同年3月18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到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上,后经医院鉴定为轻伤。【问题】1、甲2023年3月17日的行为构成何罪?2、甲在3月18日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为什么?3、甲将所窃挎包扔到路边的行为处在哪种停止形态?说明理由。答:1、盗窃罪2、没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抢劫罪的要件,不构成抢劫罪,应当为抢夺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犯罪中未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章犯罪
第二节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由于“乙紧追不舍,无奈之下甲将挎包扔到路边,乙见状将包捡回。”此时随因“无奈之下”但属于法律规定的“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得逞",且“乙见状将包捡回”,在本质上没有对乙导致财产损失的后果。
■婚姻法案例分析题34.王莉娜与张学斌自由恋爱,并按本地风俗举行了订婚典礼。王莉娜的母亲李玉芝以张学斌经常赌博为由反对二人恋爱,并介绍本单位男青年刘军与王莉娜相识,并确立了恋爱关系。王莉娜在与刘军恋爱后曾口头告知张学斌解除婚约。半年后,当王莉娜与刘军向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结婚登记申请时,张学斌向本地人民法院起诉,提出以下请求:(1)自己与王莉娜订婚在先,王莉娜单方解除婚约无效,已形成的未婚夫妻关系应予保护;(2)订婚时,按本地风俗曾给王莉娜金项链一条、钻戒一枚作为彩礼,应予返还;(3)李玉芝有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应予处罚。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王莉娜与张学斌的婚约是否应予保护?(2)王莉娜接受张学斌的彩礼是否应予返还?(3)李玉芝的行为是否构成干涉婚姻自由?1婚约可以解除2彩礼可以要回,依据婚姻法解释2,第10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假如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3李玉志的行为不构成干涉婚姻自由35.杨某(男)与马某(女)于1990年登记结婚。后因感情恶化,于2023年11月经协商,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登记,并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2023年12月3日,马某得知,杨某曾于2023年8月以10万元购买一套房屋,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并没有告知马某,致使这一本属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屋为杨某独自占有,因而于2023年1月向人民法院起诉,规定重新分割这部分财产。杨某辩称:当初离婚时,双方已经就夫妻共同财产进行了分割,现在已经四年多,诉讼时效已过,马某再来请求分割财产,没有法律依据。根据本案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马某能否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2)本案中,马某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3)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解决这一案件?35题 1可以再次分割依据婚姻法第47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2诉讼时效从知道杨某隐匿财产事实的次日开始记两年。本案没超过诉讼时效3法院应受理,先调解,调解不成对共同财产进行重新分割。两夫妻离婚,儿子判给女方,但女方规定男方支付五年生活费。男方就依照支付了五年。可后来,男方发现儿子越长越不像他,所以去做亲子鉴定,结果儿子不是他的。男方是否应当向女的所要五年的抚养费?为什么?答: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男方受欺骗抚养非亲生子女离婚后可否向女方追索抚育费的复函》中的规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与别人通奸生育子女,隐瞒真情,另一方受欺骗而抚养了非亲生子女,其中离婚后给付的抚养费,受欺骗方规定返还的,可酌情返还;至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受欺骗方支出的抚育费用应否返还,因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应当具体分析案情以及离婚时的财产分割状况酌情决定。从婚姻法的角度来说,男方没有义务抚养非亲生的子女,女方在明知真相的情况下向男方索要的五年抚养费是不妥得利,应当予以所有返还。但我认为在此男方不可以向女方规定精神损害补偿,因素是婚姻法规定的精神损害补偿事由只有四项:重婚的、有配偶者与别人同居的、实行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李强是李雪峰夫妇的独生子,成年后与王艳结婚,育有一子李大海。由于李强夫妇工作较忙,李大海由祖父母抚养长大,与祖父母感情深厚,工作后按月给祖父母生活费。2023年12月李雪峰妻子病逝,半年后李雪峰再婚。此事引起李强的极大不满,与其父争吵后,双方签署了脱离父子关系的协议,从此李强与其父不再来往。2023年2月,李雪峰患重病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其再婚妻子因年事已高无法照顾。李雪峰规定李强尽赡养义务遭拒绝,李强规定李大海对其祖父尽赡养义务。依据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双方签署的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是否有效?
(2)李强对其父是否有赡养义务?
