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第三、四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课标: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三国同盟德意奥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萨拉热窝事件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三国协约英法俄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凡尔登战役俄国十月革命美国参战同盟国失败,一战结束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⑴背景: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②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注:英国与德国间的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最为突出矛盾】。※⑵形成:①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②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⑶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⑷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导致一战爆发。【注: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火药桶指巴尔干半岛,火星指萨拉热窝事件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⑴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具体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抗。③直接原因(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认识: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⑵爆发: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⑶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⑷战场扩大:战争初期,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形成了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⑸转折: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阵地战,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双方死伤70多万人(说明战争的残酷性)⑹加速战争结束的因素:⑴1917年,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⑵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⑶各交战国国内的反战运动。※⑺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⑻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⑼影响:①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②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③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⑽对中国的影响:①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②使日本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更加强大,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⑾启示:①珍爱和平,远离战争;②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③提高综合国力;④加强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⑤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正确运用科技来造福人类。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课标: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继续继续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推翻建立矛盾激化二月革命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推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1、二月革命(1917.3)⑴背景:①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和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②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接连失利,使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⑵时间:1917年3月。※⑶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⑷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十月革命(1917.11)⑴背景:①俄国经济濒于崩溃,饥荒严重;②俄国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⑵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①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尤其是列宁的正确领导。②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比较强大且掌握革命武装,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战争,失去民心。④一战使帝国主义势力无暇顾及俄国。(有利的国际因素)※⑷中俄两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及给我们的启示①不同:俄国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②原因:中俄两国的国情不同。③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经济建设,都必须结合本国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思想要灵话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⑸十月革命的意义: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②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⑹对中国的影响: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②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武装了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促进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3、苏维埃政权的建立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①时间:1917年11月7日晚;②内容: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停战或开始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⑵巩固苏维埃的措施:①政治: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府机关;②军事: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③经济: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外交: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⑶国内战争: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企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经过3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俄国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第10课《凡尔赛条约》(1921)和《九国公约》(1922)课标: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1、巴黎和会(1919)⑴召开:①时间:1919年1月;②地点:巴黎凡尔赛宫。※⑵议题(目的):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⑶三巨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和美国总统威尔逊。⑷主要条约: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⑸实质(性质):战胜的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2、《凡尔赛条约》※⑴内容:①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②军事: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③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④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⑤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分赃的体现)。※⑵影响:①重创德国,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②《凡尔赛条约》和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共同构成的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秩序,③但它不仅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还造成了新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3、国际组织: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维埃俄国被排斥在外。美国因为夺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未能实现,既不批准《凡尔赛条约》,也不加入国际联盟。实质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华盛顿会议(1922)⑴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⑵目的: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⑶召开:①时间:1921年-1922年;②地点:华盛顿;③主导:美国。※⑷主要条约: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⑸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建了华盛顿体系。※5、《九国公约》⑴内容:《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⑵实质:是一个掠夺性条约。⑶影响:《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6、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1)召开的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协调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确立它们在世界的统治秩序。(2)都被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都体现了弱国无外交的特点: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操纵,其他参加国在会上处于无权地位。华盛顿会议参加国有九国,但起主要作用是美、英、日三国。※(3)都侵犯了中国的权益:巴黎和会的《凡尔赛条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又产生了新的矛盾。(5)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6)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的新的世界体系。※7、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点会议时间操纵国调整地区主要条约形成体系巴黎和会1919年英法美欧洲、西亚、非洲《凡尔赛条约》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1921年美(英日)东亚、太平洋地区《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评价及瓦解⑴建立: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评价:①实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的体系。②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了战后相对稳定。③但这一体系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且导致了新的矛盾产生,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3)瓦解:➊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❷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标: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的探索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成为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斯大林的探索形成苏联模式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治上:1936年颁布新宪法政治上:成立苏联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新经济政策(1921﹣1925)⑴背景:①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②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⑵时间: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⑶特点(新):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⑷内容:①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②工业方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③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⑸作用: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⑹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探索,体现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2、苏联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3、苏联的工业化⑴提出:1924年1月,列宁逝世。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⑵开始: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⑶途径: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⑷成就: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⑸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③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⑹评价:(利)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弊)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4、农业集体化⑴背景:1927—1928年,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⑵过程: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政府支持集体农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5、苏联模式※⑴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又称为“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⑵特点(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⑶评价:(积极)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消极)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⑷弊端:➊经济上,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❷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忽视民主法治建设。