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教育的教师读书笔记范文_第1页
守望教育的教师读书笔记范文_第2页
守望教育的教师读书笔记范文_第3页
守望教育的教师读书笔记范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守望教育的老师读书笔记范文利用假期,把刘铁芳教授所著《守望教育》认真读完了,暗自为自己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感到庆幸,刘教授有着不平凡的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他之所以事事比别人做得好,首先取决于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也说明了老师这个职业是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了好老师的。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刘教授所说的老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诊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进步医疗程度,老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进步自己的工作程度。这一认识应该说也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在我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也能到,虽说在教学中我们对后进生确实也很关心,但可以像刘铁芳老师对待差生那样,说实话,我做不到。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差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无论朝着哪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他身上所表达出的反复,足以考验天底下最有耐心的人。作者在文章中还提到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知识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另一个那么凭借真实可感的世界来抚慰我们的生命。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侵润着。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可以拥有的感情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完成自己的精神成长,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可以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留给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读他们自己的故事,读一些美德故事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互相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表达。作为老师,最可贵的是可以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吧。从教十五年,已经渐渐习惯了老师的各种工作,上课、备课、改作业,一天都在忙繁忙碌中度过,渐渐的,看书的时间也少了。最近总在想,如今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老师,老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怎么样才能更深化地理解他们,走进它们,让他们在学校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想我该看看书,在书中寻找一下答案了。如今有幸拜读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捧起这本书自己感受到,仿佛在倾听名师的教导,获获得智慧的真经,细细品味,体会颇多。我体会到了“教育就是效劳”。这是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外表看似很平常、很简单、很短短的六个字,其实含义很深分量很重。我们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就应该为学生效劳。简单地说,作为教育工作者,你必须先得有爱,先得爱自己的学生,让你的学生从你的身上感受到爱心、温暖、真诚、宽容。老师随时随地一句温暖的话语、爱意的眼神、真情的微笑、会意的点头、宽容的拥抱、亲切的拉拉手,都是对孩子最大的爱,都可以让孩子快乐几天甚至成为一生奋斗的动力。我体会到了教育的意蕴。肖川先生提到教育即解放,他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究,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我体会到了什么才是良好的教育。书中说道:“假设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芒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一个丰富而美妙的精神世界;假设从来没有读到一本令自己冲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个问题;假设从来没有一个令自己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颗没有被黑夜与习惯所摧毁的童心在跳动。读了这样的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字,谁又会无动于衷呢?我体会到了爱对于教育之重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家长和老师都是爱学生的。但完好的爱、安康的爱,应包括五个方面:理解、尊重、关心、给予、责任。这五者是一个整体。倘假设缺乏理解,爱就是盲目的;倘假设缺乏足够的尊重,爱就会变为支配与控制;倘假设缺乏关心和给予,爱就是空洞和苍白的;倘假设缺乏责任,爱就是轻薄的。教育的道路上,真的有太多的学问需要去学习,去研究。孩子们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理解,去倾听,去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教育,去给其所需。而这本书,仅仅是我教育道路上的一点启发,自己的将在教育生活中始终保持一种率真的勇气和向善的本性,让学生感受真正的、良好的教育。不是学生第一吗?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吗?怎么成了第二了?单说这本书的书名,便是对当前教育界“学生至上”热潮的一声棒喝。我们喊了那么久的学生第一,而学生的生存状态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好转,却是因为“为了孩子的一切”这句话书包便得越来越重,上课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喜欢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口号喊得很响,落到实处时还没等落地便蒸发掉了。所以我更敬仰李希贵老师,因为书中第三页中的那个小例子,还有那四个字“实实在在”带着一份好奇,一份新颖,我认真地阅读了每一篇文章,被文章中所展示出的人的智慧、真诚和细腻所感动,同时也被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才气,锐气,大气深深折服。只有“不像一般的人一样生活的人”才会有如此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目的。所以喜欢,并不是书里的语言有多优美,阐述有多深化,而是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看到作者怎样脚踏实地地改变着他周围的教育现实。在一切以“以人为本”为先进理念的当今社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一句话无疑是对教育人本化的高度的经典的概括。在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奉其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最终的追求,无人有疑义时,我手头却捧着一本《学生第二》。“学生第二,那谁第一,难道是老师?”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至上”的高呼声中,谁敢提出“学生第二”?这似乎有些“叛逆”的书名,激起我的好奇。封面上一段浅灰色的,小得几乎看不清的文字——“一个时期以来,有不少似是而非的东西确实给我们的许多校长带来了思想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