(3)李大海在何种情况下对其祖父有赡养义务?答:1.断绝父子关系的协议无效2.李强对其父李雪峰有赡养义务3.李大海对其祖父的赡养义务是有条件的。李大海的祖父母李雪峰的儿子李强,不仅健在并且具有赡养能力,故虽然李大海是由其祖父母李雪峰抚养长大的,也不须履行对祖父的赡养义务。
■张某、王某、李某诈骗一案,县人民法院通过审理,以诈骗判处张某有期徒刑8年,王某有期徒刑5年,李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一审宣判后,张某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王某、李某表达不上诉。于是一审法院中将判决书送达给三被告的次日,将被告王某、李某交付执行,张某有市中级法院进行二审。二审法院通过审理认为一审使用法律不妥,载定撤消原判,将案件发回一审法院重审。一审法院由原合议庭成员对案件重新审理后,改判张某有期徒刑5年,并宣布改判后的判决为终审判决,被告人不得上诉。问;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指出此案在解决上,存在哪些诉讼程序上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答:第一,一审判决书送达后有十天的上诉期,不应当次日就为执行行为;第二,我国刑诉法规定二审全案审理,三被告同时作为二审被告人参与二审,不可以执行;第三,二审法院因法律合用不妥不可以发回重审,只能直接改判;第四,发回重审原审合议庭应当回避,不能由原审合议庭重新审理;第五,二审发回重审合用一审程序,其判决为一审判决,可以上诉。
1998年甲(男,30)因犯欺侮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1999年甲教唆一个男孩(15岁)乙与一名女青年强行发生性行为,甲没有实行性行为,但在一旁观看取乐。乙回家后,父母发现其有点异常,后来在家长的追问下,说出了情况,然后一起到公安机关,讲清楚前因后果,后甲被抓获归案。请分析:(1)甲、乙是否构成同犯罪?说明理由。(2)本案甲和乙如何解决?请说明理由。答:(1)、构成共同犯罪。甲乙两人故意共同犯罪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此外乙已满14周岁,强奸罪刑事责任能力年龄界定为14岁以上,所以构成共同犯罪。(2)、甲按照强奸罪从重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别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乙按照强奸罪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大学生小张跟小李借MP4,小张用完后想到小李宿舍还给他,不料小李去了操场,于是小张吧MP4放在小李的床上就走了。一个小时后,小张到操场告诉小李还MP4的事,小李表达知道了。后来小李回宿舍发现MP4不见了,认为是小张的过错,规定小张补偿,小张不批准,两人发生纠纷。请问小张需要负法律责任吗?答:小张需要负民事责任。1、小张不能证明已经还了小李MP4,小李没有看见,其别人也不能证明,所以小张仍然负有还MP4的义务;2、退一步说,就是小张的确把MP4放到小李的宿舍,但是其过错,使东西丢失,也要补偿。3、民法通则规定:公民违反协议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别人财产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华达实业有限公司从2023年起便在其所在的地区经销由红星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红星牌汽车,该公司在当年初便派秦晓阳常驻该厂;该公司在其事先送给该厂的公函中声称:此后本公司每需购进一批贵厂生产的汽车,均由秦晓阳全权代理其与贵厂订立有关的买卖协议,届时无须再向贵厂明示其代理人身份。在此之后的两年间,秦晓阳共代理该公司与该厂订立过十五个汽车买卖协议,对其中每一个协议该公司都如期履行。2023年2月18日,该公司以书面告知形式解除了在秦晓阳与其之间存在的代理关系,并告知秦晓阳从即日起不得再代理本公司与该厂订立任何协议;但该公司在此之后却并没有将自已的这一作为以任何形式告知该厂。至2月21日,秦晓阳又代理该公司并以该公司名义与该厂订立了一个汽车买卖协议。在该协议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时,该厂规定该公司履行这一协议,该公司却以秦晓阳在订立这一协议时已不是其代理人,且这一协议中规定的那批汽车现为本公司暂不需要为由而拒绝了该厂的这一规定。现该厂已向法院起诉,法院查明该协议属依法成立的协议。下列问题需要回答:1、依据《协议法》第48条,华达实业有限公司可不可以拒绝履行该协议?为什么?2、依据《协议法》第49条,华达实业有限公司可不可以拒绝履行该协议?为什么?3、你认为对本案依据上述两条法律中的哪一条判决显得较为合理?并讲明理由。答:这实际就是表见代理。表见代理实质是无权代理,但是在三方第三人之间的效力表现是不同样的,表现为对于本人而言,表见代理因属于无权代理而无效;对行为人而言,也许明知也也许不明知自己行为是无权代理行为;对相对人而言,由于根据客观表现通过理性判断从而有理由认为代理行为是有效的。这实际是对相对人提出来较高规定。
1、可以拒绝履行。由于对于实业公司而言,秦属于无权代理行为,依据“第四十八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协议,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达的,视为拒绝追认。协议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消的权利。撤消应当以告知的方式作出。”
