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23年云南财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卷一.综合题(共50题)1.下面是王老师在办公室接到李明同学电话的内容实录。请你根据王老师的话,推断一下李明同学的说话内容,补写在横线上。

李明同学的话:

王老师的话:哎,我就是___________什么问题,你说吧!__________别着急,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现也是正常的。你已尽力克制,这就很好。我想我们还是当面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答案:喂,您好!我找王老师。/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我这几天上课总是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我尽力克制,还是没能改变,心里很着急。解析:根据“我就是”可知,李明在电话中找王老师,当然前面还要加上恰当的称谓;据“什么问题,你说吧!”可知,李明在向王老师咨询问题;据“别着急,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出现也是正常的。你已尽力克制,这就很好。我想我们还是当面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可知,李明所提问题,即“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李明对此非常“着急”,虽努力“克制”,然总不能“改变”现状。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王老师的答语合理推断李明的问话。2.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称重庆为“水火山城”。请分别用15~30字解读“水”与“火”的寓意。

“水”的寓意:

“火”的寓意:

答案:“水”的寓意:柔韧、执著,是生命力的象征。“火”的寓意:热情、泼辣,是兴旺雄奇的象征。解析:以形象表意传情,这本是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在“水火山城”中,“水”不再只是地域处于长江、嘉陵江之间的半岛而言,“火”也不只是针对“火锅”而言,而是这样的地域特点与这样的饮食文化造就了这样的性格特点。地域文化近年是一些省市高考亮点,应该引以重视。3.、根据有关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在《边城》中,翠翠爱上了天宝大老,傩送二老由于没有得到翠翠的爱,下青浪滩淹死了。B.《家》中的女性形象生动而富有特征:温顺驯良地吞咽着旧礼教恶果的梅表姐,善良厚道的瑞珏,纯洁刚烈、以死向封建专制抗议的鸣凤,勇敢地争取个性解放的琴。C.《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D.“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圣地亚哥的一句内心独白,它歌颂了老渔夫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E.《阿Q正传》中的阿Q心中的革命就是“我要什么有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同时,阿Q也不许小D革命,由此可见,阿Q是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答案:AC(2分)解析:A翠翠爱上的是傩送二老,淹死的是天宝大老;C“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4.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②星垂平野阔,

,官应老病休。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

④两情若是久长时,

!(秦观《鹊桥仙》)答案:①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②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又岂在朝朝暮暮。解析:背诵名句名篇时,既要能够熟练背诵,还要落实每个字的字形。尤其要注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如③中的“族”。5.阅读下面的文段,依照划线的语句,结合语境补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突然想到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神奇。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长距离为人们留下了想像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为大家留下了永远的回忆,如盛开的鲜花,如美丽的邂逅。

答案:例: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不唯一)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⑴周任有言曰:“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⑵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书怀》)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答案:(1)陈力就列,不能者止。(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解析:无7.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句是(

)

A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满山遍野的秋林涌动不息,如海潮呼啸,如筝琶齐鸣。答案:C解析:A、B、D句中的“喇叭”“橄榄”“鸽蛋”“海潮”“筝琶”均是喻体。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大大减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作风将有很大的转变。B.由于竞争激烈,缺少规范,原本商品质优价好的钢琴市场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C.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D.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有《论语》,则有《孟子》。答案:B解析:“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使用对象错误。“手足无措”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形影相随”象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9.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B、他做起事来,总是顾此失彼,目无全牛,缺乏通盘考虑,所以免不了要出错。

C、有一种人生如同酒宴,通常是杯盘狼藉地开头,然后有一个热闹的过程,最后清冷地结束,谁来收拾残局?

D、他对自己的主题分析已经入木三分,有振聋发聩的感觉。答案:D10.你能补全下列歇后语吗?

(1)大风天的油灯——_______________

(2)和尚打架——_______________

(3)黄豆过筛子——_______________

(4)开染房的说话——_______________

(5)安禄山起兵——_______________

(6)芭蕉结果——_______________

(7)八月的柿子——_______________

(8)拔节的竹笋——_______________

(9)白纸黑字——_______________

(10)百里长的公路不用拐弯——_______________答案:(1)吹了(2)不抓辫子(3)没大没小(4)给点颜色(5)反了(6)一条心(7)越来越红(8)天天向上(9)黑白分明(10)太直了11.“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请你探究一下,加粗的三个词语分别从哪些方面评价马克思?三个词语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分别从革命热情、革命意志;革命成果三个方面评价马克思。顺序不能改变,因为没有革命热情,就没有革命意志;没有革命热情和革命意志,就没有革命成果。(意对即可)1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以郑板桥为例,他一生愤世嫉俗,痛心疾首,其全部画作,几乎大都以兰、竹、石为创作题材。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他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通过对花鸟画的拟人化构想,进而开始对世俗社会针砭时弊。但这些把文人画发展到极致,且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花鸟画创作,由于大多是士大夫阶层中那些同道文人们之间的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其绘画语言、语法上常常表现出晦涩难懂,就难免会曲高和寡,而不能为各阶层大多数人所接受。

