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1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2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3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4页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毛泽东思想的三大特殊理论成果】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目录2请先思考以下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们是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教学目的与要求

——《纲要》已学,注重理论依据P87本章小结:明确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理论依据)了解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如何成功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经验)明确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重大意义)34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5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6?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经济(社会主义性质—没收的官僚资本,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居领导地位)合作社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个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可以被引导到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发展上,本身不代表独立的发展方向)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7●简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同时并存(矛盾、斗争)社会主义因素居主导地位

(经济、政治、文化)生产力落后且发展不平衡

上述特征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89●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年10月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1952——1956年(三大改造时期)

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3、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两重性10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1(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毛泽东和党中央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从经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先实现国家工业化,壮大国营经济,再一举通过三大改造逐步过渡的设想,发展变化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毛泽东关于“过渡”的设想为何突然改变?12

初步成果: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的工业化及其成就123

起点: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辉煌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53年12月,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949-1956)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简称“一化三改”14●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总路线工业化(主体)三大改造(两翼)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一体两翼同时并举15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一化三改”是总路线的核心内容,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是解决生产关系、所有制问题,是解放生产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理论依据16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问题。列宁进一步发展马恩的革命转变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三言两语话理论(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观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逐步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尽快发展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革命转变、政治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是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转化为公有财产,实现途径可以是暴力没收、和平赎买、集体化(合作化)等。中国共产党人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将马列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具体化,形成了中国化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17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8一、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我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化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恩格斯19

列宁指出,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

201、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实践)1、道路途径:

合作化2、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3、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4、阶级路线(政策):

1954年12月中央提出:“依靠贫农(包括新中农),

巩固地团结中农,限制并逐步改造富农”。

5、形式步骤:

循序渐进

从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逐步过渡。6、进行经过:三个阶段(1)互助组:1949.10——1952.12(2)初级社:1953.1——1955.7

(3)高级社:1955.8——1956.1221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入社农户96.3%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22第二步2、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2)办法: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援助3)组织形式与步骤:第一步手工业供销小组稳步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稳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23手工业合作社在生产杭州伞

●生产经营方针是:为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出口贸易服务

24●发展方向: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保留、恢复、发展民族特色毛泽东和119岁的老艺人握手25

到1956年,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者已占其总数的91.7%,产值占全国手工业总产值的93%,全国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手工业产值93%全国手工业总产值比例图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胜利的游行26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7和平改造企业制度的改造

人的改造281)改造方法——和平赎买

和平赎买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采取有偿的办法,把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的政策。◆和平赎买的含义私有制——公有制A)个别企业公私合营时——“四马分肥”29所谓“四马分肥”

就是将企业利润分成四份职工福利15%资本家红利20.5%国家税收34.5%企业公积金30%◆和平赎买的具体方法和内容B)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支付“定息”

30

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资方的股息红利被定息,即国家对私股实行支付固定股息制度,资本家按照合营时的私股份额每年领取固定息率5%的“定息”。2)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31

毛泽东: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321953年底委托经销代销统购包销

计划订货委托加工(1954至1955年下半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个别行业公私合营(1955年冬至1956年)初级形式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实现步骤与过渡形式

3)改造资本家的方针—团结、教育和改造33●本着“量才使用,适当照顾”的精神,帮助资本家及资方人员逐步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在生活上“包到底”,给资本家以高薪。34

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的99%,私营商业的82.2%,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956年1月,北京召开庆祝社会主义改造

胜利大会,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喜报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1:20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35【历史经验】1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相互促进2和平改造,积极引导,逐步过渡3所有制的改造与人的改造并举,相互推助【失误和偏差】1要求过急,改变过快2工作过粗,简单划一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观点

教材P81-82课堂参与“今日”与“当初”是何意?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改造和改革的联系与区别?3637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38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及理论依据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此开始39●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的表现1经济结构2

政治领域3阶级关系4主要矛盾公有制为基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领导需要同生产之间的矛盾四个变化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否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庸俗生产力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不能先于发达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制度。(教条主义)列宁: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以此为前提。(普遍性与特殊性)毛泽东: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邓小平: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具备过渡条件)4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

三言两语话理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材p844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