2、不可以拒绝履行。对于汽车厂而言,由于实业公司对终止秦代理权未尽告知义务,也未撤消其先前公函,汽车厂没理由怀疑秦的代理行为效力,也不也许知道秦已经没有代理权的事由,因此,根据“第四十九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协议,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该协议是有效的。
3、合用第49条。第49条就是学理上“表见代理”在法律上的表现和法律合用问题。假如抛开学理上“表见代理”的说法,仅就第48、49条含义做个分析,应当能得出大体这样的结论:无权代理原则上是无效行为,但是善意相对人具有请求追认权和撤消权;此外,在某种场合下,无权代理行为是有效的。这样就比较清楚地反映出了协议法第48、49条的关系问题——第48条是对无权代理的一个普遍规定,而第49条是第48条的例外情况,相对于第48条而言是特别规定。此外,从“表见代理”成因来说,表见代理场合三方要么是本人过错,要么是行为人过错要么是本人和行为人混合过错导致相对人根据客观现象,通过理性判断,产生充足理由的信任。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只有认可“表见代理”行为有效,才充足体现和不违反“过错自负”原则。因此,“行为人对自己过错承担责任原则”是“表见代理”的效力来源。
■座落于某开发区内的一幢厂房为各层套内面积相同的三层楼房且其中每一层的所有权分别由A公司、B公司与C公司享有并均被这三家公司作为生产车间使用,离这幢厂房不远处有一个污水解决池为该厂房的附属设施并归这三家公司共同使用。某天该污水解决池因底部毁损而需要大修,这三家公司因未能就维修事宜协商一致,于是决定暂停使用它。在暂停使用该项污水解决池之后A公司与B公司均随即停止了对存在于那幢厂房内归其所有的楼层的使用,只有C公司仍然继续使用归其所有的楼层以进行生产活动并违反有关环保之规定将未经解决的污水排放入本地的河流中。本地一家饭店违反本地政府禁令使用被C公司排放的污水污染的河水并将用此河水淘洗的食物制作成菜肴出卖给顾客,致使若干名顾客食物中毒,这些顾客为恢复健康而花费了医药费若干元;他们为索赔而诉诸法院,法院认定就这起食物中毒事件而言C公司与那家饭店均应当承担责任。这起事件发生后,C公司单独出面雇人对那个污水解决池进行了大修,并因此而花费了修理费若干元。C公司规定A公司与B公司各分担这笔修理费的三分之一;但A公司拒绝分担,理由是其现已将存在于那幢厂房内归其所有的楼层改作仓库故其此后将不会再使用该污水解决池;B公司则只乐意分担这笔修理费的五分之一,理由是其在存在于那幢厂房内归其所有的楼层里从事的生产活动的规模只及A公司与C公司的生产规模的一半;于是这起纠纷也被诉诸法院。请问:1、按照我国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顾客规定情形下,法院应不应当判决C公司向他们补偿其因食物中毒所花费的医疗费的所有?为什么?2、依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法院对那起修理费分担纠纷案应当如何解决?为什么?答:1、应当,基于连带责任。一方面C公司未经解决直接排放污水的行为违反水污染防治法,并对环境(河水)导致了污染,相对于污染责任而言,C公司必须承担相应责任;相对于该案的顾客中毒结果而言,该行为是一个独立的没直接因果关系的行为;另一方面,本案涉及的中毒是由于饭店过错导致,饭店过错行为是导致中毒结果的直接因素。因此,中毒事件是C公司和饭店两者之间无共谋的共同过失导致的共同加害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03规定,应由饭店和C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2、A公司抗辩不成立,依据是物权法“第七十二条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B公司理由成立,依据是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但具体是否为B公司只承担1/5,得看事实上B公司是否只有1/5的规模。
■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下落不明。在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其死之后,其财产被继承人继承。其妻子乙继承甲所有的房屋,价值2万元;其父亲继承了吉普车一台;其子丙继承存款3万元。1年后,乙将继承所得房屋卖与邻居张某,并与别人结婚。但2年后,其再婚之夫因病去世。3岁的丙由同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终止劳动协议
- 难治性伤口病因介绍
- 药物滥用性头痛病因介绍
- 7.1《反对党八股(节选)》【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 七年级政治知识让人生更美丽2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真题 专题07 阅读理解(说明文)(安徽专用)
- 2022-2023学年天津四十七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 电子装接实36课件讲解
- 2023年旋涡式鼓风机项目融资计划书
- 2023年公路养护项目融资计划书
- T∕CCOA 24-2020 棕榈仁饼(粕)
- 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工法
- 聚乙烯天然气管道施工技术交底(完整版)
- 道德讲堂制度上墙资料
- 北航飞行力学理论与应用课程大作业第组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6 《表里的生物》阅读专项训练题
- 真空过滤机滤布褶皱问题
- 浑南房地产场发展历程
- 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课件.ppt
- 工程结算单(样本)
- 日常物业管理服务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