※6、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活动的贡献(1)理论:①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2)实践:②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7、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带给我们的教训(1)问题:➊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❷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❸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❹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2)教训:第8题➊❸⑥※8、中苏两国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启示➊革命和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❷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理,坚持走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生搬硬套。❸国民经济各部门要协调发展;❹勇于改革创新,⑤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⑥关注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等。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课标: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⑴甘地领导;两个阶段;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⑵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墨西哥埃及印度⑴卡德纳斯改革为改变落后状况,保证宪法施行⑵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⑴扎格鲁尔领导华夫脱运动,发生了和平示威和武装起义⑵1922年,英国被迫有条件承认埃及独立亚非拉民族的觉醒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⑴背景:一战使印度人民深受其害,战后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开始: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开始: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不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鼓励发展手工纺织业,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结果:1922年,发生农民焚烧警局事件后,甘地决定停止运动。①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间: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形式:不服从形式,又称“文明不服从运动”。内容: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选择以反对食盐专卖为突破口,自取海水制盐。结果:遭到殖民政府拒绝和镇压,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⑶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运动。

※⑷影响:①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限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2、埃及的华夫脱运动⑴背景:①一战期间,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同时,埃及资产阶级逐渐壮大。②战后,英国继续在埃及的统治激起了埃及人的强烈反对。⑵过程:①提出要求:1918年冬,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创始人扎格鲁尔等人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②运动展开: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点燃了埃及人民的反英情绪。埃及各大城市出现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区爆发武装起义,规模逐渐扩大。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但未承认埃及独立。⑶结果: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⑷意义: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⑴背景:1910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政府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墨西哥宪法》,但未得到有效执行,墨西哥社会、经济依然发展缓慢。⑵目的: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为总统;为改变墨西哥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进行改革。⑶内容:①政治上: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②经济上: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④教育上:发展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⑷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⑸影响: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罗斯福新政(1933)课标: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罗罗斯福新政经济开始复苏;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经济大危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①整顿银行,恢复信用;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③限制农产品产量,稳定价格;④“以工代赈”一战后国际关系的调整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加剧背景根源出路措施影响1、从繁荣到危机⑴经济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⑵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①原因:a直接原因:生产力迅速发展,但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生产过剩。同时,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b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②爆发: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③特点:①持续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②涉及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涉及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等部门);③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④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人失业。⑤影响:a.社会影响:经济大危机造成工人大量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流离失所。b.政治影响:经济大危机带来严重的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c.对世界政治局势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加剧了紧张的世界局势。※2、罗斯福新政(1933)⑴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⑵时间:1933年※⑶特点(特征):国家干预经济。※⑷中心措施:调整工业※⑸根本目的(前提):维护资本主义制度※⑹措施:①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③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④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⑤发展社会福利: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⑺评价:①作用:美国经济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局限性:但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⑻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⑼启示:➊制定政策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符合时代和国情,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❷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经济政策;❸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需振兴民族工业以增强综合国力。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课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对内独裁统治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德、意、日侵略集团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经济大危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进一步强化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欧洲战争策源地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①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②标志: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⑵对外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2、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⑴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①背景:➊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社会矛盾激化。❷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渴望民族复兴的心理,乘机大肆活动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②过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③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⑵德国法西斯政权的暴行:①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③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进步书籍;⑤残酷迫害屠杀犹太人。※⑶扩军备战: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②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起庞大的军队。③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菜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⑴背景: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内阁宣称要征服中国。在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了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⑵过程: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此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傀儡政权“满洲国”,并进一步蚕食中国的华北地区。※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日本加紧扩充军备,还制定了《国策基准》,把“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定为日本的根本国策。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4、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摆脱了危机;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摆脱危机。●影响: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德国则走上了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标: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意大利投降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意大利投降德国投降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全面爆发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扩大联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胜胜利※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③催化原因:英法等国为了自身利益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④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藏着矛盾和危机。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⑴※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⑵※主要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⑶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德军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法国在6个星期内被打败。德军进攻法国后,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⑷※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10月,苏联军民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⑸※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⑹※中国的贡献: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3、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⑴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①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②※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③※作用:《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⑵※转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⑶意大利投降: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⑷※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4、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⑴※雅尔塔会议:①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②目的: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③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④内容: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⑵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