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复习提问1、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者、指挥部、结果、主要特征:性质、建立政府分别是什么?2、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巩固政权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那些措施?(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回答)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的背景英法美日等发动武装干涉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发动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1918年,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阐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一些临时性政策。剖析战时共产主义的施行,是因为当时,国内外敌人勾结起来进攻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形势,迫使苏维埃政权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标志: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通过新宪法2、斯大林体制的评价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3、个人崇拜泛滥4、大清洗运动(1935~1938)(特征、弊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农:余粮收集制 工:(大中小)企业国有化商: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措施?评价?积极消极评价(1)有利于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2)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4年世界大战和3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有些地区农民和水兵爆动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农: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重要厂矿国有国营,中小企 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商:初为产品交换,后允许自由贸易。作用?恢复生产巩固政权作用新经济政策2.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巩固了工农联盟;1.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取得了显著成果,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
商业农业工业允许自由贸易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粮食税(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余粮收集制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进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内容新经济政策战士共产主义政策
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尝试(二)新经济政策——逐步过渡苏联成立
时间:1922年12月基础:自愿平等。国家: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1924.列宁逝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农业集体化开始标志:联共(布)“十五大”
1927.结果: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初步实现农业机械化。苏联的工业化开始标志:联共(布)“十四大”:
1925.特点:发展重工业过程:计划经济1928.成果: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目的:把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经济小结思考
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中期,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什么变化,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十月革命后至30年代苏俄(联)经济政策的演变A、苏维埃政权成立后----B、苏维埃政权巩固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2、斯大林体制有什么特征?为什么形成?经济特征政治特征外因内因怎样评价它?积极消极
它是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它曾使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这种制度有它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作的秘密报告中指出,被称为“胜利者的大会”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1937年举行)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中,有83名被逮捕和枪毙,出席这次大会的1966名代表中有1108名被逮捕,其中许多人随后被杀掉。30年代末,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斯大林对军队干部的清洗更是惊人。据苏联方面统计的数字:5个元帅中3个被杀,5个一级集团军司令员中3个被杀,10个二级集团军司令员全部被杀,57个军长中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基买卖合同
- 委托咨询服务协议书
- 竞赛保密协议
- 北京物联网技术合同
- 2024公司股东合作合同(32篇)
- 旅行社劳动用工合同
- 私人养殖场租赁合同
- 工作解决方案探讨
- 离婚财产协议书览
- 合作协议医疗器械
-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反思3篇
- DB1509T 0025-2024 肉牛舍设计与建筑技术规范
- 上海室内装饰施工合同示范文本2024年
- 房地产 -中建科工五大类型项目成本指标库
- 2024小红书保健品行业营销通案
- 未来网络支撑下的数字身份体系: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2024年)定稿版本
- 新《卷烟营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知识产权保护与跨境执法合作
- 肉类食品配送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含新能源发电接入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阻尼控制研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