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 公开课_第1页
汉代儒学 公开课_第2页
汉代儒学 公开课_第3页
汉代儒学 公开课_第4页
汉代儒学 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悟儒学魅力,闪耀思想光辉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汉代儒学课程标准: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

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形成进行评价1、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朝焚书坑儒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2)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影响。(3)了解古代中国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掌握科举制实行的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内容,概括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儒学发展历程,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强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3)通过资料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关信息近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儒学独尊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析,培养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尊崇传统思想文化的意识,激发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其目的和影响;本课是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确立的开端,在专题一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部分内容在初中课本中已有出现,但侧重于史实的描述,高中侧重于理性的分析和知识系统的建构。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历史有了一定的感知,思想比较活跃,但理性学习与思维能力不足。知识面较窄,自学能力较弱,重感性材料、轻理性思考,好动不喜静,对材料的分析、归纳推理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本节课要进行难度较大的问题探究式学习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阅读与思考。针对学生好动的特性,本节课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比较适合的一、汉代儒学兴起的背景阅读课本回答:1)为什么秦始皇要焚书坑儒?焚书范围是哪些?2)为什么秦王朝不焚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问题: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事件:焚书坑儒1、焚书坑儒李斯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生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焚书目的是为了遏制知识分子的思想,维护统治,而医学、卜筮、种树之书是实用之学,对国家、社会直接有益。3、如何评价秦王朝的“焚书坑儒”的举措?(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明)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记)(1)积极作用:“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维护统治。(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

A、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B、“焚书坑儒”成为两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C、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使儒学的发展走向低潮。黄老思想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指导思想来治国呢?2、汉初:黄老思想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的社会问题匈奴威胁,边患不止诸侯坐大,威胁中央土地兼并,豪强势大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汉代儒学的兴起汉武帝1、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有什么样的主张?(2)内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材料二的观点有何积极作用?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施行仁政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材料三: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材料四: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合作探究: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思想主张儒学独尊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仁政思想三纲五常作用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服从统治;减轻负担,缓和矛盾,改善生活提出为人处事标准,维护统治秩序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兼有道家、阴阳家等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先秦儒学)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巩固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验、感悟历史〗:台湾历史学家柏杨先生曾说:“董仲舒先生的这项‘对策’,经皇帝采纳后,就成了神圣的‘国策’。一个巨大转变,在不声不响中发生,光芒万丈的思想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开始夕阳西下。代之而起的,是漫长而单调的儒学思想的时代”。

假设你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人,根据你的切身感受,你如何看待“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①为巩固中央集权,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②儒家学说逐步成为封建统治思想;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④新儒学带有神学色彩,导致两汉神学迷信思想的长期泛滥⑤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3)评价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问题探究合作讨论秦始皇汉武帝不同点政策原因影响相同点目的实质作用排斥、打击秦刚刚统一,需要巩固君主专制;秦统治受到儒士攻击儒学发展进入低潮尊崇国力强盛,建设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董仲舒发展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文化专制有利国家统一,但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太学的出现;

中国最早的中央大学——长安太学汉代讲学图“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为陛下兴太学、置名师,养天下之贤士也—《汉书·董仲舒传》1、汉代教育体制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创办太学在地方,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2、太学建立的影响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对统治者: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出身中下层的人,也能进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汉武帝兴办太学的过程与意义: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时间选拔方式依据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世袭以官举士中正评定分科考试,择优录取血缘出身德行孝廉门第族望考试成绩3、儒学正统地位的强化—科举制大清金榜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二: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材料四: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根据材料,结合书本回答科举制产生了哪些作用?(1)积极影响:①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②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③促成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④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⑤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2)消极影响:①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②导致中国古代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兴起,成正统成体系,遭冷遇春秋战国秦朝孔子的创立,孟子荀子的发展焚书坑儒沉重打击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创建太学郡国学科举制正统地位强化……隋唐知识小结1、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2、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主张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D.法家主张知识巩固CB课堂训练3、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A、人定胜天B、无为而治C、君权神授D、仁政思想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C、性善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