A.痛心疾首

B.俯拾即是

C.针砭时弊

D.曲高和寡答案:D13.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老纪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国内工作,另一个在美国读书。

(2)一切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行动准则。

(3)早晨,他背起书包,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上学去了。

(4)行李太多,得向脚夫交些小费才过得去。

(5)王老师带着一群小学生,很艰难地向山顶爬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复句

(2)单句

(3)复句

(4)复句

(5)复句14.按表达要求在规定空格内将下列词语组成句子。(不能增减词语)

5月3日校长是在会上向灾区提议捐款全校师生

(1)以“5月3日”为表达重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校长”为表达重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校长是5月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或: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是5月3日。)(2)是校长5月3日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或:是5月3日校长在会上提议全校师生向灾区捐款。)15.下列各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型HINI流感与感冒类似,通过耳濡目染和空气传播,目前已使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00多人受到感染。

B.鼠首和兔首铜像是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法国佳士得公司不久前公然将其拍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C.在季后赛对火箭队的首场比赛中,科比撞到姚明,肘击阿泰,他的动作之粗野简直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D.连日来,网络上有关《大国医》的评论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一些大家对《大国医》大加称赞。答案:B1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中路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虞钟焱则明确表示,他们青睐较长时间从事某一行业,并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人,而对那些经常转换行业的“空中飞人”却并不赏识。B.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C.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

庸置喙的。D.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答案:A解析:“空中飞人”①在高空表演的高难度杂技动作。②港台用语,指因工作、求学、从商等需要而经常坐飞机来往各地的人。③戏称频繁更换工作岗位的人。这里显然是使用的③。“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17.根据上下文文意和标点,在句中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思考,是____________的钥匙;思考,是穿破未知障碍的____________;思考,____________。一个人如果不思考,就不可能启迪智慧,_______________,获得成功。答案:打开智慧大门利箭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求索真知1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消费品价格上涨,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更何况食品价格的上涨确实给民众生活,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增加了支出负担。

B.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我国建国以来最强烈地震,造成了数万个生灵涂炭,震惊世界。

C.一场金融危机似乎让包括瑞士在内的“避税天堂”成了众矢之的。迫于外界的压力,它们不得不承诺在银行保密制度等方面做出让步。

D.有些人为百姓做了点应做的事,便以功臣自居,心安理得地享受起别人的奉承乃至供奉来,浑不知堕落往往由此开始。答案:B19.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答案:B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

②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

我精神的抚慰。

③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

高超,行家估计中国队胜率较大。A.踪迹给予越发B.踪迹给以更加C.踪影给予更加D.踪影给以越发答案:C解析:“踪迹”指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和“踪迹”意思相近,多用于否定式。“给予”和“给以”意思相近,“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这里应选择“给予”。“更加”和“越发”意思相近,“越发”多用于和“越”搭配。21.下面四个句子都是运用了多种修辞格,选出分析恰当的一句(

)

A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些美化生活的人。(整个问句是设问,里面包含着三个辞格:“汗水”是借代,“像……花秧”是明喻,里边又包含着“抚育”这一借喻格。)

B云水间,满眼翻飞的挽幛;风雨中,满耳坚定的誓语。(上下两句成对偶,“云水”借代“天地”;“风雨”借喻“革命斗争”;“翻飞的挽幛”也是比喻。)

C不是有无数的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了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像!(两个设问分别含有一组排比句。)

D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眼光正像两把刀”既是比喻,又是夸张,两个辞格叠在一起。)答案:D22.在下面关于《三国演义》人物事件的语句中,选择恰当的分别填入横线上与后部分组成四个歇后语。

①________________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②________________——身在曹营心在汉

③________________

——多多益善

④________________——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刘备借荆州赵云大战长坂坡

