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4106-1983 钨丝二次再结晶温度测量方法》是一项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定钨丝在经历一次再结晶后,发生第二次再结晶时的温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0.2毫米及以上的纯钨丝或掺杂钨丝。

根据标准内容,首先需要准备符合要求的试样,并确保其表面清洁无污染。然后,在适当的设备中将试样加热至预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便完成第一次再结晶过程。接下来,通过逐步升温的方式观察试样微观结构的变化,直至发现明显的晶粒长大现象,此时记录下的温度即被认为是钨丝的二次再结晶开始温度。

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加热速率、保温时间等因素,以保证结果准确性。此外,还应采用金相显微镜等工具对试样的微观组织进行仔细观察与分析,从而准确判断出二次再结晶发生的温度点。

该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步骤指导和技术参数要求,对于从事相关研究和生产活动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转行标
  • 本标准已被废除、停止使用,转为行业标准
  • 1983-12-27 颁布
  • 198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4106-1983钨丝二次再结晶温度测量方法_第1页
GB/T 4106-1983钨丝二次再结晶温度测量方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4106-1983钨丝二次再结晶温度测量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UDC669.27-426:53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106-83鸽丝二次再结晶温度测量方法Determinationmethodforrsecondaryrecrystallizationntemperatureoftungstenwire1983-12-27发布1984-12-01实施家标准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689.27-426:536.5鸽丝二次再结晶温度测量方法GB4106-83Determinationmethodforsecondaryrecrystallizationtemperatureoftungstenwire本标准适用于60.1(或更小)~0.35mm掺杂鸽丝二次再结晶温度的测量。方法原理掺杂鸽丝二次再结晶开始和终结时,极限抗拉强度产生突变。,利用突变点所对应的退火温度便可确定二次再结晶温度。2试样准备2.1清洗再用水冲洗,去净鸽丝表面的石墨乳,在浓度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洗,使鸭丝表面光亮:然后烘干。2.2直径测量采取称重法按下式计算鸽丝的直径MGD-V(13011式中:D—-鸽丝直径,mmiMG一-200mm长鸽丝重,mgo叶算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2.3试样长度一般为250mm。试验设备3.1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直接通电加热试样的钼制电极夹头、铜导电杆、金属钟罩等组成。夹头尺寸应尽可能小,并同热处理丝的尺寸相匹配,以减少热传导损失。3.2氢气供给系统包括输送管道、流量计、控制开关、净化设备和检测仪器。氢气作为热处理丝的保护气体,其露点必须低于-45℃。3.3记录仪表采用0.5级精密电流、电压表,记录电流、电压值。用秒表控制升温、保温时间。3.4电源和调节采用稳压电源并用可控硅调压器进行调压升温3.5拉力试验机拉力示值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