关羽降曹操蒋干盗书曹操吃鸡肋刘关张桃园结义答案:①周瑜打黄盖②关羽降曹操③诸葛亮草船借箭④蒋干盗书23.下列各句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说明_______。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长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答案:A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______”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______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③然而,我______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_____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这一切现在都已经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A.老夫聊发少年狂抑制竟/更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更答案:A解析:(1)句抓住句中“放达”的情怀,应选“老夫聊发少年狂”,“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的是一种分别的伤感,是婉约派的代表诗句。(2)句中“抑制”是压下去,“克制”是用强力控制。(3)句中“竟”表示出乎意料,语气更强,“更”有递进的意味;“却”只表示转折,“也”过于平淡,不符合句中“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一语境。25.提取下面这句话的主干。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当地时间19日下午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大会闭幕。26.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十一五”期间,全国妇联与政府部门联手加强城乡妇女教育培训和推动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制定完成了三个目标,即培训200万下岗失业妇女,为200万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多渠道帮助200万妇女实现再就业。同时建立了国家创业示范基地,组织了妇女创业师资培训班,发放了妇女创业循环资金,总结推广妇女创业孵化器、小额贷款助创业等经验,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妇女再就业信息指导中心,拓展了广大妇女的创业层次和创业领域。答案:政府帮助妇女就业解析:关键词是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常出现在文章篇名或文章正文中。要求考生从一段文字中提取出关键词,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信息的能力。考生在解题时要大致把握关键词的意思,否则解题思路就会受阻。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将击缶的创意用到了开场节目中,一场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的2008人的击缶表演让全世界为之倾倒。B.美国白宫24日发布声明称,美国政府在与伊拉克未来过渡政府协商后,将拆除巴格达附近因虐囚事件而声名显赫的阿布格莱布监狱。C.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加息以及股指期货推出时间的临近等因素的影响,A股指数连续下跌,股民对此忧心忡忡。D.申花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答案:C解析:(A.“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的高大华丽,用错对象B.“声名显赫”偏于褒义,而虐囚事件是一件不人道的暴力事件,应该用带有强烈贬义色彩的“臭名昭著”D.“琴瑟失调”比喻夫妻不和,此处不合语境。)28.仿照下列句式,仿写一段话,与原材料构成排比形式。

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

正因为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著,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或:正因为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奏出清官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清官恪守的定律)解析:解答这类题,首先是弄清例句的内容,其次要弄明白例句的句式特征,再次是分清例句用了什么修辞格。经分析:文句结构“有……才……××——是……”,且各分句之间语意有一定的联系。29.1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曾这样写道:“19世纪,英国教会世界如何

;20世纪,美国教会世界如何

;如果中国要

21世纪,它必须教会世界如何可持续发展。”这可能就是中国要在未来肩负起的责任。A.出产浪费引领B.生产消费引领C.生产浪费领导D.出产消费领导答案:B解析:出产;动词,天然生产或人工生产;又作名词,出产的物品。句中语境是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第一空宜用“生产”而非“出产”。生产:动词,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理20世纪美国是最大的“消费”国家而非“浪费”国家。消费:动词,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中国与21世纪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根据语境显然用“引领”得体。引领:动词,引导,带领。30.下面是张贴在某星级宾馆一楼大厅的提示语,请你补充完整,并分析(1)句妙处所在。

(1)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不满意,请告诉我们的经理。

(2)您对我们的服务要是感到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句话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请告诉你的朋友;第一句话亲切友善,并不只是生硬地说,对我们的服务不满意,请到经理处投诉。(意对即可)31.自选话题,仿照横线上的比喻形式造句,字数可多可少。文中的比喻物不能再用,横线前的话可自拟。

只有一种死,永远也不能代表毁灭,那就是: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脱壳的笋,落地的叶。

答案:在人世间,只有精神是不死的,它如同:巍巍的高山,滔滔的大海,灼灼的阳光,皎皎的明月,习习的春风。解析:借助一连串的形象之物,深刻地揭示了死并不代表毁灭之哲理。句式简短,皆为偏正式的,读起来铿锵有力。32.下列各句使用了相同的修辞手法的一组是(

)A.蝴蝶也惜春归去,网成残红不放飞。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D.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不恨此花飞尽,恨两园落红难缀。答案:A解析:两句都使用了拟人手法。33.请把下文改为一句话新闻。(25个字以内)(6分)

在香港,越来越多的就业广告招聘会讲普通话的人。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从讲粤语的广东扩大到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各投资银行给会讲普通话的总经理发的薪水越来越高。在新加坡,自2002年以来参加普通话培训班的人数每年大约增加30%,科尔曼商业和语言中心的总经理珍妮·加恩说:“该地区的商业通用语是英语,但在中国你需要会讲普通话。”当然不只是在大陆和台湾讲中文有帮助,在整个东南亚,商业交易长期以来都是通过粤语、闽南话、潮州话和中国其它方言进行谈判达成的。这包括越南新崛起的胡志明市,该市住着许多华人。但是越来越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摘自香港《亚洲周刊·争学普通话》一文)

答:

。答案: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普通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解析:准确选取陈述对象(普通话),分层概括内容要点(一层是在香港,越来越多重视讲普通话的人;第二层是在新加坡,甚至整个东南亚越来越通用的语言是普通话),再整合归纳为“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普通话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34.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答案:C35..补出下面语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司马迁《屈原列传》)

(5)黄鹤楼中吹玉笛,

。(李白《黄鹤楼闻笛》)答案:(1)浴乎沂,风乎舞雩(2)觉今是而昨非(3)情随事迁(4)举类迩而见义远(5)江城五月落梅花解析:略36.对下面这段文字加以提取或概括,完成填空。(要求写出三点,每点不超过8字)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地震发生时,我们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要保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搜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以上文字告诉我们,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保持镇静;(2)保证呼吸畅通;(3)设法维持生命。(意思对即可)3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少不更(经历)事沸反盈(满)天

B.皮开肉绽(开裂)扪参历(穿越)井

C.以手抚膺(胸口)艰难苦恨(遗憾)

D.画图省(略)识曲罢悯然(忧郁的样子)答案:D38.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完整

红色,如冬日里的太阳,发出光和热,给人带来温暖;绿色,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蓝色,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黑色,如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秘和未知,引人不断探索。答案:如春雨后的小草

充满生机和活力

给人带来希望

如清澈的天空

充满幻想和希冀

引人孜孜追求解析:句子是比喻句,并要表达出比喻后的意义。39.指出下列复句的类型。

(1)老人们都玩得很开心,更不必说孩子们了。

(2)因为他有丰富的知识做基础,所以他的课上得精彩。

(3)纵然你不能亲自来,总应该给我们打个电话吧。

(4)你这样做太慢了,还不如他那样做来得快。

(5)你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团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递进复句

(2)因果复句

(3)让步复句

(4)选择复句

(5)递进复句4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具备万事俱备风声谈笑风生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答案:B解析:“人情事故”的“事”就“世”。41.根据所给情境,就画线部分的内容,任选一句写出相应的歇后语。

(1)准确流畅的口语表达是现代人生活工作的必备能力。这一能力需要在平时锻炼培养;否则,待到需要时,就会虽有学识,但也表达不出来。

(2)在北京电视台征集春节晚会的小演员的现场,五岁的“少奶奶”、六岁半的“变脸王”和八岁的“杰克逊”纷纷登台亮相,各显绝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口)倒不出;(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4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酝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扭转乾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同凡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等。②酝酿:造酒发酵的过程。比喻做好准备工作。③扭转乾坤: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④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晶)不平凡。(凡响,平凡的音乐。)43.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答:

。答案: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解析:解答时要利用所给词语,语意完整,扣住主题“征集全民健身口号”,同时注意话题前后保持一致,语言连贯流畅,语言应富有激情,有文采,有感染力。符合字数要求。44.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总指挥栾恩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称“绕月工程不是‘天价’”。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不是“天价”。

14亿元.大概是l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如果按照修地铁的话,可能也只能修两三公里。可我们修了38万公里从中国到月球的路,是一条真正的“天路”。

整个工程的研制、建设,六千多人的队伍,二百多家单位,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真正体现了“少花钱、办大事”的鲜明特色。

工程花费不多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设施来开展。火箭、地面的设施、卫星平台和技术等,都是适应嫦娥一号卫星的要求做一部分修改。答案:“嫦娥一号”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仅14亿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并与第四单元新闻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一句话新闻、新闻标题、标题新闻、导语、概括新闻主要内容或信息要点等。本题要求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准确地概括压缩,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事情经过结果怎样。概括新闻要点或主要内容应根据题意提取有关的信息,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筛选、概括出新闻主旨或主要内容。45.给下面这则材料拟一个简明的标题。

塑料袋消费者中的一些人不是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是贪图个人方便。在他们眼中,“塑料袋”等同于“方便袋”——现买东西即送袋子,省事省力又免去了上班拎布兜、菜篮的尴尬。殊不知,环境保护是利人利己、造福子孙的大事,每人每天使用一两个塑料袋,享受一两次方便,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将产生多么庞大的垃圾,给后人造成多大的麻烦。消费塑料袋看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